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兰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第十一个发展计划范文暨2022年远景规划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8322112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舒兰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第十一个发展计划范文暨2022年远景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舒兰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第十一个发展计划范文暨2022年远景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舒兰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第十一个发展计划范文暨2022年远景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舒兰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第十一个发展计划范文暨2022年远景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舒兰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第十一个发展计划范文暨2022年远景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舒兰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第十一个发展计划范文暨2022年远景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舒兰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第十一个发展计划范文暨2022年远景规划(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舒兰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第十一个发展计划范文暨2022年远景规划纲要在党的_大精神指引下,舒兰市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十五期间取得了巨大成就。按照中央和省、市的要求,加大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力度,抵御了突如其来非典疫情的严重冲击,克服了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严重影响,实现了农业结构稳步调整,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加,为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和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预计_年,全市农业总产值可达到27.3亿元,其中粮食产值10亿元,牧业产值16.5亿元,多经产值8.8亿元,年均递增分别为7%、11.4%和10%。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可达到3450元,比上一个五年计划增加1023元,年均递增28

2、 %。粮食总产量稳定在70万吨的阶段性水平。但是,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还存在农村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科技创新能力较弱;后续财馈乏;农民增收困难;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慢,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幅度缓、效益低,基地规模小,覆盖面窄,品牌不精;农村组织化程度低,发挥作用不明显等许多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能否有效解决,将直接影响我市小康建设进程,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后劲和活力。展望21世纪第二个五年,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赋予新的任务和目标,我们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加快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站在实现、维护、发展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进一步增加做好三农工作的自觉性,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

3、跨越式发展。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总体设想(一)总体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_大和_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体现“快速、和谐、全面发展”的原则,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以扩大农村经济总量为重点,加大四园建设和致富项目入户力度,全面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快小城镇开发建设,不断振兴劳务经济,使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上一个新台阶。(二)指导原则-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原则,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注重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并举,提高资的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保持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的可持续发

4、展。-坚持科学就是生产力的原则,进一步增加科技投入,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强化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村科技贡献率。-坚持农村经济组织创新和多元发展的原则。采取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形成有利于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加快农村经济组织创新步伐。-坚持以农民增收为重点的原则,围绕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突出农民增收的重点,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三)发展目标十一、五期间,通实施四园建设,致富项目入户和阳光工程,努力实现全市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在全省、吉林地区位次前移。主要发展目标是:农业总产值。到_年,全市农业总产值预计达到38.6亿元,年均递

5、增7%。其中粮食产值_年达到8.5亿元,_年达到9.91亿元,_年达到11.56亿元,年均递增8%。多种经营产值_年达到9.5亿元,_年为11.5亿元,_年达到14亿元,年均递增6%。2、劳务经济。我市现有农村劳动力22万人,_年结合“阳光工程”,培训剩余劳动力1万人,_年培训人数达到2万人。累计输出劳动力_年达到12.7万人,_年预计达到15万人,年均递增3.4%。劳务经济总收入_年达到12.8亿元,_年预计达到16.9亿元,年均递增6.4%。3、农业产业化经营。_年农业产业化经营收入实现17.97亿元,占全市农村总收入的65%。到_年预计实现20.05亿元,占全市农村总收入的80%左右。农

6、业产业化经营收入年均递增3%。到_年计划达到25亿元。4、粮食总产量。_年达到74万吨,_年达到76万吨,_年达到80万吨,年均递增2.5%。5、农民人均收入。_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计划为3450元。到_年计划实现3690元,_年实现4220元。到_年计划实现4830元,年均递增7%。到_年计划达到6500元。二、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增加农民收入是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研究新时期农民增收问题,必须破除就农业研究农业,就农村研究农村、就农民研究农民的思维定式,突出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速推进农业、农村和农民的裂变,努力提高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人口非农化水平。(一)

7、 突出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的主线,加速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今后一个时期,要按照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变化,科学合理地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突出工业拉动,依托区位和资优势,把推进农村工业化的主攻方向定位在农产品加工业上,拉动产业结构整体跃升。各乡镇街要把四园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来抓,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采取超常措施全力抓好四园建设。要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村工作,坚持标准化建设、规模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政府化推动,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建园标准,保证实施效果。按照全市四园建设指导意见,在“_”期间,要重点抓好10项优势农业产业类型园区建设。现代农业园:_年建设规模达到300公顷,到_年达

8、到2500公顷,建设单位以平安为主。2、有机杂粮园:_年规模达到3000公顷,到_年达到10000公顷,建设单位以天德、庆丰、朝阳、二道为主。3、有机大豆园:_年规模达到_公顷,到_年达到15000公顷,建设单位以上营、小城、新安为主。4、有机水稻园:_年达到20_公顷,到_年达到10000公顷,建设单位为平安、金马、新安、水曲、小城为主。5、食用菌园:_年达到7000万袋,到_年达到2亿袋,建设单位以新安、上营、小城、青松、水曲、七里、金马为主。6、药材园:_年达到100公顷,到_年达到3000公顷,建设单位以七里、上营、青松、小城、金马为主。7、河蟹园:_年达到1000公顷,到_年达到10

9、000公顷,建设单位以平安、金马、新安、水曲、小城为主。8、人工圈林蛙园:_年达到20万只,到_年达到50万只,建设单位以新安为主。9、糯米产业园:_年达到3500公顷,到_年达15000公顷,建设单位以金马、七里、平安、白旗、法特为主。10、无公害林果园:_年达到50公顷,到_年达到20_公顷,建设单位以舒郊、七里为主。到_年全市要建成一批高标准、大规模、高效益的现代农业园、有机产品园、特色产业园、牧业园。真正实现工业项目进区、产业项目成园、致富项目入户。(二)突出农业高新技术推广,加快实现农业提质、节本、增效。1、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工程,综合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目前我市耕地面积206.43万亩,

