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普通公路精细化设计指南》(试行)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8600336 上传时间:2023-10-01 格式:DOC 页数:145 大小:9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普通公路精细化设计指南》(试行)_第1页
第1页 / 共145页
《福建省普通公路精细化设计指南》(试行)_第2页
第2页 / 共145页
《福建省普通公路精细化设计指南》(试行)_第3页
第3页 / 共145页
《福建省普通公路精细化设计指南》(试行)_第4页
第4页 / 共145页
《福建省普通公路精细化设计指南》(试行)_第5页
第5页 / 共1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普通公路精细化设计指南》(试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普通公路精细化设计指南》(试行)(1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福建省普通公路精细化设计指南(试行)福建省公路管理局福建省交通规划设计院128序 言设计是公路项目开发、建设、管理的龙头和先导;精细化设计对设计提出更高要求,是设计的核心和关键。精细化设计出效益。从社会效益看,公路项目设计受职能部门和地方政府双重指挥,通过精细化设计能够充分考虑到路网总体规划布局和区域发展需要等多方面因素,可以实现路网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双赢、共赢。从经济效益看,精细化设计可以一次成型,避免浪费、变更、返工,能较准确地测算出建设成本,提高项目的设计效率,有效地保证图纸的使用,大大降低建设和后期的运营管理成本。从人文效益看,精细化设计更加体现人性化、彰显文化特色和自然和谐,

2、不千篇一律,让历史、人文和自然交织在一起,既传承了历史文化,又让人民群众共享交通建设丰硕成果,更实现了自然和谐之美。精细化设计出精品。精品工程包括工程质量、人民满意、历史检验、美学等方方面面,是一个系统工程;精细化设计全方位考虑系统每一个环节,避免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实现了各块资源的最优配置,是出精品工程的源头。福建山地多,公路项目建设变化各异,没有太多规律可循,要建设出公路精品工程,要更加突出精细化设计的理念,因地制宜、尊重自然、实事求是,充分考虑区域特点、路网结构特性和人性化需求,差异化设计,不搞一刀切。福建省普通公路精细化设计指南(试行)结合福建省普通公路建设的实际特点,围绕公路功能、

3、建设标准、总体设计、路线、路基、路面、桥涵、隧道以及线路交叉、交通安全、沿线设施、绿化景观、城镇化公路、地质勘察等14个方面,把精细化理念融入到项目设计中的每一个环节,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可操作性。今后几年,我省普通国省道将围绕“532”工程加快建设步伐,农村公路也将加速成网。虽建设任务很重,但我们要自加压力,不断适应公路建设新形势和新要求,在原来良好设计管理模式基础上,将精细化设计贯穿公路建设管理始终,让每一个设计者都有“精细化设计”意识,形成精细化设计建设福建交通的共识,持之以恒,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提高,全面提升我省公路勘察设计和建设管理水平。 张兆民 2015年7月20日目 录第一章 总则

4、11.1 编制目的11.2 适用范围1第二章 公路功能2第三章 建设标准3第四章 总体设计8第五章 路线115.1 一般规定115.2 技术指标选取115.3 运行速度135.4 视距135.5 平面设计145.6 纵面设计16第六章 路基186.1 横断面及土石方186.2 路基边坡及防护支挡186.3 路基排水206.4 特殊路基22第七章 路面23第八章 桥梁涵洞318.1 桥梁荷载标准318.2 桥涵水文318.3 桥位选择318.4 桥型总体方案328.5 桥梁结构328.6 桥梁改扩建358.7 桥梁养护358.8 桥梁结构耐久性358.9 涵洞36第九章 隧道379.1 隧道总体

5、设计379.2 隧道内轮廓及横断面设计409.3 隧道洞门设计409.4 衬砌设计429.5 隧道防水及排水系统设计439.6 辅助施工措施设计439.7 隧道施工方法449.8 监控量测和超前地质预报449.9 通风设计459.10 救援通道45第十章 路线交叉4610.1 交叉型式的选择4610.2 分离式立交4710.3 互通立交4810.4 平面交叉48第十一章 交通安全50第十二章 干线公路沿线服务设施53第十三章 绿化景观55第十四章 城镇化公路63第十五章 地质勘察6715.1 一般规定6715.2 初步勘察6815.3 详细勘察70附件173福建省初步设计(技术方案)精细化设计

