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8624868 上传时间:2024-02-1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与治疗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与治疗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与治疗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与治疗(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摘要】目的 讨论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诊断。方法根据患者临床 表现结合病史与检查结果进行诊断。结论至少有下列症状中的1 项,且不能被其 他因素解释。(1)日间嗜睡。(2)频繁的夜间微觉醒/唤醒。整夜监测证实,每小时 睡眠中有 5 次或更多的中枢性呼吸暂停-低通气事件。清醒时正常碳酸血症, PaCO2v45mmHg。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事件的特点是呼吸努力不存在或减 少,伴随气流和食管压的减少,且持续10 秒或更长。【关键词】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断( 一)概述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CSAHS)是指睡眠期间不存在上

2、气道阻塞, 而反复出现呼吸暂停事件,导致氧饱和度下降、反复微觉醒和日间症状的临床综 合征。(二)流行病学CSAHS较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HS)少见,在睡眠室检查的人群中CSAHS低 于10%,在同一个人中经常可以看到CSAHS和OSAHS。正常浅睡(NREMIII期)和 REM睡眠期常能见到持续5-15秒的CSA。据报道,62岁以上的老年人有37.5%可 见到CSA。OSAHS患者在气管切开后可见到由OSA转为CSA,说明在解除上气道 解剖狭窄后睡眠呼吸暂停仍存在,提不CSA与OSA有着共同的发病基础,即呼吸 调节功能的不稳定性。(三)病因 中枢性呼吸暂停的发病机制包括:呼吸调节或肌肉功

3、能的缺陷;中枢性肺泡 低通气综合征(原发、继发);呼吸神经肌肉疾病;呼吸驱动短暂的波动;睡眠开 始时的不稳定性;继发于高通气引起的低碳酸血症和低氧血症(心肺疾病、心血管 疾病、肺充血、中枢神经系统疾患、循环时间延长);中枢呼吸驱动反射性抑制 (食管反流、吸入、上气道塌陷)。CSAHS 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主要包括:1. 年龄文献证明,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更常发生于老年人,老年人睡眠状态 的不稳定性导致呼吸不稳定性。2. 性别本病以男性更多见。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男性是发展为中枢性 睡眠呼吸暂停的危险因素。女性在NREM睡眠期有更低的低碳酸血症和呼吸暂停 阈。女性发展为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需要高

4、通气和更低的PaCO2,这可能是由于 男性激素的作用,而不像是由于甲羟孕酮的作用。3. 睡眠状态睡眠开始时特别容易发展为周期性短暂的呼吸不稳定和中枢性呼 吸暂停,这是由于睡眠在醒觉和轻睡间摆动,PaCO2水平低于维持呼吸节律的需 要。睡眠期的低碳酸血症、呼吸暂停阀值低可引起中枢性呼吸暂停。呼吸暂停从 短暂醒觉和高通气到恢复,一旦睡眠恢复,随后的低碳酸血症可引起呼吸暂停。 睡眠和呼吸继续摆动直到睡眠稳定,建立一个更高 PaCO2 点并使 PaCO2 也维持在 这个水平之上。这是正常现象,应与能引起临床症状的继发性反复睡眠片断的中 枢性睡眠呼吸暂停区别。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很少发生在 REM 睡眠。

5、 REM 睡眠感觉不到低碳酸血症的 发生,但在有神经和肌肉疾病的患者中,REM睡眠引起肋间肌和辅助呼吸肌活力 减低,导致出现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在有严重横膈功能不全的患者,能用潮气 量明显降低来解释。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可能是由呼吸活力减低所致,与高碳酸 血症相关,而不是由高通气后低碳酸血症所致。4. 脑血管病 体重指数相匹配的对照研究显示,脑卒中患者睡眠呼吸暂停更常 见,70%的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大于10次/h睡眠时间,脑卒中后40%的睡眠 呼吸为中枢性,与半球或脑干受累的患者无区别。由于睡眠呼吸暂停对血压及交 感神经活性的影响,在脑卒中后期,应治疗睡眠呼吸暂停。5. 充血性心力衰竭 50

6、%的代偿期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有明显的中枢性睡 眠呼吸暂停,特征是潮气量由逐渐增强至逐渐减低进行规律性周期性改变,以潮 式呼吸最常见。此作用精确的发生机制不完全清楚,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白天 醒觉时有高通气可能是重要因素,肺水增加和肺顺应性下降也是重要因素。此外, 充血性心力衰竭且有中枢硅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觉醒时对高碳酸血症的化学反应 性,比无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高。6. 代谢性疾患 甲状腺功能减低、肾衰竭及肢端肥大症患者有较高的中枢性和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发生率,这与此类疾病有更高活性的化学标记和更高的化学 反应有关。7. 特发性中枢性呼吸暂停 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发生在不能确定的基础情

7、况下, 且有些患者同时存在睡眠的摆动和呼吸不稳定,致使很多患者最后可能存在中枢 性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出现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不良的 健康后果。( 四)生理病理中枢性呼吸暂停运动可发生种种后果,并促进呼吸进一步不稳定。1. 中枢性呼吸暂停直到正常PaCO2增高46mmHg,呼吸调节系统的惯性阻 止呼吸暂停后呼吸节律的恢复。2. 中枢性呼吸暂停伴有咽气道的狭窄或阻塞,因此通气的恢复可以打开狭窄 或阻塞的气道,克服黏性力和颅面的引力。3. 合并的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微醒觉可引起通气过度,随后发生低碳酸 血症和进一步的呼吸暂停和低通气。与上气道狭窄相似,这可解释中枢性和阻塞性呼吸

8、暂停(如混合性呼吸暂停)重 叠。因此,在一些中枢性呼吸暂停患者中,应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 )治 疗可获得成功。中枢性呼吸暂停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或分为伴有高碳酸血症和 不伴有高碳酸血症。(五)临床表现区别于OSAHS,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的临床特点为:正常体型;失眠, 有嗜睡;睡眠时有唤醒;打鼾轻,且有间歇性;性功能障碍轻;抑郁。(六)检查1. 多导睡眠图(PSG)是确诊本病的重要检查手段。该项检查同步记录患者睡眠时的脑电图、肌电图、口鼻气流、胸腹呼吸运动、动脉血氧饱和度、心电图等多 项指标,可准确地了解患者睡眠时呼吸暂停及低通气的情况。2. 其他包括其他原发病的检查,如头颅 CT

9、、MRI 检查等。(七)诊断标准必须满足以下标准,才能诊断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1. 至少有下列症状中的1项,且不能被其他因素解释。(1)日间嗜睡。(2)频繁的夜间微觉醒/唤醒。2. 整夜监测证实,每小时睡眠中有 5 次或更多的中枢性呼吸暂停-低通气事件。3.清醒时正常碳酸血症,PaCO2v45mmHg。 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事件的特点是呼吸努力不存在或减少,伴随气流 和食管压的减少,且持续10 秒或更长。参考文献1 田艳松.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睡眠前后吸气肺功能变化的研究D; 天津医科大学;2007 年.2 韦建生.中枢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一例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93年01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