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生物会考知识点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8324684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生物会考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二生物会考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二生物会考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初二生物会考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初二生物会考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二生物会考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生物会考知识点(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初中生物会考知识点七年级上册1、科学探究(1)说出科学探究过程一般包括的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2)拟定探究计划:列出所需要的材料与用具;选出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种子的萌发条件(3)描述现象;处理数据;得出结论。2、生物的特征 七上P3P53、生物与环境。(1)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2)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植物 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 生物之间有捕食、合作、竞争等关系。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温度等(3)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

2、、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4)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没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描写食物链时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层消费者结束。(5)生物圈的范围 七上P11P1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6)描述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多种多样的。这些生态系统不是各自独立、彼此互不相干的。生物圈是一个整体。从非生物

3、因素来说,阳光普照于所有的生态系统,大气在不停地有规律地环流,水和水蒸气也在全球范围内运动。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都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从地域关系来说,各类生态系统也是互相关联的。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来说,许多微小的生物、花粉、种子,能够随大气运动,到达不同的生态系统。鱼类的洄游,鸟类的迁徙,会经过不同的生态系统。人类的活动更没有什么屏障可以相隔,可以把生物带到不同的地方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4、生物体结构层次。(1)正确使用显微镜。1、取镜和安放。(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厘米处,略偏左。安装好目镜、物镜。

4、2、对光(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4)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光线暗用凹透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3、观察(5)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6)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7)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回升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注:通过显微镜看到的是左右、上下相反的像(8)实验完毕,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转动转换器,把两

5、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送回原处。(2)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3)区别动物、植物细胞结构。 1、主要不同点 动物细胞: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液泡、叶绿体2、掌握各部分功能。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线粒体:将化学能转化成细胞生活所需能量;叶绿体(只植物有):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内。3、细胞中的物质包括分子较小、不含碳的无机物和分子较大、含碳的有机物,燃烧时,烧掉的是有机物,剩下的是无机物。4、细胞的分裂:细胞核先分裂成两个(DNA复制加倍),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

6、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4)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1、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 七上P62P642、人体四大组织的名称及功能七上P63 人体八大组织的名称七上P643、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分化成组织,组织构成器官,器官组成系统,系统形成人体。(5)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1、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2、植物的四种主要组织的名称及功能 七上P67 3、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5、单细胞生物 (1)常见单细胞生物:酵母菌、草履虫、衣藻、眼虫、变形虫等。(2)草履虫的结构及各部分功能 七上P70(3)赤潮

7、形成的原因:水体富营养化,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6、病毒(1)病毒的种类:按寄生细胞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噬菌体)(2)病毒的结构:有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DNA)组成。生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3)与人类关系:患病:流感、肝炎、艾滋病、口蹄疫、鸡瘟等;制疫苗。7、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1)藻类、苔藓、蕨类三类植物植物类型生活环境形态结构特点生殖方式用途代表植物藻类多数生活在水中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孢子生殖药用和食用衣藻、水绵、紫菜、海带苔藓生活在阴湿的地面或背阴处无根,只茎叶的分化,叶只有一层细胞孢子生殖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墙藓、葫芦藓蕨类生活在阴湿的环境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

8、有输导组织孢子生殖形成煤的主要植物肾蕨、满江红(2)种子的萌发 1、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机构、各部分功能及区别 七上P84P852、裸子植物:种子无果皮包被。常见裸子植物:七上P86 被子植物:种子有果皮包被。开花、结果是它的基本特征。果实由果皮和种子组成。果皮便于种子的传播。 3、描述种子萌发的条件。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过了休眠期、没过寿命、营养充足、胚未损伤的种子 4、种子萌发的过程:先吸收水分(运输营养物质的需要),胚根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3)植株的生长:1、幼根的生长: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数量和伸长区细胞的长大增大体积

