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上册4、古诗两首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8359558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4、古诗两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4、古诗两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4、古诗两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4、古诗两首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4、古诗两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年级上册4、古诗两首(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古诗两首教学目标: 1、了解这两首诗写作的时代背景,体会诗中抒发的强烈的爱国情感。2、通过学习这两首诗,对诗这种体裁的特点,如感情丰富,语言精练,讲究节奏和韵律等,有较具体的体会。3、理解诗句,了解内容。4、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示儿。教学重点:1、 弄懂杜甫听到胜利喜讯后那样欢快的原因。2、领会这首诗明白如话而感染力极强的特点。3、吟诵古诗,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想像诗歌内容,陶冶爱美情趣。教具学具: 教学挂图等。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板书课题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诗人,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他的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重大事件,被称为诗史,他也被称作侍

2、圣。这首诗写的是公元763年,安史之乱的叛军头目史朝义兵败自杀,河南河北相继收复,诗人听到这广消息后写了这首诗。(板书课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是杜甫生平第一快诗。诗歌讲了哪些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这是我们要学习了解的。二、检查预习1、指名读课文。学生互相纠正字音。2、提出读不懂的语句。三、理解诗句1、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剑外”,剑门关以外,指四川。“蓟北”,河北北部,安、史叛军的巢穴。“初闻”,刚刚听到。“涕泪”,指因特别高兴而流泪。这句诗讲了什么?(收复蓟北的消息,忽然从剑外传来,刚刚听到这个消息,涕泪就流满了衣裳。)2、“却看妻子愁何在,慢卷诗书喜欲狂。”“却看”,

3、再看。“漫卷”,胡乱卷起。唐代一般没有装订成册的书籍“文字大都写在纸卷上,所以收拾书籍,就要卷起。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再看看妻子和孩子,哪还有一丝的忧伤?胡乱地粑诗书一卷,高兴得简直要发狂。)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放歌”,放声歌唱;纵酒”纵情饮酒;“青春”,指春光,春天的景物。这句话讲了什么?(白天放声歌唱,畅饮美酒。趁着这春光的陪伴,我正好回到我的家乡。)4、“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即”,就。这句诗讲了什么?(放舟从巴峡东下,穿越那巫峡的叠峰。顺流而下把襄阳一过;便一直奔向了洛阳。)四、了解内容1、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主要写作者听到官军

4、收复河南河北的消息后,十分喜悦,收拾行装立即还乡。)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多年战乱,祖国重归统一的欢快心情)作者的这种心情是通过哪些词句表达出来的?(“忽传初闻却看”“漫卷,表达了作者听到胜利喜讯后的感情的变化,从乐极流泪到欢快欲狂。这些都是出自作者深深的爱国之情,出自对人民生活的关心和同情。从中表达了作者博大的胸怀和高尚的精神境界。)。3、这首诗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深厚的爱国之情。)五、朗读课文(要求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六、同桌互相背诵课文七、板书设计:涕泪满衣裳漫卷喜欲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放歌须纵酒极度的喜悦心情 即从便下 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辑,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