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精品教育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8721264 上传时间:2023-07-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3.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精品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精品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精品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精品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精品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精品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精品教育(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3课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测试内容测试要求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了解欧洲联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区了解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自主学习 知识整合一、欧洲联盟1、背景:(1)根本原因: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的联系日益密切 (2)政治原因:美苏争霸威胁欧洲的安全(3)直接原因:促进法、德和解;(4)思想渊源:源远流长的欧洲统一思想2、过程(1)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2)1957年罗马条约;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性质: );(3)1993年欧盟成立欧洲联盟的成立,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 实体过渡;(4)1999年 面世二、北美自由贸易区1、为了应对来自 和 的挑战,1992年,美国、 、 签署

2、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年1月1日, 贸易区正式建立。2、根据协议,北美自由贸易区将用 时间,逐步取消 和 ,实现 、 、 等的自由流通。3、特点:它是世界上第一个由 国家和 国家共同组成的经济集团。三、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1989年11月,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日本、新西兰和新加坡等12国在澳大利亚首都 举行亚太经济合作会议 会议,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立。2、1991年汉城宣言确定了该组织的宗旨和目标是: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坚持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内贸易壁垒;3、 年,中国正式加入,中国台北和香港以 名义加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自成立以来,在 、 以及 三个方面取得了成就。难点突

3、破、高考链接一、欧洲联盟成立的意义对欧洲:符合欧洲各国和整个欧洲利益;有力地促进了欧洲经济政治的发展,提升了欧洲在国际上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对世界:对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联合起到了示范作用,增强了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促进世界政治新格局的形成。对中国:欧盟的关税、规则、壁垒,包括手续都是统一的,中国如进入其中一国,也就进入了欧盟各国,减少了入关和流通成本。同时,欧盟各领域都采取就高不就低的原则,这对中国不利。政治上,中、欧在国际上能更多地进行合作,有效地牵制单边主义。二、亚太经合组织的特点1、分布范围广,是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2、成员的差异性强。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有发达国家、地区和发展中

4、国家、地区;3、社会制度不同,有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4、历史文化迥异。亚太经合组织共有21个成员;其总人口达25亿,占世界人口的45%;国内生产总值之和超过19万亿美元,占世界的55%;贸易额占世界总量的47%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区域经济组织。 三、欧盟、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等区域经济集团对世界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1、这些区域经济集团的建立,说明欧、美、亚三足鼎立的世界经济格局正在逐渐形成;也说明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2、随着世界经济区域化的发展,世界经济出现了多极化趋势。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北美、西欧和东亚三大经济力量相互竞争的局面,影响了世

5、界格局。四、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出现的原因1、20世纪60、70年代后美国世界霸主地位衰落,日本和西欧崛起,使以美国为主的世界经济格局向美国、日本、西欧相抗衡的三极格局转变。2、随着世界政治和军事局势的日趋缓和,国际斗争的焦点逐渐转向经济和科技领域。各大国为了增强实力,提高自己的国际竞争中的地位,都不失时机的推进区域经济合作。3、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客观上要求打破国界限制,消除内部分歧和障碍,加速生产要素、商品、资本、劳动力的自由流通,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促进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目的。4、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巩固复习、习题训练一、单项选择题 1. 近日,一位英国老太因为论磅和盎司来卖菜,涉嫌破坏欧盟所有成

6、员国在贸易中必须使用标准化公制单位的有关规定,从而面临犯罪指控和高达13万美元的罚款。欧盟对这一“小事”所作的严厉判罚,其根本出发点是A.维护标准化公制单位的规范使用 B.依法维护欧盟内部的经济统一C.限制普通百姓的商业经营自由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与调节2下列关于北美自由贸易区与欧盟的表述,正确的是( )A都是经济区域集团的表现B都是经济政治双重性组织C合作的内容都包括政治、经济和军事D都成立于1992年3 1971年,为扭转外贸逆差,尼克松政府宣布了“新经济政策”,决定征收10%的进口附加税和暂停用美元兑换黄金。立即遭到日本和西欧共同市场的强烈反对,在联合抗美的形势下,美国被迫同意美元

