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互感电路分析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8430363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5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7互感电路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07互感电路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07互感电路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07互感电路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07互感电路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7互感电路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7互感电路分析(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互感电路分析一、是非题1.互感耦合线圈的同名端仅与两线圈的绕向及相对位置有关,而与电流的参考方向无关.2.图示两互感线圈的a、c两端互为同名端,则可推断、d也互为同名端。3.当两互感线圈的电流同时流出同名端时,两个电流所产生磁场是互相削弱的.4互感电压的正负不仅与线圈的同名端有关,还与电流的参考方向有关.5耦合电感初、次级的电压、电流分别为u1、2和i1、i.若次级电流为零,则次级电压u2一定为零。6.对图示电路有。7。对右上图示电路有。8。图示电路中互感电压M为参考方向,当开关S闭合瞬间,uM的真实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9图示耦合电感电路中,互感电压u为参考方向,当开关S断开瞬间,M的真实方向

2、与参考方向相反。1.如图所示,当i1按图示方向流动且不断增大时,i的实际方向如图所示。1。对右上图示电路有:12某匝数为N的线圈,自感为,如果此线圈的匝数增加一倍,则其自感变为4L。1两个耦合电感串联,接至某正弦电压源.这两个电感无论怎样串联都不影响电压源的电流。1。答案(+)2。答案()。答案(-)4答案()5.答案(-)。答案(-)。答案(-)答案(-)9.答案(+)0.答案(-)1.答案(-)12.答案(+)13。答案(-)二、单项选择题1两个自感系数各为L、L2的耦合电感,其互感系数的最大值为()L1L2 (B) ()L1+L2 (D)2电路如图所示,开关S动作后时间常数最大的电路是:

3、3.图示电路中,若已知,而不详,则电压为(A)(B)不能确定(C)(D).右上图示电路中、,则u1为(A) (B) (C) (D)5.图示电路中的开路电压为(A) (B)() (D)6图示电路中,iSsin(2fp45)A,f 50Hz当t =1m时,u2为(A)正值 ()负值 (C)零值 ()不能确定7。电路如右上图所示,已知L16H,L=,M=H,则a两端的等效电感为(A)1H ()5H (C)7H ()1H8。图示两互感线圈串联接于正弦交流电源,则当耦合因数k逐渐增大时,电源输出的平均功率P(A)逐渐减小 (B)逐渐增大 (C)无法确定两耦合线圈顺向串联时等效电感为07H,反向串联时等效

4、电感为0.3H,则可确定其互感M为(A)0.1H (B)0H (C)。4H ()无法确定10.图示二端网络的等效阻抗a为:(A)j1W ()2W (C)3W1。右上图示电路,S闭合后电路的时间常数t为(A)15ms (B)25ms (C)5ms (D)其他值12.图示电路中,开关S动作后时间常数最大的电路是:13。左下图示电路,耦合因数k1,L1=1H,L2=1H,,则与分别为(A)10V与0V (B)1V与20(C)-10与 (D)-10V与0V4。右上图示电路中,互感M=1H,电源频率w=1a/s,a、b两端的等效阻抗Z为()j1W ()0 (C)jW (D)4W15。图示电路中1H,L2

5、1H,=.H,=10mF,则电路的谐振频率f为(A)(B)(C)()1。答案(D)2答案(A)3。答案(B)4.答案(C)5答案()。答案(B)7。答案(A)8.答案()9.答案(A)1。答案(C)11答案(B)2.答案(C)13.答案(D)4答案(B)1.答案(D)三、填空题1.对于L11H、L24H的耦合电感,若能实现全耦合,则互感M为_2.耦合电感的同名端与两个线圈的绕向和相对位置有关,与电流的参考方向_。耦合电感如图所示,若次级开路,则初级电压u1为_.图示电路中,当线圈2中无电流时,u11=_,22=_;当电流i2从线圈2的2端流入时,u11=_,u22=_。5.图示电路,u1=_,

6、=_。6.图示电路中,u1与u2的导数表达式分别为u1=_和u2=_;相量表达式分别为_和_。7右上图示电路中,u1与u2的导数表达式分别为1=_和u2_;相量表达式分别为_和_。8.若耦合电感的两个线圈分别以顺接串联及反接串联形式与同一正弦电压源连接,比较两种情况下的电流大小,应是_时的电流大。9。图示两耦合电感,耦合因数k0。5,L10.,22=0.8H,若1、2短接,则、2端的等效电感_H。1图示为两耦合电感,耦合因数k0。75,L11=0.H,L22=8H,若1、2短接,1、2短接,则等效电感L1(即22)=_.1.右上图示电路中,1=4mH,L=mH,M3,当S断开时La_mH;当S

