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园区安全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8391365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园区安全发展的问题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化工园区安全发展的问题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化工园区安全发展的问题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化工园区安全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园区安全发展的问题及对策(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工园区安全发展的问题及对策摘要:目前,多数省份都制订出台了化工园区认定管理办法,化工园区整治改造提升成为 当前的工作重点,部分省份低水平化工园区及入驻企业逐步关停、搬迁或转产。本文提出 化工行业要以园区形式发展,充分发挥产业集群效应,在产业链和规模上实现最优化,以 园区化集中发展减少化工行业污染治理上的成本。并针对化工园区应急管理面临的问题和 破题之策,以及如何统筹发展与安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在“十四五”时期做好化工园 区安全发展工作,展开研究和思考。分解问题防控风险园区建设缺乏整体安全规划布局。部分地区未划定化工园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活动 仍处在无序状态;化工企业布局不合理,部分新建

2、企业面临搬迁。现有化工园区原总体规 划体系中未把安全规划列为专项规划,未开展区域风险评价,存在招商企业选择地块开展 基建的弊端,造成已建成化工企业之间安全防护距离不足。有的地区虽有安全规划,但迫 于招商压力,实际仍执行“先来先占”。入驻化工企业按照自身占地设计总图,企业间重 大危险源的间距在设计阶段就考虑不周,重大危险源间发生连环事故的可能性很高。2020 年国务院安委办开展硝酸铵生产企业安全风险专项排查治理,不少企业存在重大危险源安 全防护距离不足的问题,整改难度很大。一些化工园区还没有开展安全评估分级,部分省 份高风险等级园区比例偏大,达标升级任务繁重。企业安全准入机制不健全。化工园区企业

3、准入机制在部分地区还不明确,一些化工园区不 同程度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思想,引进新项目时本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想法,看 重眼前政绩,忽视安全风险。据了解,目前内蒙古、宁夏、甘肃拟建在建化工项目增长50% 以上,其中很多属于异地转移、风险较大的精细化工项目。一些化工园区既有规模较大的 化工产业巨头,也有人员规模10余人的作坊式小化工厂。例如,去年国务院江苏安全生 产专项整治督导期间,发现省级高新区还存在安全管理水平低下的小化工企业。多数小化 工安全管理水平低下、安全法律意识淡薄、为了追求眼前利益而漠视日常安全管理、安全 投入严重不足。入驻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制约了园区整体安全水平的提升

4、。园区整体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有差距。不少化工园区一体化安全管理水平较差,与化工园 区安全风险排查治理导则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应急管理部门对园区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制 度建设还是立足于完善各企业自身安全生产制度,未建立起一体化安全管理体系,未能有 效整合化工园区企业现有资源来共同监控重大危险源、开展安全检查、应对突发事故,有 悖于各级政府关于构建化工园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监管理念。事故风险评估不到位,应急救援模式落后。当前,多数化工园区和企业在应急预案编制过 程中,还是基于“一对一”的模式,只是着眼于某企业发生事故时的应急响应。实际上, 某一家企业发生事故,很有可能影响到周边关联企业,导致事故的多米诺效

5、应发生,从而 引起更大规模的群死群伤,大大增加救援难度和生命财产损失。例如河北张家口盛华化工 “11-28 ”爆炸事故,盛华化工的氯乙烯泄漏扩散至厂区外,遇火源发生爆燃,造成了相 邻停车场、饭店和道路停靠车辆人员的重大伤亡。科学布局提能升效推动化工园区开展安全规划和风险评估。按照“产业集聚”与“集约用地”原则建设化工 园区,合理规划化工企业布局。新建化工项目必须进入化工园区,加快推进现有化工企业 进区入园。突出关口前移、源头防范,聚焦重大风险管控,全面提升园区和企业风险辨识、 重大危险源精准监管、风险分级管控水平。推动化工园区开展区域量化风险评估和安全规 划,促进园区已建装置设施,尤其是重大危

6、险源及现有空地的优化布局。深化危险化学品 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采取鼓励转产、关闭、搬迁、企业兼并等多种措施,逐步淘汰不 符合化工产业规划、周边安全防护距离不足的化工企业。为减少因规划不当导致的安全事 故,各级政府应将安全规划专项列入园区的总体规划中,并对安全规划进行现状评估。对 涉及“两重点一重大”(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危险化工工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的企业,化工园区要督促企业进行全面的安全风险评估,并严格落实整改和验收。严格入驻企业安全准入条件。严格化工园区、危化企业、项目准入的关口,确保符合规范、 安全可控。园区选择入驻企业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方向,适合化工园区整体安 全

