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初中学业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8344186 上传时间:2022-08-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莆田市初中学业质量检测化学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莆田市初中学业质量检测化学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莆田市初中学业质量检测化学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莆田市初中学业质量检测化学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莆田市初中学业质量检测化学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莆田市初中学业质量检测化学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莆田市初中学业质量检测化学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莆田市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试卷化学(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注意:本试卷分为“试题”和“答题卡”两部分,答题时请按答题卡中的“注意事项”要求认真作答,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共30分。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过程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红木雕刻 B水的沸腾 C瓷碟破碎 D食物腐败 2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AO22个氧原子 B2O22个氧分子CO2-2个氧离子 D2O2个氧元素3科学家已合成一种新元素,该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18,相对原子质量为294,元素名称为Ununoctium

2、,元素符号为Uuo,将上述信息编写到右图中相应位置,则位置应是A118 B294 C412 D1764“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分类回收垃圾 B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 C随意燃放鞭炮 D绿色低碳出行5右下图中和 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由图中可以获得的信息是A反应后的生成物是混合物 B参加反应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4 C反应前与反应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D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置换反应 6麻黄碱(C10H15NO)是临床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过敏性反应等疾病。下列有关麻黄碱的说法正确的是A麻黄碱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原子构成B麻黄碱中碳、氢、氮、氧的原子个数比为10:15:1:1C麻

3、黄碱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4:16 D麻黄碱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2%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称取一定量食盐 B测量液体温度 C往试管内加粉末药品 D往酒精灯里添加酒精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葡萄糖在人体内缓慢氧化,同时放出能量B. 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C. 磷矿粉Ca3(PO4)2属于复合化肥 D. 生活中常用的塑料、纤维、合金等都是有机合成材料9右图是M、N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物质的溶解度大于N物质的溶解度 BM中混有少量的N,可用蒸发结晶提纯M C右图中a、b两点对应的溶液均为饱和溶液Dt时,M、N两种物质的溶解

4、度相等10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的是AFeCl3、NaNO3、HCl BHCl、NaOH、CuSO4CNa2SO4、H2SO4、BaCl2 DNaCl、NaOH、H2SO4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共70分)11. (8分)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1)水电解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2)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饮用水消毒剂,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3)发生火灾时,消防队用高压水枪灭火,此灭火原理是 。(4)用蒸馏水润湿后的pH试纸来测定盐酸的pH,测定结果会 (填“偏大”、“不变”、“偏小”)。(5)请写出生活中防治水体污染的一条措施 。12.(8分)“铁、

5、铜、铝、锌”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1)人体缺 元素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2)铁锅作炊具,主要是利用铁的 性。工业上利用赤铁矿炼铁,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只用一种试剂就能一次性判断金属铜、铝、锌的活动性顺序,这种试剂是 (填字母)。 ACuSO4溶液 BAl2(SO4)3溶液 CZnSO4溶液13(8分)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1)芋头皮内含有碱性的黏液,皮肤沾上会出现瘙痒,可用厨房中 来止痒。(2)医疗上常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伤口消毒,消毒时常看到有气泡产生,产生这一现象的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表示)。(3)电动车蓄电池中所用电解液的浓度约为28%的硫酸。用300 g

6、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28%的硫酸,需加水 g。实验室稀释浓硫酸时,应将 沿烧杯壁缓缓地注入盛有 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14(6分)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表示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转化,相互关系如右图所示。A能在B中燃烧,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D常温下为液态。(1)物质A的名称是 。所属类别是 (填“单质”或“化合物”)。 (2)写出物质B的一条用途: 。(3)写出物质C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 。15(10分)纳米氧化镁是一种新型高功能精细无机材料,试验过程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工艺中生石灰转化为石灰乳的化

