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8364520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节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1节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1节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1节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1节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节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节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6章第1节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1 .教学目标1.1知识目标 阐述动物的行为对动物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的意义; 举例说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区别。1.2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涡虫研究的资料,让学生接受科学方法的训练; 通过对“研究涡虫的实验”进行讨论,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列表比较“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培养学生的比较、区分事 物并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 教会学生利用图书馆或网络查找、整理相关信息资料的能力。1.3情感目标 在分析涡虫研究的资料过程中,体验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逐渐形成 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在讨论“研究涡虫的实验”中,学会交流与表达,

2、学会与他人合作; 通过学习“后天学习行为的意义”,让学生意识到主动积极学习对掌握知识的 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在学习过程中能自觉发挥主观能动性。2. 设计思路视频入手导入新课一-设置疑问启动思维一-展示资料合作研讨一-由点到面概括特点3. 教学重点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4. 教学难点分析涡虫研究的资料,概括先天性行为与后天学习行为的特征。5. 教学策略以学生讨论为主,辅以教师的讲解、演示。6. 教学过程设计6.1课前准备 “动物行为”的视频材料; 有关“动物行为”的图片; 用PowerPint制作课件。6.2新课导入教师播放视频:动物的行为师:同学们看到了什么?(请几位学生回答)生1:我

3、看到草原上一只凶猛的狮子在追逐一群斑马生2:我看到有两只顽皮的小猴在嘻戏、打闹。师:同学们看到的和刚才几位同学描述的都是动物的一些行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动物的行为”。点击鼠标出现:第16章动物的行为师:刚才大家看到了一些动物的行为,什么是动物的行为呢?生1:动物的各种运动方式是动物的行为。生2:动物发出的鸣叫声也是动物的行为。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21的第一、二自然段。点击鼠标出现:你会选吗?1 下面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最正确的是()A. 是指动物明显的、大范围的、高速的动作B. 是指表面静止,而身体内部发生着的种种生理活动和变化C. 是指动物各种各样的运动方式,甚至包括静止不动、注目凝视

4、D. 静止不动时,就没有动物行为2. 下列各项中,不是动物行为的是()A大雁南飞B.蜜蜂采蜜C狼食小羊D .鸟(学生完成以上题目后,请学生再次回答什么是动物行为。)生答:略点击鼠标出现:动物行为的概念动物体在内外环境刺激下所产生的活动表现中做动物的行为。如动 物的运动、鸣叫、身体姿态或颜色的变化、散发的气味等。动物行为的发生受到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动物行为的形成受遗 传物质的控制,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师:如果你养过小猫、小狗等庞物,一定有这样的体会:它们不用你教,就会吃 东西、睡觉;但是要想让它们学会到规定的地方去大小便,那可就费劲了。你知道这 是为什么吗?点击鼠标出现:第1节

5、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6.3新课学习师:小猫、小狗生来就会吃东西、睡觉,不用你去教,这是先天性行为。小猫、 小狗要经多次训练后才能到规定的地方大小便,这是后天学习行为。这一节课我们专 门讨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点击鼠标出现:动物行为研究示例:涡虫的行为研究师:简介涡虫的生活习性。根据涡虫的生活习性,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点击鼠标出现:“研究涡虫行为”实验1实验方案:(1)用滴管从培养皿中轻轻地吸入一只涡虫,迅速送入一支试管中。(2) 向试管中注满晒过的自来水或河水,(加水时防止产生气泡)。用胶皮 塞塞好管口,然后用记号笔在试管中部做一标记。靠近试管塞的一端为试管 A端, 另一端为试管

6、B端。(3)将试管水平放置,直至涡虫运动到试管中央,然后将试管放在白纸上, 观察涡虫10min,记录它在试管A端和B端分别停留的时间。(4)再次使涡虫运动到试管中央,然后将试管放在白纸上,用铝箔套遮住 试管B端的光,观察涡虫10min,记录它在试管A端和B端分别停留的时间。实 验后,把涡虫放回培养皿。讨论:1 你认为设计者对“涡虫为什么生活在小溪中的石块下方”这一问题作出 了什么样的假设?2 .属于实验者控制的因素是什么?你能对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进行预测(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1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让他们充分发表意见、交流看 法。)点击鼠标出现:1 假设涡虫喜欢生活在黑暗无光的环境。(其它合理表述

