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疫病对我市畜牧业发展的危害及对策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8437956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疫病对我市畜牧业发展的危害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动物疫病对我市畜牧业发展的危害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动物疫病对我市畜牧业发展的危害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疫病对我市畜牧业发展的危害及对策(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动物疫病对我市畜牧业发展的危害及对策一、动物疫病现状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动物及动物产品流通十分频繁,动物疫病的传播媒介增多,动物疫病发生和流行的几率显著增加,其中像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圆环病毒等疫病对我市的养猪业造成了较大的影响。2004年以来全球肆虐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对我市养禽业发展构成严重挑战。总体上,当前动物疫病流行现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疫病种类多,流行范围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我国流行发生的动物疫病有120多种,其中病毒病有60多种,细菌病有40多种,寄生虫病有20多种。这些疫病随着动物及其产品调运流通以及候鸟迁徙等方式扩散几乎到所有畜禽养殖地区,流行范围很广。近十年来,虽

2、然畜牧业产值平均以1O的速度增长,但是我国因疫病造成的畜禽死亡率比西方国家至少高出一倍多,疫病成为制约畜牧业发展的瓶颈。老病又抬头,危害更(新文秘网http:/)的动物疫病每年造成我市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畜禽的生产能力和畜产品质量。畜禽感染疫病后,正常生理功能被破坏,机体处于应急和代偿状态,如果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势必影响畜禽的生产功能和畜产品质量。如猪感染蓝耳病、伪狂犬病和圆环病毒等破坏免疫系统的病毒后,可以引起母猪流产、死胎、产弱仔和仔猪死亡或成为僵猪。蛋鸡感染腺病毒后,产畸形蛋,产蛋量下降。奶牛感染布氏杆菌后,造成流产、不育,影响牛奶质量并且构成公共卫生安全威胁。污染环境。畜禽感染疫病死

3、亡后,若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置或处置不当,极易造成病原的扩散,污染环境。特别是一些小规模的饲养场所因为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实施没有配套,而且饲养人员防疫意识淡薄,将死亡动物乱扔到河道、马路边等地,不但污染环境,而且扰乱社会安定,我省富春江一带发生的乱扔死猪事件就是实例。去年在我市近郊也曾出现乱丢病死动物的现象,这严重损害我市为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形象。危害公共卫生安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人兽共患的动物疫病已经达到200多种,已经成为影响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的重大问题。疯牛病可以使牛致死,也可以使人患上不治之症新型克雅氏症;禽流感不仅对禽类具有高致病性,而且可以感染人,甚至可以致死,目前全球已有几百人

4、死于该病。近年来,我国人间持续上升的布氏杆菌病与奶牛布病高发关系密切,2004年以来,我市已有20多人死于狂犬病,加上添加了违禁药物的有毒奶粉、猪肉等畜产品已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构成极大危害。三、动物疫病防治对策诸多因素导致动物疫病频繁发生,已构成健康、持续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遏制瓶颈,为此我们必须走循环、生态、高效的畜牧业发展之路,具体对策如下:努力转变畜牧业饲养方式。当前最突出的是要调整畜牧业增长方式,要重视集约化饲养,龙头带动,按照我市畜牧业“上山、下海、进基地”的发展目标,在适宜畜禽养殖的山区丘陵、沿海滩涂等重点建设一批畜牧业养殖产业基地,以发展标准化的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为载体,通过技术改造

5、提高生产和管理水平,使产业发展与市场相对接、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实现畜禽养殖现代化。尽快建立完整的动物防疫管理体系。一是正确处理好应急防疫和长效防控的关系。新时期的动物疫病防控要由应急防控为主转向长效防控为主、应急防控为辅。二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长效机制,特别是县、乡、村三级动物防疫体系和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的管理、运作机制,同时在免疫评估、检疫规范、流通风险评估等方面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三是加强责任体系建设。特别要进一步落实政府动物防疫责任,将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全面纳入对乡镇政府的综合目标考核,同时要强化部门、官方兽医、执业兽医和畜牧业主体的防疫责任体系,实现群防群控。四是通过培训、考核等手段规范现有的基层兽医队伍,同时积极采取一系列措施吸引更多优秀的兽医专业的大学生下基层就业,依靠科技创新,应用科学的免疫程序、消毒措施、防疫设施,提高防疫水平。引进动物保险机制。建立有效的动物疫病风险社会保障体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要避免用单纯行政的方式承担畜牧业风险,就应该充分依靠市场和政府双重力量,建立并扩展商业性和政策性畜牧业保险。通过保险政策的调节,使广大动物饲养者、动物及动物产品的 (未完,全文共2717字,当前仅显示1727字,新文秘网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