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3单元 第14课 学习论证 1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8719520 上传时间:2022-09-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3单元 第14课 学习论证 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3单元 第14课 学习论证 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3单元 第14课 学习论证 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3单元 第14课 学习论证 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3单元 第14课 学习论证 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3单元 第14课 学习论证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3单元 第14课 学习论证 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学习资料整理精品学习资料整理精品学习资料整理第14课学 习 论 证1.了解常见的论证方法,能运用多种论证方法阐述自己的观点。2.在搜集分析材料,完成构思及写作的过程中逐步把握议论文的论证要领。3.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1.采用个人体会、组内商讨、班级集体探究的形式学习。2.开展“你写我评”活动,与学习伙伴交换所写作文片段进行阅读、评点。1.掌握例证、引证、对比、比喻等多种论证方法。2.培养运用分析使例证等材料与观点浑然一体的意识 。1.结合作文片段或例文指导学生,逐层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技巧,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2.收集相关理论知识介绍,指导学生作文,做到有的放

2、矢。3.重点掌握师说劝学等教材范文理解分析过的喻证、对比、例证等论证方法,选取优秀作文片段进行展示。1.本课讨论的话题是“善待生命”,你能就这个话题说说自己的认识吗?答:自我核对面对这一话题,我们既可以进行抽象的议论,又可以进行具体的分析。实际上,这一话题是相当宽泛的,它涉及生命的价值、生存的意义,也涉及对动物、植物生命的思考而这些都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必须面对的。我们可以就这一话题进行纵向、横向、顺向、逆向、侧向等多方位的思考,选择自己最擅长的表达方式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凸显自己的聪明才智,写出属于自己的创新文章。可以围绕以下主题写作:珍惜时间、珍惜青春、珍惜生命的质量和意义;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

3、;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坚强、执着、理想、希望、尊重;生命的过程、生命的独特、生命的色彩、生命的责任、生命的遗憾2.阅读下面的文字,思考问题。秦始皇在位时,曾经把大臣们召集起来,告诉他们自己要建一个大园林,东起函谷关,西到陈仓。许多大臣心里都不赞成,但不敢说出来。大臣优旃见大家都不吭声,就走上前去,一本正经地说:“这个计划太好了,在这个大园林里,我们可以多养些禽兽,等敌人来侵犯时,就让麋鹿用角去抵他们,这样足以把敌人吓跑!”秦始皇笑了起来,终于放弃了建大园林的计划。从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优旃的正义感和出色的口才。那么他是用什么方法来讽谏的呢?谈谈这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答:自我核对归谬法。扩大园林只

4、会增加反对朝廷的人,一旦天下人群起而攻之,只好请麋鹿来帮忙,这显然是荒谬的。生活中,提建议需要技巧,在写议论文阐明观点时同样要讲究方法。3.阅读作文善待生命的选段,说说其论证特色。善待生命就是笑对苦难,顽强拼搏。在生命的禁区里,一望无际的荒原,一览无余的苍穹,没有一棵树,没有一片云,但这里却有沙漠玫瑰。哪怕炎炎烈日晒干了生命的最后一滴水,哪怕强劲的狂风把它连根拔起,哪怕它已干枯了几千个日夜,只要一点水,它禁锢的灵魂便能释放出绿色的绚烂,那是沙漠玫瑰在庄严宣告生命的胜利。如果没有善待生命的坚韧品格,怎会有沙漠玫瑰在苦难中震撼人心的胜利?善待生命,就是积极向上,永葆乐观。他纳兰性德,是人人歆羡的相

5、国公子、御前侍卫,才华横溢的清代词人。可是他却因妻子的早亡无法释怀,郁郁寡欢,一蹶不振,最后在世人的遗憾与叹息中死去,一颗耀眼的明星就这样陨落了。而有过相似遭遇的简奥斯汀却能调整心态,完成巨著傲慢与偏见,从此如一颗璀璨的明星闪耀在文学的星空。为什么相似的命运打磨出的竟是如此截然不同的人生呢?那是因为他们对待生命的态度大相径庭。纳兰性德消极软弱,生命便失去光泽,所有的希望与荣耀因他对生命的不善待而烟消云散;而简奥斯汀坚强乐观,生命因她的善待而翩跹起舞。善待生命就是长绳系日,惜时珍光。“闻鸡起舞”,祖逖与刘琨互勉互励;“凿壁借光”,匡衡以光映书而读之;“悬梁刺股”,孙敬、苏秦好学,晨夕不休。只有对

