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藤野先生》教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8711089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藤野先生》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藤野先生》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藤野先生》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藤野先生》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藤野先生》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藤野先生》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藤野先生》教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藤野先生教案 一、导入新课 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古之学者必有师。学必求良师益友。 说说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位教师,规定:能用比较简洁的语言概括她(她)的性格特点,并能说出至少一件有有关她(她)的事,来印证你的结论。对于教师,鲁迅只写过三个人,一种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寿镜吾,一种是有关太炎先生二三事中的章太炎,再就是这篇课文所写的藤野先生。重温一下,三味书屋的寿镜吾先生给你什么样的印象呢?极方正、质朴,博学,严格,有点迂腐的儒生,令童年的鲁迅信服、敬畏。那么藤野先生呢?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藤野先生的人物形象。藤野先生是谁?是鲁迅早年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医学专家。 资

2、料1:藤野严九郎生于日本福井县,世代为医,藤野严九郎是藤野家第六代医生。曾在东京帝国大学医学院学习解剖学一年。191月,藤野应聘到仙台医专任解剖学讲师,其时藤野刚刚满27岁。197月6日,即大概鲁迅到仙台前两个月,藤野由讲师升为专家。9,东北帝国大学成立,9仙台医专并入,成为东北帝大医学部,所有校舍、教职工、学生原班未动。19决定成立东北帝国大学医科大学,藤野因学历不够,被迫于6月底提出“祈求罢职”,7月1日降为临时讲师,8月9日被解除讲师职务。藤野因生活关系,觉得可以搞一搞耳鼻喉的工作,到东京三井公司的慈善医院就业。9回家乡自立诊所,14年在福井去世。 (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9至19在日本留学

3、的生活片段。写作时间则是在辞别藤野的二十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此时已经离开北京在厦门大学任教)鲁迅心目中的藤野先生是如何的人? 文中集中的评价:“在我所觉得教师的之中,她是最使我感谢,给我鼓励的一种”。 “她的性格,在我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从鲁迅的文字中,你读出了如何的一种藤野先生?是她的什么让鲁迅这样深情感念呢?今天,我们将一起去感受这段难忘的经历,结识这位给鲁迅以鼓励的先生。1、迅速默读课文,采用跳读法,阅读与藤野先生有关的内容,梳理叙事线索。(提示应注意的部分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本文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相识、相处、惜别、怀念)为叙事线索。 、请根据所阅读的内容,在横线填上合

4、适的词语。找出根据并分析。 藤野先生是一种 的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事例概括) 参照: 1)肖像角度:朴素平凡: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 (白描手法)第6段2)生活习惯的角度:生活俭朴,不拘小节,不修边幅。 第、0段 3)治学的角度:认真负责,治学严谨。 第16、7、等段 4)看待学生的角度:热情诚恳,循循善诱,特殊礼遇。 111、21、22、35等段( 看待自己、看待学生、看待学术) 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中的五个典型事例: a、添改讲义 工作认真负责 、纠正解剖图 对学生严格规定、临别送照片 真诚和谐、关怀实习状况 热情诚恳 d、理解女人裹脚的状况 求实精神 注:我们在描写人物时要选用

5、典型事例来体现人物品质。 3、这节课我们着重阅读解读了藤野先生这一人物形象,理解了她的精神品质。对于这样一种藤野先生,鲁迅先生怀着如何的情感? 受宠若惊,不安(?),很为难(?),第、段万分的感谢,深切的怀念和愧疚这种感谢,怀念体目前行动上:装订收藏讲义。悬挂先生照片。以笔做刀枪,多写文章,把怀念之情化为斗争的勇气和力量。 资料2:鲁迅对藤野的怀念 1935年日本岩波文库中要出鲁迅选集的时候,曾经来问鲁迅先生自己,选些什么文章好。鲁迅先生回答:“一切随意,但但愿能 把藤野先生选录进去”,目的是在借此探听藤野先生的一点消息。当这选集出版的次年,译者增田涉到上海来访问鲁迅先生,鲁迅先生打听藤野先生

