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工代赈万亩核桃生产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告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8468938 上传时间:2022-07-1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工代赈万亩核桃生产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以工代赈万亩核桃生产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以工代赈万亩核桃生产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以工代赈万亩核桃生产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以工代赈万亩核桃生产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工代赈万亩核桃生产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工代赈万亩核桃生产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告(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县以工代赈万亩核桃生产基地建立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 论1.1工程名称:*县以工代赈万亩核桃生产基地建立工程 1.2工程承当单位:*实业*1.3工程负责人:*1.4建立性质:新建1.5建立地点:*县*镇*村、*村1.6建立规模:建立优质核桃基地10000亩1.7总投资:基地建立总投资421.14万元,其中:营林建立投资255万元,水利设施配套投资90.44万元,技术培训效劳队建立30.7万元,培训资料及专家聘请费25万元,培训费20万元。1.8资金筹措:工程总投资421.14万元,申请国家以工代赈资金265万元,农民投工折资105.14万元,企业自筹51万元。1.9效益估算:工程建立

2、完成5年后,新增核桃经济林10000万亩,年厂核桃2000吨,产值达1200万元,每年可增加工程区人均纯收入1800元。同时为*公司提供优质原料2000吨,增加利税1250万元。第二章 工程背景及工程区根本情况2.1工程提出理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开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到2002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03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3.4%;农村居民人均收入2476元,实际增长4.8%。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城镇为37.7%,比上年降低0.2个百分点;农村为46.2%,降低1.5个百分点。2002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2820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07万人。相当多的城市向小康社

3、会挺进,绝大多数农村脱离贫困,与城市一道向小康社会挺进。我国经济开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应该看到,现实中仍然存在着许多制约进一步开展的矛盾和问题,其中城乡之间开展不平衡的问题尤为突出,农村总体开展水平、工业化进程、市场化程度以及农民收入水平均大大落后与城市,这些问题引起党和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2003年1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全面建立小康社会,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开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农村产业机构调整、农业根底设施和生态环境

4、建立等工作全面启动,本工程正是这样的宏观背景下,着眼于改善农业产业构造,推动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增加农民收入而提出。本工程的根本特色是,发挥*实业*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作用,带动农户进入规模化核桃种植,效劳于公司的核桃深入加工工程。工程的运作方式是,农户利用国家以工代赈资金,从事核桃的规模化种植,*实业*作为牵头单位,负责工程的组织实施,并对农户进展核桃种植的技术指导。工程实施后,公司与农户按照收购合同约定,及时收购,确保种植户的利益,同时也使公司拥有稳定的核桃种植基地,原料品质得到保证。2.2工程建立的必要性我国农村在实现温饱后,进入了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的阶段,这一阶段能 按预期目标实现,在很

5、大程度上与农业产业化进程有关。可以肯定地说,一家一户的小农经营难以实现小康社会,单纯依赖分散小规模的种植业也难以实现小康社会,只有按市场经济的要求,将农民组织起来,开展商品生产,才能融入现化经济开展的大潮中。*县是*省著名的核桃主产区之一,目前核桃年产量以到达2000余吨,是当地农民农副产品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当地县委,县政府调整农业构造主要内容。近年来,随着农业构造的调整,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当地新种植核桃20万余亩,预计到2005年,*县核桃总产量将超过5000吨,成为当地农业的主导产品。然而,目前该县核桃种植普遍存在分散、规模小的问题,而且农户没有被有效组织起来,缺乏统一、完善销售网