6、审查及评价表73福建省施工图阶段精细化设计审查及评价表77附件282初步设计阶段精细化设计要点82附件384第一章 总则85第二章 公路功能86第三章 建设标准87第四章 总体设计90第五章 路线92第六章 路基96第七章 路面99第八章 桥梁涵洞100第九章 隧道103第十章 路线交叉107第十一章 交通安全109第十三章 绿化景观113第十四章 城镇化公路116第十五章 地质勘察118第一章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倡导精细化设计理念,解决目前设计中的突出问题、薄弱环节及制约因素,推动标准化、差异化和人性化的精心设计,进一步提升勘察设计质量,促进普通公路建设管理规范化,特制定福建省普通公路精

7、细化设计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1.2 适用范围1.2.1 本指南适用于福建省普通公路项目的勘察设计。1.2.2 本指南是依据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结合福建省普通公路建设的区域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制定。未尽事宜,以现行有关标准、规范为准。第二章 公路功能2.1 每一条路在路网中有其自身的功能,应将公路功能作为确定技术等级和主要技术指标的主要依据。公路按照交通功能分为干线公路、集散公路和支路三类。干线公路细分为主要干线公路和次要干线公路,集散公路细分为主要集散公路和次要集散公路。2.2 以公路在普通公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主,兼顾拟建项目的区域特点和交通特性,论证项目在路网结构中的功能。2.

8、3 除路网功能外,还应对集疏运、城镇化、旅游区、重载交通、水利设施、战备、救灾等功能进行分析。如满足所有功能有困难时,应比较各功能重要性,判断应该重视的功能。2.4 国省干线在交通量小、地形困难路段应进行路网结构调整的可行性分析,使公路功能与路线走廊带的自然条件及社会发展环境相吻合。第三章 建设标准3.1 交通量预测应与项目区域的路网结构、综合交通、地区发展、产业布局、人口密度等相适应。3.2 公路技术等级的选用应遵循以下原则:(1)次要干线公路应选用一级、二级公路;主要集散公路宜选用一级、二级公路。(2)次要集散公路宜选用二级、三级公路。一般路段宜选用三级公路,有条件的地区可选用二级公路。(

9、3)支线公路宜选用三级、四级公路。(4)设计速度、车道数结合交通量、地形条件等因素选用。3.3 公路横断面3.3.1公路路基横断面中各组成部分宽度应以满足行车安全要求为前提,根据设计交通量、项目路网功能、各部分所承担功能以及沿线地形等建设和通行条件综合确定。3.3.2 一级公路的中央分隔带宽度在满足功能和隔离设施要求的基础上,可根据地形适当调整。地形复杂路段,可采用整体式混凝土护栏;城镇区域在规划红线范围内,可适当增加宽度,提升绿化效果,同时为后期改扩建预留空间。中央分隔带宽度频繁变化时,应采用线形过渡。3.3.3 整体式路基过渡为分离式路基后,行车道左侧应设置左路肩(包括硬路肩及土路肩)。分

10、离式路基两幅间的间距不必等宽,亦不必等高,可随地形而变化,与周围景观相配合。分离式路基应在适当位置设横向连接道,以供养护、维修或抢险时使用。3.3.4 二级公路在混合交通量较大的路段,可设置慢车道。双向交通应采用双黄线或中间带隔离设施,禁止车辆随意穿越。慢车道宽度应采用3.5m,双黄线宽度为0.5m,设置中间带隔离设施时应考虑路缘带宽度及限界C值。3.3.5 二级及以下公路根据其交通组织方式,一般应选择整体式断面形式。根据地形等条件采用上、下行分离式断面时,应重点做好过渡路段的通行警示和提示。3.3.6 公路不同路基宽度、不同断面形式变化处,应选择在项目主要的城镇、交叉等主要节点位置区域,并应

