新时代师德的重要内涵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8727946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代师德的重要内涵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时代师德的重要内涵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时代师德的重要内涵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时代师德的重要内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代师德的重要内涵(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时代师德的重要内涵平凡心、事业心、责任心对自己拥有一颗平凡心,对工作拥有一颗事业心,对学生拥有一颗责任心,这是新时代 师德的三个重要内涵。一、对自己拥有一颗平凡心 教师首先是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平凡人,是有七情六欲的平凡人。 平凡意味着务实。当今中国已经走过了唱高调的时代,无论是国家还是老百姓都变得越 来越务实。务实就意味着从实际出发确定目标,意味着脚踏实地做事和实实在在地做人,也 意味着实事求是地论人论事。教师作为一种社会身份和社会角色,做好符合自己身份的事情, 干好自己的份内之事,也就是对社会尽了份,行了义,从而理所当然地从社会获取一份属于 自己的应得的报酬。这是师德的物质基础

2、。师德作为一种精神现象,不可能离开一定的物质 基础。任何职业,教师也不例外,都首先是生存的手段和谋生的方式,只要从业的人不是尸 位素餐,而确实兢兢业业,老老实实,辛辛苦苦,那么就可以说是个不错的人或不错的“角 儿”了。从教师个人角度来说,拥有一颗平凡心,意味着,一是要安于平凡。教师的劳动是 平凡的,但其中却又孕育着伟大。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 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阴的。”当教师,就要培养这 种从平凡中见伟大的绿叶精神。二是淡泊名利。教师的工作性质是属于“以群体和他人为中 心”的社会型工作,而不是谋利的经济型或谋官的权力型。陶行知曾经

3、对教师职业特征做过 这样的分析:“教育者应当知道教育是无名无礼且没有尊荣的事。教育者所得的机会,纯系 服务的机会,贡献的机会,而无丝毫名利尊荣可言。”总之,在教师的岗位上,没有令人羡 慕的地位和权力,没有显赫一时的声名和财富,也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因此!当教 师就要努力排除追名逐利、拈轻怕重的市井心理的干扰,以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心 情,去干实实在在的事情。总之,教师是平凡的人,但平凡绝不意味着平庸和庸俗,教育工作需要伟大的品格和精 神,人们对从事特殊职业的人,总是有特殊的要求。教师是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专业人员, 对教师的精神和人品的要求显然要比从事其他职业的人要高得多。的确,教师

4、是普通人。教 师也要吃饭,也要住房,也要赡养老人和扶养子女;教师也有追求生活的权利,也有博取名 誉、地位的权利,也有享受人生的权利。但教师与从事其他职业的人不同的是,他还需要有 不畏清贫的品质、不急功近利的情操、不为名利诱惑的人格、甘做人梯的品质、把学生的成 长视为自己成功的心态、钟爱孩子的激情、永不泯灭的童心、博大兼容的胸襟这就是 为什么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的原因。二、对工作拥有一颗事业心教书育人工作既可以是一份职业,又可以是一种事业。职业是人们用以谋生的一项工作, 是一种谋生的方式;事业则是一个人的精神的寄托,是他一生执着地为之献身的目标和追求 目标的活动。职业使人安身之命(命运)

5、,而事业使人安心立命(使命)。职业使人能够生活, 而事业能够使人生活得有意义。教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是师德的核心,敬业意味着乐业和 创业。第一,乐业精神。乐业意味着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喜”、“爱”的情感。“优秀者”、 “能手”、“骨干”都不是“逼”出来的,而是因为他们对所干的工作有乐趣,或者能找到工 作的乐趣而产生对工作的极大的热情干出来的。正如“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一样, 乐趣之于工作犹如爱情之于婚姻,一旦一个老师到了仅仅是靠毅力工作而感觉不到教育工作 的乐趣的时候,那他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生涯也就结束了。真正的教育是发自内心的、充满激 情的,是享受着工作的乐趣和幸福感的(张洪生)。这种

