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白粉病病原真菌侵染过程观察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8430367 上传时间:2023-12-3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麦白粉病病原真菌侵染过程观察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麦白粉病病原真菌侵染过程观察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麦白粉病病原真菌侵染过程观察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麦白粉病病原真菌侵染过程观察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麦白粉病病原真菌侵染过程观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麦白粉病病原真菌侵染过程观察(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麦白粉病病真菌侵染过程观察摘要:对幼苗期的小麦叶片进行小麦白粉病菌分生孢子侵染实验,用直接摩擦 侵染法侵染叶片,并且保湿24h。在侵染后的8h、12h、24h分别剪取2cm长 的叶段于培养皿中保存叶片,并用异丙醇蒸汽使之透明,放于25 C的恒温箱里保存透明叶片。36h、48h、72h、96h分别剪取2cm长的叶段于试管中 保存,并用AA液使之透明。侵染过程完成后,把不同时间段的透明叶片制 成片于显微镜下观察,病原孢子的侵染过程图。关键词:小麦幼苗叶、小麦白粉病,侵染,分生孢子目的意义白粉病是农作物主要的叶部真菌病害,它属于子囊菌门的白粉菌目,是高等 植物上的专性寄生菌,靠菌丝特化的吸器伸入寄

2、主细胞内吸取营养。初发病时, 叶面出现12mm的白色霉点,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至椭圆形白色霉斑,霉斑表 面有一层白粉,遇有外力或振动立即飞散。这些粉状物就是该菌的菌丝体和分生 孢子。后期病部霉层变为灰白色全浅褐色,病斑上散生有针头大小的小黑粒点, 即白粉菌的闭囊壳。并在农业上造成严重危害每年都有因白粉病造成的产量损 失。小麦受害之后,可导致叶片早枯,分蘖数减少,成穗率降低,千粒重下降。 一般可造成减产10%左右,严重的达50%以上。对于高肥水地块尤为严重,因 此控制白粉病危害,是降低小麦生产风险的重要措施。为了更多地了解白粉病的发病过程,更准确地回答何时防治白粉病最有效。 通过该实验,观察人工接

3、种的小麦白粉病病原菌对小麦叶部细胞的侵染过程;观 察不同时间段白粉病病原孢子在小麦叶部的萌发和侵入过程。掌握小麦白粉病病 原真菌接种方法,感病叶片采集保存方法,以及叶片制片观察的方法。当然,对于现阶段的我们,本实验意在学习植物病原物侵染寄主过程的观察 方法;了解病原物的侵入途径。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1.1.1供试材料小麦川育20 (Triticum aestiv ):四川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实验室提供小麦白粉病菌菌种:四川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实验室提供1.1.2试验药品及试剂异丙醇,封口胶,浮载液(水或乳酚油),AA液(冰醋酸:95%酒精=1: 1)1.1.3主要仪器设备及用具奥林巴斯光学显微镜

4、、塑料盆钵及保湿塑料袋、恒温箱、剪刀、记号笔1.2试验方法1.2.1小麦幼苗的准备在两个塑料盆钵里播种感病品种小麦川育20,做好相关标记。给予适当的生长发育条件,待幼苗长至23叶时备用。1.2.2小麦白粉病菌菌种的准备小麦白粉病菌菌种由杨老师采集温江田间,接种的前一天把病叶上的 孢子抖落,然后保湿培养,第二天长出的新鲜孢子供接种用。1.2.3小麦白粉病病菌接种在幼苗期,用已发病的白粉病原孢子侵染幼苗的嫩叶。先在幼苗嫩叶 上用笔做好标记,再用病叶直接摩擦嫩叶,反复几次。每盆幼苗标记侵染 叶片数1520片。侵染后用打湿的塑料袋套袋保湿培养 24h。1.2.4取样和处理分别于接种后8h、12h、24

5、h、36h、48h、72h、96h剪取2cm长的叶段 24段,嫩叶正面朝上,在右下方剪去一角作为标记。8h、12h和24h取样时用培养皿保存,放于凹型玻璃皿里,正面向上保存, 用棉花压住嫩叶基部,培养皿中加入 6ml左右异丙醇,用以叶片的透明。 凹形玻璃皿放入培养皿中后,用封口胶封好培养皿,防止异丙醇的挥发。 做好标记,并保存于25 C的恒温箱里。36h、48h、72h和96h取样时用试管保存感病叶片。放于试管中,加入 一定量的AA液,能够淹没病叶即可。用试管塞塞紧试管,做好标记,保存 于恒温箱中。一段时间后更换培养皿中的异丙醇,直到叶片被完全透明。1.2.5白粉病抱子侵染过程的观察在叶片被透

6、明后,取被透明的叶片,制成玻片,并用浮载液乳酚油染 色,于显微镜下观察分生抱子的萌发和不同时间段取的病叶中白粉病胞子 的侵染过程。作出胞子的侵染图。1.2.6潜育期的观察未取样的盆钵培养至初现症状,用以观察潜育期。2结果与分析白粉菌是一种活体专性寄生病原真菌。此次实验中,在白粉病菌侵染小 麦8h,12h,24h,36h,48h,72h和96h取样的叶片中未观察到芽管,侵 入钉,附着胞,吸器和菌丝等结构,由此可知,此次实验未成功。原因应 该很多吧,比如:叶片的透明效果对结果的观察有重要作用,在前三次取 样时可能没有做好培养皿的密封工作,或者异丙醇使用后没有及时盖住瓶 塞,有效成分挥发了,降低了整

7、体的透明效果。在透明过程中要及时更换 异丙醇,在镜检时候要将做好标记的叶片正面向上放置制片观察。此次实验失败可能的原因大体上有:1)采用直接摩擦法接种,接种 的抱子量可能不足;2)胞子太老,接种后成功侵染的概率相当低。3讨论小麦白粉病病原真菌的侵染过程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如:温度、湿 度、光照、养分、侵染了不同的生理小种等等。因此我们可以深入研究这 些因素对侵染过程的影响程度,谁是主导因素。在侵染过程中可以选择对 叶片的背部和正面同时侵染的方式,提高侵染的成功率。在初次取样时为 了防止孢子的脱落,应采用培养皿来保存透明叶片。在观察的过程中应该 要仔细和有耐心。虽然失败了,但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小麦白粉病的潜育期 为4天,我们也学到了不少的知识。还知道,不同时间段的孢子萌发率对 我们指导病害防治大有帮助。提升了小麦白粉病相关知识的理论水平。以 后做实验就会更自信、更有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