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课例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8471738 上传时间:2023-11-2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石潭记课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小石潭记课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小石潭记课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小石潭记课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小石潭记课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石潭记课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石潭记课例(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文字、文章、文化三个层面对文言文教学的初探小石潭记教学课例薛 敏【主题阐述】初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总是让教师们很困惑,文言文文本和教学容在教学实践中的呈现也极其模糊、异常繁杂。文和言终究孰轻孰重,如何让文本的有效解读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突显呢这些都让我感到疑难重重。 王荣生教授在语文教学容重构中提出: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经典,文言文教学应该是有三个层面的教学容:文字、文章、文化。让我体会到文言文教学还是应该文和言并重,读言做点文言字词的积累;读文关注文本独特的容;读人领会文本蕴含的人文性。带着这样的认识我开场研读此次乐清市优质课的课文小石潭记。这篇文言文是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这一单元选编的

2、课文均为写景游记的古代散文为主。其共同的特点都是感事抒怀、借景言情的名篇。因而学习本单元,要借助提示、注解和工具书在读懂文章的根底上体会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特点;要品味古文名句的思想感情的举出上领会作者的心及文本蕴含的人文性。结合教师教学用书八年级【下】对于选文小石潭记的学习教学建议,于是我们对于选文小石潭记的主题研讨定位为:文言文教学的三个层面:文字、文章、文化;目标定位为:1、积累冽可斗蛇等重点文言词汇;2、品读作者对小石潭景物的描绘,欣赏山水风景之美。3、品味柳宗元的心境变化,感受孤寂的心情。4品析柳宗元的人格品性,领略其思想之美。以主题研讨为支撑点,以目标为平台,实施课堂教学。现拟定从文

3、字、文章、文化三个层面对文言文教学的初探这个主题,进展课例研究,把设计、实录、研讨、反思等一系列过程予以呈现,旨在与同行们交流与探讨。【第一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积累冽可斗蛇等重点文言词汇。2、品读作者对小石潭景物的描绘,欣赏山水风景之美。 3、品味柳宗元的心境变化,感受孤寂的心情。4品析柳宗元的人格品性,领略其思想之美。教学重难点:品读作者对小石潭景物的描绘,欣赏山水风景之美,品味柳宗元的孤寂心境。一、 导入出示江雪,明确作者是柳宗元。明国初年江雪有人发现他是一首藏头诗,千万孤独,这样的柳宗元你能读懂吗?今天我们就走进他的永州八记之一的小石潭记走进柳宗元的精神世界!二、 初读课文1、 自

4、由朗读,把握字音、节奏2、 个别学生读3、 读通文意对照注解4、 齐读三、 赏读美景1、 找出文中写了小石潭哪些景物?明确:水、石、鱼、树出示四图片2、 如果你是摄影师,想象你手中的笔就是镜头,你会去捕捉哪些画面呢?预设一:水如鸣佩环;水尤清冽比喻,联想水声的悦耳清脆,冽和洌两个字的区别;联想到水皆缥碧,千丈见底等指导朗读:重读,延长。预设二:石全石以为底.为岩,形态各异。预设三:树青树翠蔓.参差披拂想象,柔美,朗读加上身体摆动预设四:鱼第二段留下影像最深的词语,动静结合,侧面描写,想象生活中的画面,朗读:欢快,跳跃,声音快慢结合3、 自由读1、2段,感受美四、 品读心境1、 面对如此美景,同

5、学们心中是什么感受?想象柳宗元此刻会是怎样的心情?沉醉,快乐,享受 文中依据一切景语皆情语2、 这里的小石潭可观、可闻、可听、可触,这里的小石潭石异、水清、鱼乐、树青、蔓翠,这真是一个旅游休闲的世外桃源,他本可以沉醉其中,与山水同乐,而柳宗元为何却说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他怎么了?明确一: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理解意思,触发心的情感,指导朗读。追问:此刻的柳宗元心情怎样?明确:忧3、从乐到忧,这种情感的变化太突然,太快了吧,中间有什么过渡吗?有没有给我们暗示的地方?明确一:景物变化: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犬牙差互;人的状态:望源头追问:想象这是一个怎样的背影?他会想什么?联想:辛弃疾西北望