10、中低产田约占耕地总面积的64%。低产田(400公斤/亩)面积约36.3万亩,占总面积的17.6%。中产田(400-467公斤/亩)面积约95.73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6.4%。中低产田在耕作面积中所占占之大,严重制约了我市粮食的产量,因此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工程是不断改善耕地质量,提高作物产量的基础。主要目标是:(1)通过中低产田改造,使原有耕地基础力争提高1-2个等级,耕地生产能力提高10%以上。(2)通过中低产田改造,使肥料利用率提高5%以上,降低土壤中有害物质残留和蓄积程度。(3)力争每年改造低产田7.3万亩,每亩每年产量在原有产量(390公斤/亩)基础上增产15%,每年改造中产田19.1

11、万亩,每亩每年产量在原有产量(450公斤/亩)基础上增产10%。到_年,全市改造中低产田达132万亩,实现年增产粮食5.28吨,农民增收7920万元。中低产田改造主要任务是:改造白浆土田耕地面积67万亩,占全市耕面积的32%;灰棕土壤改造面积16.8万亩,占耕地面积8%左右;冷浆型水稻土改造面积5.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1%;草甸土改造面积28.8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3.9%;2、启动标准粮田建设工程,带动我市农业向高效、生态可持续性方向发展(1)标准粮田建设目标:做到土肥测试快速化;耕地地力和土壤墒情测试体系化;信息利用高效化;肥料施用配方化;技术服务社会化。利用3年时间建设标准粮田25

12、万亩,项目实施后,使项目区土壤有机质含量由2.81%提高到2.87%以上,玉米公顷产量平均达9500公斤,比实施前增产1500公斤,水田公顷产量平均达8500公斤,比实施前增产1000公斤,大豆公顷产量达3000公斤,比实施前增产500公斤。(2)标准粮田建设内容。利用3年时间进行标准粮田建设。其中_年在法特、白旗、溪河三个乡镇建玉米标准粮田10万亩;_年在平安、七里两乡镇建水稻标准粮田10万亩;_年在朝阳、舒郊两个乡镇建大豆标准粮田5万亩,剩余2年可逐年酌情扩建。田间设施主要有:要求面积内的平整土地;新修机耕路;排水沟;机电井;地力与墒情监测点。地力建设包括:秸杆根茬还田;增施有机肥;测土配

13、方施肥。机械化建设包括:机耕、机播、机收,以改进耕作方式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全面采用综合配套高产栽培技术。3、积极推进推广示范工程,提高科技贡献率,发挥科学技术支撑作用(1)推广示范工程的目标每年重点推广新技术十五项以上;结合科技入户工程,5年遴选科技示范户5000户,辐射带动10万户,示范辐射推广面积100万亩;良种普及率达100%,每年培训农民14万人次;通过推广示范工程的实施,使科技成果转化率由目前的30%提高到50%。(2)推广示范工程主要任务该推广示范工程以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主体培训为载体,从而提高农业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率及转化率。实现每年推广十五项以上新技术。其中将

14、重点推广以下五项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计划每年在全市30万亩有代表性的不同粮田地块上取样2500个,进行土壤常规化验,于每年5月1日前将施肥卡发放到农户手中,通过科学的测土配方施肥,降低成本,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科技入户示范工程_年,按照农业部要求,省农委在我市落实了农业科技入户水稻示范工程项目,全市遴选示范户1000户,辐射带动_0户,大力推广水稻高产综合配套栽培技术,随着该工程进一步深入,_年至_年,该工程还将涉及玉米、大豆高产综合配套栽培技术,通过良种到田,良法到户,培训到人等措施,充分发挥科技示范户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科技水平。无公害蔬菜标准化栽培技术随着人们对

15、绿色、健康食品的青睐,发展无公害蔬菜势在必行,因此计划全市每年推广无公害蔬菜标准化栽培面积2万亩。高油高蛋白大豆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计划每年推广35万亩,并和玉米形成玉米、大豆科学轮作制。优质专用玉米配套栽培技术计划全市每年推广面积40万亩,其中高淀粉玉米30万亩、高油玉米5万亩、饲料玉米及甜粘玉米等5万亩。4、健全植保预警系统的预测预报,保证农作物增产增收我市粮食生产虽然比较发达,但病虫鼠害对粮食生产的威胁与危害仍然很大,每年平均发生面积达70万亩左右。粮食损失约5.3万吨,占粮食总产量的7-8%,约合人民币2300万元,因此只有健全植保预警系统的预测预报,才能消除或减轻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植保预警系统预测预报的目标到_年,病虫害发生面积由目前占粮食面积的30%降低到10%,每年多挽回粮食损失3.8万吨;通过综合联防,到_年使鼠害密度由目前18%降到3%,每年多挽回粮食损失2300吨;通过启动预警系统,使病虫害预报及时,用药合理,平均每亩节省农药费用8元,全市165万亩农田每年可降低660万元成本。(2)植保预警系统建设内容一 是需要配置的设施及材料。为了便于与国家、省市测报站联网,并且使测报的数据更及时准确,应建检测检验室、区域病虫监控室、药械储备库、信息处理设备、观察监测设备、防治等设备。为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