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毕业论文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8708603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60.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测量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工程测量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工程测量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工程测量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工程测量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测量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测量毕业论文(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深基坑监控量测方案学生姓名:XXX学号: 2021020811指导教师:XXX职称:XXXX专 业: 工程测量技术 系(部): 测绘工程系 二零一三年六月一日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意见年 月 日学生姓名XXX专业工程测量技术班级XXX班设计题目深基坑监控量测方案指导教师意见:是否同意参见答辩:同意( ) 不同意( ) 指导教师签名:深基坑监控量测方案赵汉青(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开封475003)摘要为保证昆明东外环中路隧道深基坑开挖施工安全,我部有效的采取各种针对性措施及相应的施工方案,对工程进行动态信息管理,特制定昆明东外环中路隧道

2、监控量测方案,通过监测采集桩基位移与沉降、围护桩等结构受力变形情况,分析围岩应力应变、围护桩稳定性、地下水活动的状态,从而达到工程安全、经济、优质的目的。施工过程中,必须将监控量测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工序纳入施工管理、严格实施。主要内容是对基坑进行水平位移、沉降、结构倾斜、地下水位、支撑轴力等的监测;周边临近基坑受基坑影响的建筑物作沉降监测;周边建筑沉降超预警值后要求进行倾斜观测。采用监测方法为精密二等水准、极坐标法、投点法,并对其可行性进行做了精度分析。关键词:深基坑;沉降观测;水平位移观测;倾斜监测目录第一章绪论11.1 工程周边环境及方案适用范围11.2 编制依据41.3 工程概况5第二章

3、深基坑内容、监测的目的及监测计划72.1 深基坑内容72.2 监控测量目的:82.3 监测计划:8第三章监测点的布设及监测工作的项目103.1 监测点的布设103.2 监测工作的项目12第四章具体监测方法154.1 监测方法154.2 监测量测内容18第五章监控量测注意事项和数据处理215.1 注意事项215.2 数据处理21第六章监控量测信息反馈程序、管理体系和措施226.1 反馈程序226.2 监控量测管理体系和措施24第七章、量测要求及保证体系257.1 量测要求257.2 保证体系25心得体会27致谢28参考文献29附图第一章 绪论为保障呈贡新城东外环中路工程及其上部道路工程基坑施工项

4、目的顺利进行和对质量、安全及进度控制管理,对该工程进行监测。1.1 工程周边环境及方案适用范围本项目位于昆明市呈贡新城吴家营片区内,紧邻新建昆明南火车站客运枢纽。东外环中路连接东外环南路与东外环北路,贯通全线,同时作为新建昆明南火车站客运枢纽的重要疏解通道,其对呈贡新城综合交通体系的完善,基础设施的健全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图1.1 项目宏观地理位置图1.2 项目局部地理位置图1.3 东外环中路平面图图1.4 东外环中路鸟瞰图东外环中路主线起点接已建梁王路主线,在既有主车道的基础上下挖改造出隧道U型槽和明挖暗埋段,下穿聚贤街交叉口、云南师范大学操场,绕过火车站在西广场下穿,其后沿铁路沪昆线西侧向北

5、与锦绣大街交叉。东外环中路辅道位于主线两侧,起点接已建梁王路的辅道(非机动车道),与雨花2号路平交,位于主线U型槽两侧和暗埋段上方,与聚贤街平交,向北延伸至火车站处与联大路平交。本监控量测方案适用于昆明东外环中路隧道第1标段深基坑监控量测作业1.2 编制依据1) 昆明南火车站呈贡新城东外环中路及上部道路工程工程地质详细勘察报告 (第二册 隧道,2021.09)2)施工图设计平纵断面 (2021.12.15版)3)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 (JTGD702004)4)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 50497-2021)5)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01-2003) 6)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6、 (JTGD302004)7)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F 10-2006)8) 公路勘测规范 (JTG C10-20079)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JTGE40-2007)10)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 79-2002)11)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50497-2021)12)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JGJ8-2007)13) 工程测量规范 (GB 50026-2007) 14) 岩土工程用钢弦式压力传感器标准 (GB/T 13606-1992)15)呈贡新城东外环中路及其上部道路工程施工设计2021.91.3 工程概况1.3.1深基坑的地理位置本标段为昆明东外环中路隧道第1

7、标段,该项目位于昆明市呈贡新城吴家营片区内,紧邻新建昆明南火车站客运枢纽。本段总长度为2040,其起止里程为DWH0+600DWH2+640。我合同段内高边坡防护共有2处,其里程桩号分别是DWH0+600DWH0+720两侧,DWH1+480DWH2+380两侧;围护桩有4处:DWH0+720DWH1+000采用SMW桩围护;DWH1+000DWH1+600采用钻孔灌注桩和旋喷止水桩围护;DWH1+600DWH1+750采用挖孔桩围护;DWH1+750DWH1+960采用钻孔灌注桩和旋喷止水桩围护。1.3.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工程地质本项目该段岩土层按成因可划分为:上覆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