11、设置必要过渡路段和保持行车道或行车轨迹的连续性。不同断面形式过渡时,应充分顺应路基两侧地形等自然条件变化,因势利导,消除生硬和突兀变化的现象。3.3.7 紧急停车带(1)作为干线的一级公路右侧硬路肩宽度小于2.50m时,应设置紧急停车带,并可根据需要与港湾式停靠站结合。(2)在公路沿线的村庄,居民集居区设港弯式车辆停靠处,以利于行车安全和便于旅客上下车。(3)二级公路的连续长、陡下坡路段,可根据需要在视距良好的路段设置紧急停车带。3.4 设计路段3.4.1 设计速度、横断面组成应根据地形条件分段确定。采用同一设计速度的设计路段不宜过短。采用不同设计速度的设计路段间不宜频繁变化。3.4.2 不同

12、设计路段相互衔接的地点,应选在交通量发生变化处,或用路者能够明显判断前方需要改变行车速度处。一级公路宜设在互通式立体交叉、或平面交叉处;二、三、四级公路宜设在交叉路口、桥梁、隧道、村镇附近,或地形明显变化处。3.4.3 不同设计路段相互衔接前后一定范围,应结合地形的变化其路线线形主要技术指标亦随之逐渐过渡,设计速度高的一侧应采用较低的平、纵技术指标,反之则应采用较高的平、纵技术指标,使平、纵线形技术指标较为均衡,避免出现突变。3.5 路拱坡度3.5.1 非超高路段,双向四车道及以下公路,路面横坡按2%设置;双向六车道及以上公路,路面横坡按2.5%设置。3.5.2 超高过渡的变化处,一般公路当合

13、成坡度0.5%时,一级公路当路基路面合成坡度2%、桥梁路面合成坡度1%时,应采用综合排水措施,保证路面排水畅通。路面排水缓坡区设计可采用路脊横移法(单侧双车道路面)或平行路拱法(单侧三车道及以上路面)或采用埋入式排水槽。3.5.3 六车道以上公路的大坡坡底路段,宜进行路面排水分析,消除可能的路面积水问题。3.6 限速3.6.1 公路限速标准应充分反映道路使用者的驾驶期望,限速值不宜骤然上升或下降。3.6.2公路限速除设置限速标志标牌外,还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综合考虑视错觉标线、振动标线、减速标线等与标志牌配合使用。3.7 城市周边地区的公路路基设计洪水频率应结合城市防洪标准,考虑救灾通道、排洪

14、和泄洪需求综合论证确定。3.7.1 与防洪堤共建的公路,路基设计洪水频率应符合规范要求。3.7.2 在已有救灾通道的前提下,防洪堤满足路基设计洪水频率要求时,位于堤内的公路,路基设计洪水频率可采用城市规划防洪标准。特殊困难路段,根据道路服务及救灾功能确定采用防涝标准。3.8双向四车道、设计速度60 km/h的二级公路在桥梁段平曲线的缓和曲线长度、隧道断面布置宜按一级公路要求设置,预留改扩建为一级公路的条件。双向六车道、设计速度60 km/h的二级公路应采用城镇化公路设计标准。一般路段不宜采用设计速度40km/h、双向四车道及以上的二级公路的技术标准。3.9 特殊困难路段应进行降低技术等级及设计

15、速度的论证。3.9.1 国省道困难路段按二级公路标准实施代价较大时,可采用三级公路标准。3.9.2 县道困难路段,可采用双车道四级公路标准。3.9.3 弯道半径低于规范一般值的路段占路线里程40%及以上时,应进降低技术等级及设计速度的论证。3.10 改扩建公路3.10.1 应对老路运营现状及改扩建时机进行评估,同时应与易拥堵路段、瓶颈路段升级改造方案进行比选。3.10.2 技术标准应满足老路改扩建方案及施工交通组织的需要,改线路段应采用新建公路标准。路基标准横断面的组成设计及调整,应满足各组成部分的功能需求。3.10.3 对原洞利用、改造困难的隧道,可维持原设计速度,但前后路段设计速度级差不得大于20km/h。3.10.4 易拥堵路段、瓶颈路段进行升级改造时,应灵活设置爬坡车道、合理设置横断面过渡段、科学改造平面交叉口等措施。第四章 总体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