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岗考试题库(安全)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8305811 上传时间:2022-09-28 格式:DOC 页数:70 大小:2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岗考试题库(安全)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上岗考试题库(安全)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上岗考试题库(安全)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上岗考试题库(安全)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上岗考试题库(安全)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岗考试题库(安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岗考试题库(安全)(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广西石化公司安全基础知识题库一填空题:(50题)1.在使用化学品的工作场所吸烟,除可能造成(火灾)和爆炸,还可能中毒。2.受日光照射能发生化学反应的危险化学品,其包装应该采取(避光)措施。3.爆炸物品不准和其他类物品同贮,必须(单独隔离限量)贮存。4.皮肤被污染时,应该脱去污染的衣物,用(流动清水)清洗,清洗要及时、彻底。5.易燃易爆场所需要进行焊接作业必须办理(动火作业许可证),否则,不能进行作业。6. 在发生重大化学事故,可能对厂区内外人群安全构成威胁时,必须在指挥部统一指挥下,对与事故应急救援无关的人员进行(紧急疏散)。企业在最高建筑物上应设立“

2、(风向标)”。疏散的方向、距离和集中地点,必须根据不同事故,做出具体规定,总的原则是疏散安全点处于当时的上风向。7.生产使用危险化学物品时,必须有(安全防护措施)和用具。8.化工生产中,为了(防火防爆),宜将生产设备布置在露天、敞开或半敞开式的建筑物、构筑物中。9.(企业法定代表人)应对本单位爆炸危险场所的安全管理工作负全面责任。10、污染物按污染物的性质,可分为(化学污染物)、物理污染物和生物污染物。33、按污染物在环境中物理、化学性状的变化,可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也称为(原生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又称为(次生污染物)。此外,为了强调污染物对人体的某些有害作用,还可划分出致

3、畸物、致突变物和致癌物、可吸入颗粒物以及恶臭物质等。 11. 事故处理“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12. 事故处理“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13.同车道行驶的机动车,后车应当与前车保持(足以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的安全距离。14. “四不用火” 指:“用火作业票”未经(签发)不用火;“用火作业票”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提出的安全措施没有落实不用火;用火部位、时间与“用火作业票”不符不用火;监护人不在场不用火。

4、15. “四不用火” 指:“用火作业票”未经签发不用火;“用火作业票”提出的(安全措施)没有落实不用火;用火部位、时间与“用火作业票”不符不用火;监护人不在场不用火。 16. 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凡新入厂员工(包括代培人员和实习人员等)必须经厂级、(车间级)、班组级三级安全教育,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生产岗位工作。17. 事故处理“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18.发生火灾事故现场人员必须首先报(火警)。 19.每名员工都要对所承担工作的(安全环保)负责。 20.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生产或者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

5、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21.可以用(干粉、二氧化碳)扑救带电设备火灾,但不能用水扑救。 22.高温环境个人防护要及时补充(水份)和(盐分),并注意少量多饮。23.员工必须参与岗位(危害识别)及风险控制。 24.使用便携式可燃气体报警仪或其它类似手段进行分析时,被测的可燃气体或可燃液体蒸气浓度应小于其与空气混合爆炸下限的(10%)。 25.动火作业中断超过( 1 )小时,继续动火前,应重新确认安全条件。26.“动火作业综合安全技术”规定:分析合格超过(30)分钟后动火,需重新采样分析。 27.在需要进行分析的用火作业中,特殊用火每(2)小时分析1次,一级和二级用火每(4)小

6、时分析1次。 28.一般情况下“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有效期不超过(一个班次)。 29.动土作业时,应在施工现场设(围栏)及警示灯。 30.装置班组安全活动以班组为单位,每月至少活动(2)次,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1个小时。 31.有毒有害物质进入眼中,应首先用清水冲洗(15-30)分钟。 32.发生有毒有害物质泄漏紧急逃生时,应向泄漏点的(上风)向跑。33.当用火作业周围条件发生改变时,监护人有权(停止)用火作业。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34.用火监护人在用火作业期间不得(擅离)现场。 35.工业(污水场)、隔油池、易燃易爆的循环水场、凉水塔、工业下水系统的各种井、池、油沟及管道

7、等处用火等级为一级用火。 36.突发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37.违反反违章禁令中任何一条都是(严重)违章。 38.国家安全生产基本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39.消防工作的“三懂”是指懂得本岗位生产过程中的(火灾危险性);懂得预防火灾的措施;懂得扑救(初期)火灾的方法。40.消防工作的“三会”是指会(报警)、会使用(消防器材)、会补救初期火灾。41.HSE的具体含义是H(健康),S(安全),E(环境)。42.高处作业: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上(含2米)位置有可能(坠落)的作业 。43.在一定温度下,可燃液体产生的蒸气与空气混合后,达到