6、生命的珍惜,才能让他们如此争分夺秒,惜时如金;只有对生命的善待,他们才能凭借这份珍惜与执着而拖紫垂青。答:自我核对本文三个分论点采用了不同的论证方法,用喻证法论证第一个分论点,用正反事例对比论证法论证第二个分论点,用排比句式列举一组事例来例证第三个分论点。喻证法的运用,使抽象的议论变得生动形象;列举名人的例子更具说服力,恰当地证明了自己的观点;正反对比论证使正误分明,观点不言而喻。1.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有哪几种?【与你交流】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比较法、归谬法、归纳法和演绎法。2.什么是例证法?怎样才能用好例证法?【与你交流】例证法属事例论证,指用令人信服的典型事例来证明自己论点正确的一种

7、方法。它是议论文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论证方法。“事实强于雄辩”,在典型的事例面前,道理不言而喻。要用好例证法,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事例要典型、确凿、有影响力。一般来讲,应优先考虑著名的人物或事例,慎用校园、家庭、市井街头的琐碎事例。 事例的叙述要简明扼要,切忌拖泥带水,过于详细。举例是为了证明观点,不是为了弄清事实,切忌本末倒置。事例切忌单一狭隘,要做到丰富广阔,点面结合,古今中外相映生辉。同类事例使用较多时可考虑采用排比句式列举。事例列举之后要简短分析,不能将例证法变成事例整理,忌有例无证。 勤于积累,精于筛选。“书到用时方恨少。”平时多读书报,摘记、剪贴是积累的主要手段,积累多了自然就能融

8、会贯通,左右逢源。3.什么是引证法?怎样才能用好引证法?【与你交流】引证法属道理论证,是通过引用名人名言,古诗文名句,反映科学规律的俗语、谚语、警句等来证明自己观点正确可信的一种论证方法。引证法的使用频率仅次于例证法。由于引证法引用的是世人公认的思想结晶,能够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质,所以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要用好引证法,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所引用的名言、警句等针对性要强。每句名言都产生于特定的背景,都应用于特定的交际目的,即使谈同一个问题,也有不少名言可供选取。要仔细分析每个道理论据的特有功能,将它引用到最恰当的语言环境之中。 例如:强调立志的重要性,可选用“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强调

9、志向高洁远大,可选用“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某同学沉湎于上网,可选用“玩物丧志”。某同学不能持之以恒,一曝十寒,可选用“有为之人立长志,无为之人常立志”。 要简洁,不宜过多。议论是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不是介绍他人的见解。引用他人的话,目的是让读者更加信服自己的话,因而自己的话应是议论的主体,应是全文最醒目的部分。过多的引文,很容易将自己的分析淹没。 要注意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的区别。直接引用务求文字甚至标点均准确无误;间接引用只需述其大意,但要注意人称的转换。4.什么是喻证法?运用喻证法进行论证需注意哪些问题?【与你交流】喻证法是用设喻来论证论点的方法。在议论文中,设喻可以使论点更明了、更风趣、更容易

10、获得读者的认同。喻证法能化抽象为具体,化艰深为浅显,化枯燥为生动。 运用喻证法必须注意以下三点:以小见大,就近取譬。要精选生活中细小的、人们所熟悉的事物作为设喻的喻体。喻体如果不是读者常见熟知的,就达不到喻证的目的。 喻体不求形似,只求神似。作为喻证的喻体与作为比喻的喻体不同。比喻的喻体是为了强调特征,描绘事物,侧重形似,以形比形;而喻证的喻体是为了阐发观点,以正视听,力求神似,以义取形。一定要对所要论证的对象和用来设喻的事物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细致入微的体味与揣摩。 精剖喻体,丝丝入扣。拿来主义中鲁迅先生的喻证法运用得很是经典。他用“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用“孱头”“混蛋”“废物”来批判三

11、种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观点和态度,用“鱼翅”“鸦片”“烟枪、烟灯”“姨太太”来比喻文化遗产的几个组成部分,用“占有”“挑选”“创新”来说明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三个步骤。他将喻证法运用得十分贴切,浑然一体,令人信服且不由得拍案叫绝。5.运用比较法进行论证需注意哪些问题?【与你交流】比较法也是一种常见的论证方法,分对比与类比两种。类比法。所谓类比,就是借助某个或某几个类似的故事、实例或写作者安排的情境,进行由此及彼的推理。用于类比的事物大致有这么几种:古今中外的史实、神话传说、寓言、作者自己创设的情境等。 运用类比要注意所选取的“类体”要同类,不能相对或相反;在类比之后要剖析,要善于揭示,一语中的,一

