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发展之道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836230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时尚发展之道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时尚发展之道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时尚发展之道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时尚发展之道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时尚发展之道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时尚发展之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时尚发展之道(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的诸多产业必须升级。被我国忽略却在国外兴盛的时尚产业,是产业升级的一个重要方向。包括服装、化妆品、消费类电子产品、钟表、箱包、眼镜、餐具、美容等轻工产品和服务,必须从不受重视的低附加值生产方式,向高附加值的时尚化升级,将时尚产业扶植为中国的一个战略性产业。通过这个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培育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土壤,同时也缔造奢侈品产业的温床。但是,中国时尚产业现状与趋势如何?问题在哪里?如何升级?政府政策又应该发挥哪些作用?都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本刊时尚产业研究中心联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商务部政策研究室、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科技部调研室、清华大学、人民大学、香港贸发局等机构的专家学者,

2、共同成立中国时尚产业蓝皮书课题组,及时展开调查与研究,在国内首次发布中国时尚产业蓝皮书2008时尚产业升级之道。本专题为该报告节选精简部分。中国时尚产业升级之道一、时尚产业特点时尚产业是引领世界产业发展的最重要行业之一,它体现了一个国家在文化、科技、创意设计等方面的软实力,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各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英文中与时尚相关的单词有“fashion”、“style”、“mode”、“vogue”、”trend”、“fad”等,最常用最接近的为“fashion”一词。“fashion”最初译为“流行”,现大多译为“时尚”。综合其他学者的研究,我们给时尚定义如下:在一定时期和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

3、,流传较广的一种生活习惯、行为模式及文化理念,体现在衣着、服饰、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等个人或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它往往由思想意识起步,以各种物质形式来表达,是一种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社会文化,并与时代大众的精神诉求息息相关,成为一段时期内流行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在现代商品社会,时尚概念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状态,人们对时尚的追求,还将改变现有生活模式与行为方式,进而不断创造出新需求,催生新产品,带动新产业。与时尚有关的产品不仅具备所有商业产品的特点,而且由于它的高附加值、易传播及流传广的特性,有助于形成时尚产业链,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时尚理念商品化带来了时尚产品、时尚产业、时尚经济等一系

4、列相关概念。时尚产品指代表当今时尚、具有一定附加值和时代先进性的符合现实需求的产品,往往代表特定时期主流消费者的消费倾向,包括时尚商品和时尚服务。从内涵来说,广义的时尚产品包括奢侈品,狭义的时尚产品,介于普通产品和奢侈品之间,但不包括奢侈品。鉴于当前中国消费市场的发展阶段,中国时尚产业蓝皮书2008采用时尚产品的狭义定义。时尚产业是一系列经营活动的总称,这些活动包括对时尚产品和时尚服务进行设计、采购、制造、推广、销售、使用、消费、收藏等。它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种全新的产业概念和形态。时尚经济则指与时尚产业相关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和经济形态。结合当前中国时尚产业发展现状,我们将时尚产业的范围界

5、定如下:第一,时尚商品制造业,包括时尚休闲服装鞋帽、皮草皮具、各种饰品、名表、珠宝、香水、护发护肤化妆品、美食和消费类电子产品等;第二,时尚服务业,包括美容美发、健身旅游、流行音乐、影视摄影、动画漫画、时尚书籍杂志、餐馆酒吧等休闲娱乐产业。当前,时尚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四大特征;第一是时尚和经济一体化,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经济景气与否直接左右着时尚领域;第二是消费的符号性,也就是“炫耀性消费”;第三个特征是时尚产业的全球化,时尚产业的全球同步性趋势不断加强,周期大大缩短;第四个特征是产业的高附加值和高风险。二、中国时尚产业分类和现状中国时尚产业的现状根据目前国内外时尚产业的概念界定,我们选择了主

