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工程中的空气污染与防治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8346876 上传时间:2023-06-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防工程中的空气污染与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防工程中的空气污染与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防工程中的空气污染与防治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防工程中的空气污染与防治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防工程中的空气污染与防治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防工程中的空气污染与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防工程中的空气污染与防治(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防工程中的空气污染与防治科技苑为人防工程中的空气污染与防治了充分发挥人防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人防工程除了满足战时需要,平时还要开发应用于商场,娱乐,旅馆,医院,仓库等.但如何确保人防工程内部空气的质量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人防工程在平战结合开发使用中造成的空气污染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办法.造成人防工程内部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影响地下人防工程内部空气质量的因素有:气象因素,如温度,湿度和风速,各种有害气体浓度,如CO,CO,SO,NO,挥发性有机物VOC的浓度,其他物质含量,如0,含量,负离子浓度,含尘量,微生物含量,氡气及其子体浓度等.当人们长时间在地下活动时,对空气的气

2、象条件的变化以及CO,浓度,O,含量,含尘量和VOC等气体浓度的上升较为敏感.在地面的室内,如果门窗关闭,长时间不通气的情况下,室内的气象条件较差,有害气体成分远远高于室外,影响室内人员的身体健康,因此要经常打开门窗,通风换气.而人防工程受地下气象条件和其他有害物质含量的影响,如果通风换气不够,人们在地下活动时,尤其是长时间在地下工作的人员,其身体健康将受到更大影响空气中影响人体健康的主要因素是:湿度,0,含量,CO,浓度,含尘量和一些有害气味.湿度空气中的湿度是以一定气温条件下的相对湿度来表示的,即空气中实际水汽含量(绝对湿度)与该温度下的饱和湿度的百分比.空气达到饱和状态,相对湿度为l00

3、%,水分不再蒸发.通常人们感觉较舒适的相对湿度约为40%-50%,在这个湿度范围内空气中的细菌寿命最短,人体皮肤会感到舒适,呼吸均匀正常.58中日1人民防叠2007/4总第194期汪敏人防工程空气中的湿度主要是受到地下建筑表面的渗水,人体的新陈代谢和地面空气进入的影响.由于地下空间小,在有人员活动时,尤其是人员多的情况下,如果没有良好的通风换气,空气的湿度很快就会上升.在夏季,当地面空气进入地下时,由于地下温度较低,进入的热空气也会因为温度的降低,使人防工程内的湿度增大.当空气潮湿并且气温较高时,人体分泌的汗水难以蒸发,人在工程内部便会感到闷热难以忍受.所以湿度是影响人防工程空气质量的一个重要

4、因素.CO浓度和O含量地下人防工程的CO,主要来自于人员的呼吸,吸烟和燃烧.如果没有良好的通风,CO,浓度就会上升,相应的0,含量就会下降,地下工作人员的呼吸就会受其影响.其中CO,浓度的高低对人体的影响很大.挥发性有机物VOC平战结合的人防工程和指挥工程内部都要进行一定的装修,所用的装饰材料种类繁多,化学成分复杂,会散发出VOC,人体散发的气味和地下商场的商品也含有大量的VOC.研究发现,室内的VOC成分约有300多种,且浓度大大超过地面.VOC对人体有害,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可分为气味和感觉效应,黏膜刺激,基因毒性和致癌性.人防工程空气中的V0C浓度较低,组成复杂,且化学成分会随时变化,因此

5、目前尚不能准确地测量人防工程内空气中VOC的浓度.VOC浓度目前是用有机物的被氧化特性来表示的,即利用强氧化剂将空气中采取的VOC样品进行氧化所消耗的氧量COD来表征空气VOC的浓度.1989年,我国在人防工程平时使用环境卫生标准中起用了COD作为地下环境卫生标准,并于1998年被国家技术监督局和卫生部批准为国家标准(GB/T172161998).地下工程COD的标准值为68rag/1.现有人防工程中的COD值普遍偏高,因此应采取措施,降低VOC浓度,提高工程内空气的清洁度.含尘量和微生物含量粉尘和微生物主要来自地面,一个是人为带入,另一个是从地面的空气带入.粉尘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取决于粉尘种类

