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教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8626793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2017年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2017年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2017年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2017年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教案(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主题一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物质的多样性知识网络(一) 纯净物和混合物项目 纯净物 混合物 概念 由同一种物质组成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彼此间不发生化学反应 区别 一种物质 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而言,由一种分子构成 有固定的组成 有固定的性质 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 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没有固定的组成 没有固定的性质 联系 (二) 单质和化合物项目 单质 化合物 概念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相同点 均为纯净物 均为纯净物 不同点 由一种元素组成单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 化合物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联系 (三) 氧化物 项目 酸性氧化物 碱

2、性氧化物 概念 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凡能跟酸起反应而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组成 大多数是非金属氧化物(交叉关系) 都是金属氧化物(从属关系) 性质 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含氧酸(SiO2除外)与可溶性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与水反应生成可溶性碱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四) 酸、碱、盐项目 酸 碱 盐 概念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相同点 均为化合物,其水溶液都能导电(电离) 不同点 酸=H+酸根离子 碱=金属离子+OH- 盐=金属离子+酸根离子 组成特点 一定含氢元素 一定含氢、氧两种元素 一定含

3、有非金属元素 联系 酸+碱盐+水(中和反应) 课题2 物质的构成与组成知识网络探究一、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注意点:元素是核电荷数相同的原子的总称,只能论种类,不能讲个数。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这里说的“同一类原子”所指的可以是其核电荷数相同而存在状态或化合价不同的同类而不同种的原子,如N2、NO、HNO3、NH3中的氮原子,总称为氮元素。“同一类原子”所指也可以是其核电荷数相同而核外电子数不同的原子与简单离子,如Fe、Fe2+、Fe3+总称为铁元素。“同一类原子”所指的还可以是核电荷数相同而核内中子数并不一定相同的原子,如C-12、C-13、C-1

4、4,其核内质子数均为6而核内中子数分别为6、7、8,它们是三种不同的原子,但属于同一类原子,即都是碳原子,总称为碳元素。元素划分种类的依据: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是划分元素种类的依据。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和它的离子都属于同一种元素,但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如Ne和H2O质子数相同,但不是同种元素。元素存在状态:游离态和化合态。游离态存在于单质中,化合态存在于化合物中。如O2中氧元素是处于游离态,H2O中氧元素处于化合态。元素的分类:元素可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如K、Na、Ca属于金属元素,Cl、F、O属于非金属元素,Ar、Ne等为稀有气体元素。元素的表示方法:元素

5、用元素符号来表示。如镁:Mg。 分子的基本特征:极小;运动;分子间隙;同种物质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同种原子可以形成性质和结构不同的物质。如:金刚石、 、足球稀。)a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b 原子核几乎集中了原子所有的质量,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核内中子数.c.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d. 普通的氢原子是唯一不含中子的原子. e.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是:“一种碳原子”指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称碳12)。探究四、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注意点:由于带电情况不同所以分为阴阳离子。 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

6、总数阴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总数离子符号的书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写上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注意数字在前,电性在后。如:Ca2+、Al3+、Cl-、O2-分子、原子、离子:都能构成物质;都具有微观意义;都可以既讲“种类”,又讲“个数”探究五、几个决定和几个等式1.决定(1)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的种类。(2)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相对原子质量。(3)质子数与电子数的差决定粒子的类别和离子所带电荷数。(5)中子数只影响原子的相对质量2.等式(1)质子数=核电荷数=电子数(在原子中) (2)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3)离子所带电荷数=其化合价数值 (4)元素最高正价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5)

7、元素最低负价数=8-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6)原子团的化合价=其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主题二 身边的化学物质课题3 空气 氧气 水一、空气1空气组成的发现者:法国化学家拉瓦锡2空气中各气体的体积质量分数是:氮气78% 氧气21% 稀有气体0. 94% 二氧化碳0. 03% 其它气体和杂质0. 03%3空气的污染物:烟尘和有害气体。有害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4.空气受到污染的危害: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引起“温室效应”,引发酸雨,臭氧层被破坏等。5.防止大气污染的措施:加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种草等。物

8、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的气体,液态和固态均为淡蓝色存在:约占空气体积的1/5制法工业制法实验室制法方法:分离液态气原理:利用液态氨和液态氧的沸点不同性质用途:气焊、航天、潜水、登山、医疗,炼钢等化学性质:与非金属的反应与金属的反应与有机物的反应氮气、稀有气体等课题4 二氧化碳知识网络碳单质金刚石石墨C60碳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完全反应:CO2CO2不完全反应:2CO22CO还原性 C2CuO2CuCO2碳的氧化物一氧化碳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还原性 CO+CuOCu+CO2毒性 二氧化碳物理性质:通常状况,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化学性质性质

9、一般情况下,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与水反应:CO2+H2O=H2CO3与石灰水反应:CO2+Ca(OH)2=CaCO3+H2O工业制法:CaCO3CaO+CO2制法实验室制法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气体发生装置:固液反应,不加热型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验满方法: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方法: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用途:灭火、工业原料、温室肥料、致冷剂可燃性 2COO22CO2二氧化碳的制法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原理、装置、检验)(1)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决定:反应物是 ,需 ,制气体时则用高锰酸钾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 与 ,不需

10、要 ,制气体时则用制CO2的发生装置。(2)收集方法: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决定: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CO只能用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 CO2只能用 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2) 选用和制氢气相同的发生装置 3)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4)验证方法: ,则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 ,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3、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CaO+CO2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CaO+H2O=Ca(OH)2二氧化碳的性质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 2、

11、化学性质: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生成的 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H2CO3 = H2O+ CO2 碳酸不稳定,易分解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 本反应用于检验二氧化碳。4)与灼热的碳反应: (吸热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CO2是氧化剂,C是还原剂)3、用途:灭火(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 温室肥料4、二氧化碳多环境的影响:过多排放引起 。一氧化碳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2、有毒:吸进肺里与血液中

12、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少氧气而中毒。3、化学性质: (H2、CO、C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1)可燃性: (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 )H2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 的火焰。CO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 的火焰。CH4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鉴别:H2、CO、CH4可燃性的气体:检验燃烧产物(不可根据火焰颜色)(水煤气:H2与CO 的混合气体 C + H2O高温 H2 + CO)2)还原性: (非置换反应) 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 , 。 课题5 溶液知识网络:(一)、四个概念间的关系:在同一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二)固体的溶解度1.概念中的四要素:一定温度 100克溶剂 饱和状态 质量2.固体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溶解度是衡量物质溶解性大小的尺度,是溶解性的定量表示方法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内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4.溶解度曲线 (三) 有关溶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