7、学方程式: 。(2)在实验室中进行该实验,操作a的名称是 ,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 。(3)滤渣氢氧化镁表面可能含有的可溶性杂质 (写一种即可),除去滤渣表面可溶性杂质的方法是 。16(18分)目前,教科书中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测定方法,无法满足严谨的科学要求。利用NO和氢氧化钠溶液可以更准确地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 【查阅资料】NO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有毒气体。相同条件下,2体积的NO与1体积的O2完全反应,生成2体积的NO2(化学方程式为:2NOO2=2NO2)。氢氧化钠溶液吸收NO2生成NaNO2、NaNO3和H2O2FeSO43H2SO42NaNO2=Fe2(SO4)32N

8、aHSO42H2O2NO(1)写出仪器d的名称: 。(2)要调节A中试管与酒精灯相对高度,应调节螺旋 (填“a”、“b”或“c”)。(3)写出氢氧化钠溶液吸收NO2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4)实验室用稀硫酸、NaNO2饱和溶液和FeSO47H2O固体反应制备NO,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用E装置收集纯净的NO气体,而不用C或D装置的理由是: 。(5)收集60 mLNO气体,用一次性注射器缓慢推入20 mL的空气,如图F所示。用橡胶塞塞住量筒口,小心混合,使气体充分反应。12 min后,在液面下移开橡胶塞。2 min后,观察和记录最终量筒中气体的体积为67.4 mL。则20 mL空气中含

9、氧气 mL。操作时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 。(6)收集60 mLNO气体(密度约为1.27 g/L),至少需要固体NaNO2的质量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g)17(12分)用下图装置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 (1)将针筒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压入锥形瓶中,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 。 (2)部分同学对实验后锥形瓶中的溶液的溶质是什么提出疑问?同学们有如下猜想:猜想一:碳酸钠;猜想二: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猜想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猜想四: 。 【实验设计】为了验证猜想二是否正确。甲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帮助该同学将实验设计补充完整。实验内容预计现象获得结论取少量锥形瓶中的

10、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 证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继续往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证明溶液中不含氢氧化钠(3)经同学讨论,认为上述实验设计不合理,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请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验证猜想二,简要叙述实验步骤: 。(5)【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 2016年莆田市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试卷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说明:1本答案供评卷时使用,考生若写出其它正确答案,可参照评分标准给分。2化学专用名词中出现错别字、元素符号书写不规范的都要参照评分标准扣分。3书写化学方程式,写对化学式给1分,全对2分。4第二大题,除了特别说

11、明外,每个空格均为2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共30分。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1.D 2.B 3.A 4.C 5.C 6.B 7.C 8.A 9.D 10.B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共70分。)11.(8分)(1)水分子(2)+4价(3)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并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4)偏大(1分)(5)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合理即可)(1分)12.(8分)(1)锌(2)导热 3CO+Fe2O3高温 2Fe+3CO2(3)C13.(8分)(1)醋酸 (2)2H2O2=2H2O+O2(3)750 浓硫酸(1分) 水(1分)14.(6分)(1)硫 (1分) 单质(1分

12、)(2)供给呼吸(合理即可)(3)2NaOH+ SO2=Na2SO3+ H2O(合理即可)15.(10分)(1)CaO+H2O=Ca(OH)2(2)过滤 漏斗(3)MgCl2(Ca(OH)2 CaCl2)或 氯化镁等 洗涤16.(18分)(1)水槽(1分)(2)b(1分)(3)2NaOH2NO2=NaNO2NaNO3H2O(4)B NO与O2在常温下会迅速反应且NO的密度与空气接近(5)4.2 氢氧化钠溶液对皮肤有腐蚀性(6)解:设至少需要NaNO2质量为x。 设与答共1分NO的质量为:6010-3L 1.27 g/L =0.08 g 1分2FeSO43H2SO42NaNO2=Fe2(SO4)32NaHSO42H2O2NO138 60 1分x 0.08 g 1分138/60x/0.08 g 1分x0.18 g 1分答:至少需要固体NaNO2的质量为0.18 g。17(12分)(1)瘪气球胀大(2)猜想四:碳酸氢钠 预计现象:试管中有气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