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匝道加宽路基施工技术方案设计(DOC 20页)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8727728 上传时间:2023-10-2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M匝道加宽路基施工技术方案设计(DOC 20页)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M匝道加宽路基施工技术方案设计(DOC 20页)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M匝道加宽路基施工技术方案设计(DOC 20页)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M匝道加宽路基施工技术方案设计(DOC 20页)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M匝道加宽路基施工技术方案设计(DOC 20页)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M匝道加宽路基施工技术方案设计(DOC 20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匝道加宽路基施工技术方案设计(DOC 20页)(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M匝道路基施工方案一、 编制依据及原则1.1 编制依据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公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规(JTG F10-2006)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4、下发的相关图纸。5、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地方有关施工安全、工地安保、人员健康、劳动保护、土地使用与管理要求、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方面的具体规定和技术标准。1.2 编制原则 1、在编制施工方案过程中,根据规定,做到统一标准、规编制。 2、安全第一、质量至上原则;精心组织施工,合理安排工期;坚持技术先进、方案优化、重合同守信誉、施工组织科学合理、按期优质安全高效、不留后患。 3、遵循“

2、重视环境、保护环境”的原则,做到不扰民,重视生态环境,不污染环境。贯彻执行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方针政策,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和保护工程施工所在地的民俗风情。 4、遵循与设计、规和验标保持一致的原则。严格按设计要求,认真执行现行本工程专用条款及施工技术规和验收标准,确保工程质量优良。 5、坚持“高标准、高质量、科研先行”的原则,以“高、精、尖”为要求,合理配置施工设备,选择施工技术、施工工艺,关键特殊工序遵循先实验、后实施,做到安全可靠。二、 工程概况2.1 设计概况 本标段起讫里程为K200+301K217+570,全长17.269km。其中新街互通M匝道为在原有S102省道上扩建改造段,被交路S1

3、02省道为一级公路,主要承担嘉鱼县、新街镇、家湾镇等地方交通上下本高速公路,路基宽24.5m,路基横断面布置为0.75+3+2*3.75+0.5+1+0.5+2*3.75+3+0.75=24.5m,改造起讫里程为MK0+000MK0+968.59,全长968.59m。 2.2 施工自然条件 1、水文条件 本标段区域雨量充沛,水系发育,河溪纵横,库塘星罗棋布。勘察区地下水补给来源有大气降水的下渗、沟渠、河、湖及灌溉入渗补给。 2、气象条件 本标段属华中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主要具有大陆气候特点:热量丰富,光照适宜,雨水充沛,光、温、水配合协调;一年四季分明,春季冷暖多变、阴雨连绵,夏季酷热多雨,

4、秋季气候干燥、凉爽,冬季寒冷干燥。区域年平均气温16.9,年均日照1863小时,年均积温5172。气温的季节性变化很明显,一月份气温最低,极端最低气温-12.0,七月份气温最高,极端最高气温39.7,月平均最低气温1.2,月平均最高气温33.3。根据嘉鱼、咸安气象站资料综合分析,项目区多年平均降雨量1400.3毫米,年降水分配不平均,多集中在每年的58月间,历年最大降雨量1812.8毫米,历年最大日降雨量212.5毫米。无霜期从3月至11月约250天。桥位处雾罩多发生在冬季,年平均有雾日为16天。三、施工准备3.1 技术准备 组织项目全体技术人员熟悉设计图纸和有关技术文件,全面领会设计意图,检

5、查设计图纸的工程数量。严格按照业主提供的设计图纸、文件及技术规施工。合理的组织和调配材料、机械设备、运输机具和劳动力,做到均衡生产,不影响周围环境。3.2 机械设备及仪器 正常施工状况下施工机械配制详见下表:主要施工机械配置表机械名称型号数量挖掘机300型1台装载机ZL502台推土机不小于160KW1台平地机PY1801台振动式压路机20T2台自卸汽车20m8台洒水车6T1台3.3、 管理人员安排主要人员配备 序号职务岗位职责备注1辉项目总工项目技术负责2方小兔项目副经理六工区项目现场负责3闫立振工程部长技术负责4王飞实验室主任试验负责5奎安质部长质检负责6武杰一工区主管现场技术负责8胡宝剑测

