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5细胞的生命历程含解析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8363033 上传时间:2023-09-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5细胞的生命历程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通用版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5细胞的生命历程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通用版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5细胞的生命历程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通用版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5细胞的生命历程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通用版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5细胞的生命历程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用版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5细胞的生命历程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5细胞的生命历程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限时集训(五)(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5分)1(2019广东六校联考)如图为高等植物细胞(2n)处于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模式图,图中1代表囊泡,2代表细胞板,3代表纺锤丝。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甲细胞中的着丝点断裂导致DNA数目加倍B图乙细胞中的结构2是通过结构1与赤道板融合而形成的C若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将会阻止图丙细胞的继续分裂D若用秋水仙素抑制结构3的形成,则图甲细胞中的着丝点不能正常断裂C图甲细胞中DNA数目加倍的原因是DNA复制,着丝粒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A错误; 结构2是细胞板,是由结构1融合而形成的,赤道板不是真实的结构,B错误; 若

2、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将使细胞停留在间期,图丙细胞不能继续分裂,C正确; 着丝点分裂与纺锤体无关,D错误。2.(2019乐山三模)下列关于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的分裂期,细胞核和细胞质都会均等地一分为二B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和后期,是基因重组发生的时刻C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DNA染色体染色单体111D有丝分裂过程中可以发生基因突变,不发生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B细胞分裂的分裂期,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和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和细胞质都会均等地一分为二,但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的细胞质会发生不均等分裂,A错误;减数第

3、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和后期,是基因重组发生的时刻,即交叉互换和自由组合,B正确;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着丝点没有分裂,所以DNA染色体染色单体212,C错误;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能发生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但基因重组只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D错误。3(2018烟台检测)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有丝分裂间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经复制后数目加倍B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相等C. 在减数分裂的两次连续分裂过程中都出现了同源染色体分离的现象D.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能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去与中心体的功能有关D在有丝分裂间期

4、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经复制后数目不变,但DNA分子数目加倍,A错误;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依次为4和2,不相等,B错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中出现了同源染色体分离的现象,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C错误;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能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去,离不开星射线的牵引,而星射线是由组成中心体的中心粒发出的,所以与中心体的功能有关,D正确。4(2019青海师大学附中期末)如图表示人的生殖周期中不同的生理过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细胞全能性最高的是受精卵 Bc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各提供一半的DNACb1和b2的分裂方式相同,但是结

5、果有差异 Dd1和d2的差异由受精卵中性染色体组成决定B受精卵分化程度最低,全能性最高,A正确; 受精时精子只有头部进入了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各提供一半的核DNA,细胞质中的DNA几乎都是卵细胞提供的,因此,c过程中卵细胞提供的DNA要多于精子提供的,B错误; b1和b2的分裂方式都是有丝分裂,前者分裂结束后可形成四个精细胞,后者分裂结束后只能形成一个卵细胞,结果有差异,C正确; 男性和女性的差异原因是受精卵中性染色体组成不同,D正确。5(2019安徽六校联考)有关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过程中,并非所有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B受精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的随机

6、结合,会导致基因重组发生C减数分裂结束后,产生的配子染色体数目减少,对生物的遗传不利D雄果蝇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经减数分裂得到的卵细胞有2对染色体A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过程中,并非所有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如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多对等位基因是连锁的,不能自由组合,A正确;受精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的随机结合,不会导致基因重组发生,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和后期,B错误;减数分裂使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受精作用使合子中染色体数目恢复,所以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能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故减数分裂结束后,产生的配子染色体数目减少,对生物的遗传有利,C错误;雄果蝇体细胞

7、中有4对染色体,经减数分裂得到的卵细胞有4条非同源染色体,D错误。6.(2019广东六校联考)将果蝇精原细胞(2N8)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后,置于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分裂后,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若进行有丝分裂,则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中有8条染色单体含14NB若进行有丝分裂,则两次分裂结束后含15N的子细胞所占比例为1/2C若进行减数分裂,则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中有4条染色单体含14ND若进行减数分裂,则两次分裂结束后所有子细胞的染色体均含有15ND若进行有丝分裂,经过一次细胞分裂后,形成的2个子细胞中的DNA分子都是15N14N,再复制一次形成2个DNA分子分别是15N1

8、4N、14N14N,中期时DNA存在于2条染色单体上,则第二次分裂中期含14N的染色单体有16条,A错误; 若进行两次有丝分裂,第一次分裂得到的子细胞所有的染色体中DNA都是15N14N,第二次分裂中期时染色单体上的DNA分子分别是15N14N、14N14N,得到的子细胞中一半有标记或全部有标记,B错误; 若进行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中期的染色体组成都是15N14N,则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8条姐妹染色单体,每条单体都含14N,C错误; 如果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的染色体都含有15N,D正确。7(2019博雅闻道四月大联考)同一生物体内,不同组织中的细胞在形态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9、下列关于这些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常情况下,这些不同形态的细胞中的核遗传物质是相同的B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导致了细胞形态的不同C每种细胞具有的特定形态与其执行的特定功能相适应D不同细胞间形态的差异是在细胞分裂完成时产生的D除了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等一些特殊细胞外,同一生物体内不同形态的细胞中,核遗传物质是相同的,A项正确;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即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细胞分化,细胞分化使得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B项正确;生物的形态结构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C项正确;细胞分裂只是使细胞数目增加,不同细胞间形态的差异是在细胞分裂后

