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设计4大阶段审图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8300050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规划设计4大阶段审图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规划设计4大阶段审图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规划设计4大阶段审图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规划设计4大阶段审图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规划设计4大阶段审图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规划设计4大阶段审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规划设计4大阶段审图(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规划设计4大阶段审图重点及关键部位的管理(二)2014-05-18 房地产微学院 收藏,稍后阅读 已收藏 小贴士:点击箭头所指蓝字关注我们,为您分享更多精彩内容。来源:网络采编:房地产微学院初步设计审图重点及关键部位的管理一、建筑专业初设审图重点及关键部位的管理一、大原则1. 检查图纸使用的基础资料(政府批文、红线图等)是否准确;2. 检查设计成果提交的内容是否齐全;3. 对照方案阶段的政府批复等设计条件检查初设是否满足要求,如有违规,要检查是 否已经与政府部门协调和沟通(如未解决,应尽快组织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4. 对照设计任务书检查概念设计是否充分体现了方案阶段的设计意图及我司要求;5

2、. 审查概设的实施技术上有无困难,判断其可操作性;6. 应结合公司其它部门意见,结合形成读图纪要。二、设计总说明参照建设部最新版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的初步设计文件深度审查说明书。三、总平面1、总平面图1)核实总平面图是否按方案设计批复进行了修改;2)核实道路红线、建筑红线或用地界线与场地内的道路及建筑物、构筑物等的定位关系是否满足规范要求;3)场地四邻原有及规划的道路的位置和主要建筑物及构筑物的位置、名称、层数,建筑间距等是否满足规范要求;4)建筑物及构筑物的总图定位坐标、0.000 标高、道路坡度及标高和总图定位是否准确、合理;5)场地内的主要道路平面及主入口位置、地下车库入口位置等

3、是否合理;6)场地内的广场、停车场、停车位、消防车道、及高层建筑消防扑救场地等是否合理;7)绿化、景观及休闲施设的布置等是否合理;8)园区公共设施的配置及设置位置,如垃圾站、公厕、幼儿园、居委会等是否合理;9)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是否与设计中间成果阶段的研讨一致。2、竖向布置图1)场地四邻的道路、地面、水面、及其它关键性标高;2)保留的地形、建筑、构筑物的标高;3)建筑、构筑物的名称(或编号)、建筑、构筑物的主要室内外设计标高;4)主要道路、广场的起点、变坡点、转折点、和终点等的设计标高,场地的控制性标高;5)表示地面坡向、护坡、挡土墙、排水沟等。四、建筑(含建筑设计说明及建筑设计图纸)1、建筑设

4、计说明1)表述建筑类别、耐火等级、抗震设防烈度、防水等级、人防等级等是否准确适用了相应的建筑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2)设计说明中:表述建筑功能、建筑层数、层高、总高、结构选型等是否正确;3)防火设计中建筑的建筑类别、耐火等级、防火防烟分区的划分、安全疏散,以及无障碍设计、节能、人防、智能化等设计情况和所采取的措施是否满足要求;4)核实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是否于方案设计批复吻合;5)对分期或分阶段工程应明确分期范围、分期的相应技术经济指标。2、建筑设计图纸: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平面图1 是否满足初设任务书要求,是否满足了各业态的设计导则要求(商业建筑);2 如对方案设计平面进行了调整,了解修改原因

5、;3 主要结构和建筑构配件,特别应表达出空调机位置;4 主要建筑设备的位置是否科学合理;5 应核实建筑平面图室内、室外地面设计标高及地上、地下各楼地面标高,以及每层建筑面积;6 建筑平面图的防火分区及防火分区分隔位置及面积是否合理;7 如有需要应要求设计院画出局部大样图;8 结构分缝等要求是否影响建筑立面;9 核实柱网、层高等是否经济合理,满足使用要求;10 核实地下室各种功能的交通关系是否符合要求。立面图1 应核实是否绘制建筑主要立面图;2 应核实设计标高是否有误;3 内外立面的设计与平面功能的结合是否紧密;4 内外立面的选材选样是否可能带来成本的失控。剖面图1 应绘制出层高、层数不同、内外

6、空间比较复杂的部分;2 建筑的各主要标高层的高度及其相互关系是否表达清楚;3 是否清晰表达了方案设计意图;4 对照平面、立面检查是否满足了建筑功能要求。二、结构专业初设审图重点及关键部位的管理一、是否达到初设任务书和建设部 2003 年版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的要求。二、土石方平场方案。三、地基承载力的选择。四、基础持力层名称,基础形式,基础埋置深度。五、上部结构选型。六、设计荷载取值。七、地下室的结构做法和防水等级。八、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的设置。九、挡土墙的布置是否合理。三、电气专业初设审图重点及关键部位的管理一、设计说明书部分1、设计依据:是否按供电、通信、消防部门认定的设计资料

