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精品教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8351248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精品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精品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精品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精品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精品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精品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精品教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精品教案环节一 情景导入:从1840年开始,在血与火的战争中,古老中国迈进了近代历史,继两次鸦片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又相继发动了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中国人民将如何抗争侵略,如何谋求国家富强的道路呢?今天我们通过第14课的学习,一起去探索。(出示课题)第14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环节二一、甲午战争:1、背景:解读外交政策,分析战争原因我们先来学习甲午战争。在甲午战争爆发之前,中国和日本有着几乎相同的经历,都曾被列强打开国门,被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这个曾经遭受列强侵

2、略之苦的日本为什么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呢?我们通过解读明治时期的外交政策,分析战争爆发的原因。在对外政策上,明治天皇曾经发出这样的豪言壮语:承列祖列宗之伟业,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 请同学们思考:布国威于四方指什么?明治的野心很大,并逐渐形成了侵略台湾、抢夺朝鲜、夺取东北、占领中国进而呑并全世界的对外扩张政策,习惯称之为大陆政策。看来日本早已把中国确定为它的侵略目标。发动对华战争只需等待一个合适的时间,寻找一个正当的借口。有关甲午战争的经过同学们在初中学习的非常详细,我们通过这个表格回顾相关知识。2、基础知识:记忆热身,回顾基础知识时间1894.71895.4导火索朝鲜东学党起义主要战

3、役丰岛海战、平壤战役、黄海战役、辽东战役、威海战役结果失败,签订马关条约3、对比条约内容,分析战争影响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后最为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我们通过比较两个条约的内容,一起分析甲午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内容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割地香港岛台湾岛、澎湖列岛/辽东半岛赔款 2100万银元2亿两白银3000万两赎辽费通商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苏州、杭州、沙市、重庆设厂允许日本在华设厂 内容影响割地中国的领土主权进上步遭到破坏赔款 国家财政不堪重负通商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设厂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日本在中国攫取的特权刺激了列强的更大侵略野心,以三国干涉还辽为序幕,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

4、潮。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中华民族危机严重。4、透视中日差异,探究战争败因甲午战争的失败引起了国人深深的思索?为什么当时拥有95万军队、海军排名世界第八的中国败给了仅有29万军队,海军排名第16位的日本呢?我们通过几组资料对比透视中日差异,探究战败原因。第一组:中日对待铁路的不同态度 唐胥铁路通车 日本第一条铁路1881年,中国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通车,当时的清政府害怕火车的隆隆声惊动东陵的先王神陵,于是用马来拉火车,人称马车铁路。1872年,明治天皇亲自参加通车典礼,当时国人虔诚的脱掉鞋子在月台上欢呼雀跃。7年后,他们修建出自己的铁路。请思考:1、从材料中找出两国对待铁路态度的关键词。2

5、、两国的不同态度反映出什么?第二组:中日教育内容的不同明治政府推行四年制义务教育,改革教育内容,使自然科学占教学内容的一半左右。甲午战争前后,中国武科考试的内容是弓马骑射,文科考试的内容仍然是八股文章。 请思考:1、结合当时的世界潮流分析中日两国的教育差异。第三组:战争中的慈禧太后和明治天皇 慈禧太后 明治天皇到甲午战争前,明治天皇甚至干脆用饿肚皮的方法,给他的文臣武将起“带头作用”前线那些饥寒交加的日本军人,得知天皇每天仅仅吃一餐饭的时候,人人涕泪横流,呼号喧嚣之声满营。1894年11 月7 日,日军攻陷大连的当天,迎来了慈禧的六十大寿。慈禧在颐和园受贺,自大内至园, 路所经,设彩棚经坛,举

6、行庆典。请思考:1、战争之际,慈禧和明治各自关心的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分析:第一组:中日对待铁路态度的差异生1:洋务运动中,中国已经修建了铁路,不用蒸汽机车迁引,却用马拉火车,反映了国人思想上的保守、愚昧。而明治维新不仅学习西方的技术,其国民的思想也相对开放、进取。老师:中日对待铁路态度的差异暴露了中国思想的落后。 第二组:中日教育内容的不同生2:甲午战争前后,世界已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时代教育的潮流应该是自然科学知识,相比之下,日本紧跟世界潮流,中国教育却远远的落后与时代了。老师:中日教育内容的不同反映了中国与时代大潮之间的巨大落差。 第三组:战争中的慈禧太后和明治天皇 生3:作

7、为一个国家的政府清政府已不能承担起一个政府的责任, 对外不能维护国家主权,对内不能捍卫国民尊严,战争中慈禧太后与明治天皇的不同表现充分说明了中国封建制度的落后与腐朽。老师:由此可见,无论是思想、教育、还是制度,中国都落后于日本,落后于时代。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中国近代历史用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换来的深刻历史教训。过渡:甲午战败彻底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同时也彻底惊醒了沉睡的中华民族,甲午战后,中国社会各阶层以不同的形式展开起救亡图存的斗争,来自社会底层的广大农民群众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环节三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与八国联军侵华 1、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的基础知识同样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

