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隧道建筑物检查管理制度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8504068 上传时间:2023-10-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梁隧道建筑物检查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桥梁隧道建筑物检查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桥梁隧道建筑物检查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桥梁隧道建筑物检查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桥梁隧道建筑物检查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桥梁隧道建筑物检查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隧道建筑物检查管理制度(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铁路桥梁隧道设建筑物检查管理制度第一节检查制度第条 检查制度包括:水文观、经常检查、定期检 查、临时检查、专项检查、检定试验等。各项检查必须建立 相应的责任制和考核制度,保证各项检查工作的落实。第条 各有关单位应建立检查登记簿,并按规定认真填写,保证数据准确可靠,为状态分析评定和编制大维修 工作计划提供依据。第条 为保证检查的精度, 应配备必要的检查, 工 具和仪器、仪表,并定期标定,统一计量标准。第二节水文观测第条 凡跨越江河水库的特大、大桥及其他需要了解墩台基础冲刷、河床变化、河道变迁、流量、冰凌等情况 的桥梁,均应进行河床断面、 水位、洪水通过时流速、流向、 结冰及流冰情况的观测。其他有

2、洪水通过的桥梁和涵洞,只需观测最高洪水位。第条河床断面测量:个断面上进行,每次测量的断面应固定。3. 测量范围一一应在桥梁全长范围内进行。4. 测点位置 应能明确表示出河床断面, 每隔10m左 右一个测点,必要时应增加测点;每次测量应在固定的测点上进行。5. 在必须了解墩周冲淤变化时,应以桥墩中心为圆心, 定距离为半径,测量该范围内的水下地形。6. 为了解翼墙、护锥的冲剧情况,应在其周围另加测点 或潜水摸测。7. 每次测量结果,应绘在图纸上,用不同色笔绘制历年 冲刷总图,每五年更换一次。图上应绘有各种水位、轨底、 墩台顶、基底、河床的标高以及水深、墩台中心线及河床断 面。第423条 凡有洪水通

3、过的桥涵, 应在上游设置稳固而 垂直的水标尺或用油漆画在墩台侧面的上游处或涵洞的进 口端。水标尺的起点须与国家水准基点高程相联系应标出历史 最高洪水位和发生年月曰。第条水位观测:1. 设有巡守工的桥梁,应在有水季节每日上午八时观测 水位一次,并填写水位观测记录。 在汛期,应增加观测次数, 找出当年最高水位及其发生日期。2. 其他排洪桥涵应设洪峰观测水尺,指派专人记录当年 最高洪水位。工务段应根据水位观测记录,定期绘制水位曲线图。第425条 洪水通过情况的观测:1. 洪水通过时,应观测水流流向、流速,以及有无旋流, 斜流、流木、漂浮物等情况,同时应监视墩台、调节河流建 筑物、防护设备和桥头路基是

4、否正常。对排洪能力不足和墩 台稳定有疑问的桥涵,应特别加强观测。2. 对冲刷严重的墩台,可在该处设置自动记录的测深装 置或在洪水通过时使用铅色进行测深,必要时使仪器测深。3. 洪水过后,须立即检查河道、河床、备、调节河流建 筑物和桥头路基的状态。第条 结冰及流冰观测:1. 结冰初期,须观测结冰时间、 封冰情况和气温、水温、 风力及风向。2. 结冰期,须经常观测冰层厚度、河面及河岸处是否结 冰、有无冰槽(亮子)及水温、气温。3. 解冻期,须观测水位、冰层厚度、冰色及冰槽(亮子)的变化;冰层初期移动时间,流冰密度等;并测水温风向, 以判断流冰的可能及流向。第427条 位于泥石流区的桥涵, 应注意检

5、查泥石流动 态,谷坊内储量和冲积扇的变化。第三节经常检查第条 对桥隧设备状态变化较快和直接影响行车安全的部位应经常检查。长大桥隧由巡守工负责,其他设备 由工区组织进行。第432条 对钢轨伸缩调节器应每日检查两次,并记录好气温、轨温、伸缩量及轨距、轨向、水平变化情况。第433条 工长每月应对钢梁桥、混合桥(钢梁部分)和其他重要桥隧设备(由工务段规定)检查一遍;每季至少 对厂区管内设备检查一遍;在每座桥隧维修时,应组织工人 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第条 领工员每季应有计划地对管内桥隧设备进 行检查,做到每半年全面检查一遍。第条 对使用年久及有严重病害的桥隧建筑物,应按规定指定人员进行定期检查,井作好记录