7、也行)2 实验者控制的因素是光照,A端有光,B端无光。步骤3中A端、B端都有光,涡虫的停留应该是随机的,没有明显 的差异。步骤4中A端有光,B端无光,如果涡虫喜欢黑暗的环境,则涡虫师:在讨论了 “实验1”的基础上,我们再来看“实验 2”点击鼠标出现:“研究涡虫行为”实验2 实验方案:(1)将涡虫放在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用强光照射涡虫,观察涡虫对强光的反应。发现涡虫对强光的反应是舒展身体。(插播图片1)(2)用中等强度的电刺激涡虫,观察涡虫对电刺激的反应。发现涡虫对 电刺激的反应是收缩身体或转动头端。(插播图片2)(3)用强光照射涡虫,几秒钟后再用中等强度的电刺激涡虫。重复这一 步骤100次(这

8、是本实验的数据,不同实验的次数会有差异)。(插播图片3)(4)第101次只用强光照射涡虫。观察涡虫对强光的反应。观察发现, 经过100次重复步骤(3)后,涡虫对光的反应也变成了收缩身体或转动头端。(插播图片4)讨论:1. 步骤(1)与步骤(4)中,涡虫对强光的反应有什么不同?产生这种 不同的原因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2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让他们充分发表意见、交流看法。) 点击鼠标出现:1. 步骤(1)中涡虫对强光的反应是伸展身体, 这是涡虫的本能行为。 步骤(4)中涡虫对强光的反应是收缩身体,这是涡虫的后天学习行为。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是:实验中多次给涡虫以“光照一一电击”连续 刺激,涡虫

9、对“光照”形成了条件反射(反应是收缩身体),强光由无关刺激变成了条件刺激。2. 实验1中观察到的属于先天性行为,也是本能行为,本能行为在师:以上我们追循科学家的足迹,讨论、研究了涡虫对光产生行为反应的实验,知道了动物的行为按其发生过程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两大类。现在请同学们梳理一下我们刚才的研究思路并阅读教科书P.2425上内容。(留足时间让学生阅读、消化、梳理)请学生阐述两种行为的区别,如何区分、判断动物的行为? 点击鼠标出现:类另y先天性行为后天学习行为形成生来就有的本能行为出生后逐渐学习形成的新行为获得途径由体内遗传物质所控制的通过条件反射、尝试、顿悟、印随学习而逐渐形成的适应特征

10、适应相对稳定的环境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进化趋势无脊椎动物行为的主要方式动物越高等,后天行为越发达,占全部行为的比例也越大6.4教学反馈与矫正、巩固课件出示练习题:课堂练习1、冈出生的婴儿就会吃奶,并会抓握物体。这属于哪一类行为?这对他 (她)的生存有什么意义?2 从树丛到草间,从屋檐到墙角,常能找到形形色色的蛛网,这是蜘蛛的住所,通讯线路、交通要道、捕食陷阱、“餐厅”、“婚床”和育幼室。有人观察到,一只幼蛛从出生之日起就会自行结网,结网技巧与成年蜘蛛相比毫不 逊色。蜘蛛结网是哪一种行为?3、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多吗?学习行为越多,对动物的生存就越有 意义吗?你能多举一些例子吗?4 你听说过

11、“狼孩”吗? 一个小时候被狼收养的孩子。当她被人从狼群 中救出后,总是不喜欢穿衣服。她喜欢像狼一样叫唤,还会咬人。科研人员努 力教她学习说话,可能她直到死前也没有学会说一句话。她也不喜欢吃熟的食 物,仍爱吃生肉,最终死于吃生肉引起的消化道感染,当时只有十多岁。从这 个故事中,你对人类的学习行为有什么新的认识?这对你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 有什么启示?6.5小结(板书设计)(1) 学生自主小结。(2) 小组或全班交流(3) 教师课件展示:学完本课题后,你应该知道:1 .动物在内外刺激下所有的活动表现叫做动物的行为。2 动物行为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3.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不依赖于个体生活的经验,是一种 本能行为,动物的本能行为是通过遗传、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4. 动物的学习行为必须借助于个体生活经验和经历,动物具有学习行 为能够对环境的变化作出有利于生存的反应,学习行为更有利于个体生存 和种族繁衍。6.6作业布置1、狗吃骨头时会分泌唾液,这属于什么行为?2、“望梅止渴”、“谈虎色变”这两个成语分别表达的是动物 的什么行为?3、小狗做算术是一种什么行为?这与我们听到上课铃声响了进 教室是否一样?4、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多么?后天学习行为越多,对动物 的生存就越有意义吗?请举例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