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九年级化学全册 4.2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导学案沪教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8334868 上传时间:2023-10-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版】九年级化学全册 4.2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导学案沪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最新版】九年级化学全册 4.2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导学案沪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最新版】九年级化学全册 4.2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导学案沪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最新版】九年级化学全册 4.2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导学案沪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版】九年级化学全册 4.2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导学案沪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版】九年级化学全册 4.2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导学案沪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版化学教学资料课题:4.2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班级 姓名 备课组长 教师“个备”或学生笔记栏【学习目标】1、知道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解决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课前预习】1、化学变化是指 的变化。2、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是 。3、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写物质化学式)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 ;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学习过程】【师生互动】【提出问题】 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是否改变?【猜想与假设】你的猜想 。 【收集证据】1673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在敞口的容器中加热金属汞,结果发现反

2、应后容器中物质的质量增加了。1777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密闭容器中研究氧化汞的分解与合成中各物质质量之间的关系,得到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讨论】为什么两位科学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经验总结】 在设计实验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时,无论是有气体参加还是有气体放出,都应在 容器中进行。【实验探究】课本P101【结论和反思】无数实验证明,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这个规律叫做 。【讨论】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应注意哪些方面问题?(1)适用范围是: 变化(2)指真正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有的物质未全部参加反应) (3)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应包括气体、沉淀等

3、全部物质的质量(4)审题时要注意关键词,如“充分反应”、“恰好完全反应”等。【讨论】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为什么守恒?请从微观角度解释。在化学变化中,反应前后 的 没有改变, 没有增减, 也没有改变。【讨论】质量守恒定律中隐含哪些一定不变?一定改变?可能改变? 提示:现有下列各项:元素种类 原子种类 分子种类 物质种类 原子质量 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质量总和与生成物质量总和 原子数目 分子数目元素化合价。就化学反应前后进行比较将上述序号填在横线上:(1)不改变的是 ,(2)改变的是 ,(3)可能改变的是 。【当堂训练】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并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100m

4、L水加入100mL酒精得到的溶液体积小于200mL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所得的黑色固体质量增加C5g水受热后变成水蒸气还是5g D5g食盐完全溶解在95g水中得到100g食盐水2.反应A+B C+D中,已知2 g A和5 gB参加了反应,生成了4 g C,则有_ g D生成。 3.在A+B C +D 反应中,5克A和4克B反应,生成了3克C,同时有1克A剩余,则生成 克D 4.在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探究质量守恒的实验中:(1)反应中观察到的现象有 ; ; 。(2)锥形瓶中的石灰水的作用是 ;(3)图中小试管的作用是 ;(4)若该实验如在敞口的锥形瓶中进行,则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 。【课后提

5、升】一、选择题:1在一切化学反应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 ( ) A.、原子的种类 B、分子的种类 C、原子的数目 D、原子的质量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电解NaCl的水溶液,不可能得到的生成物是 ( ) AKNO3 BC12 CH2 DNaOH3下列叙述中,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3g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5g氧化镁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的质量比铁丝的大C、10g高锰酸钾分解后生成了10g氧气D、10g水完全电解后生成氧气的质量小于10g4在反应ABCD中,A与B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43,生成的C和D的质量和为2.8g,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 ( ) A、0.3 g B、0.9g

6、 C、1.2g D、1.6g5某化合物(用X表示)燃烧时发生的反应为:X+3O2=2CO2+3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断出X的化学式为: ( ) A、 C2H6 B 、 C2H6O C 、C2H4 D 、C2H4O6镁带在耐高温的容器中密封(内含空气)加热,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容器里盛放的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 ( )7完全燃烧1.6克某可燃物,生成4.4克CO2和3.6克水,关于该可燃物的论断正确的是 A肯定含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B只含碳、氢两种元素,不含氧元素 C肯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无法判断 ( )8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 A铁钉生锈后质量增加 B煤

7、燃烧后质量减轻 C双氧水分解后质量减少 D10g的冰融化后变为10g的水9. 某物质M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稍加热就分解为CuO、H2O、CO2,根据这一实验事实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M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 BM是含氧化合物 CM中含有水 DM是化合物10. 下图是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反应前反应后一定条件汞原子氧原子A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 B生成物有三种C反应前后汞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不变 D汞和氧气都由分子构成甲 乙11. 右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甲表示反应前的状态,乙表示反应后的状态。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B该反应是

8、化合反应 C乙比甲原子总数减少 D甲、乙分子总数不变二、填空题:12.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_没有改变,_没有增减,_也没有改变.在A+B=C+D的反应中,5克A跟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克C和10克D,则B的质量是_克。13.A2+2B2=2C ,若用A和B表示C的化学式,可为 。14.将a g高锰酸钾加热使之完全分解,剩余固体质量减少到bg,则此反应中生成氧气 g。余下固体是由 和 两种物质组成的。15.将a g硫放在b g氧气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的质量一定是(ab)g吗?为什么? 16将A、B、C、D四种物质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化学反应前后四种物质的质量关系如下列所示:ABCD反

9、应前/g4161114反应后/gX20089则:(1)该反应的反应物是 ,生成物是 ;(2)表中“X”值为 ;(3)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化合”、“分解”)。17.小明同学欲通过化学实验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确定以“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为研究对象,设计的实验装罝如图所示:(1)根据实验目的,小明应该测量的数据是 (填“只有反应前”“只有反应后”“反应前、后”之一)整个反应装罝(包括锥形瓶、气球和药品)的质量。(2)实验步骤如下:按如图方式放好仪器,使天平平衡,记录称量数据将碳酸钙粉末全部倒入锥形瓶中,观察到锥形瓶中液体里出现的现象之一是 ,当反应结束时,气球已经完全鼓起,小明发现天平的指针巳经向右偏了小明又重新称量,记录了数据。他感到困惑:其他操作均正常,实验现象与数据为何与预测结果不符?你认为出现该实验现象的合理解释最应该是下列各项中的 (填序号)A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变少B该反应生成物的总质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质量C空气的浮力作用干扰了实验结果D生成气体的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