6、长安,可怜无数山。一切景语皆情语4、 出示柳宗元的背景小结:快乐是短暂的,一抬头现实涌上心头,加上凄清环境的触发,这忧伤和抑郁怎能摆脱的,忧,连绵的忧,愁,剪不断的愁,最终留给我们的只有柳宗元 匆匆离去 的背影。五、拓展延伸比照阅读,解读作者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出示1)柳宗元中国文人都有山水情节,孔子云:仁者,智者乐水。山之磅礴,水之灵动,使人迷醉。山水之美,自然的折光,更是心灵世界的折光。所以文人们在遇到忧伤、抑郁知识,总是选择寄情山水,与山水融为一体,来释怀自己的心。衣沾缺乏惜,但使愿无违。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白独坐敬亭山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返。 吴

7、均与朱元思书明确:其它文人:寄情山水,亲近山水 柳宗元:连山水也走不能真正走进他的心六、结语千万孤独的柳宗元啊,你为何不能学学他们,寄情山水,超然自我呢我想我们也许还是无法责备柳宗元,柳宗元一生始终以利安天下苍生为己任,虽被贬永州,也仍坚如磐石,再加上,爱妻难产而死,母亲至永州半年,也染病身亡,儿女没了,妻子没了,母亲没了,一个人飘零荒野,试问天下,又能有几人真正超脱?带上这份情感,朗读小石潭记完毕我们今天的课堂!七、 作业1、背诵课文2、根据小石潭记中的句子,想象并描绘画面板书设计:乐迷茫忧短暂【第一次课堂实录】片段一:导入师:同学们,我给大家带来诗歌江雪,ppt出示江雪我们都很熟悉吧?一起

8、来吟诵一下,好吗?生:好。师生吟诵师:这是唐代名家柳宗元的一首诗歌,历来对这首诗歌有着很多的解读上的争议,直到明朝的时候有人才发现原来它是一首藏头诗:千万孤独。ppt出示这样的柳宗元我们同学熟悉吗?生:不熟悉。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柳宗元的一篇山水游记小石潭记板书课题,感受他别样的情怀!片段二:初读课文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和节奏。生自由读师:请一个同学朗读一下文章,其他同学就字音和节奏方面加一点评。一生读师:哪位同学来点评一下?生:读得挺流利的,停顿也正确,但是这个俶尔的俶应该读ch。师:听得很仔细,看来我们同学预习得还是比拟认真的。但是文言文的学习仅仅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还不够,还

9、要能够读懂文意。结合注解,疏通全文,如果有疑问可以跟同桌讨论解决,解决不了等下提出来。生合作疏通文意师:有没有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生众:没有。师:很好,那我来检查一下大家合作学习的成果。师:潭中鱼可百许头。生(众):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师:记住这一句中可的意思。注意与其他句中可的意思进展比拟。如不可知其源中的可。生:这里的可是大约的意思,不可知其源 中的可是能的意思,还有不可久居 中的可,明灭可见中的可。师:好,学会比拟记忆也是掌握文言词汇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斗折蛇行怎么理解?生: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弯曲。师:这里的斗和蛇两个字用法很特殊,分别解释为像北斗七星一 样,像蛇一样,

10、它们本身是名词,现在作状语了。现在来看两个虚词以其境过清的以是什么意思?生:因为。师:不错。乃记之而去的乃呢?生:于是,就。师:看来同学们根本已读懂了文意,真不错。接下来让我们再次齐读课文,走进小石潭,感受其中的美景。生齐读片段三:赏读美景师:请同学找一找文章的1、2两段主要写了哪些景物?生1:水、鱼。师:还有补充的吗?生2:石、树。师:是的,主要写了四种景物。ppt出示四种景物的图片师:如果你是摄影师,想象你手中的笔就是镜头,你会去捕捉哪些画面呢?请同学们找出相应的句子,赏析,说说理由。2分钟时间生1:水。因为水声,特点是悦耳动听, 如鸣佩环。生2:还有水尤清冽,写的是水清,清冽。师:仅仅只

