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受特大洪涝灾害情况汇报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8603275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遭受特大洪涝灾害情况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遭受特大洪涝灾害情况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遭受特大洪涝灾害情况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遭受特大洪涝灾害情况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遭受特大洪涝灾害情况汇报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遭受特大洪涝灾害情况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遭受特大洪涝灾害情况汇报(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遭受特大洪涝灾害情况汇报由于受 14 号台风影响,我县从8 月 13日到 15 日连降大到暴雨,发生特大洪水,对此,我们认真准备、科学调度、全力抢险,现将雨情、水情、灾情及抢险行动情况汇报如下:一、雨情8 月 13 日 18 时至 8 月 15 日 8 时,全县平均降雨231.6毫米,最大降雨点县城城区,降雨 367.9毫米。此次降雨的特点:一是强度大。全县 24 小时平均降雨超过 200毫米,其中,鲇鱼山站 14 日下午 2 点到 4 点两小时降雨 77 毫米。二是持续时间长。自 13 日 18 时开始到 15 日上午,长时间降大到暴雨,中间没有间歇。三是洪水来势猛。暴雨时,山洪暴发,平地起

2、水,短时间内汇聚入陶家河、东叉河、东沙河等几条支流,洪水漫溢,致使城关等多处一片汪洋。二、汛情截至 8 月 15 日上午 8 点,鲇鱼山水库已达水位 107.51米(汛限水位 106 米),库容 5.34亿立方;铁佛寺水库已达水位 106.2米(汛限水位104米),库容 2830立方;大石桥水库已达水位 123.44米(汛限水位 122.3米),库容 1013 万立方。三座大中型水库均超出汛限水位 1 米以上。全县 124 座小型水库全部接近或超出汛限水位,开闸放水或从溢洪道溢水。境内的河流、塘、堰及渠道高水位、满负荷运行。三、灾情第1页共15页由于降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致使受灾面积广,损失

3、惨重。灾情概括起来呈以下特点:一是受灾面大。此次受灾涉及全县22 个乡镇,其中重灾有武桥、河凤桥、城关镇、鲇鱼山、李集、余集、吴河、上石桥等 8 个乡镇,受灾人口 23 万,受灾行业涉及农、林、牧、渔、水利、工交运输、城镇、电力、通讯等行业。二是受灾点多。北部乡镇形成严重内涝。河凤桥楠杆桥村的寨围孜组、山坎组,武桥乡白蛇堰村,李集乡卜店村,丰集乡青山村,被洪水围困群众 1000余人,淹倒房屋 700多间。城区 5 平方公里严重积水,多处交通、供电通讯中断。城关水果批发市尝大别山商场被洪水淹没近 1 米,受灾工商户 3000 多户,居民家中进水 5000多户,大批家电因遭水淹而损坏,累计损失 1

4、000多万元。县城 6 所中小学校全部进水,农村中小学校校舍损毁严重。南部山区乡镇 1000多户群众受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威胁。在防汛抢险最紧急的 8 月 14 日夜晚,全县多处告急,防汛形势异常严峻。三是成灾严重。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31 万亩,成灾 22 万亩,绝收 4.9 万亩。死亡大牲畜 1500头,冲毁渔业养殖水面 5 万亩,停产工矿企业 6 个,公路中断 18 条,冲毁路基 210 公里,损坏输电线路 9 条65 公里,损坏通讯线路130 公里, 3 个基站进水,导致4000门电话通讯中断。毁坏河堤、护岸、桥涵、塘、堰等水利设施2500多处(座),倒塌房屋6000多间。第2页共15页四是

5、损失惨重。据初步统计,全县洪涝灾害累计损失折合人民币2.5亿元。其中,水利设施及防洪设施损失6700万元,农林牧渔业损失1.21亿元 ,工交运输业损失4200万元 ,其它方面损失 xx 万元。四、抗洪救灾措施面对灾情 ,县委、县政府不等不靠 ,统筹安排 ,科学调度,采取措施,带领全县人民全力以赴抗洪救灾。一是强化领导,全力抢险。县委、县政府组织了由 35 个县级领导带队的 22 个工作组分赴到各自分包的防汛责任区现场办公 (请你收藏好范 文,请便下次访问: .),一线指挥抢险,及时排查隐患,排除险情,切实帮助乡镇解决受灾群众吃、注就医问题,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县四大机构和县直单位组织了 12

6、00余人的青年抗洪抢险突击队,组织 300余名公安、武警、消防干警和官兵全力投入到抗洪救灾之中,在城区维护稳定,安抚群众,解救被洪水围困的居民,帮助居民转移物品;共营救转移群众800人,帮助转移大件财产8000余件。二是强化责任,狠抓落实。认真落实防汛预案,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各级防汛责任人一律到岗到位,靠前指挥;严格落实水库防汛责任制,对县辖区内的 2 座中型水库和 124座小型水库严格按照调度计划和防汛方案调度运作,有效错开铁佛寺水库泄洪和城关东叉河之间的洪峰,缓解了洪水对县城的威胁。对病险水库限制水位或空库运行;严格落实泥石流、山体滑坡造成事故责任制,实行县领导包乡、乡领导包村、村干部包

7、组、逐户排查隐患,对受到泥石流、山体滑坡第3页共15页威胁的群众,一律转移到安全地方度汛;严格落实交通安全责任制,做到安全第一,畅通第二;严格落实防汛责任追究制,对工作不力或玩忽职守的党员干部,严格按有关规定进行查处,绝不姑息迁就。三是众志成城,全力救灾。灾情发生后,县委、县政府采取紧急抢险措施,降低灾害损失。县四大机构领导深入抢险一线,与基层干部群众一道抢险救灾。调度救灾物资,紧急调拨救灾资金10 万元,已发放救灾帐蓬 60 顶,方便面 3000箱、矿泉水 5000瓶、面粉 1000余斤,大米 xx 余斤,捐赠衣物1000余件,药品 100余份,确保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房祝加强治安防范,确