6、,建立观测台帐,第条 工长、领工员对每次检查情况, 应认真填写桥隧检查记录簿(工桥一1)。发现重要病害或病害发展 较快时,应及时逐级上报必要时绘制病害示意图,记入桥隧 登记簿或桥隧专卷内。第437条 工务段长应有计划地检查长大、技术复杂及有严重病害的桥隧设备。第四节定期检查第条 春融及讯前,应对桥隧涵的排水、 泄洪及渡 汛防护的没施进行一次检查。秋季(三季度),应对桥隧涵设备进行全面检查,据以拟定病害整治措施、安排设备改善 计划,确保行车安全。第条 检查工作由工务段根据铁路局的要求组织 进行。长大桥隧及重要设备,工务段长必须亲自检查,铁路 局应有重点地进行检查。第条 对设备各部分的技术状态,应

7、按表 及 表的规定,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必要时用仪器检测 或试验,以查明各种病害情况及发生原因。第条工务段根据秋季检查结果,对每座设备填写 铁路桥隧建筑物秋检评定记录表(工桥一2),凡口级失格桥隧建筑物应填写失格桥隧建筑物明细表(工桥一3)并汇总填写桥隧建筑物状态报告表(工桥一4),提出病 害发生原因、增减情况等状态分析报告,铁路局审查汇总后 于10月底报铁道部。存梁清查年报(工桥一5)应随同秋 检资料一起报部。第五节临时检查第条 临时检查是当设备遭受地震、洪水、台风、 火灾及车船撞击等紧急情况或发生突发性严重病害时,为及 时得到结构物状态的信息而进行的检查。临时检查由工务段 组织进行,必要时

8、由铁路局组织进行。第六节专项检查(一)限界检查第461条 重要线路的桥隧限界每五年、 其他线路的桥隧限界每十年检查一遍,应根据检查结果绘出每座桥隧综合 最小限界图。铁路局并应绘制管内各区段桥隧综合最小限, 界图,报铁道部。当发现建筑物有变形或修理加固后,应立 即检查该建筑物的限界。如影响原有最小尺寸时,应修正限 界图并报铁道部。注:各类检查架检查时,半径小于800m的曲线地段桥隧限界应按下列加宽公式折减后绘制:C=L2/8R式中 C 曲线内外侧加宽量(m);L 货车转向架中心销间距离(常用干板车为9350mm);R该区段内桥隧的最小曲线半径 (m)。(二)挠度和拱度测量第462条 凡跨度在40

9、m及以上的钢梁,由工务段负 责至少每三年测量挠度和拱度一次(固定测点位置)。对有病害的钢梁、钢筋混凝土梁和预应力混凝土梁挠度和拱度的 测定由铁路局确定。测量挠度时,可先测动荷载所产生的挠度,必要时再复 测静荷载所产生的挠度。(三)断面及平面测绘第条 凡钢桁梁、箱形钢梁、刚构(包括斜腿刚构) 系杆拱桥、斜拉桥和跨度大于 20m的拱桥等应备有准确的纵 断面和平面图;隧道应备有准确的纵、横断面图(隧道衬砌 厚度不明时,应钻孔探明)。重要线路的桥隧每五年、其他 线路的桥隧每十年须重新测绘一次,在进行修理或加固后也 应重新测绘。第条测量桁梁纵断面可在弦杆节点或离弦杆中 心一定距离的横梁上设置测点,在测点

10、上架设水平仪测出各 测点的标高后绘制。施测前应对梁端上下游测点进行闭合。测量桁梁的平面,可在离弦杆中心一定距离的横梁上设测点,在梁端上设经纬仪对准另一端测点,再分别量出各中 间测点高这一视线距离,即可绘出上下游桁梁平面。同样可 绘出桁梁中心和桥上线路中心的平面。为有利多次测量进行比较,测点必须固定。第465条 测量隧道各段衬砌的纵断面和平面,一般可在拱顶及边墙(轨面上约 1m处)的固定测点下进行水准测 量,并测量两边墙上相同高度固定测点间和拱脚水平线上的 宽度。有变形的隧道各段衬砌的横断面可安设单点锚杆式位 移计定期进行测量。(四)墩台变形及基础病害检查第466条墩台变形测量:1.特大桥及病害严重的桥梁,对其墩台均应进行下沉或 位移的观测。为求得各墩台位移和下沉的绝对值,墩台标高应与桥梁 附近国家水准点相联系,基准线在观测区以外应有控制系 统。观测工作一般每年一次,经多年观测基本稳定时,可每 隔若干年观测一次。观测资料应妥善保存并积累绘制出图 表,以分析了解其变化趋势,进行分析。2.固定观测点的设置固定测点一般应设在墩台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