7、闭合后,Lab=_m。.图示为含藕合电感的正弦稳态电路,若,则等于_A.4。右上图示正弦稳态电路中,_,_。15。图示电路,等效电感Lab=_。1。图示电路中,L=M=10m,L2=2mH,电路谐振时的角频率为w0=3ra/s;则电容C =_mF,且当R的值增大时,w_,值_。1答案 2.答案无关 3答案 .答案,,,5.答案,.答案,, 7。答案,, 8.答案反接串联答案16 11答案0。17, 12.答案7,3 13答案1-0 1.答案2/0A0A15.答 6。答案00不变,变小四、计算题1电路如图所示,不考虑互感影响时,线圈11的Z=(5+j9)W,线圈22的Z=(+j4)W。若耦合因数

8、k=0。5,求考虑互感影响时的Za。图示网络中,C 1mF,1=3mH,22m,M=1mH。试求网络的谐振频率f0及谐振时的输入阻抗Z。3.求图示空心变压器的阻抗参数.已知正弦电源角频率为w。5图示电路中,电压源电压恒定,耦合电感都无初始储能,试求开关S闭合后的开路电压u(t).。右上图示电路中电压源电压恒定,电路为零状态,01H,t0时闭合开关,试求i(t)及开路电压ub(t)。7.如图两耦合线圈串联,接于U=220,w=10rad/s的正弦电源,已知R1=2=20W,L1=2,28H。当电路的cosj=0.8时,试求:()耦合因数k的值;()两线圈消耗的平均功率各为多少?8图示两互感线圈串

9、联后接到20,50H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当b、相连,、d接电源时,测得I。5,62。5W。当b、d相连,、c接电源时,测得=250W。(1)试在图上标出同名端;(2)求两线圈之间的互感M。9为测量耦合电感元件的互感系数M,现将耦合电感分别以顺接串联和反接串联形式接至24V、50Hz的正弦电源,如图(a)、(b)。在图(a)中,测得I10.4A,在图(b)中测得I2=0.3A。串联电阻R=50W,试求互感系数。0.图示电路中,已知wL1=wL2=4W,wM=W,,试求。11.右上图示耦合电感电路中,L1=6H,2H,M=H,试求b两端的等效电感Lab。1.图示电路中,,L=H,耦合因数k1。试证明

10、开路电压.试求右上图示网络的输入阻抗,已知1=2,L2=1H,MH,R100W,C10mF,电源角频率为00rd/s。14.图示全耦合(k=1)变压器电路,求ab端的戴维南等效电路。15。图示电路中,RR2=6W,w1=w2=1W,wM=5W,w=103rads,如果与同相,C应为何值?此时电路输入阻抗Zab为何值?1.图示电路中,1=0。2H,L20。1H,M=。1H,C=10mF,试求开关S断开和闭合两种情况下电路的谐振角频率w0。17。图示电路中,已知,R1=55W,R2=40W,X1=j60W,jX2=j40W,-jC=-80W,耦合因数k=0。.(1)画出消去互感后的等效电路;(2)

11、求电流与.18.图示电路中,US=0,R1=20W,R2=80W,X180W,X=W,耦合因数k=。试求电源US供出的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19.右上图示网络中L1=1H,2=H,=,R100W,C=10m,电源角频率为100rads。试求网络的输入阻抗Z。21.图示电路,试求S断开和闭合时的电流。22.图示空心变压器电路,R110W,R2=W,w1=10W,wL2=wM5W,1=100V。试求:(1)副边开路时,原边线圈的电流,副边线圈的电压;(2)副边短路时,原副边线圈的电流.23右上图示电路的各元件参数为R1=5W,2=1W,L=0.01H,L2=0H,=2m,M=0。01H,.试求该电路

12、的谐振角频率w0,以及谐振时的电流。24.图示网络中,R=100W,C=1mF,L1=3mH,L2m,M=1mH.试求网络的谐振频率及谐振时的输入阻抗0。27.右上图示电路中,已知输入电流i1(1+sinwt)A,R1RwL1=wL=10W,耦合因数k=0。,负载电阻RL=100W,求输入电压u和输出电压u2。答案部分1.答案两电感为顺接串联,故Z=Z1+Z2jwM(8+j19)W2.答案3答案列K方程得Z参数Z11+jwL1,Z221jw,22=R2+jw25。答案i1(+)=i1(-)=01(t)6(1-e-t)。答案i(0)0,i(t)=00(1-e-00)A7.答案(1)两线圈反接串联等效电感L=L+2-21-8k因为coj=08,故,即解得k=0.875()L=1-kH=(0+j30)=0/6。9W故P12R1=2R238。72W8答案(1)第一种接法:I=2.5A设等效电感为第二种接法:设等效电感为”5A5A,LL即第一种接法为顺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