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大纲题解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8714556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大纲题解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大纲题解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大纲题解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大纲题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大纲题解(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等教育心理学2010大纲复习题解:基本概念1、自我意识:也称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的一切的认识,包括认知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 与他人.的关系。1-1从自我意识的结构:(1)从自我意识的形式上看:分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自我意识分别表现为认知的,情感的和意 志的三种形式。(2)从自我意识的内容上看: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理想自我。(3)从自我观念看:分为躯体自我,社会我和精神我。(4)弗洛伊德认为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1- 2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障碍2、心理发展:是指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整个反应活动不断地得到改造,日趋完善化 和复杂化的过程,是一种

2、体现在个体内部的连续而稳定的变化。(P71)关于心理发展的理论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新精神分析学派埃里克森的个性发展论、社会文化历史学派 维果茨基社会文化历史发展论、斯普兰格的人格发生论、张增杰的大学生心理发展观。2- 1.根据影响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因素和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可以将大学生心理发展过程分为心理适应阶 段、全面发展阶段、事业定向阶段。3、挫折:是指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障碍或受到干扰,使其需要不能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消极的 情绪状态。4、成就动机:麦克利兰(情绪激发理论)认为成就动机是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去努力完成, 并追求成功并达到完美状态的原因。阿特金森的期

3、望价侑理论认为动机水平依赖于3大因素:一是成功诱因 值(Is),即对实现目标的价值判断;二是在某任务中成功的可能性大小(Ps);三是成就需要,即主体追求 成功的动机强度(Ms)。这3个因素发生综合影响,其结果使个人接近与成就有关的目标倾向(Ts)。(P355)5、归因:即寻找行为的原因,指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包括内归因和 外归因。6、问题解决是指由一定情景引起,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技能、经过一系列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 解决的过程。附:问题解决与思维活动密切相关,但是并非所有的思维活动都属于问题解决。问题解决必须具 有目标指引、操作序列、认知活动三个特征

4、。(P215):7.1认知派学习理论:20世纪60年代,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统治地位被认知心理学所代替,认知学习理论得到 快速发展。如:柯勒的格式塔学派的学习理论、托尔曼的目的行为学习理论、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奥苏贝 尔的意义学习理论和认知同化说。7、2认知-发现说: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属于认知派的学习理论,包括以下内容:a学习实质是学习者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b学习的过程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布鲁纳反对以强 化为主的程序教学.提倡发现学习法。(P144)7.3大学生的认知特征(1)智力发展达到最佳水平 (2)记忆能力发展达到黄金时期(3)思维发展外于成熟期(4)创造力发 展处于最佳期8

5、、人格障碍(personality disorders):是指人格特征显著偏离正常,使患者形成了特有的行为模式,对环 境适应不良,常影响其社会功能,甚至与社会发生冲突,给自己或社会造成恶果。P3249、需要(demand):是维持个体与社会生存的必要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P34610、从众:指个人受到、的影响,而在知觉、判断、信仰和行为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现象。11、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定势使人们会以某种习惯的方式对刺激情境作 出反应,在解决问题时具有一种倾向习性,并影响问题是否顺利解决。定势虽然有时可以促进问题的解决,但 从总体上来说是消极的,它使问题

6、解决的思维活动变得呆板。(226)12、案例教学(Case Method): 案例教学是一种在老师指导下,把学生带入特定案例场景,进入角色,通过 案例分析讨论来提高学生实际运作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主要用在社会科学的教学上,如管理学、法学等。 P404。13、心理冲突(psychical conflict,mental conflict):是指个体在有目的的行为活动中,存在着两个或 两个以上相反或相互排斥的情绪、动机或价值观时,两件事物都有吸引力,都想获得,但二者不可兼得,难以 抉择,所产生的一种矛盾心理状态。又称心理失衡,属于轻微的心理异常。291。14、动机斗争:是指人们在采取某种行动时,多

7、种相互矛盾的动机之间的冲突现象。(P354)15、气质类型说:气质是个人生来就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典型而稳定的动力特征,是人格的先天基础。人的气 质是有明显差异的,这些差异属于气质类型的差异。罗马医生在希波克拉底的基础上总结出人的气质分为胆汁 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类型。(P312)胆汁质:反应迅速,情绪有时激烈、冲动,很外向。多血质:外向,活泼好动,善于交际;思维敏捷;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情绪情感容易产生也容易变化和消 失,容易外露;体验不深刻等。粘液质:情绪稳定,有耐心,自信心强。抑郁质:内向,言行缓慢,优柔寡断。16、激励的要素:激励是一个满足个体需要的过程,具有四大基本要素:(345

8、)需要(是激励的基础)、动机(是激励的中介机制)、行为(是激励的必经环节)、目标(是激励过程必 须的外部变量)17、马斯洛需要层次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 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P358)18、创造性的心理结构:创造性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特殊反映方式。其心理结构比较复杂,包括认知因素动机因素和人格因素等方面。认知因素: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良好的知识结构是创造的必要条件,创造性是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有机结合、 是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的有机结合、也是形象思维和理论思维的有机结合。动机