6、要的时尚产业加以分析研究,其中包括化妆品、消费类电子产品、服装、珠宝首饰、美容美发,以及动漫等时尚制造业和服务业。过去20年,这些时尚领域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GDP的增长。1.化妆品业我国化妆品市场销售额平均以每年23.8的速度增长,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国民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在2006年全球化妆品销售额排名中,中国超越法国和德国,仅次于日本和美国,成为全球第三大化妆品市场从2006年整个化妆品行业的市场结构来看,护肤品、洗护发产品和香水占据主要地位。其中护肤品占市场总量的40,销售额约为440亿元;洗护发产品和香水占市场总量的40,销售额约440亿元。此外,美容类产品大致占15,销售额约为165亿

7、元。2007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接近20,美容化妆品类占其中1/4,营业总收入超过2300亿元,2010年中国美容化妆品行业营业收入将超过3000亿元。2.消费电子产品根据麦肯锡公布的数据,中国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以每年12的速度增长,市场总额在2010年将达到1250亿美元。据捷孚凯市场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分析,2007年,手机、液晶电视、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离子电视和摄像机等六大类消费电子产品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总额为3500亿元,比2006年增长38。手机是中国市场最大的消费类电子产品,2007年中国手机销售额超过1710亿元,占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总额的49。2008年该市场继

8、续高速增长,预计销售额增速超过20。液晶电视是增长速度最快的消费类电子产品,2007年液晶电视国内销售额达763亿元,比2006年增长98,2008年液晶电视市场继续高速增长,预计销售额将接近1000亿元。另外,便携电脑(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也成为消费类电子产品市场的新增长点。3.服装业2007年服装全行业产量为512亿件,与2006年持平。2008年15月,我国规模以上服装企业累计完成服装产量76.97亿件。我国服装出口从1980年的44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1756亿美元,增长了38.9倍,占世界出口量的1/4。2008年上半年,受到国际需求和国际贸易政策影响,服装行业出口增速有所

9、回落。4.珠宝首饰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珠宝首饰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从产值1亿元发展到近1000亿元,从业人员从2万人发展到200万人,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铂金消费国,年销售铂金量达140万150万盎司;我国是亚洲最大的钻石市场之一,年消费钻石达11亿美元;我国还是世界上第四大黄金消费国,年黄金首饰需求达到200吨左右;同时我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石和翡翠消费市场。珠宝企业不断成长壮大,产业出现了明显的集群化趋势。5.动漫产业截至2007年,国内已有30多个动漫产业园区、5400多家动漫机构、450多所高校开设动漫专业、46万多动漫专业在校学生。2007年国产动画片的数量已经占国内动漫市场的半

10、壁江山。截至2007年11月,60多位中国漫画家的近60部作品在法国出版,并被推广到意大利、比利时、英国、美国等地出版发行。据专业机构调查预测,按照中国13亿人口的数字计算,至少有5亿人是动漫市场消费者,这为国产动漫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动漫产业将拥有超千亿元产值的巨大发展空间。中国时尚产业发展的特征推动中国时尚产业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以及由此带来的居民收入增加。中产阶层的形成和壮大,居民消费升级和消费观念的改变是最重要的三大原因。当前,中国时尚消费市场呈现出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第一个特征是科技化。目前IT数码产品成为装点人们时尚生活的重要日用品,而大量的时尚产业也

11、正是依托电脑、手机等高新技术手段的快速发展而出现的(如动漫、游戏、影视等)。第二个特征是群体化。社会学家指出,时尚有一个重要的社会功能特征,就是同化与分化群体归属,常常扮演着划分社会阶层的角色,每个阶层的人为了将自己所属群体与其他阶层区分开来,常常会创造一些时尚符号和时尚标志,这一点在中国人的时尚特征中也有突出的表现,不同经济水平、社会地位和消费观念的人形成了不同的时尚中心,他们对时尚的追求也不一样,最终导致了不同群体的时尚指数差异。第三个特征是地域化。一线城市由于城市规模大、经济实力强和开放程度较高,时尚消费水平普遍高于二线城市,上海、北京是时尚指数最高的城市。此外,一些有着浓厚时尚氛围的城