6、,粒径和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人长期吸人大量的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大于5%的粉尘后,肺泡内组织表面将形成具有化学活力的胶性硅酸,从而刺激吞噬细胞增生并吞噬硅尘,继而引起病变.粉尘种类不同,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也不同;同一种粉尘其粒径组成不同,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也是不同的.人吸入石棉制品,纤维制品散发的微细粉尘后,会引起肺部组织纤维化,肺部组织增生,甚至肺癌.空气中的灰尘颗粒是空气微生物致病的主要媒介,空气中的微生物附着于灰尘颗粒上,随气流悬浮在空气中,通过人的呼吸可把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小颗粒灰尘吸入呼吸系统,引起感染而患病.人防工程中由于常年保持恒定的温度和较高的湿度,对细菌和微生物的繁殖和生长提供了适宜的

7、环境.因此人防工程中如何控制微生物含量,防止微生物的污染和传播是极其重要的.人防I:程内部气污染的防治在现有技术条件下,防治人防工程内部空气污染的主要措施有:控制污染源人防工程中的污染源主要来自于人员,建筑装饰材料及其他物品等.对于人员,要控制人员的数量,不准吸烟和避免用火.选用无污染或低污染的建筑装修材料,减少VOC的散发量.调节换气次数大多数人防工程通风系统的进风是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直接进入的.当地面的空气不够洁净时,应考虑有效地过滤处理,以免室外的尘土,微生物和有害气体进入.人防工程的通风效果决定着空气的质量,因此需要考虑通风的风量,空气的分配和流向以及空气的过滤效果.人防工程通风量的大

8、小可以通过地下空问某污染物浓度来计算.当空气中的某污染物浓度均匀一致,且不被任何其他物质吸收时,?亏染物浓度与通风量的关系如下:C=(C+m/Q)(1一ekt)+CeIk其中换气次数k=Q/v,Q为风量,V表示地下空间的有效容积;C为送入新鲜空气的污染物浓度,C为地下空间的本底浓度,m为污染物产生量,t为通风时间.室内污染物浓度C与污染物产生量m和风量大小紧密相关.如果风量足够大,污染物产生量较小时,人防工程空气的洁净度接近地面的空气.现以CO,浓度为例,来说明通风效果.如果室内不受VOC的影响,则只有当人员密度大,通风效果差时,CO,浓度的上升,湿度的提高和O,含量的下降对人体的影响最大.在

9、不同的活动状态下,人员的新陈代谢情况不同,当人员安静时所消耗的氧气量,呼出的CO,量,排湿量及放出的热量最少,当从事体力劳动时则最多.工程的换气次数与地下的人员密度有关,人越多,所需换气次数越多.一般说来,人防工程的换气次数应控制在1020次/小时,次数太少不利于空气净化,太多又会使地下气象参数变化较大.为了控制换气次数,人防工程可以考虑设计空气内循环系统,并设置CO,吸收装置.用Ca(OH),作为吸收技苑剂是经济可行的,lkg的Ca(OH),可吸收约0.25kg的CO,化学反应过程还放出水和热量,因此较适合北方冬天干燥的气候.内循环系统亦可用于战时隔绝式防护,延长防护时间.当室外空气受到污染

10、时,关闭正常的通风系统,启动内循环通风系统,同时开启备用的氧气钢瓶.改进气流组织.提高换气效率对人防工程的送风不仅要考虑调节换气次数,还必须考虑空气的分配问题,即设计气流组织.气流组织设计,不仅要考虑将新鲜空气送入和污染物排出,而且要依据人员密度的大小来设计风量,并考虑地下室内进风口的数量和位置,以及风量的调节与控制.同时要根据室内的结构特点进行气流的设计,当气流采用上送上排的形式时,送风口要用散流器,气流的射出角度应小于40度,如此能较好地将风送至人员活动区域,避免短路,提高换气效率.空气污染的监测与管理人防工程的通风系统运行,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定期对系统进行检查,监测和维护.可利用在线监测和人工取样监测室内的气象参数及污染物指标,并根据监测结果确定地下室内的换气次数.对通风系统要定期清洗消毒,以防潮湿造成微生物的生长.根据监测分析情况,过滤器和CO,吸收装置也要及时更换或再生.结束语人防工程在平时用于人员的各种活动中,地下空气的污染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在人员密度较大,通风效果不好时,CO,浓度,O,含量和气象参数是影响人员正常活动的主要因素.因此如何控制换气次数,调节气流组织,提高换气效率,是保证人防工程地下空气质量的关键.一(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人民防空办公室)中国人民防空2007/4总第194期5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