6、络。核桃收获以后,农户面临的市场风险较大,销售成为制约农户收入的一大问题。*实业*作为当地核桃加工的龙头企业,目前的各种核桃制品生产能力近4000佘吨,需要5000吨核桃原料,但由于公司目前尚未建立起稳定的原料种植基地,原料供给缺口较大,且原料品质难以保证,价格受市场供求影响较大,公司难以有效进展控制,对其最终产品质量和价格产生不利影响。本工程在实施中,以“公司+农户的模式,依靠*实业*的组织指导,发动农户在退耕还林土地上,从事集中连片核桃种植,形成公司稳定的原料生产基地。基地由国家投入以工代赈资金,帮助农户购置苗木、肥料生产资料,农户投入进展核桃种植与管理,公司对核桃种植过程进展修剪、病虫害

7、防治等技术指导,基地归农户所有,公司通过与种植户签定核桃收获后的出路,使农户利益得到保障。本工程的实施,公司和农户均到达双赢的局面。公司有了稳定的原料生产基地,原料供给的数量、质量提高和生产本钱控制;农户核桃种植有专人进展指导,有利于提高核桃产出和品质,且核桃收获后,由公司进展集中收购,防止了农户单枪匹马闯市场面临的销售风险,使农户收入得到保障。工程实施以后,预计可带动*县8个自然村600余户农民开展核桃种植,每户种植约19亩,每亩平均增收600元。2.3工程区根本情况*县位于*省中南部,*地区北部,*地区北部,吕梁*南麓东与霍州市隔汾河相望,西依蒲县、隰县、交口,北靠灵 ,南与洪洞接壤。地理

8、坐标东经111 13 111 14 ,北纬36 27 36 48 。县域较方正,东西长40公里,南北宽39公里,总面积872平方公里,县政府驻城关镇。*县地势因姑射山峙西,汾水环东,自然形成西北高东南低,依山傍水,气势磅礴。西部姑射山海拔1890米为县内最顶峰,东部海拔在900米左右。本县大局部地区为黄土丘陵区,沟壑纵横,沟多、梁多、坡多,地外表积占到32%,河川谷地面积占到17%,残垣沟壑面积占到11%。河流有团柏河、对竹河等,均系汾河支流。该县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少雪,春夏干旱多风,秋季多雨阴凉。东部温和,西部高原枯燥多风。年均气温10.1 ,年积温3993.7 ,一月平均温度零下5 ,

9、七月平均温度25 ,日照时数2600小时,占可照时数的59%,年降雨量550毫米,无霜期170天左右。*县辖5镇3乡,225个行政村。2001年总人口13.55万人。全县现有耕地28703公顷,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土豆、红薯等;经济作物有麻类、药材、蚕桑等。核桃种植在当地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全县8个乡镇有5个镇盛产核桃,县政府在“北抓核桃南抓枣的农业产业构造调整政策的指引下,2000年*县已有核 成林面积13万亩,其中挂果面积5万亩,年产核 2000吨。境内地下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炭、硫铁矿、铝、铁矿、石膏等。煤炭为“霍西煤田的主要组成局部,储量达7.3亿吨.工业有机械、铁业、水泥、化肥、食品加工

10、、木业、陶瓷、皮麻、缝纫等行业。从城关至霍州连接大运公路的 线公路,是*县对外交通的主要公路,另外有 置至邢家要、*至灵 、阡陌至对竹等短途公路,连接着全县各乡镇 村庄,近几年来通讯工作也取得了巨大的开展,程控装机容量已到达1万部,普及率已达55%,手机用户已达5000 户。根底设施条件良好。2.4工程承当单位根本情况本工程由*实业*牵头,*县京力香镇、对竹镇人民政府组织工程所属8个村委具体施工建立。*实业*是*市唯一的一家大型核桃加工专业企业,也是*省较大的核桃系列产品综合加工企业之一。公司建于1993年,厂区位于*城西大街,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750平方米,注册资金60万元,

