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常规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8342523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与健康常规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体育与健康常规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体育与健康常规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体育与健康常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与健康常规(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课堂常规:1、考勤:严格执行考勤制度,不许迟到、早退、旷课。有病有事需向班主任老师请假将假条交一份给体育老师。如不能坚持上课或特殊情况不能参加锻炼的需向任课老师说明情况;如突然觉得身体不适或受伤者需报告老师,听从老师的安排。2、着装:必须穿运动鞋和运动校服上课。不许佩戴首饰或携带坚硬物品到体育课堂。不得将贵重物品及与体育课堂教学无关的东西带入课堂。3、上课前询问学生身体状况,能否参加体育锻炼,并安排见习生。二、安全教育:1、做好准备活动,充分热身,防止以外伤害事故的发生。2、加强自身安全保护意识和注意同学间相互安全保护,严禁做危险性动作。3、运动场地有积水或下雨禁止到场地活动。4、爱护公物

2、,禁止攀爬挪动篮球架、足球门等设施。5、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遵守课堂纪律,爱护场地器材,不得追逐打闹嬉笑,不得用脚踢篮球和排球。北师大(珠海)附中体育教师教学常规要求一、教学计划第1条开学初根据新课程标准结合本校实际,制订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计划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场地器材、教学进度、学习评价等。二、备课第2条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同年级教学进度、教学内容统一。集体备课后个人写出教案。第3条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正确认识和把握课程标准的目标体系,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场地器材以及季节气候等因素,创造性地进行教学。第4条教案书写格式规范、教学目标明确、突出重点难点,

3、教学过程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法、组织形式与要求、师生活动、时间安排、情感教育等详略得当地表述清楚。第5条教师要注意教态、仪容仪表。提前检查场地、准备教具等,并提前到上课地点。三、课堂教学第6条按时上下课。教态亲切、自然;语言准确、精炼;口令清晰、洪亮;示范位置恰当。第7条课开始部分,体育委员在指定地点集合整队,检查报告人数。教师进行课前安全教育,并安排见习生。教师根据课的内容提出学习目标和教学要求,针对课的内容和需求,做好热身活动。第8条教学目标明确,解决重点难点方法恰当。讲解与启发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会锻炼,学会健身。第9条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要为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氛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

4、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让学生自主练习。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第10条教师要树立良好形象,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及时进行教学评价,严格要求与教育疏导相结合。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严肃活泼的课堂氛围。第11条课堂结构要紧凑、连贯、严密。分组练习要体现分层教学,交换练习组织合理,运动量要适宜。第12条加强安全教育防范措施,注意环境卫生和爱护公物的教育。第13条利用教学内容,做好运动参与、生理健康、身体健康和社会适应的渗透教育,促进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第14条课结束部分,要做好放松整理活动,进行小结。安排学

5、生及时清点归还器械。四、课后总结第15条要及时写好课后小结,总结教学心得体会,积累教学检验,改进课堂教学。五、体育活动第16条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要求上好眼保健操、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有创造性的开展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活动时间。第17条定期组织各类体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六、学习评价第18条教师认真做好学生学习评价工作。通过预先评价、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判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和原因,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第19条要特别重视学生学习态度、创新意识和学习的进步程度。评价方法可包括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小组评价和师生互评等。七、教学研究第20条每学期开学一周内制定出科组研活动计划。教研活动计划包括:集体备课、重点解决问题、活动内容和时间、参加人员、地点的安排等。坚持按计划开展教研活动(有时可根据上课内容进行同步研讨),做好详细记录。期末由教研组长写出教研总结。第21条教龄5年以上的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0节,5年教龄以下的教师不少于16节。每学期要推荐出一节有推广价值的公开课。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业务学习活动,每个教师每学期至少撰写一篇联系教学实际的教学论文或教学经验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