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土壤治理修复环境影响后评价方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8311113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5.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污染土壤治理修复环境影响后评价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污染土壤治理修复环境影响后评价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污染土壤治理修复环境影响后评价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污染土壤治理修复环境影响后评价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污染土壤治理修复环境影响后评价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污染土壤治理修复环境影响后评价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染土壤治理修复环境影响后评价方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污染土壤治理修复环境影响后评价(验收)方案1、项目验收流程本项目现场修复区域包括原位修复区域、异位修复区域及废水处 置区域等因此修复后需要验收及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区域,由于其修复 工艺不同,在项目验收时应按不时的工艺要求进行验收和后评价。修复治理工作拟按上述修复实施方案进行。通过对污染区域进行 第一次的清挖、注射药剂及灌浆固结,然后对现场采样进行监测,若 发现还有未清除的污染或浸出态不达标则进行第二次清挖、注射药剂 及灌浆固结,直至合格,之后将由修复治理验收单位开展场地内验收 采样工作。即开展对工程的验收工作。验收分为自验收与第三方监测 验收,在异位修复清运完成之后,将由施工方首先进行送样监测,

2、合 格之后再进行验收,验收时应有业主、主管单位、监理单位同时在场。当验收监测数据表明场地内污染土已被清运干净,目标污染因子 低于前期制定的修复目标值后。由修复单位汇总并编制当前阶段的分 期验收资料,经业主单位、监理单位认可后,报主管部门申请验收, 经主管部门签字认可后,修复治理单位可交地给业主单位开展后续建 设工作。项目的总体验收应在编制完成相关的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完成场 地内原位修复、异位污染土壤清运及清运的污染土壤完成资源化利用 后,通过有主管部门组织的综合验收后获得。在场内及场外修复完工应由具有环境影响评估资质的单位对实 施方整个治理修复过程及治理效果进行验收及环境影响评估,并提交主管部

3、门审查。针对异位修复的场地,验收一般分为两次进行:一次为场内修复 验收;一次为场外修复验收。(1)针对场内修复验收的验收评估应该包含:文件审核、现场 情况勘查确认、现场修复区域的采样检测、检测结果分析等,最后编 制场内验收评估报告并报主管部门审查后备案。(2)针对场外修复验收的验收评估应该包含:文件审核、修复 情况确认、修复过程的分析评估、修复后土壤的采样检测等,最后编 制场外验收评估报告并报主管部门审查后备案。项目验收及环境影响评价流程图2、验收条件2.1、原位修复区域验收前所具备的条件(1)由实施单位提出验收请求和相应的文件;(2)实施单位根据施工图设计要求完成原位修复的钻孔、药剂 注射及

4、灌浆固结工作;(3)提交完成的原位修复平面范围和竖向深度的测量报告。2.2、异位修复区域验收前所具备的条件(1)由实施单位提出验收请求和相应的文件;(2)根据实施单位挖取和转移受污染土壤的程序,已经将一个受污染区域中的污染土壤全部取出和转移,并且形成完整的取土坑;(3)取土坑的平面范围和竖向深度符合该污染治理修复项目前 期施工方案的要求,对于不相符合之处,需提交分析检验报告或者说 明文件说明其原因;(4)提交完成的取土坑的平面范围和竖向深度的测量报告;(5)取土坑不会对人员进入采样造成安全隐患。2.3、核对修复区域的范围 根据原位修复区域及异位取土坑的平面范围和竖向深度的测量 报告,对相关平面

5、范围和竖向深度进行核对,平面尺寸不得小于要求 清挖尺寸,坑底深度不得小于要求开挖深度。3、评估单位对项目资料文件的审核3.1、审核资料范围 在验收工作展开之前,应收集与场地环境污染和场地修复相关的 资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场地环境评价及修复方案相关文件:场地环境评价报告书 及审批意见,经备案的修复方案以及有关行政文件。(2)场地修复工程资料:修复实施过程的记录文件(如无人土 壤清挖和运输记录)、回填土的运输记录、修复设施运行记录、二次 污染排放监测记录、修复工程竣工报告等。(3)工程监理文件:工程或环境监理记录和监理报告。(4)其他文件:环境管理组织机构、相关合同协议(如委托处理污染

6、土壤的相关文件和合同)、修复过程的原始记录等。(5)相关图件:场地地理位置示意图、总平面布置图、修复范围图、污染修复工程流程图、修复过程照片和影像记录等。3.2、审核内容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并通过与现场负责人、修复实施人员、监理人员等相关人员进行访谈,应明确一下内容:(1)根据场地环境评价报告、修复方案及相关行政文件,确定场地的目标污染物、修复范围和修复目标,作为验收依据。(2)通过审查钻孔、药剂注射、灌浆固结、清挖等场地修复过 程的监理记录和监测数据,核实修复方案和环保措施的落实情况。(3)通过审查相关运输清单和接收函件,核实异位修复污染土 壤的数量和去向。(4)通过审查相关文件盒检

