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教案设计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8310209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陋室铭教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陋室铭教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陋室铭教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陋室铭教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陋室铭教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陋室铭教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陋室铭教案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陋室铭导学案设计教学目标 1、知识:掌握文言常用实词,翻译全文。2、技能: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3、感情:理解作者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情趣。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设计理念:张扬师生个性,强调朗读品位、渗透学法指导,重视合作讨论、渗透时代观念-与时俱进。教学重点:目标1 难点 标2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在上课之前,请大家先来做个选择题:假设有一个王公大厦,要得到它,必须说一辈子违背自己良心的话,做若干件伤天害理的事;还有一间简陋室,那里绿色可人,有知音相伴,只要你想拥有它便在你的眼前。如果是你要哪个呢?二、简介作者、解题(学生结合课文提示注解回答,教师适当补充) 1、陋室:

2、2、铭: 3、作者:三、初读课文,熟悉课文 1、学生自由读(要求大声朗读,注意停顿,读正确、流利)。 2、指名读(纠正错误读音,注意句读)。 3、齐读四、二读课文,疏通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参照注释,读懂课文。(遇到疑难,同桌讨论) 2、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决。 3、指名翻译。五、三读课文,理解课文 齐读课文,出示思考题,四人小组讨论。 1、陋室,陋室,陋在何处?(从文中找出体现“陋”的语句)讨论并归纳: 2、文末提出“何陋之有”,你认为作者这样说对吗?理由? 讨论并归纳: 3、作者写陋室仅是为了告诉我们陋室的状况吗? 讨论并归纳: 4、齐读,体会作者高尚的情操。六、课外拓展 1、看材料,思

3、考问题。 教室铭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斯是教室,唯吾闲情。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琢磨下围棋,寻思看电影。可以睡觉,打呼噜。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形。虽非跳舞场,堪比游乐场。心里云:“混张文凭。” 思考:()材料是针对学生中的哪些现象而言的? ()那么应该怎样对待我们的学习生活?七 、布置作业背诵默写全文 十、陋室铭教学反思 1、联想与想象是语文的翅膀,缺少联想与想象的语文课也就缺少了灵性。为此,在进行教学时,让学生在清幽的古筝曲中展开想象的翅膀,以“透过文字,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的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使陋室之雅具体地表现出来,为突出陋室“何陋之

4、有”张本。而以往教学此文时,为突出“陋室不陋”这一重点,一般设计的题目为“陋室环境如何?陋室主人交往情况怎样?陋室主人有怎样的兴趣爱好?”提问琐碎,学生也不明白回答这些问题的目的何在。而改动后有力地突出了重点,也解决了难点。 2、“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必须与现实社会紧密联系,方可体现语文教学的现实意义。因此,课上在分析完陋室主人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情操之后,我设计了一个小讨论:“今天的你如何看待这种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做法?”这个问题的设计应是学生最有话说的部分,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有些怯场,我也没有留下足够的时间,一起参与学生的讨论,导致学生没有充分讨论和大胆发言,这是我的失误。

5、3、培养学生主动质疑,大胆发问的习惯和能力。因此我设计了一个学生质疑发问的环节,鼓励学生从读书中发现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环节因为留的时间相对充足些,学生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问题,如“为何以陋室铭为题?”“为何自比名人居室?”“篇末为何引用孔子的话作为结束语?”“为何自比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为何将平民比作白丁,是否歧视平民?”等等。学生在质疑的过程中,也在思考着如何解答这些问题,这个思维的过程本身就是教学的目的。4、语文课上应有琅琅读书声,尤其是文言文。陋室铭是一篇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名篇。课堂上无论是范读、散读、齐读,目的都是让学生从读中去悟作者的感情,品味文字的美感。因

6、此我设计了四次读书,开篇散读,是为了使学生正确把握停顿和节奏,初步感知作者感情。接着一生范读是为了启发学生的想象。第三次读是明确本文写作目的后的齐读,是读出对作者节操的赞美之情。上课结束时还有一读(或背),是为了体会本文一直押韵,只最末一句不押韵的作用,品味文字的美感。但最后这一读,因下课铃响而导致未能实现,是一大遗憾。5、借助多媒体教学,使学生感受陋室之雅,也使学生的想象有了具体的对照,学生中有不认同者,我正好趁此机会说:“这正是文字的魅力”。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果然碰到了类似情况,因此我进一步向学生介绍读书的好处。雅致的动态画面配以广陵散等音乐,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艺术熏陶。因为语文本身与艺术是密切相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