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资源与农业发展的基本概念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8506580 上传时间:2024-01-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4.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资源与农业发展的基本概念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农业资源与农业发展的基本概念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农业资源与农业发展的基本概念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农业资源与农业发展的基本概念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农业资源与农业发展的基本概念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资源与农业发展的基本概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资源与农业发展的基本概念(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业资源与农业发展的基本概念一、农业资源1. 概念.定义。资源是财富之源,通过利用可以形成财富。它具有可利用性或有价值性,许 多资源具有稀缺性。它是人们在一定的时空分布和经济技术条件和技术水平下人们发现的可 被人们利用的有价值的东西,包括有形的物质和无形的东西,如资本、技术和智慧。.资源与农业产出的关系。农业资源是与农业生产相联系能产生经济价值的各种资源 的总和,是农业所需要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技术资源的总和。农业生产经济学认为一切农 业产出都是由各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投入组合,通过农业生物转化而成的,早期把农业资源的 投入分为土地(L)、劳动(W)、资本(C)三大类,以后又加上了技术(T)或管理

2、(M),以 后又把价格(P)考虑进去作为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从而建立起比较切合实际的生产函数 模型 Y=f(L、W、C)三要素模型;Y=f(L、W、C、T)四要素模型;Y=f(L、W、C、T、M、P)六 要素模型。考虑土地、劳动力、资本、价格四要素的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为: Y=ek la Wb Cc pd。.农业资源特点:农业资源具有A.地域性和季节性B.多用性和有限性C.整体性和 层次性D.稳定性和变化性E.有价值性。2. 农业资源分类.自然资源:包括非耗竭性资源,如太阳光能、风能等;可再生资源,也称可更新资 源,包括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等,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更新

3、的,其 更新是有条件的,过度使用也会遭致破坏;非可再生资源(不可更新资源),如各种矿产资 源和煤、石油等资源。按照农业利用方向又可分为种植业资源、林业资源、畜牧业资源、渔 业资源。.社会经济资源:包括A.人力资源,如农业人口、农业劳动力、农业劳动者素质及文 化教育程度;B.农业基础设施资源,如交通、供水、供电、电讯通达状况、农田基本建设、 农田灌溉排水设施;C.农业能源与矿产资源;D.农业资金资源;E.农业物质技术资源,包括 农业机械装备水平、自动化程度、化肥、农药、农膜、设施农业等;F.农业科技资源,包括 物化农业科技资源,如新品种、农用新物种、种苗、农药、新型化肥、增效剂、农用微生物 制剂

4、、电子计算机技术;G.农业旅游资源;H.农业信息资源;I.农业市场资源;J.农业管理 技术资源。3农业资源在农业中的作用.为农业活动提供生长活动的空间和时间;.为农业生物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如气候条件、大气质量条件、环境生物条件等; .为植物生长提供能源一太阳;&为植物提供生长必需的水分和养分。农业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是农业发展的基础, 是农业活动的平台。其自然禀赋的质量、数量具有一定的土地自然生产潜力。不同区域间的 土地生产潜力差异是很大的,经济学上把这种差异叫做级差地租。它影响与决定了一个国家 或一个地区农业的基本特征。如世界上年出口粮食2.5亿吨,其中美国8354万吨、法国3274 万吨、

5、加拿大2430万吨、阿根廷2426万吨、澳大利亚2182万吨、德国1128万吨、泰国 647万吨、越南527万吨等8国共20968万吨,占世界出口贸易粮的83%。而8国的粮食生 产总量是64411万吨,占世界粮食总产量20亿吨的32.2%。他们能生产出大量的出口贸易 粮是和其人均耕地占有量密切相关的,美国人均耕地0.84hm2即12.6亩,法国人均耕地在 4.74亩左右、加拿大23.9亩、阿根廷10亩、澳大利亚35.17亩、德国3.1亩、泰国4.4 亩,可见粮食是典型的土地资源型产品。我国粮食生产在出口量上没有优势。我国粮食生产 南方以水稻为主,北方以旱粮为主,是由雨量分布决定的,中国西部干旱

