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考证题(有答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8625848 上传时间:2023-10-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考证题(有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电子考证题(有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电子考证题(有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电子考证题(有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电子考证题(有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考证题(有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考证题(有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电子技术基础考证试题选A晶体管1半导体整流电源中使用的整流二极管应选用(D )。A:变容二极管 B:稳压二极管 C:点接触型二极管 D:面接触型二极管2开关三极管正常的工作状态是(D )。A:截止 B:放大 C:饱和 D:截止或饱和3、一个硅二极管反向击穿电压为150伏,则其最高反向工作电压为(C )。(A)大于150伏(B)略小于150伏(C)不得超过40伏(D)等于75伏4、用于整流的二极管型号是( C)A:2AP9 B:2CW14C C:2CZ52B D:2CK84A5.二极管两端加上正向电压时( B )。(A)一定导通 (B)超过死区电压才导通 (C)超过0.

2、3V才导通 (D)超过0.7V才导通B基本放大电路1、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是指输入信号( A )三极管的工作点。(A) 为零时 (B) 为正时 (C) 为负时 (D) 很小时2放大电路设置静态工作点的目的是( B )。A、提高放大能力 B、避免非线性失真 C、获得合适的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D、使放大器工作稳定3将一个具有反馈的放大器的输出端短路,即三极管输出电压为零,反馈信号消失,则该放大器采用的反馈是(C) A正反馈 B负反馈 C电压反馈 D电流反馈4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如图所示,现在处于饱和状态,欲恢复放大状态,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A )。 A:增大RB RB RC UGB B:减小RB C

3、:减小RcD:改变 UGB 5欲改善放大电路的性能,常采用的反馈类型是(D )。A电流反馈 B电压反馈 C正反馈 D负反馈6、欲使放大器净输入信号削弱,应采取的反馈类型是( D )。(A) 串联反馈 (B) 并联反馈 (C) 正反馈 (D) 负反馈7.阻容耦合多级放大器中,( A )的说法是错误的。 A:放大直流信号 B:放大缓慢变化的信号 C:便于集成化 D:各级静态工作点互不影响8阻容耦合多级放大器可放大( B )。 (A)直流信号 (B) 交流信号 (C) 交、直流信号 (D) 反馈信号9阻容耦合多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等于(D )。A、第一级输入电阻 B、各级输入电阻之和 C、各级输入电

4、阻之积 D、末级输入电阻10多级放大电路总放大倍数是各级放大倍数的(C )。A:和 B:差 C:积 D:商11对功率放大电路最基本的要求是( C )。(A) 输出信号电压大 (B) 输出信号电流大(C) 输出信号电压和电流均大 (D) 输出信号电压大、电流小12. 乙类推挽功率放大器易产生的失真是(C)。A饱和失真B截止失真C交越失真D无法确定13推挽功率放大电路比单管甲类功率放大电路(C )。A输出电压高 B输出电流大 C效率高 D效率低14推挽功率放大电路在正常工作过程中,晶体管工作在(D)A:放大 B:饱和 C:截止 D:放大或截止15直流耦合放大电路可放大( C )。 (A)直流信号

5、(B)交流信号 (C)直流信号和缓慢变化的交流信号 (D)反馈信号16直接耦合放大电路产生零点飘移的主要原因是( A)。 A、温度 B、湿度 C、电压 D、电流17直流放大器克服零点飘移的措施是采用(D)。A分压式电流负反馈放大电路 B振荡电路C滤波电路 D差动放大电路18、差动放大电路的作用是(D )信号。(A)放大共模(B)放大差模(C)抑制共模(D)抑制共模,又放大差模C整流电路1、单向全波可控整流电路,若输入电压为u2,则输出平均电压为( C )。 (A) u2 (B) 0.9u2 (C) 0.9u2 (D) 0.45 u22单向半波可控整流电路,若变压器次级电压为U2,则输出平均电压

6、的最大值为( D )。A:U2 B:U2 C:U2 D:0.45U23单向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变压器次级电压为20V,则整流二极管实际承受的最高反向电压为(B )。A20V B20V C18V D9V4、单相全波可控整流电路,若控制角变大,则输出平均电压(B )。A不变 B变小 C变大 D为零5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优点是提高了变压器的利用率,不需要带中间抽头的变压器,且( C )。A、减少晶闸管的数量 B、降低成本 C、输出电压脉动小 D、不需要维护6在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中,控制角的最大移相范围是(A )。A90 B150 C180 D3607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若负载平均电流为18A,则

