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情报学真题笔记(信息管理学基础 完全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8718899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7.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中师范大学情报学真题笔记(信息管理学基础 完全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华中师范大学情报学真题笔记(信息管理学基础 完全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华中师范大学情报学真题笔记(信息管理学基础 完全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华中师范大学情报学真题笔记(信息管理学基础 完全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华中师范大学情报学真题笔记(信息管理学基础 完全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中师范大学情报学真题笔记(信息管理学基础 完全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中师范大学情报学真题笔记(信息管理学基础 完全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管理学基础第一章:绪论1、信息的概念(1)从信息的作用来定义信息,认为信息是“不确定性的消除”、“负熵”等。(没有揭示信 息的本质)(2)从信息的范围来定义信息,认为信息是消息、知识、情报、数据等(。只指出了信息概 念的外延,及信息的范围,定义应该表达概念的内涵)(3)从信息的内容来定义信息,认为信息是“交换的内容”。(已经注意到了信息的质的方 面,但是a信息的范围没有划定,b这个“内容”到底是什么)(4)从本体论和认识论角度来定义信息,认为信息是物质的属性、规律、运动状态、存在 标志等。a、从本体论层次上来考察,信息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亦即“事物内部结构和外

2、部联系的状态以及状态变化的方式”。b、从认识论层次上看,信息就是主体所感知或所表达的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是反 映出来的客观事物的属性。(揭示了信息的本质,但不够通俗,并且从两方面定义,不便于对信息概念的整体把握) 我们认为,信息是事物发出的信号所包含的内容。(此定义实际上包含了上面第三、四类观 点,因此该定义基本上属于第三类定义,但事物发出的信号中所包含的内容,实质上是事物 的存在方式、事物运动状态和相互联系特征的一种表达和陈述,也可以说是物质存在方式和 状态的自身显示)2、信息的属性(1)普遍性。凡是有物质的地方必然存在着信息,相互之间也存在着信息交换。(2)多样性。(3)可识别性。信

3、息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被不同的主体所识别。(4)可加工性。信息可以被汇总和组织、分析和综合、扩充和浓缩,也就是说人们可以对 信息的内容将进行加工处理。(5)与载体的不可分析。信息需要传递和保存,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载体。(6)与载体的独立性。绝大部分信息不会因载体形式的变化而改变其信息内容。(7)可传递性。信息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传递或交流。(8)可共享性。同一信息可以被很多人共同享用、同时享用。(9)非消耗性。可以多次开发,反复利用。(10)强时效性。信息老化和更替。3、信息与相关概念的关系(1)信息与知识、情报知识是通过人脑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信息,是人们对这自然和社会形态与规律的认识和描 述。知识

4、具有社会性(知识区别于信息的根本属性)、语言性、积累性等基本属性。 情报是具有特定利用价值的动态知识。情报具有知识性、动态性(情报区别于知识的根本属 性)和有用性等基本属性。从三者的范围大小来看,信息知识情报,三者之间属于一种包含关系(2)信息与数据数据是信息载体上反映信息内容且可被接受者(人或机器)识别的物理符号。这些物理符号 可以使数字、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信息与数据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信息是数据所包含或反映的内容,而数据则是信息 的表现形式。4、信息管理的概念(未划入重点)(1)信息管理的对象:是信息,或者说是狭义的信息资源,而不是广义的信息资源,更不 是信息活动。(2

5、)信息管理的主体: 狭义的信息管理主体是指专职的信息管理人员和信息管理机构。 广义的信息管理主体是指所有参与信息管理活动的个人和社会组织。(3)信息管理的活动内容 信息管理不同于信息活动,是信息活动的一个子集。信息活动包括信息的采集、整理、提炼、 表述、编辑、出版、发布、搜集、组织、研究、提供利用、获取、阅读和吸收等内容。 信息生产活动:采集、整理、提炼、表述信息传播活动:编辑、出版、发布 信息管理活动:搜集、组织、研究、提供利用信息利用活动:获取、阅读、吸收 信息管理就是个人与社会组织对信息进行搜集、组织、分析和提供利用的活动。 如果单从信息服务机构的角度考虑,信息管理就是信息机构从信息源收

