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镜鲤繁殖、养殖技术规范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8343221 上传时间:2023-09-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病镜鲤繁殖、养殖技术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抗病镜鲤繁殖、养殖技术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抗病镜鲤繁殖、养殖技术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抗病镜鲤繁殖、养殖技术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抗病镜鲤繁殖、养殖技术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病镜鲤繁殖、养殖技术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病镜鲤繁殖、养殖技术规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抗病镜鲤繁殖、养殖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抗病镜鲤(CypimiscGpioLinnaeus)亲鱼的选择、人工催产、鱼苗培育、商品鱼饲养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抗病镜鲤亲鱼繁殖与商品鱼的常规养殖。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GB/T22213-2008水产养殖术语NY5051-2017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72-200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NY/T5281-2004无公害食品

2、鲤鱼养殖技术规范SCZT1008淡水鱼苗种池塘常规培育技术规范SCZT1015-2006鲤、鳏催产技术要求DB35/T141-2001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DB51/T2338-2018端养殖技术规范人工繁殖3术语和定义GB22213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催产季节与水温春季,5月上旬6月上旬,繁殖盛期5月中、下旬。催产水温为16C25C,以18C23C为宜。5繁殖亲鱼的选择5.1 亲鱼5.1.1 种质要求体侧扁而高,头后背部明显隆起。头较小,眼较大,吻钝而圆,口端位,马蹄形,上下颗可伸缩。体表无鳞或少鳞,仅在各鳍基部、头后有少数较大鳞片。侧线平直,多数不分枝,个别个体有较短的分枝。

3、尾柄短而宽。体色因不同水体略有变化,鸭绿江网箱养殖的鱼体侧线以上至背部棕褐色,侧线以下至腹部浅黄白色,各鳍灰黑色。5.1.2 性比雌雄比例1:1-1.55.1.3 成熟亲鱼选择雌鱼4龄8龄,雄鱼3龄8龄。雌鱼腹部膨大,仰腹卵巢轮廓明显,腹部软而富有弹性,生殖孔稍凸,微红。雄鱼胸鳍、腹鳍有追星,手感粗造,轻压腹部泄殖孔有乳白色精液流出,在水中呈线状且能迅速散开为好。6人工催产6.1 催产药物和剂量每kg雌鱼用3.0Pg4.5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A2)、150IU400IU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0.8mg2.0mg马来酸地欧酮(DOM)0雄亲鱼剂量减半。6.2 注射方式、部位

4、和时间雌鱼采用一针或二针注射,一针注射为全部剂量;二针注射,第一针为全剂量的1/5,间隔8h10h,第二针将余量注入鱼体;在胸鳍基部无鳞处将针头与鱼头轴成40,60。插入0.3cm0.5cm,催产后的亲鱼放入产卵池自行产卵。6.3 人工授精和自然产卵按照SC/T1015的规定执行。6.4 孵化6.4.1 消毒I100.00mgL的次甲基蓝浸泡消毒,时间为Iomin20min在鱼卵孵化过程中应增加施药1次2次。6.4.2 孵化用水孵化用水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溶氧量5mgL以上,ph78,水温1825。6.4.3 孵化水温与溶氧水温18C25C溶氧25mgL6.4.4 孵化管理6.4.4.

5、1 出苗鱼巢孵化,鱼苗全部孵出,应将鱼巢取出,并换新巢1杆1122杆?作鱼苗的附着物。孵化桶或孵化环道孵化,发现有少量卵提前出膜时,适当关小进水阀门。6.4.4.2 水质指标检测每天对产卵、孵化用水水质进行溶氧、温度、氨氮等主要指标进行检测。7鱼苗培育7.1 放养前的准备7.1.1 培育池选择符合DB35/T141和DB512338的规定。7.1.2 池塘清整按照SC/T1008的规定执行。水质符合GB11307的规定。注水按照SC/T1008的规定执行。注水深度为0.5m0.6m.7.1.4 施基肥经发酵腐熟的有机肥按照SC/T1008的规定执行。7.1.5 试水按照SC/T1008的规定执

6、行。7.1.6 鱼苗放养按照NY/Y5281的规定执行。7.2 鱼苗培育按照SC/T1008的规定执行。7.3 日常管理按照SC/T1008的规定执行。7.4 出池按照SC/T1008的规定执行。8商品鱼饲养8.1 鱼种的放养8.1.1 放养前的清池与施肥按照SC/T1008中的规定执行。8.1.2 放养密度放养密度1.2万尾/hnf2.25万尾/hm2,可套养等规格10%30%鲤、猫等鱼种。8.2 饲料与投喂配合饲料,质量应符合NY5072规定,粗蛋白含量232%。投喂按照NY/T5281的规定执行。8.3 日常管理8.3.1 注水按照SC/T1008的规定执行。83.2防治病害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一般措施按照NY/T5281的规定执行。病毒性疾病发病期间,根据发病程度减少投喂或停喂,保证氧气充足。8.3.3并塘与越冬按照SC/T1008的规定执行。9.记录与档案对整个繁殖、养殖过程进行详实记录,记录档案至少保存2年,做到可追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