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历史试题 及答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8649119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历史试题 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历史试题 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历史试题 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历史试题 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历史试题 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历史试题 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历史试题 及答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l. 吕氏春秋慎势说:“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孽无别则宗族乱。”材料体现了宗法制的作用是()A维护社会的安定B加强了周王的权力C区分血缘的远近D保证贵族特权地位2. “其车之制,除压栏木及列槛椿外,车身用板作槽,长可二丈,阔则不等,或四寸至七寸;高约一尺。槽中架行道板一条,随槽阔狭,比槽板两头俱短一尺,用置大、小轮轴。同行道板上下通周,以龙骨板系其在上。大轴两边各带拐木四

2、茎,置于岸上木架之间,人凭架上踏动拐木,则龙骨板随转,循环行板刮水上岸”材料所述工具()A两汉时期已经广泛使用 B标志着古代水利设施的完善C开启了农具自动化先河 D是农业灌溉机械的重大改进3魏晋时期规定:“州、郡皆置中正,已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与察举制相比,这一制度()A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选官的随意性B提升社会文化水平C注重鉴别官员道德水准 D促进社会阶层流动4右图为藏于山东曲阜孔府的孔子讲学图,明前期作品。图绘孔子端坐讲学,群弟子或受教,或侍立。此画布局严谨,线条精细,人物形神俱备,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作为直接证据,此画可以用来研究()A春秋私学的兴起

3、B明代的绘画艺术C明代书院讲学之风 D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5. 中国古代某思想家说:“求诸心而得,虽其言之非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非也;求诸心而不得,虽其言之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是也。”该言论()A.主张格物致知 B.禁锢了人们的思想C.强调“心外无理” D.否定儒学正统地位6. “它(某场战争)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之大防因之而完全崩溃。”这场战争()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使中国失去了北方大片领土C.刺激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7. 从下表(1876年1911年中外糖料贸易表)可以反映出,当

4、时中国()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农产品商品化之趋势日益增强C.沦为列强资本输出场所 D.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8. 一种名为“人类自来血”的补药曾在近代中国流行。图一合图二分别是1911年10月和11月刊登在申报上的广告。这两则广告的变化折射出()革命党人把广告当作发动武昌起义的宣传工具民国成立后商人积极投身中国政治变革的浪潮商人利用时局巨变及时调整营销策略民主共和已成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A. B. C. D. 9.“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者之侵略,及其工具卖国贼之暴虐;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在建设一人民的统一政府。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统一政府之建设,为巩固国民革

5、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这一宣言()反映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表达了全国人民的愿望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A. B. C. D. 10. 美国学者史华慈说:“在苏维埃阶段,毛泽东把全部精力用在湖南和江西农村战略方面,但他承认这是对城市无产阶级运动的辅助。当毛泽东在西北树立了精神领导权时,他的无产阶级概念已经具有新的内容。”这里的“新的内容” ()A属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B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准备C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D阐述了工农武装割据革命理论”11. 1938年3月,国民党在武汉召开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抗战建国纲领,指出:“加紧全国

6、军队制政治训练,使全国官兵明了抗战建国之意义,一致为国效命;训练全国壮丁,充实民众武力,并训练华侨抗战,指导及援助各地武装人民,与正式军队共同抗战,并在敌后发动普遍的游击战。”这个纲领A.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B.放弃了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C.表明了抗战初期政府积极抗日的决心 D.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12. 周恩来在某次会议期间说:“我们对于要提出这样问题的人要分别对待;一种人是恶意的,不去理他,或者用一些手法,使他收回去,使他的破坏计划不能得逞。另外一种人他是怀疑的,他不明白真相,他是说出一些很不恰当的话,我们应该向他们解释,使他们了解。”这说明中国()A和平共处不称霸B尊重差异

7、求合作C加强团结不结盟D区域互利谋发展”13. 美国时代周刊每期的封面都会选择一个主题,以人物为主,它反映着当时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下图是1983年9月该刊的封面人物邓小平。这表明当时国际社会关注的中国的热点问题是()A抛弃“左”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B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C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地区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4. 罗马法强调,法律承认个人有独立的人格,承认个人为法的主体,承认个人生活中有一部分是不可干预的,即使国家在未经个人许可时也不得干预个人生活的这一部分。这主要表明罗马法A. 强调法律至上B.限制公权滥用C维护公民平等D追求司法公正15. 右图是欧洲“画圣”拉斐尔于1