6、半干旱区的牧区与 半农半牧区与东部湿润区的农区是按400mm等雨线而划分的。又如平原、丘陵、山地、高原 地区农业形态各异,发达的平原农业区和贫困的山区农业形成巨大的反差,说明了自然资源 对农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是显而易见的。4. 社会经济资源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Q.农业社会经济资源与条件决定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因为农业是为人类提供农 产品的产业,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农产品的价格和盈利能力就成为发展这些种类农业的动 力。如在计划经济时代,全国都是以粮食生产为主,改革开放以来,在沿海经济发达区,如 珠江三角洲由粮食生产转向出口型的蔬菜、水果、花卉园艺业,社会需求的变化推动农业结 构进行调整。Q.农

7、业社会经济资源决定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能力和生产规模、生产效率。如只 有用现代化的物质技术装备农业,用现代工业生产的农用物料投入农业,用现代资本投入农 业,用现代管理技术管理农业,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才能从根 本上改变手工农业下农民的贫困状况。Q.农业社会经济资源中的现代科技引导人们对农业自然资源进行深度开发,提高土地 生产力。先进国家农业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在60-80%以上,我国尚停留在30-40%。我 国杂交水稻、杂交玉米、脱毒马铃薯的推广、配方施肥、地膜、节水灌溉、耕作改制等技术 的普及为我国农业增效起了重要作用,农业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今后会越来越大。尤

8、其 转基因抗性育种技术、超高产育种、生态农业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农业机械化自动化技术、 精准农业技术、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藏技术、农业新物料、新材料开发与应用和管理水平的提 高等方向,需要作过多的工作。荷兰1450万人的小国,在人均耕地0.9亩的条件下,靠科 技实现农业现代化和计算机管理,成为世界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国。2001年出口 227.77亿美 元,美国为567亿美元。荷兰猪肉、鸡蛋、奶酪、黄油和鲜花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禽肉出 口居世界第三位,鲜花出口量占世界的60%,鸡蛋占40%,猪肉占30%。Q.农业社会经济资源,尤其是农业投资能力的增加,可以改造和提高自然资源的质量, 提高土地的综合生产

9、能力。如水利设施建设、基本农田建设、低产农田改造、农业防护林建设、农业污染治理等,可以进一步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5. 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的目标.综合利用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各种类型的土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 草则草、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保护则保护、宜治理则治理、宜旅游则搞旅游观光农业。.高效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有利于土地肥力的提高,扩大林草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增加 水资源的工程蓄引量、控制水土流失和农业污染,使农业环境质量改善,按照人口、粮食、 资源、环境平衡的原则,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实行集约化经营,实现农

10、业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源的消耗。节约土地、节约水资源、节约肥料资源、节约劳动力 资源、节约能源、节约利用时间、节约利用空间,发展循环农业,在农业领域实现无废物生 产、清洁生产。6. 我国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策略重点.土地资源。耕地。我国耕地99.4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0.4%。1984年国家计委使用的数字为1.43 亿hm2 (21.45亿亩),1986年农业部土地概数为1.41亿hm2 (21.1亿亩),美国卫星遥测我 国耕地1.5亿hm2 (22.6亿亩)。第二次土壤普查,全国现有耕地1.32519亿hm2 (19.88亿 亩),其中水田 3179.6 万 hm2,占 23

11、.99%;旱地 10072.35 万 hm2,占 76.01%;水浇地 2278.4 万hm2,占旱地面积的22.62%。耕地是最宝贵的土地资源,是人类的生命线所在。而侵占耕 地的现象日益严重,19972003年我国耕地净减少0.1亿hm2,平均每年减少93.3万hm2, (1399.5万亩),仅2003年减少253.3万hm2 (3844.5万亩)。因此,A.对耕地资源的开发 居首位的是保护。B.局部开发宜农荒地(1333万hm2)、闲散地开发、沿海滩涂开发。退 化土地整治,包括水土保持区的整治、盐渍化、荒漠化、污染土地的整治;废弃耕地的复垦 与治理;我国有2/3的低产土地的治理等。D.高产

