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性状鉴别与炮制常识讲义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8535121 上传时间:2024-01-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性状鉴别与炮制常识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药性状鉴别与炮制常识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药性状鉴别与炮制常识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药性状鉴别与炮制常识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药性状鉴别与炮制常识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性状鉴别与炮制常识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性状鉴别与炮制常识讲义(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药性状鉴别与炮制常识讲义一、中药材性状鉴别1、鉴别内容性壮鉴别就是用眼观、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十分简便的鉴定方法,来鉴别 药材的外观性状。这些方法在我国药学宝库中积累了丰富的传统鉴别经验,它具有简单、易 行、迅速的特点。性状鉴定和来源鉴定一样,除仔细观察样品外,有时亦需核对标本和文献。 直观的性状鉴定是很重要的,也是中药鉴定工作者必备的基本功之一。本讲义除认真总结老 药工生动而形象的经验鉴别术语和方法外,同时结合植物(动物)的分类学和组织学知识加以 描述,使带有地区性的经验术语,能更准确而趋于统一,有利于学习推广。性状鉴定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方面:1、形状 药材的形状与药用部分有关

2、,每种药材的形状一比较固定。如根类药材有圆柱 形、圆锥形、纺锤形等;皮类药材有卷筒状、板片状等;种子类药材有圆球形、扁圆形等。 经验鉴别防风根茎部分称为“蚯蚓头”;野生人参则为“芦长碗密枣核丁,紧皮细纹珍珠须” 海马的外形为“马头蛇尾瓦楞身”。老药工们这些经验鉴别的术语,形象而生动,易懂易记。 有些叶和花类药材很皱缩,须先用热水浸泡,展平后观察。2、大小 药材的大小指长短、粗细、厚薄。要得出比较正确的大小数值,应观察较多的 样品。如测量的大小与规定有差异时,可允许有少量稍高于或低于规定的数值。有些很小的 种子类药材,如葶苈子、白芥子、车前子、菟丝子等,应在放大镜下测量。3、颜色 各种药材的颜色

3、是不相同的,如丹参色红,黄连色黄,紫草色紫,乌梅色黑。 药材因加工或贮藏不当,就会改变其固有的色泽。药材的颜色是否符合要求,是衡量药材质 量好坏的重要因素。很多药材的色调不是单一的,而是复合的色调。在描述药材颜色时,如 果用两种以上的复合色调描述时,则应以后一种色调为主,如黄棕色,即以棕色为主。4、表面特征指药材表面是光滑还是粗糙,有无皱纹、皮孔或毛茸等。双子叶植物的根 类药材顶部有带有根茎;单子叶植物根茎有具膜质鳞叶;蕨类植物的根茎常带有叶柄残基和 鳞片。白花前胡根的根头部有叶鞘残存的纤维毛状物,是区别紫花前胡根的重要特征。植物 香圆未成熟果实或幼果作枳壳或枳实时,果顶具俗称“金钱环”这一特

4、征是鉴别该种的重要 依据。5、质地 指药材的软硬、坚韧、疏松、致密、粘性或粉性等特征。有些药材因加工方法 不同,质地也不一样,如盐附子易吸潮变软,黑顺片则质硬而脆;含淀粉多的药材,如以蒸 煮加工,则因淀粉糊化,干燥后而质地坚实。在经验鉴别中,用于形容药材质地的术语很多, 如质轻而松、断面多裂隙,谓之“松泡”(南沙参);富含淀粉,折断时有粉尘散落,谓之“粉 性”(山药);质地柔软,含油而润涌起,谓之“油润”(当归);质地坚硬,断面半透明状或有 光泽,谓之“角质”(郁金)等。6、折断面指药材折断时的现象,如易折断或不易折断,有无粉尘散落等及折断时的断面 特征。自然折断的断面应注意是否平坦,或显纤维

5、性、颗粒性或裂片状,断面有无胶丝,是 否可以剥离等。对于根及根茎类、茎和皮类药材的鉴别,折断面的观察是很重要的。如茅苍 术易折断,断面放置能“起霜”(析出白毛状结晶);白术不易折断,断面放置不“起霜”甘 草折断时有粉尘散落(淀粉);杜仲折断时有胶丝相连;黄柏折断成,显纤维性,裂片状分层; 苦楝皮的折断面,可分为多层薄片,层层黄白相间;牡丹皮折断面较平坦,显粉性。对于不易断或折断面不平坦的药材,为描述断面的形态特征,可用刀切成横切面,以便观 察皮部与木部的比例、维管束的排列形状、射线的分布等,有些药材肉眼还可察见黄棕色小 点(分泌组织)等。如大黄根茎可见星点,何首乌可见云锦状花纹,均为异常维管束