7、测数据,核实异位修复后的回填土的量和质量,回填土土壤质量应达到修复目标值。文件审核一览表审核资料范围规范要求须核文件本项目需审查文件场地环境评价及修复方案相场地环境评价报告书及审批意见项目场地环境风险定量评估报告及本项目固废管理中心的审批意见经备案的修复方案项目场地环境治理修复技术方案、施工组织关文件以及有关行政文件设计及本项目固废管理中心的审批意见场地修复工程资料修复实施过程的记录文件钻孔、药剂注射、灌浆固结、清挖及运输每车次污染土壤转运记录单污染土壤清运四方确认联单修复工程竣工报告项目场内完工报告其他文件现场清挖前后标咼测量情况工稈监理文件监理记录监理日志等监理报告项目场地环境治理修复监理

8、报告(场内、场外修复治理部分)现场报审监理资料现场情况报验监理相关资料相关图件修复范围图总平面 布置图场地地理位 置示意图场地地理位置示意图总平面布置图修复范围图污染修复工艺流程污染土壤修复技术路线图修复过程照片和影像记录修复过程照片和影像记录其他监测结果分布图4、验收评估方案编制项目中每一施工单元完工时应向监理申报、检测和记录,并告知 业主。待项目完成时,申请验收。验收评估单位对项目进行审查验收 审查验收合格后编制验收评估报告。验收评估报告一般主要包括以下 几个方面:(1)项目的基本信息,包括项目的类型、投资、规模、设计单 位、和监理单位等。(2)项目概况,包括施工内容、施工周期和技术经济指

9、标等(3)项目执行情况,包括项目技术路线的完成情况、监理的监督情况以及工程质量完成情况(4) 项目测评,包括样品采集点分布、样品分析、结果分析和 结论。5、验收采样5.1、场内验收采样本次治理修复项目集中相对独立的污染区域内,在项目实施结束 后可对各原位区域进行钻孔取样、异位修复区进行开挖后的处置坑底 及坑壁进行验收采样。(1) 根据场地监测技术导则要求,每个坑底验收监测点位 (或原位钻孔监测点位)所代表的污染区域面积不超过400 坑 壁验收监测点位所代表的边壁长度不超过40m。结合现场具体情况, 建议在每个清挖区域内布设1-2 个采样监测点位。( 2)根据本次场地修复目标为:土壤浸出液相关因

10、子满足地 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14848-1993)III类标准,结合区域面积进 行清挖区域验收监测点位的布设,监测因子均为地下水及修复后土壤 浸出液中铅、硫酸盐、总磷及石油烃。土壤样品和地下水样品的采样 方法、现场质量控制、现场质量保证、样品的保存于运输方法、实验 室质量控制等应按照相关规定执行。(3) 根据场地监测技术导则要求,每个坑壁验收监测点位 所代表的边壁长度不超过40m。验收采样监测预计采集土壤监测样品 7 个,每个区域钻孔及坑底验收监测点位所代表的污染区域面积不超 过400 ,验收采样监测预计采集土壤监测样品30个,对土壤浸出 态进行监测;水样21 个,对相关因子进行监测。5.

11、2、场外处置验收采样(1)场外污染处置验收评估工作,在修复实施单位完成污染土 壤的处置并且达到验收条件后,对处置后的污染土壤进行验收采样监 测。(2)由于本项目场外采用水泥窑协同处置方案,污染土壤将全 部资源化利用生成水泥。无法进行采样监测,验收时应由协同处置单 位出具全部使用的生产证明材料。6、样品检测分析样品检测应满足以下要求:(1)样品检测的实验室应是依法通过省市级以上质量监督管理 局认证或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的实验室;分析方法首选 国家标准和规范中规定的分析方法。(2)验收项目检测方法的检测限应低于修复目标值。实验室检 测报告内容应包括检测条件、检测仪器、检测方法、检测结果、

12、检测 限、质量控制结果等。(3)场地评估报告中应列出实验室分析条件,采用的主要仪器, 各种物质的检测方法、检出限和质量控制结果。(4)检测分析方法主要参照展览会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标 准(GB350-2007)及GB/T 17141-1997相关标准执行。实验室检测方法表监测项目监测方法监测仪器监测依据土样浸出态及水样总石油烃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仪GB 350-2007总磷消解-钼锑抗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计GB983788铅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GB 350-2007pH电极法7、验收标准场地风险评估中确定的修复目标值和标准值,以及修复工程设计 中的相关要求。

13、根据验收区域的不同,验收标准分别为:土壤浸出液 相关因子满足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14848-1993) III类标准,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14848-1993) III类标准主要以人类健 康基准为依据。表 2.7-1 修复目标值(土壤浸出液) mg因子P*铅硫酸盐总磷石油类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14848-1993) III类标准6-90.052500.20.05注:土壤浸出液中石油类和总磷也属于关注污染物,但由于地下水环境质量标 准(GB14848-1993)III类标准中无石油类和总磷指标,因此,选用地表水 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标准中石油类和总磷的标准。8、验收评估及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编制 根据项目要求,完成本项目后由具有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编制资质 单位编制完成项目验收报告和环境影响后评估报告,要求内容应真 实、全面,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 )场地环境评价结论概述;2)修复方案实施情况;3)验收工作程序与方法;4)文件审核与现场勘查;5)采样布点计划、现场采样、实验室检测6)修复效果评价;7)修复后场地对周边的环境影响评价;8)验收结论和建议;9)监理报告和检测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