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第五单元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8674168 上传时间:2022-09-0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第五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八年级上第五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八年级上第五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八年级上第五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八年级上第五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第五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第五单元(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教案单元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积累文言词语和古诗文名句。理解、把握这两个单元古诗文的思想内容,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在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品味诗文中的语言和情境。方法与过程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大致读懂文言文。2能根据要求查找一般的资料,初步懂得利用资料来帮助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3进一步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2培养学生关注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操。二、单元教学说明八年级上册文言课文(含古代诗歌,以下同)的编排方式与前两册不同:前两册是分散在各个单元里,每单元一篇;本册则是单独组元,每单元五篇,共有两个单元。

2、课文篇数也几乎增加了一倍。这个变化的原因是:七年级的文言文教学只是“入门”的准备,而本册则是“入门”的正式启动。第五单元选有八篇古代诗文,其中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借虚构的故事表现了作者的社会理想;刘禹锡的陋室铭和周敦颐的爱莲说立意鲜明,是作者对自己志趣与节操的表白;魏学洢的核舟记介绍了一件工艺品,内容新奇有趣;选自礼记的大道之行也描述理想社会,引人深思;杜甫的三首诗中,望岳是诗人青年时代的作品,春望和石壕吏则写于安史之乱初期,此时杜甫已步入中年,从中可以看出这位大诗人风格的发展变化。这些课文的内容,有的反映了我国古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的谈到知识分子处世立身的态度,有的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3、,有的赞美了古代艺术家的聪明才智。五单元共由4篇文言文和3首古代诗歌组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文章体式上有记、铭、说、小品文、古体诗、律诗等;在写作技巧上,有托物言志、写景抒情、说明事物、阐述道理,不一而足。这些诗文的内容,有的叙事,有的写景,有的记游,有的状物,有的抒情,有的议论,丰富多彩。其中蕴涵的情感和风格也异彩纷呈,如陋室铭的清高、爱莲说的质直、望岳的高远。教学中单元,既要重视文言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教学,又要从文学、文化的层面拓展文言文教学的视野,提升文言文教学的品位。简言之,就是要做到言、文并重。前者是从语言的角度,解决“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的问题,

4、是文言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但决不是唯一的任务,决不是根本任务。中学生学习文言文,应当把文言文当作一种文化,而不仅仅当作一种语言来学。文言文是一种文化载体,它把我们国家博大精深的文化,经由我们的手,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其实文化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东西,它同我们的生活,同语言文字紧紧联系在一起。文言文是用中国的古代语言记录中国古人的生活、思想、情感,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关键在于我们在教学中怎样挖掘它,如何把握它。从语言文字层面来看,文言文的教学也应该是富有“文化味”的。无论是汉字本身所蕴涵的丰富的文化信息,或是文言词语、文言句式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还是文言文体式所反映的文化传统,都值得我们在教学中去挖掘

5、并传授。三、课文的教学建议21.桃花源记(一)教学目标背诵全文。积累一些文言词语,了解文言词语的古今异义现象。初步学会利用注解来读懂文言语句的意思。了解作者理想中的社会和“世外桃源”的真切含义。理解作者在本文中所表现出来的对当时社会的不满情绪以及他的局限性。(二)教学设计分两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以成语“世外桃源”来导入课文及作者。2学生阅读课文,初步了解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是一个怎样的世界。3问题讨论一:是什么人发现了这个“世外桃源”?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现的?学生回答并复述课文第一段的内容,其他学生仔细听,注意记下同学复述时与课文内容不相符的地方。在讨论同学的复述是否正确

6、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解释词语,体味和推敲词句的含义。如果学生的讨论不够积极、深入,教师可以用以下问题来引导点拨:(1)这个人是什么时代、哪个地方的?他是干什么的?(指导学生看第165页注解,并补充注解:【业】职业:无业游民。)(2)渔人是在什么情况下遇到桃花林的?(补充注解:【缘】沿着:缘木求鱼。)(3)渔人遇到桃花林后有怎样的心理反映?(引导学生推敲“甚异之”的含义,补充注解:【异】奇异、神异,这里是意动用法,觉得奇异、神异的意思。)(4)渔人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心理?(指导学生看第165页注解,并描述桃花林的景色。)(5)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渔人有什么进一步的行动和欲望?(引导学生推敲“穷”

7、的意思,补充注解:【穷】完、尽,这里用作动词,走完、走尽的意思。欲穷千里目)4讨论问题二:渔人是怎样进入桃花源的?他刚进入桃花源时看到的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学生回答并复述课文第二段的内容,其他学生仔细听,注意记下同学复述时与课文内容不相符的地方。在讨论同学的复述是否正确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解释词语,体味和推敲词句的含义。如果学生的讨论不够积极、深入,教师可以用以下问题来引导点拨:(1)渔人是怎样发现洞口的?(指导学生看第167页注解,并体味“仿佛“一词在这里的含义)(2)渔人是怎样进入这个山洞的?(引导学生看第167页注解,并补充注解:【舍】舍弃,丢下。【初】起先、开始的时候。【才】仅,刚好。

8、)(3)渔人刚进入桃花源时都看到些什么?听到些什么?这里的自然环境怎样?(指导学生看第167页注解,引导学生体味“平旷”、“俨然”、“良田”、“美池”、“鸡犬相闻”等词语的含义,描述桃花源的自然景象,补充注解:【旷】开阔:旷野。【良田】肥沃的田地。)(4)桃花源中的社会环境如何?何以见得?(指导学生看第167页注解,引导学生体味“怡然自乐”一词的含义。)5讨论问题三:渔人在桃花源中都有哪些活动?他从中了解到哪些情况?学生回答并复述课文第三段的内容,其他学生仔细听,注意记下同学复述时与课文内容不相符的地方。在讨论同学的复述是否正确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解释词语,体味和推敲词句的含义。如果学生的讨