11、法人代表韩*。公司1998年进展股份改造,县供销社股份占40%,职工入股占60%。2002年公司资产总值116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原值1398万元,资产负债率42%。产品销售收入2000万元,产销率100%,实现利税600万元。1998年以来公司连续被中国农业银行*省分行评为“AA级企业;20012002被*食品工业办评为“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牌琥珀桃仁荣获2001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最受消费者欢送奖和“*名牌产品奖;2002年该企业被*市政府确定为*市核桃加工龙头企业,担负着当地及周边区域核桃加工转化任务。公司现有职工56人,其中具有中专以上学历者21人,具有初级职称人员8人,中级以上职

12、称6人。公司领导班子由4人组成,班子团结,勇于开拓,与时俱进。经理韩*,男,现年45岁,大专文化程度,经济师职称。多年业一直从事企业管理工作,具有丰富的企业管理论知识和实践经历。该同志事业心强,作风正派,敢于向困难挑战,具有较强的市场分析能力和领导组织能力,能带着公司全体员工战胜困难,不断创新,推动公司日益开展。公司组织机构完善,构造合理。销售部门应聘6名专业人员,学历较高,工作能力强,为核桃产品市场开拓,完善销售网络起到关键性作用,为公司开展作出巨大奉献。公司现有从美国进口核桃流水加工生产线一条,琥珀桃仁加工生产线一条。公司的主要产品为核桃露、出口桃仁、琥珀桃仁等加工生产能力分别为3000吨

13、、500吨、150吨。公司的遵守“以人为本,*创新、诚信守法、与时俱进的经营理念,坚持不断培养人才、不断开拓创新、不断扩大经营,承受市场的洗礼,推动核桃产业化进程的开展。第三章工程建立的规划依据、指导思想、原则、目标3.1规划依据 *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关于农业产化业化龙头“1311开展规划?.*省开展方案委员会?关于编报贫困地区龙头企业扩建工程的通知?。 *市计委?关于上报贫困地区龙头企业扩建工程有关事项的通知?。 国家方案委员会发布的?投资工程可行性研究编制指南?。*县国民经济“十五纲要。 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农业产业构造调整“北抓核桃南抓枣的农村经济开展规划?。GB/T15776

14、1995?造林技术规程?。3.2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大精神指南,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团结区域性支柱企业*公司核桃加工系列产品优化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效劳,企业化管理。通过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形式,逐步形成种、养、加、产供销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使人民得到实惠,企业走向自我开展,自我积累,自我调节的良性开展轨道。3.3建立原则根据梁峁坡川不同地类,集中连片,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充分利用当地水、热、光、土、劳等资源,以科技为先导,采取政策调动,利益驱动,典型带动,实施核桃经济林建立,到达农民、企业双赢。3.4建立目标以*实业公司为、龙头企业界,采取“企业+农

15、户的模式,依靠*实业公司的组织指导,建立核桃经济林1万亩,节水灌溉核桃基地1500亩,调整农业产业构造,增加农民收入,为企业建立稳定的原料基地,到达农户、企业双盈利。第四章 工程建立规模布局4.1基地确定原则立地条件好,能集中连片,有一定灌溉条件。乡镇和行政村有较强的组织能力,有专门的技术管理人员进展工程实施。 干部、群众素质高,积极要求参与基地建立。 工程区交通、电力等根底设施较为方便。依据基地确定原则,经过调查研究会同乡镇,村委以及农户座谈,基地确定在京力香、辶回城村、西村、堡落、胡峰、对竹镇康和、白家河、高家沟等8个村委。4.2建立规模营造核桃经济林基地10000亩,节水灌溉核桃基地1500亩,年产核桃3200吨。4.3建立内容新建核桃经济林10000亩。附基地建立任务表配套水利设施在京力香工程区,新建畜水池2个,500 、300 各一个,配套引水施管道2500米,上水管道800米,输水管道14320米,新增变器1台,配电设施2套,开展核桃园涌泉灌溉1500亩。科技支撑体系建立组建技术效劳队20人,配备效劳工具20套,新增培训调设备电脑2台,幻灯机2台,多媒体教室设备1套,新建实验室50,配备实验设备一套。每年培训农民17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