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质量检测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8356802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质量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质量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质量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质量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质量检测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质量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单元质量检测(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声现象(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而在飞船舱内却可以直接对话,其原因是()A.太空中噪声太大B.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C.用通讯设备对话更方便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2.我们生活在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是一种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D.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它的音调很高3.有一根很长的空心钢管,甲同学在一端敲打钢管一下,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可以听到(

2、)A.一次声音B.两次声音C.三次声音D.四次声音4.关于扩音机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改变响度B.改变音调C.改变音色D.减小声音的分散5.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do”“re”“mi”“fa”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A.丙、乙、甲、丁B.乙、丙、甲、丁C.甲、乙、丙、丁D.丁、丙、乙、甲6.初次用收录机把自己的歌声录下,再播放自己录制的磁带的声音好像不是自己的声音,其原因是()A.收录机质量不太好,录制的声音失真B.歌声经录制后转化为电信号,放磁带时是电信号转化为声音C.平时人们听见自己的声音主要是

3、通过骨骼将声带振动发出的声音传到内耳的,它与经空气传过来的声音有差别D.录放磁带时,转速不一致7.有一种电子牙刷,如图所示,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关于电子牙刷,正确的说法是()A.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8.如图所示,兰兰做有关声现象的实验时,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贴近面颊,目的是为了()A.感受发声音叉的振动B.体验发声音叉的温度C.估算发声音叉的质量D.判断声音的传播速度9.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灾害.在

4、抗震救灾中,广播里传来“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的亲切话语,我们能够清楚地辨别出这是温家宝总理的声音,这应用了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10.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这种声纹锁辨别主人声音的依据是()A.音调B.音色C.响度D.声速11.往水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壶里水位的高低,是因为()A.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B.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降低C.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大D.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小12.下列操作中,能改变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调的是()A.用力拨动琴弦B.给二胡的

5、弦上涂一些松香C.用力敲打鼓D.转动小提琴的旋钮调节琴弦的松紧程度13.为了使学生在教室上课时免受周围环境噪声的干扰,下面的措施中合理有效的是()A.教室内保持安静,不讲话B.在教室周围植树C.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D.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14.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B.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C.清除城市垃圾,保持环境整洁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15.百米赛跑时,终点的计时裁判员正确的计时方法是()A.听到发令员的枪声开始计时B.看到发令员的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C.听到发令员的最后一声口令开始计时

6、D.看到最先起跑的运动员起跑开始计时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16.小明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而发声;小明右手拉弓,左手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是为了改变声音的.17.比较牛和蚊子的叫声,的叫声音调较高,的叫声响度大.18.渔民可以利用电子发声器把鱼吸引到网里来,表明能传声;“土电话”表明能传声.19.医生给孕妇做B超,说明声波能够传递;医生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够传递.20.声速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有关,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m/s.21.现代城市里常常在主要街道上设置噪声监测装置.若某一时刻该装置的显示屏显示90的数据,这个数据的单位是;当附

7、近没有汽车或摩托车驶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选填“增大”或“减小”).22.下图中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是噪声的波形图,图是乐音的波形图.23.在控制噪声的措施方面,有些地方可以看到如图所示的标牌,这主要是在减弱噪声;教室外有声音干扰时,关上门窗是为了在减弱噪声.24.在屋子里说话比旷野里听起来响亮,这是因为使原声得到加强的缘故.电视台的录音棚里的吸音壁上有许多楔形物体,是为了.三、实验探究题(第2526小题各4分,第2728小题各5分,第2930小题各7分,共32分)25.如图所示,用牙轻轻咬住铅笔上端,用手指轻敲笔下端,注意听这个敲击声,然后张开嘴使牙齿不接触铅笔,手指用

8、与之前同样的力轻敲铅笔下端,比较这两次听到的声音:(1)这两次声音的最主要的不同点是不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2)通过这一实验,你认为你从中知道了什么?答:.26.在图中,小明与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 m间的通话,这表明.(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