8、。我们先通过填表来一下记忆热身。 记忆热身 项目内容前身义和拳兴起原因反洋教斗争迅速发展兴起地区山东口号扶清灭洋势力发展京津2、八国联军侵华当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列强以“救护驻华使馆,并助中国剿匪”为借口,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在去年热播的大型电视纪录片复兴之路中对八国联军侵华曾有一段痛彻心肺的描述:(出示复兴之路片段)(20世纪的大幕又一次以这样沉重的方式拉开了。1900年,甲午战争失败后第5年,列强又一次登上了中国的国土,不同的是这一次是八个国家的铁蹄,各国军队在北京分区驻扎,要求所驻区域的所有国家必须悬挂占领国的国旗,中国的心脏插的是八个国家的旗帜。自人类进入近代以来,还没有哪个

9、国家曾遭受过如此的屈辱。) 八国联军侵华又一次以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形式宣告结束,中国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掠夺和耻辱。辛丑条约签订后,有人画了这两副漫画,你从中获得的历史信息是什么?提线木偶 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已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已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多一个角度看义和团虚弱的清政府已经成为列强手中的玩偶,完全失去了抗争的能力,那么列强为什么不直接瓜分中国呢?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顽强斗争。义和团是其中最主要的代表。义和团运动是世纪之交的重大历史事件,一直以来,同学们对义和团的认识基本上局限于对“扶清灭洋”口号的分析,今天我们通过老师和同学们课前搜集的资料从多角度认识义

10、和团。多一个角度看义和团时人记忆他们都是非常勇敢和剽悍的优秀士兵,他们踏着先头同伴的尸体,沿着鲜血淋漓的云梯,源源不断地爬了上来,争先恐后地从突破口一跃而入。虽然他们是敌人,但这一情景使我深为感动。 柴五郎(日本)1、柴五郎怎样评价义和团?你认为客观吗?为什么? 生4:英勇无畏。柴五郎的评价应该比较客观,因为它是义和团的敌人。老师:这里涉及到历史学习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如何辨别史料。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考虑历史记录者的身份和立场,如柴五郎对义和团的赞颂要比当时中国人对义和团的赞美更加客观。义和团是发生在世纪之交的重大历史事件,在影视作品中也经常出现。请同学们欣赏电视剧闯关东中就有一段有关义和团

11、的评书,注意下面的问题。 多一个角度看义和团影视作品 请思考:1、这段评书如何评价义和团?这样评价客观吗?生5:这段评书对义和团的评价仍然是勇敢、无畏。甚至把他们描绘成英雄。但是说义和团把洋人杀的屁滚尿流,人头哗哗落地,可能有些夸张吧。老师:艺术作品来源于现实生活,又高于现实生活,这段评书对义和团的评价显然有夸张的成份,因此我们在选择艺术作品作为史料时,一定要学会辨别哪些是符合史实的,哪些是虚构的。在运用时,一定要慎重。很多历史人物也对义和团做出了自己的评价。 多一个角度看义和团后人评说有野蛮之革命,有文明之革命。野蛮之革命有破坏,无建设,横暴恣睢,知足以造成恐怖之时代,如庚子之义和团,为国民

12、添祸乱。同学们是如何看待义和团的呢,同学们在课前搜集了大量的有关义和团的资料,我现在提供给大家,在分享同学们搜集成果的同时,写下你对义和团的认识。我们这个环节就叫“我说义和团”。(请同学们写出评价) 多一个角度看义和团资料分享义和团团规: “毋贪财、毋好色、毋违父母命、毋犯朝廷法 杀洋人、 灭赃官。” -段晓峰 王晓婷搜集 “不准公报私仇,以富压贫,依强凌弱,以是为非。” -刘千汇、徐岳搜集 义和团揭帖: “拆铁道,拔线杆 ,紧急毁坏大轮船。” “天无雨,地焦干,全是教堂遮住天。” “灭了耶稣教,杀了东洋鬼,再跟大清闹。” -搜集者:郭欣怡 、王晓恬、 多一个角度看义和团我说义和团 07级21班刘雨辰:他们来自民间,出自农民,他们并没有洋枪为炮,他们在用最笨拙与原始的拆铁道、毁轮船与帝国列强抗争着。这些最微弱的斗争是他们对大中国最深切的爱。在反对洋教的背后,是一个民族对侵略者的痛恨,在反对清政府的背后,是一个民族对丧国的悲哀。 07级21班冯昕峥:论及义和团,真堪后人追 霹雳吼暴电,掣云嘶疾雷。 儿女同仇忾,冷凛傲魑魅。 攘鬼荡群夷,壮我中华威。 奈何时不利,乱世万民悲。 若得真人助,光耀九洲回。07级21班孔晨:扶清灭洋,信念坚定!浴血奋战,英勇无畏!不屈的中国人,扛起刀,拿起箭,保卫国家,捍卫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