6、集信息,并对所收集 的信息进行组织和分析后,提供给信息用户利用的活动。5、信息管理的性质和任务(1)信息管理的性质a、社会性(是一种社会现象;涉及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和各个部门;受各种社会 因素的影响)b、专业性(主要表现在知识性、技术性和学术性) 知识性是指从事信息搜集、组织和提供利用工作,不仅需要信息管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而且需要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技术性是这信息管理的各个环节都要利用到专门的信息管理技术和方法,还需要利用现代 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学术性是指信息分析工作是一项学术性较强的工作,需要利用相关的科学研究方法。c、服务性(信息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将搜集

7、、组织和分析后形成的信息产品提供给信息用户 利用,最大限度的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2)信息管理的任务基本任务:将信息资源与信息用户联系起来,科学的管理信息资源,最大限度的满足用户的 信息需求。具体任务:a、“化分散为集中”是信息搜集的任务b、“化无序为有序”是信息组织的任务c、“化量大、质杂为浓缩、质优”是信息研究的任务d、“化收藏为利用”是信息提供利用的任务6、信息管理学 信息管理学研究对象:信息管理。 理由:1.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而每种社会现象都可以作为某学科的研究对象。2. 是一种社会活动,是信息管理理论的来源和检验标准。3.是一个表述精炼,外延适度的概念, 以此作为研究对象系统

8、全面不泛化。信息管理学(研究信息管理的基本规律普遍原理和组织管理的一门学科)的研究内容: 1. 学科理论研究 2.基本理论研究 3.技术方法研究 4.组织管理研究 信息管理学体系结构:信息管理学知识元素构成的整体中各个只是元素之间的联系形式,且 随着信息管理活动的发展和研究深化而变化。体系结构:1. 理论信息管理学(研究X和X学的基本理论和原理)a)X学基础理论(信息资源学信息计量学信息用户学)b)X学应用理论(信息社会学信息经济学信息心理学信息法学)2. 信息管理技术方法学(研究X原则程序方法技术)a)信息管理方法学(研究信息搜集组织分析利用的原则,包括信息组织学、信息检索 学、信息分析与预

9、测学、信息服务学等)b)信息管理技术学(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在信息管理过程中的应 用范围、系统开发、技术创新、应用技能,包括X系统、信息获取技术、信息处理 技术、信息组织与存储技术、信息网络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等)3. 应用X学(将上面的1,2及相关学科原理方法应用到X实践中)a)专门的乂学(1,2) b)专科的X学c)部门的X学第二章:信息资源1、信息资源的概念(1)资源与信息资源的含义 资源是指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一切可以用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客观存在形态。 广义的信息资源是可以用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各种信息及其相应的人才和技术,是 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信息资源的总称

10、。狭义的信息资源是指可供人类用来创造财富的各种信息。(2)信息与信息资源的关系a、信息与广义信息资源的关系 信息与广义信息资源之间的关系是交叉关系(交叉关系是指两个概念因外延不同但都包含部 分相同的内涵所形成的关系),且两者交叉的部分为即狭义的信息资源。b、信息与狭义信息资源的关系 信息与狭义信息资源之间的关系是包含关系,即信息包含信息资源(包含关系是指两个概念 因一个概念的内涵包含在另一个概念的内涵之中所构成的关系)(3)信息资源提出的背景a、资源环境的不断恶化(物质资源日益缺乏;能源资源日益枯竭)b、人类社会经济模式的转换(劳力经济的萎缩;物质经济的衰落;信息经济的发展;知识 经济的兴起)

