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必备条考点整理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8711083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必备条考点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3年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必备条考点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3年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必备条考点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3年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必备条考点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3年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必备条考点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必备条考点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必备条考点整理(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必备100条考点整顿姓名:_指引:_日期:_ 一、40个消防基本考点1、燃烧可分为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燃烧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有三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氧化剂(助燃物)和温度(引火源)。2、常用的引火源:明火、电弧、电火花、雷击、高温、自燃引火源(白磷、烷基铝在空气中会自行起火;钾、钠等金属遇水着火;易燃、可燃物质与氧化剂、过氧化物接触起火等)。3、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反之则越小。闪点与可燃性液体的饱和蒸气压有关,饱和蒸气压越高,闪点越低。当液体的温度高于其闪点时,液体随时有也许被火源引燃或发生自燃,若液体的温度低于闪点,则液体是不会发生闪燃的,更不会发生着火。4、汽油

2、的闪点为-50,煤油的闪点为3874,根据闪点的高下,可以拟定生产、加工、储存可燃性液体场合的火灾危险性类别:闪点28的为甲类;闪点28至60的为乙类;闪点60的为丙类。5、易燃液体的燃点一般高出其闪点15,且闪点越低,这一差值越小,特别是在敞开的容器中很难将闪点和燃点辨别开来。因此,评估此类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时,一般用闪点。6、自燃点越低,发生火灾的危险性就越大。7、气体燃烧方式分为扩散燃烧(如燃气做饭、点气照明、烧气焊等)和预混燃烧(汽灯的燃烧)。8、液体燃烧:闪燃(最低温度)、沸溢、喷溅。9、一般状况下,发生沸溢要比发生喷溅的时间早的多。发生沸溢的时间与原油的种类、水分含量有关。根据实验

3、,具有1%水分的石油,经4560min燃烧就会发生沸溢。喷溅发生的时间与油层厚度、热波移动速度以及油的燃烧线速度有关。10、固体燃烧:蒸发燃烧、分解燃烧、表面燃烧、烟熏燃烧(阴燃)、动力燃烧(爆炸)。11、完全燃烧产物是指可燃物中的C被氧化生成的CO2(气)、H被氧化生成的H2O(液)、S被氧化生成的SO2(气)等。12、不完全燃烧产物指CO、NH3、醇类、醛类、醚类等。13、挥发性金属的沸点一般低于其氧化物的熔点(钾除外),不挥发金属其氧化物的熔点低于金属沸点。14、燃烧产物危害:毒性和减光性,一般可见光波长为0.40.7m,一般火灾烟气中的烟粒子粒径d为几m到几十m,由于d2,烟粒子对可见

4、光是不透明的。15、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B类火灾:液体或可熔化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C类火灾:气体火灾;D类火灾:金属火灾;E类火灾:带电火灾;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16、按照火灾事故所导致的灾害损失限度分类:(1)特别重大火灾:是指导致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2)重大火灾:是指导致10人以上30人如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如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如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3)较大火灾:是指导致3人以上10人如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如下重伤,或者10

5、00万元以上5000万元如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4)一般火灾:是指导致3人如下死亡,或者10人如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如下直接产损失的火灾。注:“以上”涉及本数,“如下”不涉及本数。16、火灾发生的常用因素:电气、吸烟、生活用火不慎、生产作业不慎、设备故障、玩火、放火、雷击。18、热量传递3种方式: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19、烟气流动的驱动力涉及室内外温差引起的烟囱效应,外界风的作用、通风空调系统的影响等。20、火灾初起时,烟气在水平方向扩散的速度为0.3m/s,燃烧剧烈时,烟气扩散的速度可达0.53.0m/s;烟气顺楼梯间或其他竖向孔道扩散的速度可达 3.04.0m/s。而人在平地行走