9、方的讲话声.27.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挂在线上的小球,会发现小球,这个现象表明;如果将这个实验拿到月球表面上去做,你会观察到什么现象;在上述实验中小球起什么作用;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之间是如何对话的.28.在做真空是否能传声的实验时,先让电铃发声并放入玻璃罩内,再,发现电铃的声音将逐渐(选填“变大”或“变小”),然后把空气,会发现声音将逐渐(选填“变大”或“变小”),这个实验用到一种物理方法是.29.在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现象一:先看到闪电后再听到雷声.现象二:闪电和雷声几乎同时产生.请你用所学的知识猜想形成这两种现象的原因并说出猜想的依据.30.利用一根薄钢尺和桌子,请你设计下列

10、两个小实验,并简要说明实验步骤.(1)验证声音响度的大小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2)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你猜想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是:.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四、应用实践题(第31小题6分,第3233小题各7分,共20分)31.初二(6)班某同学在调查教室内的噪声情况时记录如下:时间:10月10日12:00,地点:初二(6)教室小红等几位同学在收看江苏文艺频道播放的音乐欣赏;小黄在看课外书籍;小马在讲台前拍球;还有几位同学围坐在一起大声争论着问题.(1)根据该同学的记录,对于小黄而言,噪声有;对于小红而言,噪声有.(填序号)(2)以该同学的记录为背景,请你对控制教室内噪声提出建议或方案(不

11、少于二条).32.某雷雨天的晚上,玉红同学看到闪电5 s后听到了雷声,则打雷的地方距她多远?(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以340 m/s计算)33.科学家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 s收到回波信号,则海洋中该处深度是多少米? (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 m/s) 科学家发现这种方法是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的,其原因是什么?【答案与解析】1.B解析:太空中没有空气,而声音又不能在真空中进行传播,所以宇航员之间对话需要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故选B.2.A解析: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B.声音是一种波,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我们把

12、它叫做声波.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不同乐器的材料和结构不同,产生的音色会不同,我们是靠音色来辨别乐器的种类的;D.震耳欲聋,是形容声音特别响亮,快把耳朵震聋了,我们用响度来表示声音的大小.故选A.3.B解析:甲同学在一根空心钢管的一端敲一下,声音会在钢管和空气中同时传播,因为声音在固体中最快,在气体中最慢,第一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钢管传来的,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所以乙同学会听到两次敲击声.故选B.4.A解析:扩音机可以使声音增强,即增大了声音的响度,而声音的音调和音色不会变化,故B,C,D错误,A正确.故选A.5.A解析:因为声音是由不同长度的空气柱振动产生

13、的,由图可知,空气柱由长到短的排列是:丙、乙、甲、丁,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调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丙、乙、甲、丁.故选A.6.C解析:用收录机把自己唱歌的声音录下来后,再播放出来觉得不像自己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平常听自己的声音,依靠的主要传播途径是肌体、骨骼,听收录机声音依靠空气传播,虽然自己的音色没变,但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时,音色发生了变化.故选C.7.D解析:A.超声波能在空气中传播,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 Hz,频率太高,即音调太高,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超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8.A

14、解析:当音叉发声时会振动,所以如果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贴近面颊,可以感觉到音叉的振动.故选A.9.C解析:我们能根据音色来判断不同人的声音,因为音色反映声音的品质和特征.故选C.10.B解析:因为每个人的发声音色不同,而声纹锁是依据音色来进行判断的,只能按照设定的音色打开.故选B.11.A解析:当往水壶里面倒水时,水壶发出的声音是水壶内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空气柱的长短不同,其发出的声音就不同;倒水时,水越来越满,空气柱越来越短,振动频率越来越高,音调逐渐升高,所以我们便可以根据不同长度空气柱的发声不同来判断水壶中的水是否满了.故选A.12.D解析:A.用力拨动琴弦会增大琴弦振动的幅度,从而增大响度,不符合题意;B.给二胡的弦上涂一些松香是为了增大弓与弦的摩擦,从而发出声音,不符合题意;C.用力敲打鼓可以增大鼓振动的幅度,从而增大响度,不符合题意;D.转动小提琴的旋钮调节琴弦的松紧程度,从而改变琴弦振动的快慢,即改变发声的音调,符合题意.故选D.13.B解析:A.噪声的产生处是在教室外面,学生在教室内上课需要讨论和回答问题,保持安静,不讲话不符合题意;B.在教室周围植树可以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符合题意;C.如果学生都戴防噪声耳罩,可以从声音的接收处减弱噪声,但学生同样也听不到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