10、经细胞分化形成的,D项错误。8.(2019湖南师大附中)自由基学说是一种细胞衰老假说。下图是自由基学说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引起的作用效果属于负反馈调节B若过程使酪氨酸酶活性降低,将引起白化病C若过程使细胞膜上葡萄糖的载体受损,葡萄糖将会自由进出细胞D过程可能导致细胞膜上蛋白质种类或数量发生改变D过程引起的作用效果属于正反馈调节;若过程使酪氨酸酶活性降低,将引起头发变白,而白化病是基因突变导致酪氨酸酶缺乏引起的;若过程使细胞膜上葡萄糖的载体受损,葡萄糖将无法进出细胞;过程将导致基因突变,可能引起细胞癌变,癌变细胞膜的成分发生改变,有的产生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物质,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

11、物质会减少。(教师备选)(2019重庆一模)下图表示爪蟾尾部退化消失过程中,尾部细胞内溶酶体组织蛋白酶浓度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爪蟾尾部消失与细胞衰老、坏死有关B爪蟾尾部细胞内溶酶体组织蛋白酶的浓度与尾部长度呈正相关C爪蟾尾部消失是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只与基因表达有关,与环境无关D与爪蟾尾部消失密切相关的溶酶体水解酶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D爪蟾尾部消失与细胞衰老、凋亡有关,A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已知,爪蟾尾部细胞内溶酶体组织蛋白酶的浓度与尾部长度呈负相关,B错误;爪蟾尾部消失是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主要与基因表达有关,也受环境影响,C错误;与爪蟾尾部消失密切相关的溶酶体水解酶的化学本质

12、是蛋白质,在核糖体合成,D正确。9(2019江苏高考)下列关于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裂间期既有基因表达又有DNA复制 B细胞分化要通过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来实现C细胞凋亡由程序性死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所启动 D细胞癌变由与癌有关基因的显性突变引起D细胞分裂间期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其中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属于基因的表达,A正确;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正确;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程序性死亡的过程,是由程序性死亡相关的基因的表达所启动的,C正确;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中原癌基因的突变属于显性突变,而抑癌基因的突变属于

13、隐性突变,D错误。10(2019四川模拟)阿糖胞苷是一种嘧啶类抗癌药物,在细胞中能有效抑制DNA聚合酶的合成。当阿糖胞苷进入癌症患者体内后,机体短期内可能发生的明显变化是()A癌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增殖速度变慢B淋巴细胞的生成减少,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C糖蛋白的合成增加,癌细胞的转移速度变慢D促进抑癌基因表达,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变长B阿糖胞苷进入癌症患者体内不改变细胞的遗传物质,A错误;阿糖胞苷能有效抑制DNA聚合酶的合成,DNA不能复制,所以机体短期内可能会造成淋巴细胞的生成减少,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B正确;阿糖胞苷能有效抑制DNA聚合酶的合成,表明其与DNA 的复制有关,与糖蛋白的合成没有

14、直接关系,C错误;机体短期内癌细胞的增殖受抑制,细胞周期变长,且癌细胞抑癌基因已发生突变,不能促进表达,D错误。11.(2019天津高考)植物受病原菌感染后,特异的蛋白水解酶被激活,从而诱导植物细胞编程性死亡,同时病原菌被消灭。激活蛋白水解酶有两条途径:由钙离子进入细胞后启动;由位于线粒体内膜上参与细胞呼吸的细胞色素c含量增加启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蛋白水解酶能使磷酸二酯键断开 B钙离子通过自由扩散进入植物细胞C细胞色素c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有关D细胞编程性死亡避免了病原菌对邻近细胞的进一步感染D蛋白水解酶能使蛋白质的肽键断开,生成氨基酸,A错误;钙离子通过主动运输进入植物细胞,B错误;细胞

15、色素c位于线粒体内膜上,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促进H和O2结合,生成水,C错误;植物受病原菌感染后,特异的蛋白水解酶被激活,从而诱导植物细胞编程性死亡,同时病原菌被消灭,避免了病原菌对邻近细胞的进一步感染,D正确。二、非选择题(45分)12(17分)(2019日照市期中)研究发现,细胞中染色体的正确排列、分离与染色单体之间的粘连蛋白有关,粘连蛋白的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所示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主要是_。(2)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会产生水解酶将粘连蛋白分解,而染色体上的其他蛋白质不受影响,说明酶具有_。粘连蛋白被水解的时期是_。(3)细胞内有一种对细胞分裂有调控作用的SGO蛋白,主要集中在染色体的着丝点位置。科学家研究有丝分裂时发现,水解粘连蛋白的酶在中期已经开始起作用,而各着丝点却要到后期才几乎同时断裂。据图推测,SGO蛋白在细胞分裂中的作用主要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