7、每个晶闸管实际通过的平均电流为( A )。A.18A B.9A C.6A D.3A8在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中,控制角a的最大移相范围是( B )。 (A)90 (B)150 (C)180 (D)3609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若变压器次级电压为u2,且0a30,则输出平均电压为( A )。 (A) 1.17u2cosa (B) 0.9u2cosa (C) 0.45u2cosa (D) 1.17u210三相全波可控整流电路的变压器次级中心抽头,将次级电压分为( A )两部分。 (A)大小相等,相位相反 (B)大小相等,相位相同 (C)大小不等,相位相反 (D)大小不等,相位相同11.12. 总是在

8、电路输出端并联一个( C )二极管。 A、整流 B、稳压 C、续流 D、普通13如图所示单结晶体管振荡电路,决定控制角的元件是( B )。73题(A) Re (B) Re和C有Ce (C) RB2 (D) RB1D晶闸管及触发电路1晶闸管外部的电极数目为(C )。A1个 B2个 C3个 D4个2普通晶闸管心具有(C )PN结。A:1个 B:2个 C:3个 D:4个3普通晶闸管由中间P层引出的电极是( B)。 (A)阳极 (B)门极 (C)阴极 (D)无法确定4晶闸管具有(B )。A:单向导电性 B:可控单向导电性 C:电流放大功能 D:负阻效应5欲使导通晶闸管关断,错误的作法是( B )。 (

9、A)阳极阴极间加反向电压 (B)撤去门极电压 (C)将阳极阴极间正压减小至小于维持电压 (D)减小阴极电流,使其小于维持电流6晶闸管导通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C )。(A) 阳极与阴极间加正向电压 (B) 门极与阴极间加正向电压(C) 阳极与阴极间加正电压,门极加适当正压 (D) 阳极与阴极间加反压,门极加适当正压7KP2010表示普通反向阻断型晶闸管的通态正向平均电流是(C )。A20A B2000A C10A D1000A8KP1020表示普通反向阻断型晶闸管的正反向重复峰值电压是(D )。A10V B1000V C20V D2000V9.在晶闸管寿命期内,若浪涌电流不超过6It(AV),晶

10、闸管能忍受的次数是(B )。(A)1次 (B)20次 (C)40次 (D)100次10晶体管触发电路适用于( A )的晶闸管设备中。A输出电压线性好 B控制电压线性好 C输出电压和电流线性好 D触发功率小11晶体管触发电路与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相比,其输出的触发功率(A )。A:较大 B:较小 C:一样 D:最小12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输出触发脉冲中的幅值取决于( D )。 (A)发射极电压U e (B)电容C (C)电阻r b (D)分压比13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产生的输出电压波形是( D )。 (A) 正弦波 (B) 直流电 (C) 尖脉冲 (D) 锯齿波14关于同步电压为锯齿波的晶体管触发电路

11、叙述正确的是( D )。 (A)产生的触发功率最大 (B)适用于大容量晶闸管 (C)锯齿波线性度最好 (D)适用于较小容量晶闸管15由于双向晶闸管需要( A )触发电路,因此使电路大为简化。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16同步电压为锯齿波的晶体管触发电路,以锯齿波电压为基准,再串入( )控制晶体管状态。A、交流控制电压 B、直流控制电压 C、脉冲信号 D、任意波形电压17晶闸管硬开通是在(C)情况下发生的。(A)阳极反向电压反向击穿电压 (B)阳极正向电压小于正向转折电压 (C)阳极正向电压大于正向转折电压 (D)阴极加正压,门级加反压18室温下,阳极加6v正压,为保证可靠触发所加

12、的门极电流应(C)门极触发电流A:小于 B:等于 C:大于 D:任意E数字电路1由一个三极管组成的基本门电路是( B )。 A:与门 B:非门 C:或门 D:异或门2数字集成门电路,目前生产最多应用最普遍的门电路是( D )。 (A) 与门 (B) 或门 (C) 非门 (D) 与非门3TTL“与非”门电路是以( B )为基本元件构成。A:电容器 B:双极性三极管 C:二极管 D:晶闸管ABP0010111011104、TTL“与非”门电路的输入输出逻辑关系是(C )。 (A) 与 (B) 非 (C) 与非 (D) 或非5、如图所示真值表中所表达的逻辑关系是( C )。(A) 与 (B) 或 (C) 与非 (D) 或非6如图所示输入输出波形所表达的逻辑公式是( C ) A:P=AB B:P=A+B A C:P=AB BD:P=A+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