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同步训练:第八章 区域产业活动 第三节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8347775 上传时间:2024-01-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同步训练:第八章 区域产业活动 第三节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精编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同步训练:第八章 区域产业活动 第三节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精编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同步训练:第八章 区域产业活动 第三节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精编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同步训练:第八章 区域产业活动 第三节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精编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同步训练:第八章 区域产业活动 第三节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同步训练:第八章 区域产业活动 第三节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同步训练:第八章 区域产业活动 第三节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Word版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编地理教学资料 2019.4第三节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2016江西九江三模)近几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一些工厂逐渐用机器人代替手工生产。今年春节刚过,江西某村外出务工人员集体被同一家工厂辞退。据此,完成12题。1关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一些工厂逐步推广机器人替代手工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 C )A劳动力成本提升 B科技水平的提高C产业结构的调整 D人口结构的改变2同家庭、同村落的外出务工人员陆续进入同一工厂务工的现象,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D )A经济 B政治C交通 D文化解析:第1题,科技日益发展,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从未停止过。为了应对日益提高的用工成本及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许多制造业开

2、始改变以往的生存方式,通过引进工业机器人实现生产自动化,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机器人可以24小时进行操作,有效节省人工费用。人口结构改变,劳动力的数量减少,这些都需要机器人替代手工,但是工厂的生产没有改变,所以不存在产业结构的调整,选C。第2题,同家庭、同村落的外出务工人员陆续进入同一工厂务工,主要是因为他们在社会上存在一定的联系,可能是同一村子的某人到某一个工厂工作,他对这个工厂很满意,同时这个工厂如果需要劳动力,那么他就会介绍熟人进厂,这是社会文化,不是经济、政治和交通,选D。(2016北京市十一学校高三月考)东南亚的热带雨林被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研究发现,方便面产业的快速发展已严重威胁到雨

3、林中珍稀动物红猩猩的生存。下图为东南亚地区油棕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依据资料推断( C )A油棕产业符合可持续发展中的公平性原则B延续“刀耕火种”式农业,能避免雨林生态恶化C热带雨林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效益D经济可持续与生态可持续相互矛盾,不可协调4油棕产业链中( B )A油棕种植业属小型自给自足农业B棕榈油榨取工业宜应靠近原料产地C方便面生产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D油棕产业链常形成综合性工业地域解析:第3题,根据材料,油棕产业的快速发展已严重威胁到雨林中珍稀动物红猩猩的生存,违背了可持续发展中的公平性原则,A错。延续“刀耕火种”式农业,导致雨林生态恶化,B错。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完整

4、,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效益,C对。经济可持续与生态可持续可以相互协调,共同发展,D错。第4题,油棕产业属于种植园农业,是商品农业,A错。棕榈油榨取工业需要的原料运输量大,需要靠近原料产地,B对。方便面生产会破坏雨林,会对环境造成影响,C错。油棕产业链规模小,不会形成综合性工业地域,D错。(2016湖南师大附中月考)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某城市的城区。读图,完成57题。5若该城市地处平原地区,图中甲、乙、丙、丁均是有空气污染的工厂,且这种工业布局是合理的,则该城市可能位于( A )A印度半岛 B日本中部地区C山东半岛 D美国东北地区6若图中、分别代表城市近郊至远郊的不同农业用地,则形成这种农业用

5、地差异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C )A交通 B政策C市场 D地形7若图中的等值线为该城市某地理要素分布示意图,则该等值线最不可能代表的是( C )A降水量分布 B土地租金C人口自然增长率 D气温分布解析:第5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有空气污染的工厂布局在该城市的西北和东南方向,可以推断该城市可能盛行东北风和西南风,所以该城市可能位于印度半岛。第6题,图中、分别代表城市近郊至远郊的不同农业用地,其距离城市中心不同,即距离消费市场不同,支付地租能力不同,才造成这种农业用地差异,选C。第7题,城市有热岛效应和雨岛效应,地租从市中心向四周递减,因此该等值线可能代表的是降水量分布、土地租金、气温分布,而人口自