12、市也不逊色,如成都等,这样的二线城市也同样对时尚有着高度的热情。另外两个重要特征是娱乐化和品牌化,这与时尚产业和时尚产品的属性密切相关。三、中国时尚产业面临的问题与世界一流时尚品牌相比较,中国时尚产业在国际竞争力、自主创新能力、人才培养与发掘以及产业发展规划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短板,这将影响到未来中国时尚产业的健康发展。时尚品牌拥有量低,缺乏国际竞争力根据2006年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我们按照不同的国家,对服装、化妆品、消费电子产品、手表和珠宝首饰五个领域分别进行了统计。从统计结果来看,时尚品牌共有78个,占品牌总数的15.6。从品牌分布的国家来看,依次为美国22个、法国15个、日本9个、

13、瑞士8个、德国5个、荷兰4个、中国3个,英国、瑞典、奥地利、芬兰和韩国等国家各1个。中国仅有海尔、联想和长虹三个品牌进入,但三家的主要产品仍然集中在传统制造业,在有明显时尚特征的消费电子领域没有排在高端。在国内市场,国际品牌占据中国时尚消费品市场高端地位的格局已经形成。表1列出了中国公众眼中最时尚的十大服装、化妆品、香水、珠宝和手表品牌。从中我们看到,国产品牌除了在珠宝领域占了一定比例外,在其他领域均为空白。这表明,在高端市场,国内消费者对国际品牌有相当高的认可度。中国之所以形成如此空白格局,是因为国内企业长期从事贴牌生产,并没有致力于创造和维护品牌。同时,企业也缺乏品牌管理和保护意识,为了获

14、得短期利益,在外资并购中放弃了自主品牌,而国内企业在品牌管理上也和国际企业存在较大差距。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中国时尚产业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较弱,企业规模小,在管理、营销方式以及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方面与跨国公司存在较大差距。但最大的差距或许体现在自主创新能力上。目前中国时尚产业还局限于跟随欧美捕捉信息、模仿流行设计,以及简单进口商品的状态。据2006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5年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统计资料,中国服装行业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有79个,仅占制造业大中型自主创新企业数的1.22。专业化、国际化人才短缺中国时尚产业教育培训体系发展相对滞后,导致专业化、国际化人才短缺,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

15、需求,这也成为制约时尚产业发展的瓶颈。以服装行业为例,由于缺乏设计师人才,中国服装企业设计远远落后于国际水平,多数企业处于以抄袭仿版为主的阶段。除技术专业人才之外,在管理、营销、人力资源和财务等领域,时尚产业未来10年面临100万人的人才缺口。而目前在国内运作多年的国际品牌,则主要靠海外兵团或我国港台人士操办。产业发展意识落后目前,我国时尚产业发展滞后的原因更多的是来自意识领域。有些政府领导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发展时尚产业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重要性,对时尚的认识还停留在“赶时髦”上,还没有将时尚产业与文化产业、创意产业给予同等的重视。很多企业仍把自身局限于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范畴,缺乏

16、时尚意识,不能在更高、更宽广的国际时尚背景下,认真思考企业的发展;很多人在时尚消费方面,表现出盲目性,缺乏对时尚内涵的理解,从长远来看这对时尚产业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中国时尚产业发展建议按照国际经验,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之后将触发国内社会消费的结构升级。中国人均GDP2007年达到2461美元,专家预测到2010年可以达到3000美元,到2020年将达到6000美元。因此,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居民的财富积累已经达到了消费升级的临界点,这必将增加对时尚消费的需求,带来时尚产业的大发展。在这个形势下,我们有以下建议。时尚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我们建议国家制定时尚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结合当前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契机,制定中国时尚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课题组认为,结合国家“十一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战略目标,中国时尚产业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