7、作设计。2、设计范围:与初设任务书对照比较。3、变配电系统1)供电电源来源、路径、进入建筑物的位置;2)建筑物的负荷等级和各类负荷的容量复核,复核变压器的容量;3)应急负荷容量复核,复核柴油发电机的容量;4)高压配电系统图:低压配电系统图的结线形式、运行方式;5)开闭所、公用变电所、专用变电所、柴油发电机房的位置和面积、设备进出通道高度、宽度的复核(对照图纸);6)电能计量方式,电度表的配置及安装的位置;7)功率因数补偿方式。4、配电系统1)电源、电压等级、配电方式,对重要负荷的供电措施;2)供电干线母线、电缆、电线的选型,室内及室外的敷设方式;3)末端电气设备选型及安装敷设方式;4)电动机启

8、动控制方式。5、照明系统1)照明种类及照度标准;2)光源和灯具的选择、灯具安装和控制方式;3)应急照明灯具疏导照明灯具的选择、灯具安装和控制方式。6、火灾自动报警和联动系统1)建筑物消防等级及消防火灾自动报警和联动系统的类型;2)消防控制室位置、面积的复核;3)消防火灾自动报警和联动系统设备及元件的选型;4)设计的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功能(按消防验收规范复核);7、防雷及接地系统1)防雷系统的等级和防雷要求;2)防雷措施;3)接地系统的做法;4)对综合接地系统的特殊处理。8、弱电系统1)设计范围:设计的弱电系统与初设任务书对照比较,有无漏项;2)弱电配线间的位置、面积;安防监控室的位置、面

9、积复核;弱电接口至配线间的电缆敷设方式;3)有线电话系统:核对提供的电话数量,进线通信电缆对数,配线架容量,区域分线箱的容量及数量;4)宽带网信息系统:核对提供的用户点数量,总进线光缆及光端机容量,区域光端机箱的容量及数量;5)有线电视系统:核对提供的电视用户数量,进线电视电缆位置和走向,前端放大器箱,中间放大器箱容量及数量;电视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6)安防报警系统设置的分系统(对讲报警系统、周界安防系统、摄像监视系统、巡更系统)种类、功能、设置范围、数量;7)车库管理系统设置范围及主要功能、设置位置、技术要求;8)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及系统的集成;9)弱电系统的接地及防雷击措施。二、初设图纸部

10、分(按照设计深度审核)1、小区电气总平面图1)区域内高压电缆、低压的走向、敷设方式与室外环境是否冲突,与弱电管道、给排水管道、天然气管网是否冲突;2)区域内弱电管道的走向、弱电电缆敷设方式与室外环境是否冲突,与强电高、低压电缆沟或管道、给排水管道、天然气管网是否冲突;3)开闭所、变电所平面布局、编号及容量。2、变、配电系统1)高、低压配电系统图:开关柜的系统图;(一次、二次系统图)2)高、低压配电室的设备平面布置图;3)高、低压配电室的建筑尺寸、电缆沟布置。3、照明系统车库、楼房的主要通道、消防疏散通道的应急照明平面。4、弱电系统1)各类弱电系统的系统图;2)弱电配线间设备平面布置图;建筑尺寸

11、、电缆桥架布置。5、消防报警和联动系统1)消防报警和联动系统图;2)消防控制室的设备平面布置图;建筑尺寸、电缆桥架布置;3)车库、楼房的主要通道、消防疏散通道的报警及联动设备平面。三、主要电气设备表注明:主要电气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单位及数量。四、暖通专业初设审图重点及关键部位的管理一、对于初设文本暖通部分的读图重点1、核对是否满足初设设计任务书内容的要求,核实有无缺漏项。2、核对是否满足初设设计的深度要求,是否满足初设报建的要求。3、设计依据是否完备;设计范围是否正确;设计参数是否合理;计算指标是否经济合理;环保是否达标;有无减震降噪措施。4、主要的设备材料选用是否经济合理、是否满足采购及

12、安装需求。二、对于初设图纸暖通部分的读图重点1、图例是否完整;系统流程图是否合理;主要平面图有无缺漏。2、系统形式是否完整、是否满足使用功能要求;气流组织是否合理;设备房设置位置及设备布置形式是否合理、使用及维护是否方便;管井布置及设置大小是否合理;风管及水管的布管形式是否合理。五、给排水专业初设审图重点及关键部位的管理一、对于初设文本给排水部分的读图重点1、核对是否满足初设设计任务书内容的要求,核实有无缺漏项。2、核对是否满足初设设计的深度要求,是否满足初设报建的要求。3、设计依据是否完备;设计范围是否正确;计算指标是否经济合理;环保是否达标;有无减震降噪措施。4、主要的设备材料选用是否经济合理、是否满足采购及安装需求。二、对于初设图纸给排水部分的读图重点1、总平面图布置是否合理;图例是否完整;系统流程图是否合理;主要平面图有无缺漏。2、系统形式是否完整、是否满足使用功能要求;生活消防给水分区是否合理;水泵房设置位置及设备布置形式是否合理、使用及维护是否方便;管井布置及设置大小是否合理;水管的布管形式是否合理。六、综合管网初设审图重点及关键部位的管理1、综合管网是否在红线范围内进行设计;2、雨污接驳口位置是否有利于排放,生化池位置是否合理;3、消防管网的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