9、因素:人在进行创造性工作时,动机是任务中心,是内在动机而不是外在动机。外部奖励会消弱创造性。 人格因素:对于创造性而言,最重要的人格因素有智力、好奇(是创造的萌芽)、冒险(是创新的挛生兄弟) 和自信(是创造的保证)。(P230)19、提高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技术:为了培养教师教学的自觉意识,形成对教学活动自我评估的习惯和能力, 掌握对教学过程进行修正和控制的方法和技能,形成对学生反应和教学策略的敏感性,可以采用以下技术:(409)角色改变: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充满信心,积极主动地评价和调控教学活动;教学反馈:通过自我反思性反馈、探讨性反馈、专家诊断性反馈、会诊性反馈培养教师自我评

10、价的习惯 和能力。现场指导:通过听课,对教学行为上的弊病进行分析归因,实施诊断。培养教师自觉诊断的习惯。20、知识的分类(164):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根据知识的意义,可以分为主观知识和客观知识 根据指示的表征形式,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其中主观性知识是由生物体的倾向构成,是生物体的知识;客观性知识是由理论、推测、猜想的逻辑内容 构成,是大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21、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164)陈述性知识是能被人用语言表达的知识,是有关人所知道的事物状况的知识;可以归结为6个W: what, why, who, where, when, How。程序性知识涉及到运动技能、认

11、知技能和策略等,很难被人意识到。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存在差异也是紧密联系与互动的,内容不同:陈述性知识主要保存客观世界中的意义、空间关系、时间次序、以及协调一致的变化。程序性 知识主要保存控制人行为的一些法则。获取的速度不同:一次接触就可以获得陈述性知识,而获得程序性知识需要反复的训练和多次接触。提取的过程不同:陈述性知识的提取是一个有意识的搜寻过程,而程序性知识的提取却是无意识的自动化 过程。22、人格的基本特征(310):主要有独特性、褊定性、整体性、社会性和功能性独特性:“人心不同,各如其面”;稳定性:“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整体性:人格的多种成分(能力、气质、性格、认知、情感、意志、

12、需要、动机)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密切 联系的。社会性:人格的形成过程中,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功能性:人格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和命运。23、记亿的分类(180):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按记忆的内容可以分为形象记忆、词语-逻辑记忆、动作记忆(movement memory)和情绪记忆; 按记忆的目的可以分为无意记忆(unintentional memory)和有意记忆(intentional memory); 按记忆的时间可以分为感觉记忆(瞬时记忆,0.252秒)、短时记忆(5s-2min)和长时记忆; 按记忆的知识性质分为情景记忆(episodic memory)和语义记忆(semantic memo

13、ry)。24、动机和行为的关系(350)动机与行为关系非常复杂,表现在a. 同一行为可能有不同的动机,b. 相似或相同的动机可能引起不同的行为c. 在同一个体身上,行为动机可能多种多样;包括主导性动机和从属性动机,形成一个动机体系。动机与行为效果之间的关系也有十分复杂,a. 一般来说,动机和效果是统一的,好的动机产生好的效果,坏的动机引起坏的效果;b. 但是两者也有不一致的情况,如“好心办坏事”、“画虎不成反类犬”等;动机与行为效率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上。并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一种倒U形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工作效率最高。 超过这个强度,会对行为产生

14、一定的阻碍作用。如“欲速则不达”、“易子而教”效果更好。25、教师威信的变化(60):教师的威信具有相对稳定性,导致威信尚失的主观因素有:a. 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导致教师的知识面窄;b. 思想保守、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会导致教师不敢创新;c. 随着年龄的增加,教育观念消极,教育态度冷淡,会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引起学生反感。26、利用感知的内在规律,促进陈述性知识的获得(175)陈述性知识是通过信息加工获得的,所以,应安排好具体学习阶段的内部过程和教学事件。还应了解感 知的内在规律,安排好教学任务以促进陈述性知识的获得:a. 设立明确的目的,让知识的感知过程更清晰。因为知觉具有选择性,而知觉的选择

15、性服从于感知目的。 目的性越强,感知对象越清晰。b. 合理地安排对象与背景的关系,让对象从背景中凸显出来;在直观教学中必需遵循知觉的差异律、组合 律和活动律;c. 形象与语言的正确结合,使感知更迅速、更完善;d. 多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提高感知的成效。27、有效教学的理念(390)1)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首先,要求教师有“对象”意识。教学不是唱独角戏,离开“学”,就无所谓 “教”,因此,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学生发展是全面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教师千万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所 教学科的价值。2)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 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 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3)关注可测性和量化。如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以便量化检测教师的工作效益。4)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每一个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我的教学有效吗? ”“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 ”“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5)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要求教师掌握和运用一系列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从而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