11、写了水的清吗?生3:水还很凉。冽是凉的意思。师:真细心。这个冽是两点水的,解释为凉;还有一个洌是三点水的,大家知道是什么意思吗?生众:清澈。师:我们同学平时积累得不错呢。如果要把水的声音和特点强调出来,应该怎么读呢?生1:重读。师:你来试试。生读师:不错,请你带着大家一起读一读。全班读师:还有其他的画面和大家分享的吗?生2:我选石。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 为坻,为屿, 为嵫,为岩,表达小石潭的 石,形态各异的特点。师:一共有几种形态?生2:四种。师:真不愧取名为小石潭。生3:我选鱼。空游无所依 突出了水之清,清到了透明的程度,鱼儿在水里游,竟像是在空中没有凭依似的,自由自在。师:是啊,在写鱼

12、却让我们感受到了水的清,这种写法叫做?生3:侧面描写。师:真棒,还有同学有补充吗?生4:我喜欢这里的鱼,是因为他们活泼得意。游鱼先是怡然不动,继而傲尔远逝,往来翕忽。师:你能给大家读出这种感觉吗?生4读师:同学们发现了没有,他在读得时候,前面几句慢一些,后面一句语速加快了。为什么呢?生4:先静后动。师:这种写法叫做?生众:动静结合。师:精彩。请大家以这种语速朗读这几句话,感受鱼的灵动。齐读师:那树呢?有没有同学选树的?生5:我选树,青树翠蔓,参差披拂,岸上树木葱郁苍翠。师:你发现了吗?这里的树也有四种不同的形态。生5:恩,蒙、络、摇、缀四种。师:目光敏锐。如何读出四种不同的形态呢?生6:声音轻

13、柔,起伏。师:那我们全班一起来试试。生齐读师:小石潭水清、石异、树柔、鱼活,真是让人流连忘返。自由朗读1、2段,感受这美景。生自由读师:面对如此美景,同学们心中是什么感受?生1:快乐。生2:醉。生3:轻松。师:想象柳宗元此刻会是怎样的?生1:也很醉。师:文中有没有直接的语句呢?生2:乐,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板书:乐片段四:品读心境师:他正与游鱼同乐呢,他本可以沉醉其中,与山水同乐,而柳宗元为何却说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他怎么了?生1:忧。板书:忧师: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生2:因为这里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他感受到环境的寂静、凄凉、寒冷。师:要读出这种环境的特点,我们的语气

14、应该怎样?生3:应该消沉,压抑些。师:那你来试试看好吗?生3读师:真不错,给他掌声。生鼓掌师:从乐到忧,这种情感的变化太突然,太快了吧,中间有什么过渡吗?有没有给我们暗示的地方?生1:第三段的景物给我的感觉有变化,斗折蛇行,犬牙差互让我觉得很可怕。师:那此刻柳宗元在做什么呢?生2:望源头。师:你很细心,看着这个遥望的背影,你能想象一下他此刻在想什么?生3:我的未来在哪里?生4: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生5:这个源头到底在哪里啊?师:不管他想的是什么,他的答案都只有三个字:不可知。不知道,他的心充满了迷茫。板书:迷茫师:柳宗元为何而忧,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他。出示柳宗元生平快乐是短暂的,一抬头现实涌上心头,加上凄清环境的触发,这忧伤和抑郁怎能摆脱的,忧,连绵的忧,愁,剪不断的愁,最终留给我们的只有柳宗元 匆匆离去 的背影。片段五:拓展延伸师: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ppt出示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