9、2、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 3、植株发育所需营养:水、无机盐和有机物。含氮无机盐:促进枝叶的生长。 含磷无机盐:促进果实的生成含钾无机盐:促进茎的生长(4)描述开花和结果的过程。花的结构:雄蕊花药、花丝 花瓣 雌蕊柱头、花柱、子房 花萼 花托传粉: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受精:花粉落到柱头上后,在柱头上黏液的刺激下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花粉管中的精子随着花粉管的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胚珠内部。胚珠内有卵细胞,它跟来自花粉管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花瓣、雄蕊、以及柱头和花柱凋落 子房果实 子房壁果皮 胚珠种子 珠被种皮(

10、5)绿色植物与水循环 1、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的原因七上P107 2、水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根尖的成熟区生有大量绒毛。水是由导管从下往上运输,营养物质由筛管从上往下运输。筛管在木质部(外),导管在韧皮部(内),中间是形成层,形成层的细胞分裂使植物茎长粗。 3、蒸腾作用: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气孔由一对保卫细胞组成。温度越高,蒸腾作用越强;温度越低,蒸腾作用越弱。蒸腾作用的意义:带动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向上运输;降温;调节空气湿度。(5)描述植物的光合作用。1、概念七上P130 光能 2、公式:二氧化碳 + 水 有机物 +氧气 叶绿体(储存能量)

11、 3、举例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合理密植、在果树地面铺反光膜(6)呼吸作用1、概念七上P125 线粒体 2、公式:有机物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 (储存能量) 3、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二氧化碳有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7)我国植被面临的问题:人均森林面积少,且利用不合理;草场退化、沙化。 3月12日为全国的植树节。二、七年级下册1、人的由来(1)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主要原因是环境的改变。(2)说出男性及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男性: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女性: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胎儿与母体联系的纽带是脐带、胎盘。 输

12、卵管受精的场所(3)描述人胚胎发育过程:精子输卵管(与卵子相会,结合)受精卵分裂,发育成胚泡子宫(植入子宫内膜)分裂、分化,发育成胚胎8周后,胎儿(开始呈现人的形态)40周后,胎儿成熟,分娩。 胎儿生活在子宫的羊水中。(4)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目的的控制人口增长和提高人口素质;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控制人口数量的关键)、优生。2、人体的营养(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六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糖类、脂肪、蛋白质。水:约占体重60%-70%无机盐:钙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鸡胸、X形或O形腿), 牛奶 中老年

13、人,易患骨质疏松症。磷厌食、贫血、肌无力、骨痛铁缺铁性贫血(乏力、头晕) 动物肝脏、菠菜碘地方性甲状腺肿、儿童的智力和体格发育出现障碍 海带、紫菜、碘盐锌生长发育不良、味沉发生障碍维生素:维生素A皮肤干燥,夜盲症,干眼症 鱼肝油、动物肝脏 维生素B1神经炎,脚气病,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维生素C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牙龈出血 桔子 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牛奶等(2)消化和吸收 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十二指肠)大肠肛门 消化腺:唾液腺唾液淀粉酶 肝脏胆汁(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胰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胃腺和肠腺在消化道内 2、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消化的概

14、念七下P31食物的消化是通过多种消化酶的作用而进行的。从口腔开始,口腔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转化成麦芽糖,胃中的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小肠中有肠液、胰液、胆汁,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淀粉分解成葡萄糖。3、人体的呼吸:(1)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有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是气体进出的通道,对进入肺的气体变得温暖、湿润、清洁。肺由肺泡组成,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2)呼气:膈肌舒张,胸腔上下径增大,肋间肌舒张,胸腔前后径增大,胸腔气压大于外界气压。吸气则相反。(3)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4、人体内物质的运输(1)血液的组成血液的组成形态数量功能血细胞红细胞较小,红色,两面凹的圆饼状,无细胞核多血红蛋白可以携氧(在含氧高的地方与氧气结合,在含氧低的地方与氧气分离)白细胞较大,有细胞核少吞噬病菌血小板无细胞核多有加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