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考诗歌欣赏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8720916 上传时间:2023-11-2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中考诗歌欣赏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1年中考诗歌欣赏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1年中考诗歌欣赏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1年中考诗歌欣赏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1年中考诗歌欣赏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中考诗歌欣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中考诗歌欣赏(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7-8题(4分)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7.“浓睡”在词中的意思是 。(4分)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雨疏风骤”的意思是雨点稀疏,晚风急猛。B.“海棠依旧”是此人对“卷帘人”的回答。C.“绿肥红瘦”描写出雨后海棠花的情景。D.这首词篇幅短小,有人物,有对话,意味深长。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9-10题。(4分)落日怅望唐马戴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9.这首诗是日落时分作者遥望家乡所作,请找出诗中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

2、2分)10.试说说首联中“千里”与“片时”的表达效果。(2分)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78题。门分)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才匕篇,兼怀子由。明月儿时有?把酒问青天。不多。天上官闭,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高处不胜寒。鱼生元竟色j勉座上且。转朱阁,低绩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国?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婢娟。7请就词中加线句子的内容质疑(只提一个疑问,不作答)。(2分)答:8简析“转朱阁,低椅户,照无眠”一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答: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122题。(共4分)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

3、万钱。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2.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在何处。(2分)(一)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词,完成13-14题。(4分)西江月 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13.以下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盛夏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

4、的喜悦心情。B.词中运用了侧面烘托和动静相衬的表现手法,既写景又写人,使整个夏夜充满诗情画意。C.上片写晴,下片写雨,“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两句,描写了骤雨将至的景象,也隐寓词人退隐生活总内心的不宁静。D.“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的意思是,踏着小路在溪桥处转了个弯,忽然出现了社林旁边曾经见过的那个茅店。14.“稻花香里说丰年”是从嗅觉角度来表现景物特征的,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2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题。(3分)兰溪棹歌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注释】兰溪,在今浙江兰西县西南。棹(zho)歌:船歌。8.对兰溪山水的美妙

5、景致,作者主要是通过“”一词启发读者去想象的。(1分)9.“半夜鲤鱼来上滩”一句极为生动传神,写活了诗歌意境,请你发挥想象,对这句诗的画面加以描写。(2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3、4题。古离别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注释】(1)漠漠,弥漫,毵毵,柳叶纷披下垂的样子。(2)不那,同“不奈”,即无奈。3.首句写景,请合理运用想象,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来描绘这一画面。(2分)_4.请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和情感。(2分)_赏析诗歌,回答相关问题。(4分) 如 梦 令 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24词中“绿肥红

6、瘦”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叶茂花残 B红花绿叶相映衬 C红花绿叶很艳丽 D绿叶红花茂盛25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浓睡不消残酒”表明作者一夜未眠,但仍然酒意未消。 B“知否?知否?”是“卷帘人”在追问。 C这首词押韵的字是“人”和“旧”。D这首词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惜春伤感情绪。16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望岳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联中的“割”字突出了泰山怎样的形象? (2)这首诗最后一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阅读下面的唐诗,按要求回答78

7、小题。(5分)晚春江晴寄友人韩琮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注】韩琮,字成封,长庆进士。初为陈许节度判官,后历中书舍人、湖南观察使等职。7作者描写了晚春江上所见的哪些景物?(2分) 8请简要回答,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14题。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4(1)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统领全篇写景的一个字是 “ ”。 写景时,先写岛上的 ,次写海面上的 ,最后写天空中日月星辰。(3分)(2)简要分析“日月之行,若出其

8、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思想内容并指出其表现手法。思想内容: (2分)表现手法: (1分)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67题。(共5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6对这首词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2分)A上阕中“八百里分麾下炙”一句描绘了将士们饱餐烤牛肉的热闹场面。B下阕中“马作的卢飞快”一句表现了将士们勇往直前、势不可挡的锐气。C全词刻画了一个虽人近暮年,仍雄姿英发,亲自领兵上阵杀敌的英雄形象。D全词反映了作者渴望完成抗金大业却壮志难酬的现实。7对

9、这首词赏析不当的一项是。(3分)A“沙场秋点兵”一句写阅兵场景,“秋”字为阅兵场景增添了悲凉之气。B“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一句呼应题目,是作者与陈同甫的共勉之词。C词的上下阕一般会“换意”,但这首词却突破传统,词意上下贯通,展现了一幅战争场景,甚为独特。D“可怜”两字凸显词中人物的情感变化,从前九句的壮怀激烈陡然变为末句的黯然伤神,波澜起伏,言近意远,实为大家手笔。诗歌赏析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8这首诗前六句着重叙事写景,后两句抒情,抒发了诗人思乡的感情。(2分)19请对“月下飞天镜,云生

10、结海楼”作简要赏析。(2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七题。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人随着大队人马向山海关外进发,一路上跋山涉水,历尽辛苦。B.众多的帐幕里深夜还亮着灯,出行在外的人们救救不能入睡,苦不堪言。C.一阵风过后接着一阵雪,使家乡无风无雪的词人心烦意乱,思乡之情遍油然而生。D.这首词描绘了词人出行关外的艰辛和凄苦,抒发了词人浓郁的思乡之情。爽爽的贵阳 我背着装满渴望的行囊 寻觅抛开暑尘的地方 今天与你相遇 眼里释放惊喜的光芒 远去了 浑浊的天空 远去了 难熬的热浪 环城森林涌来缕缕清新 黔灵山风吹过阵阵荫凉 绿绿的贵阳 爽爽的贵阳 感受着你的气息 我醉倒在惬意的天堂 我背着装满向往的行囊 寻觅抖落风霜的地方 今天与你相拥 心儿奏出轻松的乐章 远去了 纷繁的琐事 远去了 莫名的惆怅 甲秀楼上数点欢跳的星星 花溪河里捧起欢乐的月亮 和和的贵阳 爽爽的贵阳 徜徉在你的怀里 我回到了童年的时光24阅读上面诗歌,请从文学欣赏的一两个角度进行赏析。 (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22-23题。(6分)咏 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22这首诗用 比喻 ,表达了作者 之情。(4分)23“不知细叶谁裁出”中的“细”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