8、(Q4ml);第四系全新统洪坡积层(Q4al+pl)粘土和冲洪积层(Q4al+pl)粘土、粉土、细砂、圆(角)砾土等;第四系中更新统冲洪积层(Q2al+pl)粘土、粉土、细砂、圆砾土等;第四系下更新统冲洪积层(Q1al+pl)粘土、细砂、圆砾土,湖积层(Q1l)粘土、泥炭、粉土、粉砂、细砂、圆砾土等及第三系(N2c)角砾岩等,下伏主要地层为二叠系(P1y)灰岩等。水文地质条件(1)地下水分布概况及动态变化规律测区地表水主要为白龙潭水库及谷地白龙潭泉点,其常年出水,出水点高程约1922m,呈股状涌出,据区域地质资料,场区谷地右侧白龙寺泉水干季流量为328.6升秒,雨季流量为872.6升秒。丘坡地

9、表水欠发育。地下水类型主要有第四系孔隙潜水及岩溶水。第四系孔隙潜水:主要分布于测区低洼地带第四系松散层中。根据勘察成果,地下水埋深0.424.9m,标高:1913.691936m,主要由白龙寺泉水及大气降水补给,水量较稳定,受季节变化影响不大,水质对砼无侵蚀性。岩溶水:二叠系下统阳新组以碳酸盐岩为主,岩溶中等强烈发育,地表多处存在岩溶洼地、落水洞,易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以泉水集中排泄为主,岩溶排泄区主要位于盆地边缘地带,排泄高程一般在19201929m间。隧道区内于K2+400K2+700段有灰岩分布,并埋深于38.6m以下,而该段又为填方地段,与隧道关系不大。(2)环境水对混凝土建筑材料的腐蚀

10、性分析根据水质化验,地表水水质类型为HCO3-/Ca2+/.Mg2+/型水,地下水水质类型为HCO3-/Ca2+/型水。据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环境作用类别为碳化环境、化学侵蚀环境及氯盐环境时,水中SO42-/、Mg2+/、PH值、Cl-/对混凝土结构无侵蚀性。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12.2.1条“水、土对混凝土结构的评价”及第12.2.2条“水对钢结构的评价”进行综合分析,该场区地下水的腐蚀性评价结果如下: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第二章 深基坑内容、监测的目的及监测计划2.1 深基坑内容2.1.1基坑工程简

11、介:基坑工程主要包括基坑支护体系设计与施工和土方开挖,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它要求岩土工程和结构工程技术人员密切配合。基坑支护体系是临时结构,在地下工程施工完成后就不再需要。2.1.2基坑工程具特点有以下(1)基坑支护体系是临时结构,安全储备较小,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进行监测,并应有应急措施。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险情,需要及时抢救。(2)基坑工程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如软粘土地基、黄土地基等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不同的地基中基坑工程差异性很大。同一城市不同区域也有差异。基坑工程的支护体系设计与施工和土方开挖都要因地制宜,根据本地情况进行,外地的经验可以借鉴,但不能简单搬用。

12、(3)基坑工程具有很强的个性。基坑工程的支护体系设计与施工和土方开挖不仅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有关,还与基坑相邻建(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的位置、抵御变形的能力、重要性,以及周围场地条件等有关。有时保护相邻建构筑物和市政设施的安全是基坑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关键。这就决定了基坑工程具有很强的个性。因此,对基坑工程进行分类、对支护结构允许变形规定统一标准都是比较困难的。(4)基坑工程综合性强。基坑工程不仅需要岩土工程知识,也需要结构工程知识,需要土力学理论、测试技术、计算技术及施工机械、施工技术的综合。(5)基坑工程具有较强的时空效应。基坑的深度和平面形状对基坑支护体系的稳定性和变形有较大影响。在基坑支护

13、体系设计中要注意基坑工程的空间效应。土体,特别是软粘土,具有较强的蠕变性,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土压力随时间变化。蠕变将使土体强度降低,土坡稳定性变小。所以对基坑工程的时间效应也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6)基坑工程是系统工程。基坑工程主要包括支护体系设计和土方开挖两部分。土方开挖的施工组织是否合理将对支护体系是否成功具有重要作用。不合理的土方开挖、步骤和速度可能导致主体结构桩基变位、支护结构过大的变形,甚至引起支护体系失稳而导致破坏。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监测,力求实行信息化施工。(7)基坑工程具有环境效应。基坑开挖势必引起周围地基地下水位的变化和应力场的改变,导致周围地基土体的变形,对周围建(构

14、)筑物和地 下管线产生影响,严重的将危及其正常使用或安全。大量土方外运也将对交通和弃土点环境产生影响2.1.3深基坑的定义:建设部建质202187号文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规定:一般深基坑是指开挖深度超过5米(含5米)或地下室三层以上(含三层),或深度虽未超过5米,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特别复杂的工程。另外,基坑和基槽都是用来建筑建筑物的基础的,只是平面形状不同而已。基坑是方形或者比较接近方形,基槽是长条形状的,而且有时候比较长。基坑是指底面积在27平方米以内(不是20),且底长边小于三倍短边的为基坑。基槽是指槽底宽度在3米以内,且槽长大于3倍槽宽的为基槽。也就是说,一般定义深基坑为:底面积在27平方米以内(不是20),且底长边小于三倍短边,开挖深度超过5米(含5米)或地下室三层以上(含三层),或深度虽未超过5米,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特别复杂的工程。2.1.4基坑安全等级划分基坑安全等级划应根据周边环境、破坏后果及严重程度、基坑深度、工程地质和地下水条件按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