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财务管理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8316034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级财务管理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级财务管理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级财务管理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级财务管理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级财务管理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级财务管理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级财务管理形成性考核作业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级财务管理形成性考核作业作业(4)参考答案判断题: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单选题: 1C 2C 3A 4D 5D 6B 7C 8C 9A 10C 多选题: 1BE 2CD 3ABCD 4AE 5ABCD 6BC 7CDE 8BCD 9ABD 10BDE 名词解释: 1税收筹划是指企业基于法制规范,通过对融、投资以及收益实现进度、结构等的合理安排,达到税后利润最大化或税负相对最小化目的的活动。2剩余股利政策是指在企业或企业集团有着良好投资机会时,根据目标资本结构测算出必须的权益资本与既有权益资本的差额,首先将税后利润满足权益资本的需要,然后将剩余部分作为

2、股利发放。 3股票回购是指企业将在外流通的股票通过现金的方式购回而作为库藏股的行为。4经营者薪酬计划是指公司对经营者的薪金、奖酬及其相关事宜作出的制度安排,是经营者激励机制在物质上的具体体现,包括薪酬构成、计量依据、支付标准、支付方式等基本内容。5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就是通过设置并观察一些敏感性财务指标的变化,而对企业(或企业集团)可能或将要面临的财务危机事先进行预测预报的财务分析系统。简答题:1简述纳税成本的基本特征。较之企业的其他各项支出,纳税成本具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与收益变现程度的非对称性;二是完全的现金性。按照税法的规定,企业只要取得了账面收入与账面利润,就必须按照适用税率计算交纳增值

3、税与所得税,而不论这些账面收入或利润是否已经变现以及最终能否变现。这往往使得纳税相对于账面收益的变现形成一定的“预付”性质。而且在法制健全的国家,企业不可能期望有其他任何的替代方式,而必须以完全的现金(包括抵押变现)方式依法履行纳税责任。 2简述营业现金流量比率的涵义及功能。营业现金流量比率是指营业现金流入与营业现金流出量的比值,用公式表示为:营业现金流入量/营业现金流出量。营业活动的现金流量是企业集团整体现金流量的构成主体,营业现金流入对相关流出的保障程度,是整个现金流量结构稳健的前提基础。该比率大于1,表明企业集团有着良好的现金支付保障能力基础;反之,若该比率小于1,意味着企业/企业集团收

4、益质量低下,营业现金流入匮乏,甚至处于过度经营的危险状态。由此可能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是:由于现金匮乏而无力支付依据账面营业收入与账面营业利润计算的增值税与所得税;无力弥补未来保持当前营业现金流量能力必需的维持性追加投资而只得举借新债,造成债务风险、资本成本和机会成本的加大,等等。倘若企业集团营业现金流量长期性地处于短缺状态,必然会陷入严重的财务危机甚至破产倒闭。 3. 简述产权比率的涵义及功能。产权比率揭示了企业(债务人)负债与股权资本的对应关系(即负债/股权资本)以及可能的风险态度与信用品质的优劣。通过该指标有助于对债权人权益的风险变异程度进行监测。一般而言,企业股权资本越是雄厚,即产权比率越

5、低,其对待风险的态度也就越加谨慎,债权人的权益一般越有保障,遭受风险损失的可能性也就越小,从而企业的信用品质就越高。相反,那些股权资本薄弱,产权比率过高的企业,往往会采取一种“对债权人不负责任的轻率的态度或赌博的心理”,亦即其对待风险的审慎态度以及相应的信用品质,较之主权资本雄厚、所占比率较高的企业集团显然要差得多。 4简述财务危机预警指标应具备的基本特征。财务危机预警指标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的特征:(1)必须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即危机因素一旦萌生,能够在指标值上迅速反映出来;(2)一旦指标值趋于恶化,往往意味着危机可能发生或将要发生,亦即应当属于危机初步产生时的先兆性指标,而非业已陷入严重危机

6、状态时的结果性指标。(3)就财务层面上看,诱发财务危机最为直接的原因,或是由于资源配置缺乏效率,或是由于对竞争应对不当及功能乏力,由此而导致了企业集团竞争的劣势地位,未来现金流入能力低下;或是企业集团一味地追求销售数额的增长,却忽略了对销售质量-现金流入的有效支持程度及其稳定可靠性与时间分布结构等的关注,由此导致企业集团陷入了过度经营状态与现金支付能力匮乏的困境。这就要求企业集团的财务危机预警指标应当依托这一基点加以把握。高级财务管理形成性考核作业 作业(3)参考答案 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单选题: 1B

7、 2C 3D 4A 5B 6C 7B 8C 9B 10A 多选题: 1ABCDE 2AC 3ABE 4ABDE 5ABCDE 6ABD 7ABCDE 8BCE 9CD 10ABDE 名词解释:1购并目标即购并意欲达成的宗旨,是实施整个购并过程必须始终遵循的基本思路与方向指引。2杠杆收购是指主并公司通过借款方式购买目标公司的股权,取得控制权后,再以目标公司未来创造的现金流量偿付借款的方式。3标准式公司分立是指母公司将其在某子公司中所拥有的股份,按母公司股东在母公司中的持股比例分配给现有母公司的股东,从而在法律上和组织上将子公司的经营从母公司的经营中分离出去。4融资政策是管理总部基于集团战略发展结