6、的状况,增田涉说没有下落时,鲁迅先生慨叹地说,“藤野先生大概已经不在世了吧?”(1945年去世) 质疑:曾经有同窗说,这样一位生活俭朴、治学严谨、关怀爱惜学生的教师目前诸多见啊,鲁迅凭什么这样怀念她,还用“伟大”这个词形容她的性格,似乎太轻率了。如果是在如今的时代环境,如今的日本,遇到这样一种教师,会使鲁迅先生如此感谢怀念,成为她“最感谢的一种”教师吗?这种特别的感谢源于什么 ? 资料: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回忆 周君来的时候是中日战争之后,又过了相称的年数,很可悲的是,当时日本人还骂中国人做猪头三。在有这恶骂风气的时候,因此同级生之中也有这样的一群,动不动就对周君加以白眼,另眼看待。我少年的时候,

7、曾承福井藩校出身的姓野坂的先生教过汉文,因此一方面尊重中国的先贤,同步总存着应当看重中国人的心情,这在周君就觉得是特别亲切和难得了吧。如果周君因此而在故事里和友人之间把我当作恩师谈着,我要是早读到该有多好啊!既然她至死还想懂得我的消息,倘早通了音信,她本人也该多么喜欢啊! 摘自藤野严九郎谨忆周树人君 东亚病夫 日落国家藤野先生的侄子藤野恒三郎说,9年,也就是鲁迅去世的那一年,有一位记者拿来了一张鲁迅去世时的照片给我叔父严九郎看。这时,我叔父才懂得鲁迅去世的消息,当时,严九郎正襟而坐,把那张照片举过头顶,然后提笔写了“谨忆周树人君”。(可见藤野对鲁迅的敬慕之情多么深切!) 藤野先生没有狭隘的民族

8、偏见,能以公正之心看待来自弱国的学生,并且予以了这个异域学生极大的关怀、鼓励和真诚的协助,她对“我”的热心 盼望,“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她是从“为学术”的总目的出发来“为中国”的“但愿中国有新的医学”。在她身上,“为中国”与“为学术”是一致的。这正是一种对来自“弱国”的学生抱着同情与尊重而又矢志于医学事业的正直学者的伟大“性格”的最集中的体现。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可以做到这些特别难能可贵。 三、探究其她事件,理解暗线索 1、质疑:文章标题是对 全文思想内容鲜明精炼的概括。这篇文章题为“藤野先生” ,但有一半以上的篇幅没有直接写藤野,而是写了其她某些事情,你能梳理出来吗?从

9、这些事里,你理解到哪些新的信息,有什么发现?(这些事情与写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在东京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的庸俗生活;.赴仙台途中对日暮里和水户的深刻印象;C.受到仙台医专的职工的优待;.日本“爱国青年”的寻衅和看电影事件。结合分析,积极质疑:精彩语句段落,体味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 1、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对东京的美好憧憬和顿生失望的心理落差 为什么到东京? 原是抱着谋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习西医的。东京是日本的最大的都市,各方面都应当比较发达,便于求学深造。她说:“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爸爸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增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奉”(呐喊

10、自序)(鲁迅的爸爸死在中医手里,当年鲁迅也指责说“中医都是故意无意的骗子”,在朝花夕拾。爸爸的病有详实的描述。) “无非”是“只但是”的意思。“这样”指“清国留学生”的种种丑行。这一句体现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在东京导致污浊腐朽的氛围的厌恶和对东京失望的感情,并引起下文对“清国留学生”丑态丑行的描写,也为后文写“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埋下伏笔。她不得不离开东京,谋求一种有助于实现抱负的环境。 2、(清国留学生)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揭示心理:既不想剪除辫子又怕外国人讥笑,政治倾向:效忠满清王朝。显示了这些“清国留学生”附庸风雅、庸俗腐朽的精神状态。、实在标

