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8622238 上传时间:2024-01-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试题班级: 姓名: 考号: 得分:一 、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6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诘责(ji) 绯红(fi) 不逊(xn) 禁锢(g) 颔首(hn)B、解剖(pu) 粗糙(co) 畸形(j) 广袤(mo) 胡髭(z)C、文绉绉(zhu) 尴尬(g) 黝黑(yu) 教诲(hu) 瞥见(pi)D、庶祖母(sh) 一绺绺(lu) 眼翳(y) 滞留(zh) 锃亮(zng)2、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鹤立鸡群 气宇轩昂 深恶痛疾 翻来复去 美其名曰B、抑扬顿挫 冥思遐想 油光可鉴 五彩斑斓

2、 颔首低眉C、正襟危坐 诚惶诚恐 粗制烂造 藏污纳垢 由然而生D、暗然失色 不可名状 美不胜收 微不足道 无可质疑3、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藤野先生是一篇散文,是作者对20世纪初自己在日本留学的一段经历的回顾。在写人方面,作者善于抓住形貌、性格特征来刻画人物,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叙事方面,主线鲜明,脉络清晰,重点突出。这篇文章也可以说是作者青年时代爱国、报国的心路历程的写真,通篇洋溢着浓烈的爱国主义感情。B、我的第一本书是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城市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作者牛汉是现当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常常充满着一种沉重的苦难感与

3、强大的力量感,著名诗人艾青就受到了他极大的影响。C、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传记作品中可以独立成篇的一节。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世界级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D、再塑生命选自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本文叙述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求知的热望及艰辛而愉快的生活经历,抒发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无比的敬爱和感激之情。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10分)【甲】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

4、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44下面加点的

5、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窥谷忘反(通“返”) B在昼犹昏(夜晚)C负势竞上(向上) D从流飘荡(随着)5、加点词表示数量“一百”的意思不同的是( )(2分)A一百许里 B百千人大呼 C千百成峰 D赏赐百千强6、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游鱼细石,直视无碍。”通过“游鱼细石”写出水的清澈。B“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富有韵律。C“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运用拟声叠词,构成一幅音韵和谐的画面。D“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烘托了山的高耸。7把下列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译

6、文: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译文: 三、填空题(共10分)8.根据课文原句填空(6分)(1)东风不与周郎便,_。赤壁(2)山河破碎风飘絮,_。过零丁洋(3)_,_,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4)环堵萧然,不蔽风日;_,_,_。五柳先生传(5)千里马常有,_。马说(6)抽刀断水水更流, 。(7)前不见古人, 。(8) ,病树前头万木春。(9)但愿人长久, 。9.根据下面的语境或提示填空(任选一题填写)(4分)(1)、朋友远行,你借用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句诗送别则略显感伤;不妨借用王勃的诗句:“ , ”来表达一种豪放的情怀。(2)、登幽州台歌中描绘诗人登楼远眺,孤独寂寞之情油然而

7、生的诗句是: ,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十到十四题(共12分)藤野先生阅读检测 (甲)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我交出所

8、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

9、,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乙)这一年没有完毕,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个紧要事,凡是愚昧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10、(甲)文第段中,“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

10、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请分别谈谈如何理解“吃惊”、“不安”、“感激”。 (3分)“吃惊”: “不安”: “感激”: 11、(甲)文第段中,“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这句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如何理解这个句子所蕴涵的意义及作者的思想情感,请谈谈你的理解。(2分)作用: 意义思想情感: 12、(甲)文第中“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中的“他们”指什么人?第段中“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中的“他们”又指什么人?作者对后一个“他们”持怎样的态度?(3分)(1)第中“他们”: (2)第中“他们”: (3)对后一个“他们”持的态

11、度: 13、从表达方式上讲,文段(甲)以_为主,文段(乙)以_为主。(2分)14、文段(乙)中的“那一回”是指(甲)中的_ _(不超过6个字)。(2分) 五、现代文阅读(22分)(一)名著导读(5分)5、名人传的作者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 )。6、名人传叙述了德国音乐家( )、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 )、俄国作家( )三位名人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崇高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7、我国先哲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在名人传的三位主人公身上得到深刻体现,请以其中一个人为例,说说他是如何在行动中体现孟子这句话的。(要求写出人名和具体事例,不少于30字)(二)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8至12题 (17分)北京时间不到点(1)儿子放假了,天天日上三竿才起。每天上午十点之前,我俩跑到附近的“德克士”快餐店,要上两个汉堡两杯可乐,早饭就算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