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8720595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对现代社会的启示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论语》对现代社会的启示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论语》对现代社会的启示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论语》对现代社会的启示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论语》对现代社会的启示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语》对现代社会的启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对现代社会的启示(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语对现代社会的启示论语对现代社会的启示作者:高远论语全书共二十篇,以“仁、礼”为核心,涉及政治、教育、教育、礼仪、经济、文学、天道观、认识论等多方面的内容,并没有严格的分类。但是为了研究方便,本文将会从政治主张、教育原则、伦理道德和品德修养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并分析与现代社会的关系及给予我们了哪些启示。(由于能力有限,在这里我仅研究前五篇的部分章节)一、政治主张关于政治主张,论语中有很多描述,在这里我简要分析一下其中的几句:“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供之。“子曰:道之以刑,齐之以政,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以上两章说的都是治国的方略,第一章侧重于道德感化;第三章侧

2、重于法治和德治相结合。这和我国现在实行的治国方略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即依法治国个以德治国相结合。但仔细分析一下,它们还是有区别的,论语中的法治和德治相结合中,孔子更加注重德治,他主张以道德教化为主,很多情况下,如果德治能达到治国安邦的目地,那法治就没有存在的必要的了。现代社会恰恰相反,现代社会实行的是依法治国为主,以德治国为辅的治国方略,单从这一方面来看,可以肯定地说中国现代社会的确是退步了,法治的最终目地就是让其慢慢淡化出历史舞台,天下太平,仅依靠德治就能使社会安定。所以,与孔子描述的相比,现代社会的却是退步了。因此,孔子为当代社会提供了其奋斗的目标,如果有一天中国社会真的能够实现“以德为主,

3、法治为辅”的目标,那我们离共产主义社会就真的不远了。二、教育原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了”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来,论语中是很注重学习方法的,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好的学习方法:学习要经常复习;经常温习旧知识就能有新发现;学习不思考就会容易受骗,只思考不学习就会很危险,学习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等等,这些学习方法不仅仅只适用于那个时代,对现在的我们也是很实用的。我们都知道,中国当前的教育现状是令人

4、担忧的,只是机械的学习、考试,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根本就没有思考过自己所学习过的内容,这样的学习方式是很难有所收获的。当然了,虽然目前中国教育这个大现状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从自身做起,勤于思考,及时温习、巩固所学习的知识,做到学以致用,这样的学习才叫真正的学习。三,伦理道德对于伦理道德的解释和描述及如何运用是论语的核心内容,而面对当今道德缺失的社会,论语中的伦理道德对于它的全面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我们就挑几章简要的研究一下:“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一一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

5、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问。“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了”“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在论语中,孔子倡导的正是当今社会所缺失的。孔子认为,如果一个人只依靠自己的利益去行事,就会招来很多怨恨。可见孔子是反对以利益为中心的,但是现代社会恰恰就是围绕着“利益”而发展的,没有了利益就没有了一切。虽然这样说有一点夸张,但是这得确是事实,为了利益,人可以放弃其最基本的道德,这种“利益”至上论对社会伦理道德也产生了很坏的影响。前一段时间,“碰瓷”这个词在网上很流行,:“碰瓷者”的做法就是假装别人撞到你了,然后就躺到地上讹人家钱。做这种事的大部分是老年

6、人,这让我很吃惊,在我印象中,老年人应该是经历了社会洗礼后的一个有道德的群体,怎么还会发生这种事呢?都是利益惹的祸!这个社会本来就是一个敏感的社会,人们做好事时总是战战兢兢,生怕被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而“碰瓷”这件事刚好被媒体大篇幅的报道,这就更加刺激了人民大众的神经,所以说一旦遇到了真正晕倒的老人,就没人上前去帮忙了,这就进一步导致了社会公德的丧失。针对这种现象,孔子给我们了一个指导:“不要放于利而行其实这件事从根源上说是由于追逐利益引起的,即“碰瓷者”为了追逐利益而去“碰瓷”,路人为了避免自己的利益受损而拒绝伸出援手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那么,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人人都按照孔子所说

7、的去做,人与人之间没有了利益的纷争,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了。关于伦理道德,我还想再说一下孝。在论语中,孔子是很注重孝的,从其在论语中的表述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来。我认为孔子的孝与现代社会的孝还是有区别的,时代发展,社会变化而导致家庭的各个方面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当然孔子的孝是现代的我们行孝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还要考虑现代社会的新问题。我们都知道,经济的发展需要青年人去推动,这就导致了“空巢”问题的出现,针对这个问题,每个家庭的子女都有自己的解决方式。在这里,我想谈一下我对该问题的看法,老年人在物质上的要求是次要的,精神上的需求才是主要的,所以说,我们青年人不仅仅只限于在物质上满足父母,更应

8、该在精神上给父母以慰藉,只有在精神上给他们好好照顾,他们的晚年生活才能真正幸福快乐。四、品德修养在论语中,关于品德修养方面,孔子着重阐述了为人处世之道和“小人”与“君子”的区别。“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了”“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敦,小车无辄,吾何以行之哉?“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关于为人处世之道,孔子教给我们很多,在此我只列举三个方面加以说明。首先是不要做巧言令色之辈,这样的人是缺乏仁德的。再者就是要做一个明白事理的人。最后就是做一个有信用的人。这三方面看似很简单,但做起

9、来是很难的,这需要长期的坚持不懈地去做。再者就是谈一下对“小人”与“君子”区别的。其实对于这方面的“阐述”我确实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如果真的按照孔子的说法来定义,那么可以肯定地说,现在有绝大部分人都属于“巧言令色”之辈和“小人”之类。也许有人会觉得有点夸张,但我认为这一点都不夸张,现代的社会都是以“利益”为中心的,现代的人也是靠着“巧言令色”步步高升的。现代的中国人已经抛弃了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从而导致中国人集体道德缺失,关于这方面的例子,我不想再列举了!因为这种现象太多了,太普遍了。由此我想到了一句话:“什么是真理?被大多数人认可并切实运用的,那就是真理在其他情况下,这句话也许正确。但是在道德次面,这句话就是个“谬误”。虽然大多数人认为获取利益是理所应当的,但这种做法是违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旋律的。所以说他是个“谬误”,应该摒弃。同时关于该怎么做,孔子也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只要我们按照孔子所说的君子之道坚持不懈地走下去,你的个人品德一定会得到极大提高,如果每个人都能如此,那么我们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