7、规划,对入园项目要进行严格筛选、科学论证、有取有舍。提高企业入园门槛,合理布 置上下游企业,从源头降低化工园区的安全隐患。统筹考虑园区原料产品项目一体化,使 园区企业之间互为原料供应商、构成上下游产业链。园区管委会要选择科技含量高、产品 新、效益好、危险性小的项目,避免一些国家和地区将低档次产品或技术落后、污染大的 项目转移到园区。当前,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化工企业向中部、西部转移的趋势明显,中西 部化工园区应更加严格安全和环保准入条件,避免招商引资引进淘汰落后产能。突出防范化工园区重大危险源安全风险。一是加强重大危险源风险管控。化工园区要建立 重大危险源常态化隐患排查和安全风险防控制度,深化重大

8、危险源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应用, 各级别重大危险源全面接入系统并持续稳定运行,实施在线巡查+远程监管,落实危化品 企业重大危险源包保责任制。二是深入开展“消地协作”。危化品重大危险源企业消防工 作还很薄弱,企业应急准备存在严重不足。消防、应急部门协同开展重大危险源企业安全 检查机制已经建立并且取得良好反响,应夯实机制,扩大协作范围和领域。硬件上要对企 业全面体检,落实消防和安全管理规章和标准,切实按照危险化学品企业生产安全事故 应急准备指南强化应急准备工作。软件上要开展扎实的教育培训和实操训练,全面提高 从业人员的消防器材设施操作能力。建立健全化工园区的一体化安全管理体系。化工园区由于高温高压装置

9、管廊众多、易燃易 爆危险化学品众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往往存在重复性、相似性,应当独立设置应急管理 部门,开展园区日常安全监管和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园区实行一体化安全管理体系,有利 于区域资源的整合,有利于在园区内推行安全管理理念和方法,有利于建立安全管理和技 术交流平台,实现监管向服务的转变。大力推进安全消防应急一体化,公用工程集中统一 配置,努力实施封闭式管理,有效控制人流、车流、物流,最大程度消除安全风险和隐患。 推动化工园区划定专门区域建设专用停车场,设定危化品车辆行驶路线、时间段等,解决 危化品车辆无序停靠和随地装卸等问题。整合化工园区的应急救援资源。整合化工园区各企业的应急救援资源,建

10、立园区重大危险 源监控和应急救援资源共享机制,设置园区应急指挥中心,提高整个园区的应急救援能力。 一是加强化工园区应急预案的管理,实现应急预案结构化、数字化动态管理,提高园区和 企业应急预案衔接性、整体性及应急效率。建立应急资源数据库,对相关部门、企业应急 预案以及现场处置方案进行采集、分类、备案和查询检索,实施动态管理。二是政府主导 救援队伍的建设。依托园区骨干企业,采取“政府主导、一企建队、多企协办、资源共享” 或“消地共建”等形式,建成作战能力强、专业素质高、熟悉园区企业及装置设施的专业 救援队伍。三是依托园区企业现有资源整合救援装备物资的建设。地方政府可通过财政补 贴等办法帮助企业更新

11、救援装备器材,对于日常维护保养费用也给予一定补助。四是推动 企业安全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园区主导与具有培训资质、具备实训演练条件的单位签订培 训协议,推动园区企业员工实操、演练式培训。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濮阳基地、舟山 基地具备承办这类培训的师资、场地、模拟化工装置等条件,并且已多次成功举办全国范 围内化工园区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化工产业发达地区和大型化工园区,可借鉴经验筹建 依托企业、服务区域、政府支持的安全实训基地,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培训平台,提升化 工从业人员安全素质。提升化工园区应急管理信息化水平。推动“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工程建设,通过 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建成化工园区安全、

12、环保、应急救援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平台,以 手机APP、平板电脑、企业中控室、园区指挥中心等多个载体和终端形式落地,提升化工 园区应急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水平。一是加强化工园区应急指挥系统建 设,具备应急值守、信息传递、风险分析、监测监控、动态预警等功能,提高应急通讯能 力,确保发生各类应急事件时,能够快速进行事件受理、调度指挥和联动抢险救援。二是 提升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应用水平。推进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应用,围绕 值班值守、监测预警、隐患排查等基本功能,拓展抽查巡查、排名通报等功能,尽快开发 企业端和APP,拓展应用范围。延伸接入储存硝酸铵、硝化棉等仓库、装卸站台的监测监 控数据,不断提升风险监测预警能力。三是加强应急资源信息化管理。化工园区对应急物 资、装备、专家、队伍、避难场所、医疗资源等信息应全面动态掌握,实现监控管理、直 观展示和应用分析,便于监管人员和应急指挥人员调用。四是借助人工智能、3D虚拟现实 等技术建设应急演练系统。建设基于虚拟现实的应急模拟演练系统,开展化工园区从业人 员模拟演练和培训,提升园区和企业从业人员应急响应和应急救援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