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之电焊拒绝可燃物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8340545 上传时间:2023-03-2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管理之电焊拒绝可燃物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安全管理之电焊拒绝可燃物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全管理之电焊拒绝可燃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管理之电焊拒绝可燃物(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焊“拒绝”可燃物 在工农业生产中,金属材料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金属加工中的焊接工艺,几乎已全部替代了过去的铆接操作。但是,由于焊接是一种高温明火作业,操作时火星闪闪,火花飞溅,能使金属很快熔融。如果被焊接的工件内外有可燃物质,极易引起火灾。202X年12月2日,河南省洛阳市东都商厦地下室因无证电焊工焊接产生的高温熔渣掉落在红绒布上引起火灾,造成39人命丧黄泉。事实警示我们,保障安全焊接,除了电焊工要具备基本的消防安全常识外,还要在焊接时认真清除工件内外的一切可燃物质。所谓工件内的可燃物,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盛放过易燃液体或气体的罐、塔、釜、桶和管线等设备中残存的易燃液体和气体。在焊接这些设

2、备时,不仅应将其中的液体、气体全部放净,而且要认真清洗,必要时还应进行采样分析,只有在确保没有残存的易燃液体和气体时,把这些设备上所有的孔洞敞开,方可进行焊接,否则火灾爆炸事故就会有发生的危险。另一种是有的设备夹层中充填着许多保温、隔热的可燃材料,如不注意清除干净,在焊接时由于热传导和火花等的作用,会引起燃烧,而且这种情况不注意往往不易发现。 所谓工件外的可燃物,是指工件表面和周围的可燃物。工件表面的可燃物,是指有些设备、管线表面敷设的保温层或隔热、隔音板等,这些材料多数是软木、木屑、沥青等可燃材料。焊接这些设备时,必须将焊接区域内的可燃材料剥除干净,周围未剥除的部分,应采取降温、遮隔等有效的防火措施,否则也容易起火。周围的可燃物,是指焊接工件周围10米内的木片、刨花、油残丝、抹布等可燃物,特别是油漆常用的二甲苯、汽油、香蕉水等易燃液体,这些可燃物如不清除干净,也有可能造成燃烧和爆炸事故。总之在焊接动火前,应由经过消防安全培训合格的人员对工件内外认真检查,清除可燃物,并根据不同的焊接设备和场合,相应地采取其他防火安全措施,如配备灭火设备、设备监护人等,另外还须认真检查电焊设备安置是否稳固。工作完毕后还必须认真检查,有没有碳化气味、火苗等情况,待确信没有危险时,方可离开工作现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