6、然增长率相对均衡,所以该等值线最不可能代表的是人口自然增长率,选C。(2016北京市十一学校高三月考)近年来,中国产业转移“西进运动”渐成燎原之势。富士康集团从深圳到郑州等地设立新工业园;惠普公司关闭上海工广,在重庆设立电脑制造基地读资料,回答89题。8“西进运动”( A )A是以生产成本的地区差异为主要驱动力B是西部地区交通条件改善的必然结果C代表了工业由分散走向集中的发展方向D反映了市场需求对工业的影响减弱9“西进运动”的影响有( D )A促进西部逆城市化的发展B导致东部工业化水平降低C带动人口大规模向西迁移D促进东、西部产业结构调整解析:第8题,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劳动力价格上

7、涨。西部内陆经济落后,劳动力价格低。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获取更大的利润,产业向西部转移,A正确。交通条件有所改善有重要影响,但不是必然结果,B错。不能代表产业转移的方向,C错误。“西进运动”反映了不同地区区位条件的变化,产品离不开市场销售,市场影响没有减弱,D错误。第9题,“西进运动”促进西部经济开发,城市化发展,A错误。导致东部产业升级,经济水平提高,B错误。减少西部人口大规模向东迁移,C错误。可以促进东、西部产业结构调整,D正确。(2016福建省三明市质检)读我国某城市不同距离工业集聚规模随时间变化示意图,完成1011题。10距离该城市中心排序正确的是( C )A BC D11自T1至T3阶

8、段,该城市( B )A工业集聚规模减小B缓解了市区环境的压力C区域工业规模扩大速度最快D降低了市区的经济实力解析:第10题,由图可知,出现工业的时期最早,且其集聚规模在T2后呈下降趋势,应为市中心区;出现工业的时期最迟,且规模正逐渐扩大,应为三处中距离该城市最远的郊区。第11题,由图可知,T1至T3阶段城市中心区工业集聚规模减小(而非整个城市工业集聚规模减小),工业向郊区转移,使得市区的环境污染问题得到缓解。12(2016长沙市一中高三模拟)根据文字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我国某区域略图。材料二包头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和全球稀土产业重心,被誉为“草原钢城”“稀土之都”。

9、稀土广泛应用于尖端科技领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战略资源。包头的白云鄂博矿区,稀土储量世界第一,该地稀土的大量出口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近年来国家出台相关政策要求该地减少稀土的出口。(1)简述包头成为“草原钢城”的有利条件。答:附近的白云鄂博铁矿石丰富,原料充足;靠近内蒙古、山西等煤炭富集区,燃料丰富;有京包、包兰等铁路线穿过,交通便利;紧依黄河,有钢铁工业发展所需的水资源;地广人稀,有大面积的土地可作为工业用地且地价较低;国家政策支持。(2)分析国家要求该地减少稀土出口的原因。答:稀土是不可再生资源,白云鄂博的稀土资源总量在减少,减少出口是为了保护该地的稀土资源;减少出口

10、有利于该地稀土工业的深加工(调整结构),提高稀土资源的附加值,增加经济效益;减少稀土出口也有利于保护该地的生态环境。13(2016浙江卷)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2)题。材料一图1为我国西南部分地区略图。图2为2014年重庆工业结构图。材料二成都和重庆是成渝城市群两大核心城市,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发达,重庆工业基础雄厚。汽车为两城市支柱产业,成都以客车、商用车、轿车生产为主,重庆以重型汽车和轿车生产为主。在十三五规划中,两城市都把中高档轿车、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作为发展重点。(1)某汽车制造企业拟在重庆建设生产基地,说出其有利条件。答:工业基础好,配套完善;交通便利;人才丰富;接近市场;政策支持。(2)分析成都与重庆之间汽车产业分工协作的发展思路,并说明其意义。答:思路:发挥各自优势,实施汽车产业链分工;侧重于生产不同类型或不同档次的汽车,实施产品分工;生产汽车不同零部件,实施生产协作。意义:避免重复建设或恶性竞争;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增强集群效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