12、稳产田的建设,包括吨粮田建设等,集成 运用成套先进技术措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E.设施农业,发展无土栽培农业,其产量往往 是常规土壤栽培的5倍以上,可以在荒地、屋顶进行F.多熟种植,提高耕地复种指数;提 高大棚温室的复种指数。林地。我国有各种林地167.1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7.4%,尚有宜林荒山荒地77.9 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0.3%。以建立国家防护林体系为骨干,实施大面积造林,绿化荒山 荒坡、村寨、城镇、道路、水系。应尽快绿化起来,使林地面积达到245万km2,占国土面 积的27.7%结合林业发展生态经济林产业,发展1亿亩速生用材林。草地。我国有草地285.7万km2,占国土面积

13、的29.8%其中可利用的草原223.4万km2 (33.51亿亩),占国土面积的23.3%南方草山草坡49.5万km2 (6.68亿亩),我国草原面 积大,产草量低,畜产品量不到全国肉产量的10%,是一个极待开发的领域。目前人工草场 仅3200万亩,围栏草场7000多万亩,占草原的3%,主要限制因子是缺水,南方草山草坡 开发易引起水土流失。.水资源。我国年水资源总量6.19X1012IQ3 (6.19万亿方),55%用于蒸发和蒸腾,地表径流(二次 水源)仅占44%。中国水资源利用数量相当于一次水源的7.5%,二次水源的18.0%,三次水 源的56.25%,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是我国水资源开发总的要

14、求。A.增加工程蓄水量。目前我 国有各种小水库84905座,总库容4571.4亿m3,只相当于美国、苏联的1/4左右。目前北 方河流可控制在61-94%,南方河流不到20%。大力增加工程蓄水量,实行大、中、小、微并 举,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B.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北方地区应该大量补给大口井, 南方岩溶地区利用好洞穴水,修建地下水库。修建小水窖、地下水窖。C.节约用水。以色 列1.49万km2, 560万人,耕地41万hm2,以微喷灌、滴灌为主,在降雨不到200mm的沙漠 中以灌溉农业,将荒山改造为森林公园,沼泽、沿海洼地变为良田,在南部沙漠建立起不少 的绿洲和温室,生产水果、花卉、药材、蔬

15、菜,每个农业劳动力年产俺.5万美元,一个农 民可养活90个人,使以色列有“欧洲厨房”之称。一般说来,喷灌、滴灌比漫灌可节约水 1/31/2,增产1/35倍,使肥水利用率提高到90%。 D.跨流域调水。这是解决区域性 缺水的有效措施,重点是把南方丰富的水调往北方地区,首先解决华北用水,再逐步解决西 北缺水问题。.气候资源开发利用。A.复种套作多熟,充分利用有余的季节,增种一季作物。B. 气候的反季节利用。利用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在高温区实行夏菜冬种,生产早熟瓜果蔬菜,年 20别 世 1950 1960 1970 1980 1990 1991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

16、7 19981999200020012002纪 初供应北方地区;利用高寒地区夏季气温低的特点实行冬菜夏种,供应南方夏季热、台风对蔬 菜生产不利的地区。C.设施农业,利用日光温室、大棚、智能温室,生产高档的蔬菜、花 卉、水果、中药材。D.特殊环境下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化开发。如中国海南岛、雷州半岛、 云南南部的橡胶、热带作物的产业开发,南亚热带的甘蔗、香蕉、荔枝、桂圆、橄榄、芒果 等南亚热带作物产业开发。.生物资源开发利用。A.作好野生生物资源基因库的保持保护工程,建设好各种类型 的野生植物、动物、微生物自然保护区,作为育种材料使用。B.野生植物经济利用开发, 我国野生植物可开发利用的有蛋白氨基酸类260种、油用类1374种、淀粉类145种、香精 类285种、纤维类483种等供直接开发利用。C.野生菌类,有真菌706种,其中白蘑种有 122种,是著名的美味食用菌,真菌具有药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