8、一定浓度时遇(火源)产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称为闪燃。44.闪点是指液体能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45.燃点是指可燃物质开始(持续)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46.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的化学反应。47.自燃点:使可燃物质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48.(爆炸极限)是指可燃气体、可燃液体蒸汽和可燃粉尘能够在空气中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49.有感领导指企业各级领导通过以身作则的良好个人(安全行为),使员工真正感知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感受到领导做好安全的示范性,感悟到自身做好安全的必要性。50.属地管理:即企业每个领导对(分管领域)、分管业务、分管系统的安全环保管理工作负责;每个员工对自己岗位涉及的生产作业区

9、域的(安全环保)负责,包括对区域内设备设施、工作人员和施工作业活动的安全环保负责。51.直线责任:即各级主要负责人要对(安全环保)管理全面负责, 做到一级对一级,层层抓落实;每名员工都要对所承担工作的(安全环保)负责, 做到“谁组织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谁执行谁负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二单选题(200题)1. 集团公司反违章禁令共有( C )条。A. 四 ; B. 五 ; C. 六2.属于自燃物质的是( B )。A. 1-丁烯; B. 三乙基铝; C. 丙烷3. “世界地球日”是每年的什么时间?(C )A、5月22日 B、6月5日 C、4月22日 D、12月5日4.国

10、家规定工作场所8小时接触噪声的限值为( A )分贝。A. 85; B. 88; C. 1035.三相三线制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把电气设备金属外壳进行接地,称为( B )。A. 双重保护; B. 保护接地; C. 保护接零6.突发事件预警级别为级时,对应预警颜色为( C )色。A. 黄; B. 蓝; C. 橙7.突发事件分( B )级。A. 五; B. 四; C. 三8.集团公司HSE管理原则规定:安全是聘用的( C )条件。A. 首要; B.充分; C. 必要9.反违章禁令中的事故是指一般生产安全事故( B )级及以上。A. C; B. A; C. B10.人身安全十大禁令中规定:机动设备的转

11、动部件,在运转中严禁( C )。A. 清扫或修理; B. 冲洗或维修; C. 擦洗或拆卸11.燃烧反应在本质上属于( A )。A. 氧化-还原反应; B. 氧化反应; C. 还原反应12.根据其( B )的高低,液体火灾危险性可分为甲类液体、乙类液体和丙类液体三类。A. 自燃点; B. 闪点; C. 爆炸极限13.无特种作业操作证的人员上岗作业时,处理的责任主体是( C )。 A 车间主任; B班长; C岗位人员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14.国家消防工作方针是( B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B预防为主、防消结合;C预防为主、综合治理15.电气设备着火应使用( C )灭火器材

12、灭火。A 水; B 泡沫; C 干粉16.高处作业是指距坠落高度基准面( C )位置有可能坠落的作业 。A 2米;B 30米;C 2米17.安全带在使用时应该( A )。A 高挂低用; B 低挂高用; C 高挂、低挂均可18.进入氧含量较低的有限空间作业时应配戴( C )。A 防毒面罩; B 过滤式滤毒罐; C 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19.毒物溅到眼睛里应立即用清水冲洗( C )分钟。A 5; B 10;C 153020.反违章禁令中的事故是指一般生产安全事故( A )及以上。AA级; B. B级; C. C级21.动火作业管理规范规定:( D )级以上大风不准动火。A 5; B 5; C 6;

13、 D 622.动火作业管理要求:距动火点( B )米内生产污水系统的漏斗、排水口、各类井口、排气管、管道、地沟等必须封严盖实。A 10; B 15; C 20; D 3023.公司安全生产职责规定:岗位操作工要认真学习和严格遵守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劳动安全合同,对岗位安全生产负( C )。A 主要责任; B 直线责任; C 直接责任; D 全面责任24.在含硫化氢的装置、设施、设备、管线附近区域进行作业,应对作业环境硫化氢浓度进行检测,空气中硫化氢浓度超过( A )mg/m3时,作业人员必须使用便携式硫化氢报警仪和佩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A 10; B 20; C 30; D 100

14、25.发生大面积硫化氢泄漏时,迅速组织现场人员疏散,沿疏散路线撤离现场,集中到( C ),抢险人员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迅速切断或堵塞泄漏源。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A 下风向的安全区域;B人员密集区域;C上风向的安全区域并及时清点人数;D下风向的安全区域并及时清点人数26.据统计,火灾中死亡的人有80%以上属于( B )。A 被火直接烧死; B 烟气窒息致死; C 跳楼或惊吓致死27.检查燃气用具是否漏气时,通常采用( B )来寻找漏气点。 A 划火柴; B 肥皂水; C 闻气味 28.使用液化气或煤气,一定要养成( A )的习惯。A 先点火、后开气; B 先开气、后点火;C 开气点火同时29.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和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的消火栓,应设在( C )。A 储罐区内; B 储罐下;C 防护堤外; D 防护堤内30.氧气瓶、乙炔瓶工作间距不应小于( B )米。A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