6、量主管测量负责9胡志强安全员现场安全负责10黄燚安全员现场安全负责3.4 工期安排 S102省道加宽计划开工时间:2014年12月25日,计划完工时间:2015年2月3日。四、施工工艺流程4.1 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旧路开挖地基处理加宽路基填筑4.2 施工方法1、首先根据认真熟悉下发的图纸,对照设计标高全面复测旧路两侧路面标高及道路横坡,纵向每10m一个点,根据复测结果调整设计,使拼宽路面的标高及横坡尽量按旧路进行调整,保证新旧路高程、横坡的一致性。 2、清理与掘除 路基施工围原有的道路、沟渠、通讯、电力设施、上下水道、及其它建筑物应妥善拆迁、清除或改造。对公路用地围的植物、垃圾、有机杂质须进行

7、清理、掘除、移运和处理,并挖除树根,松散土,挖除原边沟,边沟挖除后采用素土回填。同时对原老路排水沟的浆砌片石位置进行拆除。 并在路基征地侧挖除临时排水沟,排水沟深度和宽度应保证路基不被雨水浸泡,施工场地流水不得排入农田、鱼塘或污染自然水源。 3、旧路开挖为尽可能减小加宽路基因老路路基地基强度与填料强度、压实度不同产生的不均匀沉降及纵向裂缝,在新老路基拼接处采用挖台阶的处理方案,以尽量减小拼接处的差异沉降,加强拼接路基的整体性。进行老路部分进行台阶式开挖,严格按照施工规中对新老路基衔接的要求开挖台阶,而且台阶的数量应尽可能多,以为新老路基的衔接提供更多的接触面,更利于新老路基的结合,在部分填方较

8、高的路段宜采取逐步开挖的方式施工。台阶开挖由下而上,台阶开挖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开挖老路坡脚部位,即最下面一层台阶高度为1m,宽度2m,并对地基进行处理;第二阶段,地基处理结束并填土至第一个台阶顶后,开挖老路中部边坡,中部台阶尺寸宽度1m,开挖台阶高度为60cm;台阶设向倾斜4%的横坡。后以此类推,直至94区顶。第三阶段为96区填筑需挖除部分原道路路面。第一阶段开挖台阶第二阶段开挖台阶第三阶段开挖台阶4、地基处理 由于施工地段处藕塘及鱼塘附近,周边长期受水浸泡,需采用清淤换填碎石的方式对新路基进行地基处理,换填深度依照现场实际情况而定,换填压实后要求压实度不小于90%。 5、老路部分路面挖除

9、 因考虑如挖除老路硬路肩部分对原通行道路的车辆影响较大,运营和施工安全均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决定仅挖除土路肩和硬路肩50cm的围。在对准备施工的路段实施交通安全封道后,放出硬路肩开挖线,用切割机将沥青混凝土部分进行切缝,后采取人工凿除的方法挖除。土路肩的挖除采用挖掘机挖除,挖除时应避免扰动老路基的基层。在路基填筑完成后应尽快恢复路面层,保证交通的通畅。 6、加宽路基填筑路基填土尽可能与旧路基填料保持一致,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50mm,填料的CBR值应满足规要求。路基96区采用6%灰土填筑。拼接路基的每层填土压实厚度不超过15cm,填土采用重型碾压标准,分层压实。开挖台阶及新路基压实度控制标准在原

10、有标准基础上适当提高,路床96,上路堤94,下路堤93。对于旧路基加宽的宽度小于3米时应按3米控制,以保持压实机具的工作宽度,解决机械压实度不足问题。路堤压实度满足设计规的要求,必要时可采用冲击碾压等进行增强补压,以消减对路堤的差异变形。压实机具采用重型压路机。碾压遵循由低至高的原则,普通路段碾压由外侧向老路方向碾压,有超高的曲线路段由弯道侧向外侧碾压。碾压时前后轮迹须重叠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轮宽,对于压路机碾压困难的位置采用小型压实机具来压实。93区采用20T振动压路机碾压,按照“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先边缘后中间、均匀压实”的方法进行碾压。在碾压过程中,压路机行走时速控制在2.5km/h左右(