7、贬值和取消进口附加税西欧同共市场国家还采取了种种反对美资控制的措施。上述材料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摩擦B西欧、日本经济崛起,联合抵制美国的经济控制C日本、西欧、美国的市场竞争D日本、西欧、美国三足鼎立4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感慨地说:“今天,欧洲终于圆了欧元梦!”欧洲媒体将2002年1月1日这一天称为“E日”,与1944年6月6日盟军在诺曼底登陆的“D日”相提并论,欧盟的成立和欧元的正式启动说明了( )A欧元已完全成为广为流通的世界货币 B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C欧洲在政治上已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D欧元不再是由政府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5 2007年9月8日APEC第十五次领

8、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下列对APEC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APEC成立于1989年,澳大利亚是创始国之一BAPEC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经济政治一体化组织C中国于2001年成功举办了APEC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DAPEC是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的重要表现6、2001年中国作为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东道主,为APEC的两大核心问题贸易投资自由化及便利化,以及经济技术合作之间的均衡发展作出相当大的努力。2003年,中国宣布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2004年东南亚海啸灾难发生后,中国政府大力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中国积极参与亚太地区事务的根本目的是A、积极为本国经济建

9、设创设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B、促进亚太地区不同发展程度国家的合作与共赢C、建立亚太地区各国间持久的结盟关系D、与美日等国抗衡,实现中国的和平崛起7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欧洲联盟等相继成立。这些组织的建立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不包括 A.推动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 B.促进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C.进一步推动了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D.有利于形成多极化世界格局8 2007年4月2日美国和韩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议,许多韩国人强烈抗议,甚至与警方发生冲突。假如你是一位韩国官员,你劝说人们退出示威和抗议活动的理由是: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美韩实现自由贸易对双方只有利没有害

10、 美韩合作可实现经济优势互补 加拿大、墨西哥与美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后,加快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强了国际竞争力A B C D91998年5月3日凌晨,“欧盟”特别首脑会议宣布:“1999年1月1日,欧元成为货币,各金融市场以欧元进行结算2000年7月1日欧元取代各国货币成为欧洲统一货币。”这表明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进一步发展 有利于“欧盟”各国政治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世界各国的发展 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重要里程碑( ) A B C D10维克多雨果曾说过:“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据

11、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欧洲统一有很深的历史渊源B歌颂拿破仑的对外战争C反对战争,主张和平共处D主张建立欧洲联盟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见下图材料二 欧洲国家痛定思痛,为免遭战祸而联合起来,成立欧洲合众国;届时国与国的界限将大大减少,不受限制的旅行将成为可能,欧洲经济将成为一个整体,作为现代国家和文明之母的欧洲将再现辉煌。 丘吉尔在苏黎世大学的演讲材料三:战后欧洲主要国家GDP增长情况图(单位:亿美元)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中的三图片,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当今世界的哪三大区域经济集团?中国是其中哪一个组织的成员国?这些组织的出现,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哪种趋势?(2)根据材料二,简述欧洲走向

12、联合的主要原因。(3)根据材料三,指出欧洲在走向联合的过程中,相关国家经济变化的概况。(4)目前,欧洲在经济一体化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正朝着“努力是欧洲成为一种政治力量,一种社会,经济,文化力量”的方向发展。欧洲的联合给当今世界带来什么启迪?参考答案:(1)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和欧洲联盟。(3分)亚太经合组织。(1分)反映了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1分)(2)原因:避免战祸;重振欧洲经济; (3)战后欧洲主要国家经济恢复并迅速发展,德国经济位居前列;70年代加入欧共体后英国经济持续发展;法国经济稳步发展。(4分)(4)从对抗走向联合,开辟了区域和平发展的模式;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典范,促进经济的发展;推动欧洲政治一体化的进程,使国际格局走向多极化;促进欧洲文化认同。(4分)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