6、。对于横 切面特征的描述,经验鉴别也有很多术语,如黄芪有“菊花心”;粉防已有“车轮纹”;茅苍 术有“朱砂点”等。7、气有些药材有特殊的香气或臭气,这是由于药材中含有挥发性物质的缘故,也成为鉴 别该药材主要依据之一,如檀香、阿魏、麝香、肉桂等。对气味不明显的药材,可切碎后或 用热水浸泡下下再闻。8、味每种药材的味感是比较固定的,有的药材味感亦是衡量品质的准之一,如乌梅、木 瓜、山楂以味酸为好;黄连、黄柏以味越苦越好;甘草、党参以味甜为好等等,这都是与其 所含成分及含量有密切关系。若药材的味感改变,就要考虑其品种和质量问题。尝药时要注 意取样的代表性,因为药材的各部分味感可能不同,如果实的果皮与种

7、子,树皮的外侧和内 侧,根的皮部和木部等。注意对有强烈刺激性和剧毒的药材,口尝时特别小心,取样要少, 尝后应立即吐出,漱口,洗手,以免中毒,如草乌、雪上一支蒿、半夏、白附子等。9、水试有些药材在水中或遇水能产生特殊的现象,作为鉴别特征之一。如番红花加水浸 泡后,水液染成黄色;秦皮加水浸泡,浸出液在日光下显碧蓝色荧光;葶苈子、车前子等加 水浸泡,则种子粘滑,且体积膨胀;小通草(旌节花属植物)遇水表面显粘性。这些现象与药 材中所含有的化学成分组织构造有关。(熊胆盘旋鉴别法取少许熊胆放入盛满清水的杯内,可发现杯中胆质盘旋下沉,并溶成一条黄线者为真 品,其它动物的胆质无盘旋状。三七化血鉴别法将三七粉撒

8、入少量猪血内,即可发现猪血化为水状,此真三七,原因是三七所含甙有溶 血功能。而假三七,放入动物血中则血不能化水。)10、火试 有些药材用火烧之,能产生特殊的气味、颜色、烟雾、闪光和响声等现象,作 为鉴别特征之一。如降香微有香气,点燃则香气浓烈,有油流出,烧后留有白灰;麝香少许 用火烧时有轻微爆鸣声,起油点如珠,似烧毛发但无臭气,灰为白色;海金沙易点燃而发爆 鸣声及闪光,而松花粉及蒲黄无此现象,可资鉴别。以上所述,是药材性状鉴定的基本顺序和内容,在描述中药的性状或制订质量标准时, 都要全面而仔细地观察这几个方面。但对具体药材的各项取舍可以不同。除上述对完整药材的鉴别外,还应学习掌握一些饮片鉴别知

9、识。中药饮片,系指将药材 通过净制,切制或炮炙,制成的一定规格的,直接供配方、制剂使用的加工药材,又称“咀 片”。饮片不同于完整药材的鉴别特征是,改变了形状、大小、颜色、甚至气味。加之用机器 切片也改变了原手工饮片(圆片、斜片、平片、节片等)的规则性,在学习时应结合完整药材 特征,特别是横切、表面和气味的特征来对比识别,也不通难掌握。有的饮片特征十分突出, 如大血藤,只要一片饮片(茎横切面),即可鉴定出植物种。类似实例还有狗脊、槟榔、千年 健、藕节等。2、各类药材性状鉴别注意事项(1)根类一般要观察形状、大小、表面、横断面、色、味等。根的上端常带有根状茎或地上茎的 残基,其特征往往可作为鉴别的

10、依据。表面光滑、粗糙、裂纹、纵皱纹、横皱纹等特征, 亦作为鉴别依据。横断面在根类药材鉴别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如髓部的有无,不同类型 维管束构造形成的种种纹里:如节的有无,节间特征,不具叶痕、芽痕等,均应重视。(2)根茎类根茎类的外形和内部构造,与根类有明显的区别。要对其菜状、大小、表面、质地、横 断面、色、味等进行鉴别。根茎的形状较为多样化,如根状茎、块茎、球茎、鳞茎等。根茎 上端的茎或叶的残基特征,往往可作为鉴别的依据。横断面的可见特征,与根类略同。(3)茎木类茎木类一般指植物的茎枝以及茎生的棘刺和茎的髓部(草本植物的茎枝一般归入全草 类)。一般要对其形态、大小、表面、横断面、色、味等进行鉴

