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范本(4篇).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8308327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范本(4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范本(4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范本(4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范本(4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范本(4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范本(4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范本(4篇).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范本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

2、、逻辑顺序。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二十四、其他:(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

3、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三)句子含义的解答:(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

4、描写了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六)段意的归纳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范本(二)形容词主要用来修饰名词的词,表示

5、事物的特征。形容词用来修饰名词或代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和特征的程度好坏,与否。分类从功能上看形容词可分为普通形容词和非谓形容词。(1)普通形容词:能充当谓语,大都能用不和很修饰。(2)非谓形容词:与普通形容词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不能充当谓语,不能用不和很修饰。常见的非谓形容词如:正副男女雌雄单大型初级多项巨额慢性新式主要高速名牌高频海洋性流线性多民族单方面喷气式有些非谓形容词用途极窄,只作科学技术名词的组成部分,如高频电波、侧吹转炉。从语义上看,形容词可分为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性质形容词表示属性,如红、黄、大、小、软、硬、伟大、平凡、美丽。状态形容词带有明显的描写性,包括形容词的

6、一切生动形式,如喷香、冰凉、红红、大大方方、冰凉冰凉、直勾勾、傻里呱唧。总结: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和状态等。如大、高、认真、生动、美丽、精明、可爱、冰凉、初级。这里把功能上看形容词可分为普通形容词和非谓形容词。初中语文常考的知识点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元朝散曲家.山坡羊潼关怀古山坡羊骊山怀古选自全元散曲.王磐,朝天子咏喇叭选自散曲丛刊.马致远,字千里,号东黎,元大都人,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乔吉,元代散曲家,水仙子重观瀑布选自全元散曲.现代文部分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川人,文学家,历史学家.他的著作有诗集女神,话剧屈原收在沫若文集,天上的街市选自郭沫若选集,炉中煤,立在地球上放号.

7、老舍,北京人,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著有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小麻雀选自文学评论,在烈日暴雨下选自骆驼祥子.巴金,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家,春,秋,散文集废园外,随想路,废园外选自巴金文集.冰心,原名谢婉莹,女作家,主要作品收在冰心选集里,小橘灯选自小橘灯.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以及一些文艺著论,收在朱自清文集.背影选自朱自清选集,我们还学过他的散文春.吴伯箫,现代散文家,原名熙成,作品大都收在吴伯箫文集里,记一量纺车选自吴伯箫散文选.魏巍,字鸿杰,号红杨树,著有长篇小说东方等.谁是最可爱的人选自通讯集谁是最可爱的人.

8、马南邨,是邓拓的笔名,新闻工作者,学者.主要作者有中国救荒史,燕山夜话.与吴晗,廖沫沙和写杂文三家村札记.吴晗,浙江义乌人,历史学家,谈骨气选自吴晗杂文选.杨朔,荔枝蜜选自杨朔散文选.施耐庵,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选自水浒传.吴敬梓,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曹雪芹,葫芦僧判断葫芦案选自红楼梦.蒲松龄,大罗刹国选自聊斋志异.契诃夫,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他著有契诃夫小说选,剧本万尼亚舅舅,变色龙选自契诃夫小说选.莫伯桑,我的叔叔于勒选自羊脂球,代表作有羊脂球.马克吐温,竞选州长选自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选.茨威格,世间最美的坟墓选自外国优秀散文选,成功的秘诀选自外国小说精选.高尔基,海燕选自高尔基全集.普希

9、金,在西伯利亚矿井地层选自世界名诗鉴赏辞典.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汇总标题要区分论题和论点开篇点题篇末点题(“所以、总之、归根结底、一句话”)概括论据证明的观点。方法:位置:标题开头篇末论述过程中(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表述不集中,需要概括二、论据知识的考查有以下几种类型:剖析论据。论据替换、论据能否证明类似论点并说明理由,引用这一论据作用等。补充论据。原则:必须真实;要典型;要能证明论点方法:一定要看清楚是让你举什么样的例子,是名人的还是其他的。A、可举名人事例,有更大的说服力,并能展示出自己的知识面,但一定要写准确人物、事件,切忌张冠李戴。B、也可举凡人事例,可以编造,但要注意具有真实感,切忌

10、过于夸大,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胡编乱造的。答题方式:人物+事例+简短评价概括论据的内容(规定字数)。格式:人物(事物)+主体特征(发生发展结果)调换论据的顺序、删除等(往往不能调换,论据的前后肯定有相照应的词语和句子)根据论据概括段落的观点、内容。三、重点考察文章或段落的论证的方法及其作用举例论证、通过事例,有力地证明了(观点),使论述更真实可信,更有说服力,有力的论证论点比喻论证:用来比喻,把这一深奥的道理,说得讲得通俗易懂,语言生动形象,容易被人接受。有力的论证论点对比论证:把和放在一切比较对照,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显得论证严密,说服力强,给人印象深刻。有力的论证论点注意:答论证方法的

11、作用时,先从内容上考虑,再从论证角度考虑,有力的论证论点一句必不可少。找论证方法时,按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顺序就可以万无一失。答题方式:这一段(一句)运用了。论证方法,论证了(论点),显得(好处)一般有立论、驳论两种。反驳方法有三个:驳论点驳论证驳论据五、议论文的段落作用:结构加内容开头作用:提出论题或论述的内容,为下文的论述做铺垫提出论点。结尾作用有:总结全文,得出或深化论点发出号召,提出希望、展望。六、议论文语言的最基本特点:准确、严密。常见考点:修饰、限制、强调等词语的严密性、准确性的理解;重要语句含义的理解七、开放性试题:写读后的认识和感受。八、引用小诗、故事的作用

12、:增强趣味性,作为论据来证明论点,若是在开头,还有引出论题(论点)的作用。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范本(三)1.文章体裁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3.找主题句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4.文章内容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答: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5.材料组织特点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6.划分层次(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4)总分总(掐头去尾)。7.记叙线索及作用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

13、;(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8.为文章拟标题。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作者情感。9.填写读书卡片。按各项要求上原文寻找,再填写。注意原文的标题、作者、出版社等项(有时在括号内)。10.记叙顺序及作用(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

14、件事。)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4)平叙(略)11.语言特色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词语中选择: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12.写作手法及作用(1)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2)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3)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4)象征手法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5)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7)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8)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13.修辞方法及作用(1)比喻:形象生动、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