6、乐趣和幸福感是职业道德的源泉, 是教师工作的内在动力,同时也是教师善待学生的根本支撑。实际生活中,面对自己的职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一些人在疲于奔命,一些人则 在应付差事,在这样的状态下,很难想象如何去投入工作,如何去不懈进取,如何能不辞辛 苦,如何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力。缺乏“喜”和“爱”的情感,从现实层面的表现来说就 是不敬业,从精神和心灵的层面来说则是感觉空虚,没有寄托,得过且过混日子。这无论对 于个人还是事业的发展都是消极无益的。第二,创业精神。教师应该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但绝不能因此把学生成才与教师成长 对立起来,实际上,学生成才与教师成才是双向的,相辅相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教

7、师成 才是学生成才的基础和前提,正所谓名师出高徒,毁灭自己,不是照亮别人的必要条件,并 且简单地毁灭自己也不足以照亮别人。我们认为,教师职业不是让教师变得平庸的岗位,教师职业是充满创造性和智慧挑战的 职业,教师职业是可以让学生成长成才的职业,也是可以让教师自己有所作为、“成名成家” 的职业。翻开古今中外教育家的履历,我们发现他们大多数都曾是普通教师,但他们是教师却又 不是一般的教师,他们除了拥有爱心、责任感、扎实的学科知识和过硬的教育技能之外,他 们还有一些突出于众人的特点:他们有超于世俗的高远追求,具有崇高的理想和敬业精神, 对事业有着永无缺憾的钟爱,对自己钟爱的事业有着不遗余力的投入,以身

8、相许,至死不渝, 能够做到像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对教育事业有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献身精 神,有着“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的雄心壮志,有着“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的伟 大胸怀。因而他们不去做“教书匠”,而要做“教育家”。当前,教育改革正在深入进行,素质教育观念正日渐深入人心,新课程改革带来了 教育教学思想与教育教学方式的深刻变革,这对于每一个有“成名成家”意识的教师都绝对 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努力放弃一些消极的观念,满怀激情地跃入到教 育改革的大潮之中,建功立业,为构建富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体系添砖加瓦。总之,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找到了兴趣和热爱,因此他们的工

9、作能做得很出色,永 远进取,不言放弃,并真正拥有着为人做事的尊严,教育事业需要这样的教师,他们是教育 事业的脊梁,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三、对学生拥有一颗责任心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是正在成长中的学生。教师以什么样的精神对待工作,决定着工 作的成败;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学生,决定着学生的成长。教师的态度决定着学生的成长, 这就是教育工作之所以神圣的原因,也是表现我们教师职业道德的所在。我们每天以什么样 的态度面对我们的学生,这应该是师德水平的重要体现。对学生负责意味着对全体学生负责,公正平等,正直无私,不偏袒,不偏心,对待不同 相貌、不同性别、不同智力、不同成绩、不同个性、不同出身、不同籍贯、不同亲

10、疏关系的 学生,一视同仁,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满腔热忱地关心每个学生,热爱每个学生,从每个学 生的不同特点出发,全心全意教育好学生。只注重培养学习优秀生,对他们春风满面,关怀 备至;而对后进生不管不问,甚至厌恶、歧视。这是不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为。对学生负责意味着对学生全面负责,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也要关心学生的情感、态 度、价值观;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也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健康、品德和习惯。只重视学 生的考试成绩,忽视学生的思想进步,只教书不育人。这是不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为。对学生负责意味着对学生终身负责,教学生几年,却要对其几十年发展负责。要精心打 造学生在未来社会生活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核心

11、素养:民族精神、社会责任感、科学与 人文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等等。那种只注重学生眼前成绩和考试名次的态度和行为是 不负责任的。当前新课程背景下,对学生负责首先要求教师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价值。每个学生都 有特定的权利和尊严,更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需要。其次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这种尊 重既表现在对学生独特个性行为表现的接纳和需要的满足,又表现在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 件,让学生自由充分发现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 感。总之,对学生负责任绝不意味着学生是可以任由教师捏造的泥塑,教师既不可以“包办 替代”,也不可以“高高在上”。在教师角色定位上,一要强调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 的和谐、健康发展。既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又重视人生方向的引领。二要强调成为学生成 长的伙伴,既能理解学生成长的苦恼与抗争,具有同理心,又能带动、帮助学生,具有影响 力;乐于做学生的伙伴,在平等中感受升华,在成长中享受收获。唯其如此,教师的责任心 才能成为学生进步和发展的真正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