11、别。在茎的表面常可看到明显 的茎节和茎节上的枝、叶、芽残基,以及栓皮自然脱落的痕迹等。皮类多为其茎干或根的皮部。一般对其形状、外表面、内表面、横断面、色、味等进行 鉴别。皮类的形状,因品种、部位、分割方式,以及干燥收缩程度等不同而异。如外形平坦、 弯曲、反卷、槽状、管状、卷状(单卷、双卷、复卷);表面的平滑、粗糙、裂纹、槽纹、皱 纹(纵、横);皮孔的有无及其他形状各异的特征等均可作为鉴别依据。(5) 叶类药用一般为完整的叶片,有少数是带嫩枝的。一般对其形状、组成(单叶、复叶)、表面、 叶脉、表面附生物、颜色、气味等进行鉴别。除颜色外,一般要经水湿润后再展开观察。(6) 花类花是植物的主要器官。

12、分单花、花序或花的特有部分,如柱头、花蕾、花粉等。一般要对 其形状、大小、花序、花片、花的组成等进行鉴别。除颜色外一般可先经水浸,在漂浮中观 察花的形状。或用放大镜、解剖镜观察各部组成。花多具特殊的香气,常可人为对其鉴别的 依据。(7) 果实类一般为单果,也有用果穗、果肉、果核、果柄或单用其果皮的维管束部分入药的。一般对 其形状、大小、色、味、表面纹里、种脐、合点和种脊的位置及形态进行鉴别。(8) 种子类药用大多是成熟的完整的种子,少数为剥去种皮或取其发芽后的种子入药。一般对其形状、 大小、色、味、表面纹里、种脐、合点和种脊的位置及形态进行鉴别。(9) 全草类全草类主要为草本植物的全株或其他地

13、上部分,个别带有花果、根和根茎。全草类药材的 鉴别,应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各部分,可参考以上有关内容分别进行鉴别。(10) 菌藻类一般要观察藻体、子实体或菌核的形状、大小、质地、断面等。(11) 动物类药材一般要观察形状、大小、表面、颜色、头部、背部、腹部、尾部、质地、断面、气味等。(12) 矿物类药材一般要观察形状(矿物的单体、集合体和药材形状)、颜色(表面或断面)、特征(条痕、光 泽、透明度、脆性、磁性、发光性、挠性)、质地(软、硬、坚)、断面、气味等。3、性状鉴别实例:柴胡基原:本品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北柴胡”及“南柴胡”。春、秋 二季采

14、挖,除去茎叶及泥沙,干燥。性状:北柴胡 呈圆柱形或长圆锥形.长6-15cm。直径0.3-0.8cm。根头膨大,顶端残留3-15个整基或短纤维 状叶基,下部分枝。表面黑褐色或浅棕色,具纵皱纹、支根痕及皮孔。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显纤维性.皮 都浅棕色.木部黄白色。气微香,味微苦。南柴胡根较细,圆锥形,顶端有多数细毛状枯叶纤维.下部多不分 枝或稍分枝。表面红棕色或黑棕色.靠近根头处多具细密环纹。质稍软,易折断,断面略平坦.不显纤维性。 具败油气。黄芪基原:本品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春、秋二李采挖,除去须根及根头,晒干。性状:本品呈圆柱形,有的有分枝,上端较粗,长30-90cm,直

15、径1-3.5cm。表面淡棕黄色或淡棕褐色,有不整 齐的纵皱纹或纵沟。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强,并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放射状纹 理及裂隙,老根中心偶呈枯朽状,黑褐色或呈空洞。气微,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味。白芍基原: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夏、秋二季来挖、洗净,除去头尾及细根,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 去应后再煮、晒干。性状:本品呈圆柱形,平直或稍弯曲,两端平截,长5-18cm、直径1-2.5cm。表面类白色或淡红棕色,光洁或 有纵皱纹及细根痕,偶有残存的棕褐色外皮。质坚实,木易折断,断面较平坦,类白色或微带棕红色,形成层 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气微,味微苦、酸。板蓝根基原

16、: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秋季来挖,除去泥沙,晒干。性状:本品呈圆柱形,稍扭曲,长10-20cm.直径0.5-1cm。表面淡灰黄色或淡棕黄色,有纵皱纹、横长皮孔样 突起及支根痕。根头略膨大,可见暗绿色或暗棕色轮状排列的叶柄残基和密集的疣状突起。体实,质略软断 面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气微,味微甜后苦涩。茯苓基原: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 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 同部位切制,阴于,分别称为“茯苓皮”及“茯苓块”。性状:茯苓个呈类球形、椭圆形、扁圆形或不规则团块,大小不一。外皮薄而粗糙,棕褐色至黑褐色.有明显 的皱缩纹理。体重,质坚实,断面颗粒性,有的具裂隙.外层淡棕色,内部白色,少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