8、保抗洪抢险期间全县社会稳定。四是核实灾情,降低损失。灾情发生后,县委、县政府紧急抽调230余名干部、组成22 个工作组,于今天早晨6 点奔赴各乡镇,深入灾区,开展抗灾救灾工作,对已成灾的,进行准确调查登记,对已发生险情,尚未成灾的,立即排险。具体灾情正在进一步核实之中。目前,灾区群众情绪稳定,社会大局稳定。五、请求解决的问题鉴于受灾面广,灾情严重,受灾人口多,需要大量的资金、物资、粮食、药品等,请求上级给予解决。第二篇:万年县林业遭受洪涝灾害和组织生产自救情况汇报万年县林业遭受洪涝灾害和组织生产自救情况汇报第4页共15页XX 年 6 月 3 日以来,百年一遇的强降水给我县林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9、全县林业干部职工正与林农、造林大户及各绿化公司积极投入生产自救。现将林业受灾情况及生产自救情况汇报如下。一、受灾基本情况全县造林及育苗受灾面积 15.66万亩,损坏房屋多间,水毁林区公路、输电线路、给水管线等多处,受灾损失 4898.81万元。1. “一大四小”工程受灾情况:“一大四小”工程总损失 3004万元。其中,通道绿化新造林水毁苗木 260 万株,受灾损失 1282万元;通道绿化林苗一体化受灾面积 580亩,受灾损失 226万元;大田育苗受灾面积 400 亩,受灾损失 1200 万元;滩涂地新造林受灾面积 1000亩,受灾损失 40 万元;荒山造林受灾面积 3900亩,受灾损失 256

10、万元。2油茶受灾情况:大田育苗受灾面积72 亩,水毁 270 万株,损失 505.5万元;油茶林受灾面积3200 亩,水毁苗木 16 万株,损失 420万元。受灾总损失925.5万元。3.雷竹受灾情况 :雷竹受灾面积 1200亩(不含“一大四小”工程雷竹造林),株数59 万株,损失 480 万元。4.其他造林受灾情况:受灾面积8.2 万亩,株数 24.6 万株,损失469万元。5.基础设施受灾情况统计:水毁林区公路 31 处,里程 11.9公里,损失 11.9万元 ;输电线路 3 处,长度 1.5公里,损失 0.15 万元;给水管第5页共15页线 26 处,长度 10.8公里,损失 10.8万

11、元;房屋损坏35 间,经济损失37.5万元,总计损失60.35万元。二、今后打算1.加强管护 . 立即修复苗天排水沟。对被洪水冲毁和损坏的排水沟立即组织修复,要求各造林主体立即行动起来,集中时间、集中劳力,在 7 月上旬所有被冲毁和损失的排水沟全面完成修复任务。 . 清理死苗和补植。对被洪水淹没的死苗在三天之内清理完毕,并在一周内完成补植任务。 . 及时扶苗定植。对被风雨刮倒的树苗及时扶正、培土扶蔸,大苗进行打桩固定,防止发生再倒扶现象。 . 实行稻草覆盖。确保补植苗木的成活率。对补植的苗木和重点地段的苗木进行培土扶蔸,稻草覆盖。一方面可防止杂草滋生;另一方面可保湿恒温,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12、. 加强病虫害防治。目前已进入高温季节,是苗木病虫害高峰期。县森防站全力以赴,加强林木病虫害的宣传和技术指导。一方面开展病虫害防治培训班,将病虫害防治知识传授给造林主体,另一方面深入田头地块,开展病虫害测验和灭虫治病工作,从而,将苗木的灾害降低到最低限度。2.全面开展“一大四小”工程自查工作,迎接全市秋季检查验收。3.搞好灾害损失统计,积极向上争取救助。第6页共15页洪涝灾害出现后,我们立即组织人员深入灾区了解灾情,收集有关灾害数据和影像资料,在第一时间向省、市报送,行文请求省厅解决救灾资金 200 万元,请求市局解决救灾资金100 万元。XX 年 7月 12日第三篇:荣邦乡遭受洪涝灾害情况汇

13、报材料荣邦乡遭受洪涝灾害情况汇报材料一、基本概况荣邦乡位于白沙县西北部,距离县城 70 公里,与 * 、昌江两个市县接壤,毗邻国营大岭、邦溪、芙蓉田和* 红岭分场,是个边远的乡镇。全乡总面积 82.2平方公里,可利用面积 5.6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3620亩,辖 5 个行政村, 19 个自然村, 31 个村民小组,总人口 6819 人,共 1271 户,其中农业人口 6457人。 XX 年全乡社会生产总值实现5562.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65 元。二、遭受洪涝灾害情况今年入汛以来,我乡先后遭受多轮强降雨袭击,特别是今年第17号台风“纳沙”和第19 号台风“尼格”袭击我乡,使我乡遭受重大损失,受灾人口 6413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6901亩,其中水稻成灾面积1350亩,甘蔗受灾面积7250亩,木薯受灾面积2105亩,橡胶受灾面积 2546亩,香蕉受灾面积2115亩,瓜菜受灾面积318 亩,其他作物1217亩。水产养殖受灾面积300亩。房屋受灾 1600户,其中倒塌房屋21 间,损坏房屋 140间;冲毁乡村和村组公路路基4000 米、桥涵毁坏第7页共15页5 座;损坏桥涵渠道16500米,冲毁塘坝 6 宗,损坏桥涵 3 座,损坏渡槽 1 座,冲毁水闸 1 座。全镇洪涝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 2689万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