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电力市场的基本理论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8339249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章 电力市场的基本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2章 电力市场的基本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2章 电力市场的基本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2章 电力市场的基本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2章 电力市场的基本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章 电力市场的基本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 电力市场的基本理论(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力市场运行与控制第2章 电力市场的基本理论微观经济学基础博弈论最优化理论与方法风险理论2.1微观经济学基础经济学大致可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宏观经济分析是以整个国民经济的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一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的变动及其与社会就业、经济周期波动、通货膨胀、经济增长、财政和金融等之间的关系。微观经济分析是宏观经济分析的前提。它采取个量分析方法,分析单个经济单位(例如单个企业、单个消费者)的经济活动,单个市场的价格和供求变动等。2.1.1 需求、供给和市场价格一、需求(Demand)1、需求的定义在经济学意义上,需求是指人们在一定时期内愿意并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

2、它是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的统一体。需求可分为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市场需求)。需求可分为直接需求和派生需求,如对空调机的需求增加,就会导致对压缩机、制冷剂及电力需求的增加。2、影响需求的因素(1)非常复杂(2)经济因素商品自身的价格和购买者的货币收入水平其他相关商品或劳务的价格商品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替代品和互补品两种类型。在替代关系的情况下,一种商品或劳务的价格变动,会引起其替代晶的需求同方向变动。比如,航空运输价格的上升,会导致铁路和公路运输需求的扩大。在互补关系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则会引起另一种作为补充品的需求按反方向变动。比如,电价下跌时,家用电器的需求会伴随增加。(3)非经济因素包

3、括政治、法律、宗教、风俗习惯等。消费者爱好或偏好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社会人口状况等3、需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把其他因素都当作给定条件时,需求函数可表述为:式中:Qd为需求量;为价格。(1)需求曲线:需求曲线一般向右下方倾斜,它表明需求量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2)需求定理(需求规律):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反方向变动原因:第一,收入效应。即价格的变动意味着人们的货币收入和支付能力变动,其方向是相反的。在某种产品价格降低而其他商品价格维持不变时,人们的实际收入相应地得到提高,从而需求量会增加。第二,替代效应。例如,某商品价格上升时,假定其他商品价格不变,人们就会购买

4、价格较低的其他替代商品,从而使该商品的需求下降。(3)需求变动需求的变动可以分为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两种。需求量的变动是需求量随价格的变动而变动,表现为在同一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需求的变动是商品本身价格未变,而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等其他因素发生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当商品本身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发生变化时,会引起需求曲线的整体移动,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表明需求增加,向左方移动表明需求减少。(4)需求的价格弹性(弹性,Elasticity)也称为需求弹性,是指需求量对商品自身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d就是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数与价格变动的百分数的比值

5、。式中:Qd和Qd分别表示需求量及其变动量,和表示商品自身价格及其变动量Es一般小于0。|Ed|1:需求富有价格弹性降价造成的损失会超过需求量扩大而带来的收益,从而使总收益减少;0|Ed|1,称为供给富于弹性;s,称供给完全富于弹性,此时在某一特定价格下,厂商愿意提供任意数量的产品,而价格只要降低一点点,供给量就会骤然降至零;Es1,称为供给单元特性;Es1,称为供给缺乏特性;Es0,称为供给完全缺乏特性,此时无论价格如何变化,供给量将始终不变。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主要有:进入或退出市场的难易程度、所考察的供给者商品类别的大小、时间长短、产量大小等。三、电的需求与供给电的需求是指在特定的时期

6、内,在不同的电价水平下,用户想要并能够获得的电力和电量。电的需求具有普遍性、时间性、规律性的特征。电的需求量通常以用电量、用电容量或最大需量来表示。按客户用电报装期的长短因素这一标志来划分,客户的用电容量通常分为近期用电容量和远期用电容量。近期用电容量即为建立供用电关系时,双方签订供用电合同的容量,是电力市场近期交易的依据,称之为现实电力需求;远期用电容量作为设计供电设施时的预留能力和电网规划的参考依据,是电力市场的远期交易量,所以称之为潜在电力需求。按照用电需求的类别可以将客户的用电容量分为工业用电容量、商业用电容量、居民用电容量、农业用电容量等;根据执照用电需求的时间点,又可划分为峰荷容量