6、的速度约为1.52.0m/s,上楼梯时的速度约为0.5m/s,人上楼的速度大大低于烟气的垂直方向流动速度。因此,当楼房着火时,如果人往楼上跑是有危险的。21、建筑火灾发展的几种阶段:初期增长阶段、充足发展阶段、衰减阶段。22、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措施:冷却、隔离、窒息(一般氧浓度低于15%时,就不能维持燃烧)、化学克制(化学克制灭火的灭火剂常用的有干粉和七氟丙烷)。23、可燃粉尘爆炸应具有三个条件,即粉尘自身具有爆炸性、粉尘必须悬浮在空气中并与空气混合到爆炸浓度、有足以引起粉尘爆炸的火源。24、粉尘爆炸的特点,重要有如下几点:(1)持续性爆炸是粉尘爆炸的最大特点,因初始爆炸将沉积粉尘扬起,在新的空

7、间中形成更多的爆炸性混合物而再次爆炸;(2)粉尘爆炸所需的最小点火能量较高,一般在几十毫焦耳以上,并且热表面点燃较为困难;(3)与可燃气体爆炸相比,粉尘爆炸压力上升较缓慢,较高压力持续时间长,释放的能量大,破坏力强。25、空气中含水量越高,粉尘的最小引爆能量越高;随着含氧量的增长,爆炸浓度极限范畴扩大;有粉尘的环境中存在可燃气体时,会大大增长粉尘爆炸的危险性。26、不同的物质由于其理化性质不同,其爆炸极限也不同;虽然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外界条件下,其爆炸极限也不同。如在氧气中的爆炸极限要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范畴宽,下限会减少。27、引燃混气的火源能量越大,可燃混气的爆炸极限范畴越宽,爆炸危险

8、性越大。28、混气初始压力增长,爆炸范畴增大,爆炸危险性增长。值得注意的是,干燥的一氧化碳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压力上升,其爆炸极限范畴缩小。29、混气初温越高,混气的爆炸极限范畴越宽,爆炸危险性越大。30、可燃混气中加入惰性气体,会使爆炸极限范畴变窄,一般上限减少,下限变化比较复杂。当加入的惰性气体超过一定量后来,任何比例的混气均不能发送爆炸。31、随着爆炸性混合物中可燃气体或液体蒸气浓度的增长,爆炸产生的热量增多,压力增大。当混合物中可燃物质的浓度增长到稍高于化学计量浓度时,可燃物质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充足反映,因此爆炸放出的热量最多,产生的压力最大。当混合物中可燃物质浓度超过化学计量浓度时,爆炸

9、放出的热量和爆炸压力随可燃物质浓度的增长而减少。32、常用引起爆炸的点火源重要有机械火源、热火源、电火源及化学火源。33、某一炸药所需的最小起爆能,即为该炸药的敏感度。易燃气体是指温度在20、原则大气压101.3kPa时,爆炸下限13%(体积),或燃烧范畴不不不小于12个百分点(爆炸浓度极限的上、下限之差)的气体。34、易燃气体分为二级。级:爆炸下限10%;或不管爆炸下限如何,爆炸极限范畴12个百分点;级:10%爆炸下限13%,且爆炸极限范畴12个百分点。实际应用中,一般将爆炸下限10%的气体归为甲类火险物质,爆炸下限10%的气体归为乙类火险物质。35、一般来说,由简朴成分构成的气体,如氢气(

10、H2)比甲烷(CH4)、一氧化碳(CO)等,比复杂成分构成的气体易燃,燃速快,火焰温度高,着火爆炸危险性大。36、价键不饱和的易燃气体比相相应价键饱和的易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大。37、易燃气体当压力不变时,气体的温度与体积成正比;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体积与压力成反比,即压力越大,体积越小;在体积不变时,气体的温度与压力成正比,即温度越高,压力越大。38、气体中所含的液体或固体杂质越多,多数状况下产生的静电荷也越多;气体的流速越快,产生的静电荷也越多。39、用高压合金钢并含铬、钼等一定量的稀有金属制造材料,定期检查其耐压强度等。40、易燃液体分为三级。(1)级。初沸点35;(2)类。闪点23,并初