9、论不够积极、深入,教师可以用以下问题来引导点拨:(1)对于渔人的贸然闯入,桃花源中的人有怎样的反应?(指导学生看第167页注解,并补充注解:【咸】全,都。老少咸宜)(2)桃花源中的人是为什么来到这里?他们和外界有来往吗?(引导学生看第167页注解,并补充注解:【妻子】这里是两个单音词,妻子儿女的意思。【邑人】同乡人。邑,古时县的别称,也代指家乡。【乃】竟然。)(3)桃花源中的人对自己的生活满意吗?他们有没有回到外界社会的想法?(指导学生看第167页注解,引导学生体味“叹惋”、“不足为外人道”等词句的含义,补充注解:【延】邀请。【语】y,告诉,对某人说。)6讨论问题四:渔人离开桃花源后,有人想再

10、去吗?结果如何?学生回答并复述课文第四、五段的内容,其他学生仔细听,注意记下同学复述时与课文内容不相符的地方。在讨论同学的复述是否正确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解释词语,体味和推敲词句的含义。如果学生的讨论不够积极、深入,教师可以用以下问题来引导点拨:(1)渔人离开桃花源时就有什么打算?结果怎样?(指导学生看第167页注解第168页注解,并补充注解:【既出】出来以后。既,已经。)(2)还有什么人也想去?结果如何?(引导学生看第168页注解-,并补充注解:【高尚】这里是生活趣味高雅的意思。)7课堂练习: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三1题和第四题8布置作业:(1)熟读并争取背诵课文。(2)按课后“研讨与练

11、习”第二题的提示,查找有关作者生平和当时的社会状况的资料。第二课时1问题讨论一: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请尝试填空: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是一个的地方,并说明理由、根据。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各小组代表陈述意见。要求:理由依据要分条陈述,相同或相近的看法只需表示赞同,不必重复。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作一个简单的总结:桃花源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风淳朴,人人生活得安宁幸福。但不要下最后的结论,允许学生保留不同的观点。2问题讨论一:作者所描写的“世外桃源”是当时现实中确实存在的,还是作者想象虚构的?你有什么依据?学生用课文有关语句内容和自己掌握的资料为依据,发

12、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机展示以下一些资料,以补充学生资料的不足,支持学生的意见。资料1一般认为,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境内的桃花源为陶渊明所记之桃花源。如193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桃花源”、“桃源山”条即持此说。桃源县一带旧属荆州。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为荆江二州刺史时管理辖过那里,他由此很可能从小就知道那里有一美丽的去处。桃花源现在是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拥有157.55平方公里面积。资料2有人提出,桃花源极有可能在安徽省古徽州(今黄山市)黟县。理由是:陶渊明家居柴桑,后又为彭泽令,此二处距黟县仅一二百里,喜

13、作“抚剑独行游”的陶渊明不会不游黟县这一带令梁武倾倒的大好山水。黟县有一座武陵岭,并有武陵村。据明徽州府志载,陶渊明曾直称黟人为“武陵人”。这些都恰好应桃花源记中“武陵人”之说。黟县还有一块91平方公里的小盆地,历代文人称之“旧秦村”、“桃花源”。其地理环境酷似桃花源。外人进入须沿一条名为章水的溪流到渔停,绝壁下有桃源洞,过洞即见盆地“豁然开朗”之景象。另外,桃源洞一带至今仍有陶氏后裔居住。不久前发现的陶氏宗谱证明他们的始祖是陶渊明裔孙陶庚四。资料3桃花源记并诗不是“乌托邦”空想,而是实指三国两晋时期继秦汉时之武陵(五溪)蛮之后而兴起的一个没有王化,自为生理的社会自然群体-“莫徭”。南方雪峰山

14、脉的中段,即今湖南省新化县、安化县为中心的周边地区的深山幽谷中,确曾出现过一个“没有君主、没有剥削、不负担任何徭赋”的部分南蛮、荆吴人、百越人和逃亡入蛮的汉人相互融合而结成的一个社会群体“莫徭”。(摘自古“桃花源”新考作者湖南省冷水市粟海粟利宇)资料4有的学者认为,桃花源“并非作者虚构,也不是幻想的再创造,而是切切实实的居住在武陵地区的苗族社会的写真”(桃花源究竟在哪里?)其依据是,东晋文人刘敬叔在异苑中记述:“元嘉初,武陵人射鹿,逐入石穴,才容人。其人入穴,见其旁有梯,因上梯,豁然开朗,桑果蔚然。”现武陵地区的苗族人民素有对桃花的崇拜,以及见客人“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的习俗。再据苗族简史

15、介绍,武陵地区的苗族人民早在晋朝前,就呈现出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桃花源诗)的社会景象。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提出自己的看法:作者在本文中所描写的桃花源,应该不是凭空想象,而是有他创作的原型的,否则,不应该出现“南阳刘子骥”这个同时代的真实人物。在现实生活中,像桃花源这样景色优美而且远离人世的地方应该是有的,而老百姓为躲避战乱而避入深山的事情也屡有发生。但是,像作者所写的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民生活幸福的理想社会在当时是不存在的。这是作者想象虚构的成分。3问题讨论二: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这样一个理想中的“世外桃源”?学生依据自己所掌握的资料分析作者所处时代和作者的情况回答讨论:作者因不满当时的黑暗政治和社会现状,远离官场,隐居田园,一生安贫乐道,追求一种自由安宁生活。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正是作者的社会理想。4问题讨论三:怎样看待作者所描写的“世外桃源”?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