8、构的总部规划,并确保投资政策及其目标的贯彻与实现,而确定的集团融资活动的基本规范与取向标准,是企业集团财务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5财务公司是经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由集团紧密层成员企业出资认股以及吸收部分金融机构参股而组建的、专司集团内部存贷款、往来结算以及相互资金调剂、融通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性质的有限责任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与权力。简答题:1在运用现金贴现模式对目标公司价值进行评估时,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折现率的选择、预测期的确认以及明确预测期后的现金流量预测。2比较公司分立与分拆上市的主要区别。(1)在公司分立中,子公司的股份是被当作一种股票福利被按比例分至母公

9、司的股东手中,而分拆上市中在二级市场上发行子公司的股权所得归母公司所有。(2)在公司分立中,一般母公司对被拆出公司不再有控制权。而在分拆上市中因为母公司此举只把子公司小部分股权等拿出来上市因而仍然对其有控制经营权。(3)公司分立没有使子公司获得新的资金,而分拆上市使公司可以获得新的资金流入。3简述融资政策的涵义及其主要内容。融资政策是管理总部基于集团战略发展结构的总体规划,并确保投资政策及其目标的贯彻与实现,而确定的集团融资活动的基本规范与取向标准,是企业集团财务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1融资规划:满足投资需要,是企业集团融资管理的指导原则,也就是要求总部在融资政策的制定上,必须以推动投

10、资政策的贯彻实施为着眼点。2融资质量标准:不同的融资渠道以及不同方式的资金来源有着差异的质量特征。融资的质量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成本、风险、期限、取得的便利性、稳定性、转换弹性以及各种附加的约束性条款等。3融资决策制度安排:这是融资政策最为核心的内容。这里主要涉及到两个基本方面:一是总部与成员企业融资决策权力的划分;二是融资执行主体的规定。4简述财务公司管理体制的基本方面及其要点。1. 组织结构:作为独立的法人实体,财务公司与企业集团的其他成员企业有着平等的权利与地位,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即具有独立的法人财产权与法人经营权,其经营理财活动也需要遵循市场经济客观规律;而

11、作为一个有限责任公司,财务公司必须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即体现两权分离格局下的财务决策的科层管理思想。从这一方面来讲,财务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与科层决策体系与一般性的法人组织没有本质的差别。2职责规范:就业务角度而言,财务公司不同于一般的成员企业,为母公司及其他成员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是其最为核心的业务职责。从集团整体战略发展结构出发,要求财务公司的各项业务活动,必须严格遵循集团整体的融资政策,通过提供金融服务,推动投资政策以及整体战略发展结构的贯彻与实施,这是财务公司业务运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的基本方针与行为规范。3决策制度安排:财务公司的决策权力不仅受制于财务公司的董事会,而且也必须纳入集团整

12、体的决策权力的框架结构体系之下,即按照决策官僚制与民主制的原则,服从集团整体的管理政策与总部的统一领导。但不管总部对财务公司具体的只能如何规定,以及财务公司具有怎样的权力,都必须遵循这样四条标准或原则:其一,必须有助于集团整体战略发展结构、投资政策的贯彻与实施;其二,必须符合与集团管理体制相适应的管理决策权力的科层结构体系;其三,必须有助于调动财务公司的积极性、创造性与责任感;其四必须有助于集团整体的融资效率的不断提高。高级财务管理形成性考核作业 作业(2)参考答案 判断题: 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单选题

13、: 1B 2C 3D 4A 5C 6B 7C 8D 9A 10B 多选题: 1ABD 2ABCDE 3BCD 4ABE 5ABCE 6ACD 7ACE 8CD 9BCD 10BC 名词解释: 1预算控制循环是指从预算目标拟订与预算编制、责任落实与推动实施、业绩报告与偏差诊治、业绩评价与责任辨析、奖罚兑现到总结改进的系统化过程。 2投资政策是管理总部基于战略发展结构规划而对集团整体及各成员企业的投资及其管理行为所确立的基本规范与判断取向标准,包括投资领域、投资方式、投资质量标准、投资财务标准等基本内容。 3投资质量标准是企业集团对其系列化的主导产品规定的必须达到或具备的适应市场竞争的基本功能与素

14、质。 4. 固定资产存量重组是指企业集团为合理存量固定资产规模,优化存量固定资产质量与配置结构,最大限度地提高存量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推进整体战略发展结构目标的实现,而对存量固定资产实施的重整组合策略。 5基因置换策略也叫存量资产优化组装,即以现有存量资产为基础,而将健康资产中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无形资产的“基因”(品牌、商誉、技术、经营力等),注入处于休眠或病态的“基因”,从而达到盘活整体存量资产的目的。简答题:1预算控制的权力制衡机制是什么?预算控制必须与企业集团内部管理组织及其运行机制相对接。预算组织体系的设置应当满足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各组织权责利对等原则;二是不同组织在权限上立足于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三权分立的原则,以保证权利的制衡并保证系统的有序运转;从实际工作中,预算编制不论采用自上而下或是自下而上体制,其决策权都应落在集团总部手中,由这一权威组织进行决策、指挥与协调,预算的执行层则由各预算单位负责组织实施,辅以对等的责、权、利关系,监督权则由更为独立的内部监督机构来行使,从而形成独立的权力间的制衡系统。可见,预算控制不应简单地看成是企业集团内部管理的一种方法,而是一种内部管理制度装置种新的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