11、不得超过4km/h)。先用20T压路机静压一遍,静压完再按1/3轮迹振压一遍,然后用20T压路机按1/2轮迹振压,第三遍碾压结束后,压路机收光碾压一遍并对93区段进行压实度检测,检测各测点压实度均大于93%,再报请监理工程师抽检,抽检合格后进入下一层位的路基填筑施工。 按路基横断面填筑层位划分,填筑到94区后,初压一遍,再用20T压路机按1/2轮迹振压4遍,然后用20T压路机静压一遍后检测压实度,如各测点压实度均大于94%,报监理工程师抽检,填写好记录资料。 路基填筑按路基横断面填筑层位划分,填筑到96区后,对平地机已经整平的填料静压1遍,振压5遍,然后用压路机进行收光碾压,最后一遍时,可一边

12、碾压,如各测点压实度均大于96%,报监理工程师抽检,测量员测量压实后标高,并记录。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按以上的碾压遍数指导施工,如果因碾压遍数不够而检测压实度未合格,再增加20T压路机的碾压遍数,到压实度合格为止。 7、施工注意事项、做好加宽路段原地面临时排水设施,开挖路基临时排水沟,以降低地下水位,并与互通排水设施相贯通。、为保证加宽处填料的清洁,不含不适宜路基填筑的杂质,路基在填筑前对原场地耕植土进行清除,然后进行原地面翻挖换填碎石后压实。、为使新老路基结合紧密,有意识地将拼接面处的新老填料进行适当掺配,使粗细料均匀,以形成密实结构,易于压实。、路基填筑,必须根据设计断面,分层填筑,分层

13、压实,分层的最大松铺厚度不超过20公分,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小于10cm。、路基填筑分几个作业段施工,两段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时,则先填地段,应按1:1坡度分层留台阶。若两个地段同时填,则分层相互交叠,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m。、施工中应保证对开挖台阶的及时填筑,严禁超前开挖,应挖除一段填筑一段。加宽路基拆除原边坡后,还应采用适当的防护措施,如覆盖彩条布等,避免老路边坡受雨水侵袭。、若台阶开挖遇到路基填料为粉土时,台阶开挖不易成形,影响拼接质量,如在填土达到该处台阶高度前下雨,台阶容易遭水毁坍塌,可用M15砂浆加固。、加宽宽度较小的路段必要时应超宽填筑,以满足机具最小压实

14、宽度要求,台阶侧重型压路机碾压不到的接缝部位应使用小型振动夯实机夯压密实。任何拼接路基施工可能影响到老路稳定性时,必须做好防措施,必要时应设置临时防护。、将新老路基结合部位列为压实度重点检查区域,加大压实度检测频率,从而保证结合部位压实效果良好,新老路基结合紧密。五、施工现场交通组织 因S102省道拓宽施工时在不影响公路正常运营下进行的,因此施工安全和确保运营安全是首要前提。因公路的通车影响、施工安全、施工场地狭小的限制以及老路的质量等对路面的施工影响很大,同时为了减少对原车道运营车辆的行车安全影响,老路挖除不得双侧同时施工。所以拓宽路面总体安排时只能分侧施工,既开挖一段施工一段,待一侧完成全

15、部工作后通车后方能开始另一侧的施工。 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对交通临时设施及采取的安全措施等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1、及时与交警部门和路政管理部门取得联系,制定现场交通管理方案。 2、根据施工路段的交通流量情况合理安排施工计划。 3、根据施工路段的交通情况,合理确定施工区限速等交通管制措施。施工区的限速选择应符合下列原则:a)限制速度不能超过施工区的最大安全速度,施工区的最大安全速度与施工区人员活动,施工类型及道路的情况有关;b)限制速度应考虑到路面上通行的绝大多数车辆的速度,不宜过低;c)限制速度宜统一,并提供给司机突发事件和对交通控制设施及人员指示的反应时间。 4、按预先确定的交通控制方案,合理布置施工区域交通安全标志。 5、施工前,应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从思想上重视安全施工。特别要加强在公路作业的安全注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