11、沸点不小于35;、(3) 类。23闪点35,并初沸点不小于35;或闪点不小于35并60初沸点不小于35且持续燃烧。实际应用中,一般将闪点28的液体归为甲类火险物质,将闪点28且60的液体归为乙类火险物质,将闪点60的液体归为丙类火险物质。二、必须掌握的60个知识点一、建筑物的耐火级别1、建筑物的耐火级别分为四级,一、二、三、四级。2、节点缝隙或金属承重构件节点的外露部位,应做防火保护层。3、民用建筑的耐火级别、层数、长度和面积,一二级最大防火分区的长度250m。多层建筑最大容许建筑面积2500,高层建筑最大容许建筑面积1500。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均可增长1倍至5000、3000。4、对于地下

12、房间、无窗房间或有固定窗扇的地上房间,以及超过20m且无自然排烟的疏散走道或有直接自然通风、但长度超过30m的疏散内走道,应设机械排烟设施。5、建筑高度超过50m的公共建筑、超过100m的住宅,其楼梯间及前室、合用前室即便能自然排烟,亦均应设机械加压送风设施。内走廊超过20m,且无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设施,应设机械排烟设施。面积超过100的一、二、三层的歌舞娱乐场合,地下一层、地上四层的歌舞娱乐场合,公共建筑内常常有人停留的地上房间,应设排烟设施(自然或机械)。通风和空调系统应设立排烟系统应设机械排烟设施。二、建筑的防火分区、防火间距及疏散出口6、建筑物内如设有上下层相连通的走马廊、自动扶梯等开

13、口部位时,应按上、下连通层作为一种防火分区。7、地下、半地下建筑内的防火分区间应采用防火墙分隔,每个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应不小于500m2。8、当设立自动灭火系统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容许建筑面积可增长到1000m2。地下商业可增长1倍至。局部设立时,增长面积应按该局部面积的一倍计算。9、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一、二级耐火级别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为6-13m。10、公共建筑和通廊式居住建筑安全出口的数目不应少于两个。11、高度27m如下,建筑面积不超过650或者任一户门至近来楼梯口的距离大不小于15m的住宅,可设一种楼梯。12、除建筑高度不超过54m的单元式住宅,高层建筑安全处口或疏散口必须设

14、立两个安全出口。13、建筑中的安全出口或疏散门应分散布置。建筑中相邻2个安全出口或疏散出口近来边沿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不不小于5.0m。14、娱乐场合、老幼建筑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直接通向公共走道的房间门至近来的安全出口的距离:一级二级不应不小于25m。设有自动喷水系统的建筑疏散距离可增长25%,即25(1+0.25)=31.25m.。15、楼梯间的首层应设立直接对外的出口,当层数不超过四层时,可将对外出口设立在离楼梯间不超过15m处。16、疏散门或楼梯间的门应为推闩式外开门。17、变压器室与配电室之间的隔墙,应设防火墙。锅炉房、变压器室应设立在首层靠外墙的部位,并应在外墙上开门。首层外墙开口部位的

15、上方应设立宽度不不不小于1.00m的防火挑檐或高度不不不小于1.50m的窗。18、消防车道穿过建筑物的门洞时,其净高和净宽不应不不小于4m。19、建筑物内的管道井、电缆井应每层在楼板处用耐火极限不低于0.50h的不燃烧材料封堵,其井壁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不燃烧体。井壁上的检查门应采用丙级防火门。20、电梯井和电梯机房的墙壁等均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h的非燃烧体。高层工业建筑的室内电梯井和电梯机房的墙壁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h的非燃烧体。21、疏散楼梯栏杆扶手的高度不应不不小于1.1m,其她建筑的室外,其倾斜角可不不小于60,净宽可不不不小于80cm。,且每级离扶手25cm处的踏步深度超过22cm时可不受此限。三、室外消火栓系统22、消防用水可由给水管、天然水源或消防水池供应。23、室外消火栓水枪的充实水柱仍不不不小于10m;(从地面算起)。24、民用建筑室外消防栓的用水量应保证25、20、30L/S。按建筑面积计算。25、环状管的输水干管及向环状管输水的输水管均不应少于两条。26、环状管道应用阀门提成若干独立段,每段内消火栓的数量不适宜超过5个。室外消防给水管道的最小直径不应不不小于100mm。27、室外消火栓应沿道路设立,道路宽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