11、2、信息资源的类型与特点(1)不同发生领域的信息资源a、物理信息资源:无生命世界的信息资源。(其主要特点是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依附于无生 命物体,在没有通过人的主观加工以前都是零次信息资源。)b、生物信息资源:生命世界的信息。(其主要特点是广泛分布于生物界,其主要载体的生物 本身,基本上是零次信息资源。)C、社会信息资源:社会上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信息,包括一切人类社会运动变化状态的描述。 (社会信息资源是信息管理的主要对象,其主要特点是范围广,层次多,变化快,载体多样 化)(2)不同载体和存储方式的信息资源a、天然型信息资源:是以天然物质为载体的信息资源。(其主要特点:是物质世界的运动及 其属性的

12、反应;是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先决条件;信息资源更新速度较慢)b、实物型信息资源:是以人造物质产品为载体的信息资源,如新研制的产品的模型、样品 等。(其主要特点:直观形象,真实可靠,不易失真,但传递和保存不易)c、智力型信息资源:是以人脑为载体的信息资源。(其主要特点:信息资源主要存储在人脑 中,更新速度快,信息资源易失真;信息资源内容难以掌控,是一种隐性知识)d、文献型信息资源:是指以纸张等传统介质和磁盘、光盘、胶卷等现代介质为载体的信息 资源。(其主要特点:质量较高,更新较快;具有不同的加工深度;范围较广;便于利用)(Ps :文献是信息的载体(错) 文献是信息的一种类型。)e、网络型信息资源:

13、是一切投入因特网的电子化资源的总称。(由以下内容组成:以网络联 接起来的信息资源;以网络形式出版的信息资源;网上交流的信息资源) 与其他类型的信息资源相比, 具有以下优点: 内容丰富, 数量大, 增长快; 内 容 新 颖 , 传 递 速 度 快 ; 可 跨 国 界 流 动 和 传 递 , 容 易 获 取; 多媒体,多语种;质量高低不一;分布无序;(3)不同内容性质的信息资源a、政治信息资源:主要由政治制度、国内外政治态势、国家方针政策等构成。b、法律信息资源:主要由法律制度、法律体系、立法、司法和各种法规信息构成。c、科技信息资源:是与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推广应用等有关的信息。d、经济信息

14、资源:是指经济活动中形成的信息总和,它随经济活动而产生、发展。(4)不同加工深度的信息资源a、零次信息资源:是没有经过人脑加工的信息资源。b、一次信息资源:是对零次信息资源进行审核、筛选、汇总、统计、图表化了的信息资源。c、二次信息资源:是对一次信息资源经过科学思维加工而得到的信息资源,如文件、报告、 论著等。d、三次信息资源:是对二次信息资源进行浓缩、编排、综合而形成的信息资源,包括书目、 文摘、索引、综述、述评等。第三章:信息用户1、信息用户的概念与类型(1)信息用户的概念 广义的信息用户是指具有一定的信息需求和信息能力并通过信息交流活动汲取信息的个人 或团体。狭义的信息用户是指具有一定的

15、信息需求和信息能力并从信息机构获取信息的个人或团体 是否从信息机构获取信息,是区分广义信息用户和狭义信息用户的关键。信息用户必须具备的基本特征:a、必须具有一定的信息需求,这是信息用户区别于物质用户的根本标志。b、必须具有一定的信息利用能力。 用户在信息方面的多重身份:信息加工者、信息传递者、信息创造者。(2)信息用户的类型 从大的方面来说,信息用户可分为个人用户和社会用户。按其与信息机构的关系,或者说按其利用信息机构的程度,可分为正式用户、临时用户、和 潜在用户。a、个人信息用户:是指以个人的名义独立获取信息、利用信息机构的用户。 按其职业不同,可划分为科学研究用户、工程技术用户、教师用户、管理用户、学生用户、 工农兵用户、其他专门职业用户等。按其水平和能力的不同,可分为初级用户、中级用户和高级用户b、团体信息用户:小组用户和单位用户c、正式用户、临时用户和潜在用户 正式用户:也成编内用户,是指信息机构登记注册的用户。 临时用户:也成非在册编外用户,是指未与信息机构建立正式关系、没有在信息机构登记注 册而临时利用信息机构的用户。潜在用户:是指应该或有可能与信息机构联系且尚未利用信息机构的用户。2、用户的信息需求(1)用户信息需求的概念 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