7、、低谷容量、腰荷容量。影响电力需求的主要因素有如下几个方面:(1)电价对需求的影响;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用电客户对电及其服务的需求量和它们的价格呈相反方向变化。(2)电力投资对电力需求的影响;(3)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电力需求的影响;(4)替代能源对电力需求的影响;(5)需求侧管理对电力需求的影响;(6)新经济对电力需求的影响;四、市场机制及价格的决定1、均衡价格需求价格是指消费者对一定数量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供给价格是指生产者为提供一定数量商品所愿意接受的价格。均衡价格(Equilibrium Price)是指某种商品的需求与供给达到均衡时的价格,也就是这种商品的市场需求曲

8、线与市场供给曲线相交时的价格。均衡价格反映了商品的价值。均衡价格的形成即是价格决定的过程,它是经过市场供求的自发调节而形成的。供需均衡与价格的确定:曲线S表示供给曲线,曲线D表示需求曲线。曲线S和曲线D的交点e相对应的价格e就是均衡价格,或者叫市场出清价格。市场机制:是指在一个自由市场里能使价格得以变化一直达到出清(即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的趋势。市场价格有趋于均衡的倾向均衡是市场经济中的一个必然趋势。所谓市场机制正是指通过市场价格的变化使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的一种趋势,它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指挥着人们的经济活动。均衡价格就是供求一致时的市场价格,此时的交易量就叫均衡产量或销售量。供求定律:需求大

9、于供给,价格将会上升;需求小于供给,价格将会下降。市场供给将围绕均衡价格上下波动而调节,使市场的无规律性的自动调节呈现规律性。2、电力市场均衡分析局部均衡分析法:假定市场供求中的任意一方不变,分析另一方的变动对市场均衡价格的影响的方法。电力市场均衡是指市场中电力供给与电力需求的暂态平衡。电力市场的均衡要求电力供应与电力需求实时保持动态平衡,即需电量=供电量=发电量-厂用电量-供电线损2.1.2 短期生产成本企业从事生产与经营的目的是为了能从销售产品中获取收入与成本之间的差额,即利润,并力图使利润最大化。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又称为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技术给定和其他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连续增加

10、某单位某一种要素所带来的产量的增量迟早会出现下降(即使开始阶段可能会上升)。从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可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素投入越多,产出不一定越大,并不是任何投入都能带来最大的产出。当生产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进一步享受规模经济的优势就越来越困难。通过对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的了解,生产厂商可以制定出合理的投入策略。成本(cost)是指为了达成某种目的或获得某种商品所付出的代价。短期成本(Short range cost)一般不考虑设备的投资,仅考虑劳动或产量的大小。长期成本则要考虑投资及劳动两个要素。一、总成本总成本(cT)由两个因素组成:(1)固定成本(cF)固定成本(Fixed cos

11、t)是指厂商在短期内无法改变的那些固定投入带来的成本,主要包括购置机器设备和厂房的费用(租用厂房和设备的租金)、贷款利息、折旧费、财产税、管理人员工资及劳保福利、各种保险金等。无论企业生产的产出水平如何,固定成本均由企业承担。包括维持厂房的费用、保险费和少量雇员的工资费用。无论企业生产多少产品这些费用均不发生变化,即使产出为0企业也要支付。固定成本只有在企业完全倒闭时才会没有。(2)可变成本(cV)变动成本(Variable cost)是指厂商在短期内可以改变的那些可变投入带来的成本,通常包括原材料和燃料的费用、工人工资、水电费、销货佣金等。它根据产出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包括工资和原材料的费用。这些费用随产出的增加而增加。总成本是固定成本及可变成本的总和。二、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边际成本是指生产者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产品而使总成本变动的数值。边际成本(cM)也称为增量成本,是由多生产额外的一单位产出而引起的成本的增加。由于固定成本不随企业产出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边际成本就是每增加额外的1单位产出所引起的可变成本的增加量。因此,可以将边际成本写成:边际成本表明企业要增加多少成本才能增加1单位的产出。例如,产量由2增至3的边际成本是20美元,因为企业的可变成本由78美元增至98美元。三、平均成本平均成本(c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