8、5071508年所画的宗教题材画花园中的圣母,关于这幅画理解正确的是()A.体现了西方人文精神的最初觉醒 B.冲击了中世纪天主教神学世界观C.彻底动摇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 D.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权威16. 曾参与制订1787年宪法的麦迪逊认为,美国革命最重要的特征,不仅是顺应人性,还在于对人性黑暗的承认。基于对“人性黑暗”的认识,1787年宪法()A.推行两党制 B.建立了中央集权制C.实行三权分立 D.规定总统连任不超过两届17. 工业的发展历程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历程,有人用下图形象地概括了二十多世纪以来的工业化历程。和下图“?”处对应的是A.完善了精细分共的“手工工场” B.创造了机器

9、工厂的“蒸汽时代”C.形成了垄断资本的“钢铁时代” D.开创;额注重实验的“科技时代”18. 学者叶书宗说:“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材料中 “明显地改变”的是( )A. 取消了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 B.减少了政府指令性计划指标C.放弃了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 D.废弃了工业生产部门管理体制19. “美国,只是一场会议和一纸协议就终结了英国对世界金融的控制权”下面对此“协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其宗旨是降低关税和消除贸易壁垒 B.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C.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 D.维

10、持了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20. 南开大学崔宝衡教授在谈到某西方文学作品时,总结为:“在作者看来。世界是荒诞的、不可理喻的,生活也是荒诞的、毫无意义的,而人与人之间则十分隔膜、难以沟通。”下列与该作品创作风格一致的是()A.以写实的手法表现客观世界 B.以奔放的笔法和色彩表现感情C.以严整和谐的画面表现理性 D.以夸张手法表现主观内心感受二、非选择题:苯大题共5小题,满分60分。其中第21题14分,第22题12分,第23题14分,第24、25题各10分。请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21. (14分)官僚政治是中国古代形成并延续两千多年超稳定政体的主要原因之一。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郡县制取代

11、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 文史纵横2009年第3期材料二 秦以后,官僚对皇权也起到很多的制约作用。由于儒学取得正统地位,先秦儒学中的民贵君轻、君臣共治、明主慎法等观念也得到传承。遇到贤明的君主,官僚就可以以此为据,抑制皇帝的私欲。官僚制度通过制度化的权力也可以约束皇权。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分析材料三 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暑会议制(即通过行省官员集体开会共同负责),行省官员通常由平掌、右丞、左丞、参

12、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带来的变化。(4分)(2)结合秦汉、隋唐的史实说明二中“官僚对皇权也起到很多的制约作用” 。(3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的理由。(4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积极作用。(

13、3分)22.(12分)近代中国社会认识和汲取西学的历程充满艰辛曲折,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汲取西学过程是在“中体西用”宗旨下起步的。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须知那个时候的中国,要在充斥封建主义旧文化的天地里容纳若干资本主义的新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更好的宗旨来。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陈旭麓近代史思辩录材料二 中国驻法大使郭嵩焘的翻译马建忠,于1877年写信给李鸿章汇报来欧洲的思想认识,指出欧洲各国 “求强者以得民心为要。学校建而智士日多,议院立而下情可达。其制造、军旅、水师诸大端,皆其末焉者也”。摘编自郑大华晚清思想家对民主与科学的追求材料三 新事物在旧体内总是较有活力的因素,人们虽想把它限制在原先许可的范围内,是很难如愿的。以后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历程,是在“中体西用”宗旨引导下迈开步伐的,又徐徐地总冲击着“中体西用”宗旨。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体西用”思想为什么能成为当时清政府的最佳选择?(4分)(2)19世纪晚期,洋务思想家对于西方的认识不断深化,请根据材料二加以说明。(2分)(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以后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历程”是如何冲击“中学为体”的宗旨的?(6分)23.(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