11、致极了。 “标致”本义是指相貌、姿态美丽,并且是多用于形容女人的。用来形容“清国留学生”,体现她们外表华美,精神空虚的特点,强烈地体现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鄙夷和反感。 4、鲁迅为什么始终记得“日暮里”、“水户”两个地名? 日暮里:“日暮乡关何处是”思乡之情,心境落寞凄凉;当时,日本轻蔑地称呼中国为“日落之国”,清朝也确已日暮途穷忧国忧民。水户:朱舜水反清复明敬佩她的爱国精神,客死她乡,凄凉心境。5、“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鲁迅如何看待日本友人的关怀? “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作者当年在日本仙台是仅有的一种中国留学生,本地人把她当作稀有的人物;才引来学校教职工的好奇,而对她多加关怀协

12、助。这是作者用诙谐的口气猜想自己在仙台受“优待”的因素。鲁迅觉得,日本友人对自己的关怀,是出于对弱国国民的同情,而不是尊重。这对于有强烈爱国感情的鲁迅来说,自然感到无限辛酸。内心敏感自卑 6、“匿名信事件”中,想一想“中国是弱国,因此中国人固然是低能儿”这句话的含义。这是一种愤激之辞,这个推理,肤浅荒唐,体现作者遭受诬陷和人格侮辱时极为愤慨的感情。 、“看电影”事件: “偏有中国人夹在里面”“在讲堂里的尚有一种我。”这句话中涉及了哪几类中国人? 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的人。麻木的,同样毫无意义甚至喝采的看客。被刺痛了的人(我)。 呜呼,无法可想!对国人的麻木盲目,思想的不觉悟的痛心疾首 “但在那

13、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发生了什么变化? “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深深刺激了鲁迅,令她深切体会到弱国子民的屈辱遭遇,使她深刻结识到国人的麻木不仁,进而结识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但凡愚弱的国民,虽然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于是,“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到次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她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又回到东京从事文艺活动去了。 生:改用文学的解剖刀,写下的是医治内心的药方资料4:鲁迅留日经历 194 月到日本,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1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 弃医从文,到东京开始文学活动,翻译简介外国文学作品。

14、 9师从章太炎学说文解字,加入光复会。9月,从日本回国。 (光复会是清末出名的革命团队,宗旨为“光复汉族,还我河山,以身许国,功成身退”。这一宗旨与次年成立的中国同盟会的“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内容十分相近,阐明两者在反满的立场上是一致的。) 从这些事件中你能否发现 文章的另一条叙事线索?呈现自己的思想历程,体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文章开头写对东京的清国留学生的失望和厌恶,是作者爱国思想的体现;即便是往仙台途中记得的“日暮里”,也有“日暮乡关何处是”的家国愁思;记得“水户”,也是由于这里是富有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感的抗清志士朱舜水客死之地,这是作者爱国感 情的又一体现;对初到仙台受到优待非同寻常

15、的理解,也是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的体现;对藤野先生的敬佩,也重要是由于她能不怀民族偏见,真诚协助中国学生;最后,把怀念藤野先生的深情化为实际行动。 这些事情与写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 文中写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是作者离东京往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写路过的日暮里和水户体现作者忧国爱国之情,是作者学医的重要动机。 写仙台医专的职工对作者的优待是为下文写藤野先生作正面陪衬。写日本“爱国青年”寻衅是为藤野先生作背面烘托。写课堂上看电影是作者与藤野先生辞别的直接因素。总之,所有这些都与突出藤野先生正直热忱、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贵品质有密切的关系。 五、小结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明线。 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是暗线。 两条线索,两种诚挚的感情(爱师和爱国),四个角度,一次思想的变化六、作业(二选一):、夜深人静之时,面对挂在东墙上的藤野先生的照片,想到与恩师已阔别了,鲁迅一定有许多话想对先生说。把握课文主旨,展开合抱负像,模仿作者口吻,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