12、针见血。 对比法。所谓对比,就是通过把正反两方面的论点和论据加以剖析对照,达到否定错误观点,树立正确论点的目的。运用对比要注意所选取的“对体”的正与误、是与非、新与旧的区别要非常明显,要有突出的互相对立的关系;必须对所要论述的对象的本质矛盾有深刻的认识;可以是人对人、物对物,也可以是纵向比较或横向对照。6.阅读下面的文字,探究其论证的成功之处。生命的绝唱当三闾大夫抱着石头与江水相拥,当西楚霸王自刎时的鲜血染红整片夕阳,当普罗米修斯赤裸的身体被巨鹰啄食,当拉奥孔扭曲着身体仍想保护自己的儿子历史的悲风中发出阵阵哀鸣,但他们生命的结尾却那么响亮有力,数千年来仍叩击着人们的心灵,播放出永不低沉的生命绝

13、唱!我的目光停留在一本书的封面上,上面金黄色的向日葵正肆意地绽放,毫不吝惜地泼洒出一片金色的阳光与希望。那书的名字却令我赫然:死亡日记。生如夏花般灿烂,那,死呢?可以如此生机勃勃,让希望的枝叶依旧永不妥协、无拘无束地生长吗?又怎么不可以呢?陆幼青一片坦然。于是,我懂得生命的结尾并不总是衰草疏离般落魄,至少可以如秋叶般寂静美丽。即使华美的叶片逐渐凋零,你依旧可以用飞翔的方式,跳出属于自己的舞蹈,奏一曲生命的绝唱。我的目光停留在一方银幕上。一个美国战士即将被纳粹处决,可他脸上的笑容依旧如冬日的阳光般能够照亮所有人黑暗的心房。他高高地竖起两个手指,做出“V”的姿势,向人群示意希望与阳光仍在。刽子手残

14、忍地将他的手指砍下来,可他伸直手臂,我的目光投向天空,一个大大的“V”字直指云霄,像极了飞翔的翅膀,承载着无尽的希望。于是,我明白了生命的结尾也可以如此动人:毫无声响却令人震撼!我的目光停留在历史的湖畔,流水潺潺,鹤汀凫渚。历史的风猎猎作响,我听到了一句响亮的声音:“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一个老人的声音又从远处隐隐约约地飘忽而至:“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于是,我懂得了生命的绝唱应当如豹尾一般高亢有力,如帕瓦罗蒂的男高音般使飞鸟为之徘徊,壮士为之泪下。因为,生命的结尾,并不意味着结束与终止,就如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所言:“一个目标的实现是下一个目标的起点。”那么,一个豹

15、尾的结束应当伴随着一个凤头的出现,不,应该是一群。一曲生命的绝唱叩人心扉,多少人会跟着发出惊雷般的怒喊,可就在这一片呐喊声中,我看到无数人正在成长,无数的梦想不再遥不可望,一条巨龙正冉冉升起,它背后的一个民族,正在加速。【与你交流】观点一:运用例证法要注意就事论理,揭示所举例子包含的道理;要揭示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切忌例子加论点,没有具体分析。本文在有限的篇幅内,将古今中外的名人故事铺排开来,而且每一个都贴切精当:“死亡日记”让“我懂得生命的结尾并不总是衰草疏离般落魄,至少可以如秋叶般寂静美丽”;“美国战士”让“我明白了生命的结尾也可以如此动人”,等等,所举事例将蕴含的道理揭示得清楚明白,并且紧扣了“生命的绝唱”这一中心。观点二:运用引证法时要注意所引道理应与论点吻合,切不可生搬硬套,还要对引用的道理进行评析,挖掘它的意义。不难看出,在这篇文章中,众多名言警句随手拈来,又丝毫不见斧凿的痕迹。更难得的是,作者决不堆砌材料,也不平面图示,而是点击要害,最后再引杜威名言,击石为火,让它们共同燃起思想的火焰,唱出“无数人正在成长,无数的梦想不再遥不可望”的最强音。这才是真正的为我所用,真正的行文之道。1.运用例证法写一段文字,阐释“知识就是力量”这一观点。(不少于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